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叶单元及其扇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4982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0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扇叶单元及其扇轮结构,该扇叶单元包含一主体,主体具有一根部及一端部,该根部连接一轮毂,该端部朝向相反该轮毂的方向径向延伸,所述端部界定有一第一方向及一第二方向;复数凸体,设置于该端部;及至少一凹槽,形成于所述的该复数凸体之间,所述凹槽沿该第一方向设置,该扇轮结构运用上述扇叶单元,如此当扇轮转动时,所述的该复数凸体之间的凹槽与风扇外框壁产生高压区,抑制气流由下翼面往上翼面翻滚所产生的翼尖涡流。

Fan blade unit and its fan wheel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an blade unit and a fan wheel structure. The fan blade unit comprises a main body. The main body has one part and one end,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a hub, and the end extends radially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of the hub. The end of the fan blade unit defines a first direction and a second direction; the plural convex body is arranged at the end; and at least one groove is formed in the complex. Between the plural convex bodies, the grooves are arranged in the first direction, and the fan wheel structure uses the fan blade elements mentioned above, so that when the fan wheel rotates, the grooves between the plural convex bodies and the outer frame wall of the fan generate a high-pressure zone to suppress the tip vortex generated by the airflow rolling from the lower wing surface to the upper wing surf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扇叶单元及其扇轮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散热风扇领域,特别是一种散热扇叶结构及具有该散热扇叶结构的散热扇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轴流风扇扇叶在叶尖处因翼面上下压力分布不同,导致气流由高压的下翼面往低压的上翼面翻滚,在翼尖段产生强烈的翼尖涡流,此涡流使风扇流场不稳定而增加噪音与降低特性。为了减弱翼尖涡流的强度,现有的做法包含增加翼尖90外缘的叶面面积、设计翼尖小翼91(如图1A),在翼尖往翼根的地方增加环型构造92(如图1B)等,主要都是凭借增加的结构阻挡下翼面流体往上翼面翻滚,减弱涡流强度。但上述的方法却产生了其他的问题,图1A的翼尖小翼91做法改变了风扇叶尖的原始几何,使流体流经叶尖的路径受到阻碍或弯折而减弱了风扇的特性,图1B的环型构造92增加结构在叶尖端上方,会同时增加此点的荷重,造成结构的不稳定,端点处振动变大,在高速高温运转下有变形的风险。是以,要如何解决上述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案的专利技术人与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如此,为有效解决上述的问题,本技术目的在提供一种轴流风扇的每一扇叶单元的端部具有复数凸体以构成一凹槽,通过凹槽在转动时产生高压区以抑制翼尖涡流的扇叶单元及其扇轮结构。本技术的另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翼尖涡流造成的压力损失,进而提升工作特性的扇叶单元及其扇轮结构。本技术的另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翼尖涡流与风扇外框壁的交互作用而降低扇叶端部震动的扇叶单元及其扇轮结构。为达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扇叶单元,其特征是包含:一主体,具有一根部及一端部,该根部连接一轮毂,该端部朝向相反该轮毂的方向径向延伸,所述端部界定有一第一方向及一第二方向;复数凸体,设置于该端部;及至少一凹槽,形成于所述的复数凸体之间,所述凹槽沿该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的扇叶单元,其中:该第一方向及该第二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的扇叶单元,其中:所述的复数凸体平行或不平行地设置于端部。所述的扇叶单元,其中:所述的复数凸体分别界定为第一凸体及一第二凸体及一第三凸体,该第三凸体设置于该第一凸体及该第二凸体之间,该第一凸体、第三凸体之间形成一第一凹槽,该第三凸体、第二凸体之间形成一第二凹槽。所述的扇叶单元,其中:该第一凹槽及该第二凹槽的宽度为相同或相异。所述的扇叶单元,其中:所述的复数凸体是一体成型或各自独立分开制作后再组合,其组合是通过嵌合、铆合、扣合、粘合、锁固、焊接或熔接的方式与端部结合。所述的扇叶单元,其中:所述的复数凸体是相同材质或相异材质,该材质包括高分子材料及金属材料及复合材料其中任一。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扇轮结构,其特征是包含:一轮毂;及复数扇叶单元,每一扇叶单元具有一主体,该主体具有一根部、一端部、复数凸体及至少一凹槽,该根部连接该轮毂的外侧,该端部朝向相反该轮毂的方向径向延伸,该端部界定有一第一方向及一第二方向,所述的复数凸体设置于该端部,该凹槽形成于所述的复数凸体之间,所述凹槽沿该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的扇轮结构,其中:该第一方向及该第二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的扇轮结构,其中:所述的复数凸体平行或不平行设置于端部。所述的扇轮结构,其中:所述的复数凸体分别界定为第一凸体及一第二凸体及一第三凸体,该第三凸体设置于该第一凸体及该第二凸体之间,该第一凸体、第三凸体之间形成一第一凹槽,该第三凸体、第二凸体之间形成一第二凹槽。所述的扇轮结构,其中:该第一凹槽及该第二凹槽的宽度为相同或相异。所述的扇轮结构,其中:所述的复数凸体是一体成型或各自独立分开制作后再组合,其组合是通过嵌合、铆合、扣合、粘合、锁固、焊接或熔接的方式与端部结合。所述的扇轮结构,其中:所述的复数凸体是相同材质或相异材质,该材质包括高分子材料及金属材料及复合材料其中任一。凭借上述的结构,扇叶端部的凹槽在转动时产生高压区,通过高压区抑制扇翼尖涡流所产生的各种不利影响,进而达到降低噪音、提升特性及降低扇叶端部的震动。附图说明图1A为现有风扇扇叶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图1B为现有风扇扇叶的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图2A为本技术扇轮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B为本技术扇叶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C为本技术扇叶端部的剖面示意图;图2D为本技术扇叶转动产生高压区的流体走向示意图;图3A为本技术扇叶单一凹槽结构的替代实施示意图(一);图3B为本技术扇叶单一凹槽结构的替代实施示意图(二);图3C为本技术扇叶单一凹槽结构的替代实施示意图(三);图3D为本技术扇叶单一凹槽结构的替代实施示意图(四);图3E为本技术扇叶单一凹槽结构的替代实施示意图(五);图3F为本技术扇叶单一凹槽结构的替代实施示意图(六);图3G为本技术扇叶单一凹槽结构的替代实施示意图(七);图3H为本技术扇叶单一凹槽结构的替代实施示意图(八);图4A为本技术扇叶复数凹槽结构的替代实施示意图(一);图4B为本技术扇叶复数凹槽结构的替代实施示意图(二)。附图标记说明:轮毂1;扇叶单元2;主体21;根部211;端部212;上表面213;下表面214;第一凸体22;第一顶面221;第一底面222;第一左面223;第一右面224;第二凸体23;第二顶面231;第二底面232;第二左面233;第二右面234;第三凸体24;第三顶面241;第三底面242;第三左面243;第三右面244;凹槽3;第一凹槽3a;第二凹槽3b;风扇外框壁4;高压区HPA;长度L;宽度W、W1、W2;第一方向D1;第二方向D2。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所附图式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说明。请参阅图2A及图2B及图2C,本技术主要包含一轮毂1及复数扇叶单元2,该轮毂1的外侧表面设置所述的复数扇叶单元2,每一扇叶单元2具有一主体21,该主体21具有一根部211及一端部212及一上表面213及一下表面214,所述根部211及该端部212分别位于该主体21相反的两端,该根部211与该轮毂1的外侧表面连接。该扇叶单元2的端部212界定一第一方向D1及一第二方向D2,该第一方向D1及该第二方向D2相互垂直,该第一方向D1为端部212的长边,该第二方向D2为端部212的宽边,该端部212设置有复数凸体,所述的复数凸体进一步的界定为一第一凸体22及一第二凸体23,该第一凸体22及该第二凸体23沿着第一方向D1设置,该第一凸体22及该第二凸体23及端部212形成一凹槽3。该第一凸体22具有一第一顶面221、一第一底面222、一第一左面223及一第一右面224,该第二凸体23具有一第二顶面231、一第二底面232、一第二左面233及一第二右面234,该第一底面222及该第二底面232与该端部212连接,进一步的,该第一凸体22及该第二凸体23及端部212可为一体成型制成或各自独立分开的元件进行组合,一体成型可以通过灌模或除料或塑胶射出滑块制程的方式制作出第一凸体22及第二凸体23,而各自独立分开再组合可以通过嵌合、铆合、扣合、粘合、锁固、焊接或熔接等方式进行结合。该凹槽3具有一长度L及一宽度W,该长度L的长短取决于该第一、二凸体22、23的长度,该宽度W的大小取决于该第一、二凸体22、23的厚度,也就是说可以通过控制该第一、二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扇叶单元,其特征是包含:一主体,具有一根部及一端部,该根部连接一轮毂,该端部朝向相反该轮毂的方向径向延伸,所述端部界定有一第一方向及一第二方向;复数凸体,设置于该端部;及至少一凹槽,形成于所述的复数凸体之间,所述凹槽沿该第一方向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扇叶单元,其特征是包含:一主体,具有一根部及一端部,该根部连接一轮毂,该端部朝向相反该轮毂的方向径向延伸,所述端部界定有一第一方向及一第二方向;复数凸体,设置于该端部;及至少一凹槽,形成于所述的复数凸体之间,所述凹槽沿该第一方向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扇叶单元,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方向及该第二方向相互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扇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数凸体平行或不平行地设置于端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扇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数凸体分别界定为第一凸体及一第二凸体及一第三凸体,该第三凸体设置于该第一凸体及该第二凸体之间,该第一凸体、第三凸体之间形成一第一凹槽,该第三凸体、第二凸体之间形成一第二凹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扇叶单元,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凹槽及该第二凹槽的宽度为相同或相异。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扇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数凸体是一体成型或各自独立分开制作后再组合,其组合是通过嵌合、铆合、扣合、粘合、锁固、焊接或熔接的方式与端部结合。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扇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数凸体是相同材质或相异材质,该材质包括高分子材料及金属材料及复合材料其中任一。8.一种扇轮结构,其特征是包含:一轮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仲澍陈佑慈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兴奇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