眼科手术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6116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0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眼科手术器具,包括手柄和手术钩,其特点是,还包括:致动器以及与所述手柄连接的导向针管;所述致动器被构造成能够使所述手术钩相对于所述手柄平移;所述导向针管沿着所述手柄的纵向轴线方向朝远离所述手柄的方向延伸;所述手术钩以能够滑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导向针管中。如此在手术钩被致动而回收进入导向针管之内后,该手术钩被导向针管保护起来,防止精细的手术钩被意外折弯等损害,延长手术器具的使用寿命。

Ophthalmic surgical instrument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ophthalmic surgical instrument, which comprises a handle and a surgical hook, and is characterized by: an actuator and a guide needle tube connected with the handle; the actuator is constructed to enable the operation hook to move horizontally relative to the handle; the guide needle tube extends along the longitudinal axis direction of the handle away from the handle; The hook is arranged in the guide needle tube in a sliding manner. After the operation hook is actuated and retrieved into the guide needle tube, the operation hook is protected by the guide needle tube to prevent the fine operation hook from being damaged by accidental bending, and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operation instru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眼科手术器具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用于分离组织的眼科手术器具。
技术介绍
人眼包括若干层,外层纤维层为巩膜,中间层脉络膜位于巩膜层内面,视网膜位于最内层,紧贴于脉络膜层内部。巩膜包含为脉络膜和视网膜提供保护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脉络膜层包括为视网膜提供氧气和营养的脉管系统。视网膜包括光敏组织,该光敏组织包括视杆和视锥。视网膜下增殖条索发生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后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vitreoretinopathy,PVR),是由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pigmentepithelial,RPE)在视网膜的增殖、化生为巨噬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而形成,同时视网膜胶质细胞也参与其形成。增殖条索的存在影响脱离视网膜的平复,网脱手术中需要尽可能去除增殖条索。手术处理视网膜下增殖的原则为:视网膜下增殖尽量取出,如实在困难,则解除松解视网膜复位。视网膜增生组织的操作技术是玻璃体视网膜整体操作中最难、精度要求最高的技术。通常在手术中,如视网膜下增殖条索附近有视网膜裂孔,可经原裂孔将其抽取出;如无视网膜裂孔,则须于视网膜下增殖条索附近视网膜易操作处先行水下电凝、视网膜造孔,再经造孔处抽取出增殖条索。视网膜下增殖条索的抽取虽然是尽量沿裂孔切线方向,但由于该操作部位为眼球内表面,增殖条索对覆盖于其上方的视网膜有牵拉作用以及对视网膜裂孔边缘有一定切割作用,会造成视网膜脱离或原有视网膜脱离范围增大,以及视网膜裂孔或造孔的扩大,影响手术效果。所以在抽取之前,需用视网膜钩将视网膜下增殖条索与视网膜相分离,然后再将分离后的视网膜下增殖条索抽取出来。但由于目前视网膜钩在视网膜上的操作范围有限,视网膜钩需要多次进出上述视网膜裂孔或视网膜造孔,甚至在视网膜上的多个视角点上造孔以供视网膜钩进入操作而增大其操作范围,从而完全彻底地将所有视网膜下增殖条索分离开。如此操作效率低,亦易损伤视网膜,所以急需针对提升上述手术操作的手术器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优化设计且功能多样的手术器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手术器具,包括手柄和手术钩,其特点是,还包括:致动器以及与所述手柄连接的导向针管;所述致动器被构造成能够使所述手术钩相对于所述手柄平移;所述导向针管沿着所述手柄的纵向轴线方向朝远离所述手柄的方向延伸;所述手术钩以能够滑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导向针管中。首先,当手术钩被致动而沿着手柄的纵向轴线方向向外伸出时,导向针管可以对该手术钩进行引导使其保证沿着所述纵向轴线方向延伸出去,有助于手术钩精确地着落于眼球内部的某一预定位置,例如视网膜下增殖条索所在的位置,以此提高手术的精确性。其次,在手术钩被致动而回收进入导向针管之内后,该手术钩被导向针管保护起来,防止精细的手术钩被意外折弯等损害,延长手术器具的使用寿命,也节省手术耗材。其三,当使用整个眼科手术器具进行视网膜下增殖条索的分离操作时,所述导向针管可穿过套管延伸进入眼球内,此时手术钩被收纳于导向针管之内,可以随着导向针管穿过套管而进入眼球之内,避免手术钩的弯曲头部因弯曲弧度过大而无法穿过套管进入眼球进行操作。其四,当导向针管完全穿过套管延伸进入眼球后,该手术器具的手柄的前端部与套管相互抵靠,为整个手术器具提供一个受力点,使得在操作手术钩进行分离过程中更加平稳可靠,从而提高手术的稳定性和效率。另外,由于不同病人的眼轴长度是不一样的,正常人眼轴24mm,而超高度近视的患者眼轴甚至于超过30mm,两者之间差距巨大。此设计的手术钩可被致动地延伸出不同长度,一把器械可以适应不同大小的眼球,有助于更加顺利的完成手术操作。优选的是,所述手柄内设有中空的腔体,且该腔体与所述导向针管连通,所述手术钩可以滑动的方式设置于该腔体和所述导向针管中。如此手术钩可以在腔体和导向针管之间来回滑动,同时腔体也为至少部分手术钩提供一个收纳的空间。优选的是,所述腔体中还设置推杆,所述手术钩固定连接于所述推杆的前端;所述致动器包括固定于所述推杆上的推柄,且该推柄经所述手柄侧面上的槽口伸出,使得所述手术钩被构造成能够响应于所述推柄相对于所述手柄的平移而相对于所述手柄的平移。通过直接用手推动推柄而致动手术钩可以更加直接地调节手术钩的伸出或缩回,以获得精确控制,并直接反应手术医生的手术经验。优选的是,所述推柄具有可被按压或推动的端部。通过手指头直接按压或推动该端部而实现更好的调节致动。优选的是,所述推杆的径向宽度大于所述导向针管的径向宽度;所述手术钩的径向宽度小于所述推杆的径向宽度。如此在手术钩向外延伸预定长度后,由于推杆无法延伸进入导向针管而阻止了手术钩继续向外延伸,达到控制手术钩向外延伸的最大长度。优选的是,所述槽口沿着所述手柄的纵向轴线方向呈长条状。长条状的槽口为推柄在其中来回滑动提供了空间,同时该槽口的滑动长度也限定了手术钩外向延伸的最大长度。优选的是,所述手术钩包括相对于所述手柄的纵向轴线向上翘的头部,且随着所述头部逐渐延伸出所述导向针管,所述头部向上翘的弧形长度逐渐变长。如此当手术钩被用于分离视网膜下增殖条索操作时,从一个裂孔或造孔进入时,在分离视网膜下增殖条索的操作过程中,通过致动器逐步调节手术钩的头部伸出的弧形长度,沿着上述弧形长度方向逐渐深入地进入视网膜下增殖条索与视网膜之间的层间,即使此时已经看不清楚手术钩的头部,仍可以继续推进手术钩深入,在上述裂孔或造孔的视角范围之内,一次性地分离最大范围的视网膜下增殖条索。同时,由于在同一裂孔或造孔的视角范围中能够分离和抽吸更大范围的视网膜下增殖条索,可以减少在视网膜上的其它位置的造孔个数,减少视网膜的不必要创伤。在使用该手术器具进行手术时,尤其是在进行精细的眼部手术时,眼科医生不再需要在显微条件下频繁多次地交替使用视网膜钩和玻切头通过同一裂孔或造孔进出眼球而进行视网膜下增殖条索的分离和抽吸,大大节省了手术时间和精力,使得精细的手术更加顺利地进行,减少器械在套管9处反复进出造成基底部玻璃体对视网膜牵引的可能性,减少视网膜的创伤,降低手术风险。优选的是,所述手术钩的头部的顶端是圆钝的。如此手术钩进入眼球操作时不容易刺破眼内组织,避免不必要的损害,减小手术失败的风险。优选的是,所述手术钩具有柔性,且所述导向针管的硬度大于所述手术钩。如此即使手术钩的弯曲头部的弯曲弧度很大,由于手术钩具有柔性,所以随着手术钩被致动地缩回导向针管内的过程中,该手术钩的弯曲头部与导向针管相互作用而发生一定形变并缩回导向针管内。而一旦,手术钩的弯曲头部伸出导向针管,又会恢复其最大弯曲弧度的状态,从而保证其在分离操作过程中具有最大的操作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手术器具进入眼球手术操作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手术器具的切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视网膜钩进入眼球手术操作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本技术中的眼科手术器具被实施为眼科手术专用的视网膜钩,并结合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眼科手术器具,包括手柄(1)和手术钩(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致动器(3)以及与所述手柄(1)连接的导向针管(4);所述致动器(3)被构造成能够使所述手术钩(2)相对于所述手柄(1)平移;所述导向针管(4)沿着所述手柄(1)的纵向轴线方向朝远离所述手柄(1)的方向延伸;所述手术钩(2)以能够滑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导向针管(4)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科手术器具,包括手柄(1)和手术钩(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致动器(3)以及与所述手柄(1)连接的导向针管(4);所述致动器(3)被构造成能够使所述手术钩(2)相对于所述手柄(1)平移;所述导向针管(4)沿着所述手柄(1)的纵向轴线方向朝远离所述手柄(1)的方向延伸;所述手术钩(2)以能够滑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导向针管(4)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科手术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内设有中空的腔体(11),且该腔体(11)与所述导向针管(4)连通,所述手术钩(2)可以滑动的方式设置于该腔体(11)和所述导向针管(4)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眼科手术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11)中还设置推杆(5),所述手术钩(2)固定连接于所述推杆(5)的前端;所述致动器(3)包括固定于所述推杆(5)上的推柄(31),且该推柄(31)经所述手柄(1)侧面上的槽口(12)伸出,使得所述手术钩(2)被构造成能够响应于所述推柄(31)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宇华于焱叶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