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泉涌专利>正文

新型水稻插秧机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56867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5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新型水稻插秧机支撑装置,包括底座、秧苗放置板和活塞杆,所述底座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固定平台,且固定平台的内部安装有固定螺栓,所述秧苗放置板固定于U型环的上端,且秧苗放置板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固定块,所述活塞杆连接于固定块的下端,且活塞杆的外部安装有液压缸。该新型水稻插秧机支撑装置设置在液压泵的作用下,引起液压缸内部压强变化,从而使活塞杆在液压缸内部上下伸缩,当水稻插秧机主体在转弯等插秧间隙时,使秧苗放置板上升,离开稻田,避免秧苗放置板压坏新插的秧苗,固定弹簧连接着秧苗放置板和底座,使得秧苗放置板左右两侧可以得到牵引,从而维持整个秧苗放置板板面的稳定。

New Support Device of Rice Transplant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upport device of a new rice transplanter,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seedling placement plate and a piston rod. The front and rear sides of the base are connected with a fixed platform, and a fixed bolt is installed inside the fixed platform. The seedling placement plate is fix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U-ring, and a fixed block is installed in the middle position of the seedling placement plate, and the piston rod is connected under the fixed block. The end of the piston rod is provided with a hydraulic cylinder outside. The support device of the new rice transplanter is set under the action of a hydraulic pump, which causes the pressure change in the hydraulic cylinder, so that the piston rod can be stretched up and down in the hydraulic cylinder. When the main body of the rice transplanter is in the gap between the turning and other transplanting seedlings, it makes the seedling placement board rise and leave the paddy field, avoids the seedling placement board from crushing the newly transplanted seedlings, and fixes the spring to connect the seedling placement board and the base.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seedling placement board can be tracted to maintain the stability of the whole seedling placement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水稻插秧机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稻插秧机装置
,具体为新型水稻插秧机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水稻插秧机是将水稻秧苗定植在水田中的种植机械,插秧机的工作过程是秧苗以群体状态整齐放入秧箱,随秧箱作横向移动,使取秧器逐次分格取走一定数量的秧苗,在插秧轨迹控制机构作用下,按农艺要求将秧苗插入泥土中,取秧器再按一定轨迹回至秧箱取秧,其中机动插秧机需要通过支撑装置,将秧苗放置板与装置主体连接在一起。市场上的水稻插秧机支撑装置不便于与主体装置进行固定,安装和拆卸都比较复杂,秧苗放置板的倾斜角度难以调节,不利于自动下秧,同时也难以实现自动调节秧苗放置板的高度,且秧苗放置板与支撑装置之间连接不稳定,当插秧机转弯时,秧苗放置板一直放置在稻田中容易压到秧苗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新型水稻插秧机支撑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新型水稻插秧机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水稻插秧机支撑装置不便于与主体装置进行固定,安装和拆卸都比较复杂,秧苗放置板的倾斜角度难以调节,不利于自动下秧,同时也难以实现自动调节秧苗放置板的高度,且秧苗放置板与支撑装置之间连接不稳定,当插秧机转弯时,秧苗放置板一直放置在稻田中容易压到秧苗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新型水稻插秧机支撑装置,包括底座、秧苗放置板和活塞杆,所述底座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固定平台,且固定平台的内部安装有固定螺栓,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安装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的右端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右端固定有曲柄,且曲柄的上端连接有钢丝绳,所述底座的右上角安装有滑轨,且滑轨的左侧连接有压紧螺栓,所述钢丝绳的上端安装有U型环,所述秧苗放置板固定于U型环的上端,且秧苗放置板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固定块,所述活塞杆连接于固定块的下端,且活塞杆的外部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下端连接有液压泵,所述秧苗放置板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第一活动轴,且第一活动轴的右下角连接有固定弹簧,所述固定弹簧的右下角安装有第二活动轴,所述底座的内部安装有液压弹簧,所述滑轨的内部连接有滑块。优选的,所述固定螺栓的数量设置为12个,且固定螺栓关于底座的水平中心线对称分布。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通过转轴与曲柄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且曲柄与钢丝绳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缠绕连接。优选的,所述滑轨与滑块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压紧螺栓贯穿于滑轨与滑块的内部。优选的,所述活塞杆通过液压泵与液压缸之间构成伸缩结构,且活塞杆与液压缸之间紧密贴合。优选的,所述秧苗放置板通过固定弹簧与底座之间构成弹性结构,且固定弹簧与第一活动轴和第二活动轴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活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新型水稻插秧机支撑装置设置固定螺栓贯穿在固定平台内部,且前后两侧各6个,分为两组,可以帮助整个支撑装置很好的固定在水稻插秧机主体上,使得支撑装置和水稻插秧机主体之间是可以拆卸的,方便后期维修,曲柄上缠绕着钢丝绳,钢丝绳另一端固定在秧苗放置板上,使得伺服电机带动转轴转动时,钢丝绳自动在曲柄上缠绕,从而可以拉动秧苗放置板进行倾斜角度的调节,方便根据现场稻田的情况,调整角度,有助于秧苗放置板上的秧苗可以顺利滑下,保证插秧操作的连贯性;2.滑轨立在底座上,而滑块安装在水稻插秧机主体上,将滑轨内部导入滑块以后,用压紧螺栓固定,使得整个支撑装置的立面可以得到有效的固定,避免支撑装置只固定底部,而造成左右晃动,影响使用效果,液压泵引起液压缸内部压强变化,从而使活塞杆在液压缸内部上下伸缩,当水稻插秧机主体在转弯等插秧间隙时,使秧苗放置板上升,离开稻田,避免秧苗放置板压坏新插的秧苗;3.固定弹簧连接着秧苗放置板和底座,使得秧苗放置板左右两侧可以得到牵引,从而维持整个秧苗放置板板面的稳定,同时固定弹簧具有一定的弹性,不管秧苗放置板是在调节角度还是上升高度,都可以在有效的范围内维持其稳定的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滑块与滑轨连接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固定平台;3、固定螺栓;4、伺服电机;5、转轴;6、曲柄;7、滑轨;8、压紧螺栓;9、U型环;10、钢丝绳;11、秧苗放置板;12、固定块;13、活塞杆;14、液压缸;15、液压泵;16、第一活动轴;17、固定弹簧;18、第二活动轴;19、液压弹簧;20、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新型水稻插秧机支撑装置,包括底座1、固定平台2、固定螺栓3、伺服电机4、转轴5、曲柄6、滑轨7、压紧螺栓8、U型环9、钢丝绳10、秧苗放置板11、固定块12、活塞杆13、液压缸14、液压泵15、第一活动轴16、固定弹簧17、第二活动轴18、液压弹簧19和滑块20,底座1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固定平台2,且固定平台2的内部安装有固定螺栓3,固定螺栓3的数量设置为12个,且固定螺栓3关于底座1的水平中心线对称分布,设置固定螺栓3贯穿在固定平台2内部,且前后两侧各6个,分为两组,可以帮助整个支撑装置很好的固定在水稻插秧机主体上,使得支撑装置和水稻插秧机主体之间是可以拆卸的,方便后期维修;底座1的上表面安装有伺服电机4,且伺服电机4的右端连接有转轴5,转轴5的右端固定有曲柄6,且曲柄6的上端连接有钢丝绳10,底座1的右上角安装有滑轨7,且滑轨7的左侧连接有压紧螺栓8,钢丝绳10的上端安装有U型环9,伺服电机4通过转轴5与曲柄6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且曲柄6与钢丝绳10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缠绕连接,曲柄6上缠绕着钢丝绳10,钢丝绳10另一端固定在秧苗放置板11上,使得伺服电机4带动转轴5转动时,钢丝绳10自动在曲柄6上缠绕,从而可以拉动秧苗放置板11进行倾斜角度的调节,方便根据现场稻田的情况,调整角度,有助于秧苗放置板11上的秧苗可以顺利滑下,保证插秧操作的连贯性,秧苗放置板11固定于U型环9的上端,且秧苗放置板11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固定块12,活塞杆13连接于固定块12的下端,且活塞杆13的外部安装有液压缸14,液压缸14的下端连接有液压泵15,活塞杆13通过液压泵15与液压缸14之间构成伸缩结构,且活塞杆13与液压缸14之间紧密贴合,液压泵15引起液压缸14内部压强变化,从而使活塞杆13在液压缸14内部上下伸缩,当水稻插秧机主体在转弯等插秧间隙时,使秧苗放置板11上升,离开稻田,避免秧苗放置板11压坏新插的秧苗;秧苗放置板11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第一活动轴16,且第一活动轴16的右下角连接有固定弹簧17,固定弹簧17的右下角安装有第二活动轴18,秧苗放置板11通过固定弹簧17与底座1之间构成弹性结构,且固定弹簧17与第一活动轴16和第二活动轴18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活动连接,固定弹簧17连接着秧苗放置板11和底座1,使得秧苗放置板11左右两侧可以得到牵引,从而维持整个秧苗放置板11板面的稳定,同时固定弹簧17具有一定的弹性,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型水稻插秧机支撑装置,包括底座(1)、秧苗放置板(11)和活塞杆(1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固定平台(2),且固定平台(2)的内部安装有固定螺栓(3),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安装有伺服电机(4),且伺服电机(4)的右端连接有转轴(5),所述转轴(5)的右端固定有曲柄(6),且曲柄(6)的上端连接有钢丝绳(10),所述底座(1)的右上角安装有滑轨(7),且滑轨(7)的左侧连接有压紧螺栓(8),所述钢丝绳(10)的上端安装有U型环(9),所述秧苗放置板(11)固定于U型环(9)的上端,且秧苗放置板(11)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固定块(12),所述活塞杆(13)连接于固定块(12)的下端,且活塞杆(13)的外部安装有液压缸(14),所述液压缸(14)的下端连接有液压泵(15),所述秧苗放置板(11)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第一活动轴(16),且第一活动轴(16)的右下角连接有固定弹簧(17),所述固定弹簧(17)的右下角安装有第二活动轴(18),所述底座(1)的内部安装有液压弹簧(19),所述滑轨(7)的内部连接有滑块(20)。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水稻插秧机支撑装置,包括底座(1)、秧苗放置板(11)和活塞杆(1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固定平台(2),且固定平台(2)的内部安装有固定螺栓(3),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安装有伺服电机(4),且伺服电机(4)的右端连接有转轴(5),所述转轴(5)的右端固定有曲柄(6),且曲柄(6)的上端连接有钢丝绳(10),所述底座(1)的右上角安装有滑轨(7),且滑轨(7)的左侧连接有压紧螺栓(8),所述钢丝绳(10)的上端安装有U型环(9),所述秧苗放置板(11)固定于U型环(9)的上端,且秧苗放置板(11)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固定块(12),所述活塞杆(13)连接于固定块(12)的下端,且活塞杆(13)的外部安装有液压缸(14),所述液压缸(14)的下端连接有液压泵(15),所述秧苗放置板(11)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第一活动轴(16),且第一活动轴(16)的右下角连接有固定弹簧(17),所述固定弹簧(17)的右下角安装有第二活动轴(18),所述底座(1)的内部安装有液压弹簧(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泉涌
申请(专利权)人:刘泉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