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遮光侧部通气型培养病原谷物粒接种体的瓶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4359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0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遮光侧部通气型培养病原谷物粒接种体的瓶子,包括瓶身和瓶盖,所述的瓶盖盖在瓶身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瓶身上设置有侧部透气装置和容量调节装置,所述的瓶盖上设置有可旋转的盖体结构,所述的瓶子上套有可调节透光量的遮光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高压灭菌、能改变容积大小、可调节透气量、能方便病原菌接种操作、能减少杂菌污染、携带可收放避光装置、利于培养病原谷物粒接种体等效果,应用范围广,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A bottle for cultivating pathogenic grain inoculants by shading side ventilatio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bottle for cultivating pathogenic grain inoculants by shading side ventilation, which comprises a bottle body and a bottle cap. The bottle cap is on the bottle body. The characteristics are as follows: the bottl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side ventilation device and a capacity regulating device, the bottle cap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cap structure, and the bottle is covered with a light shield which can adjust the light transmission.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pressure sterilization, volume change, air permeability adjustment, convenient inoculation operation of pathogenic bacteria, reducing contamination of bacteria, carrying retrievable and radiative light-shielding devices, and being beneficial to cultivating pathogenic grain inoculants, etc. The utility model has wide application scope,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manufa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遮光侧部通气型培养病原谷物粒接种体的瓶子
本技术涉及病原谷物粒接种体
,具体是一种遮光侧部通气型培养病原谷物粒接种体的瓶子。
技术介绍
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植物病害最经济、环保、有效的主要方法之一,在抗病品种的选育及推广过程中,通过人工接种进行抗病性鉴定是一项重要环节;而人工接种进行抗病性鉴定需要制备大量病原菌的接种体,接种体的繁殖往往采用平板或谷物粒培养基培养获得,但平板培养基具有产量低、操作麻烦等缺点,生产上大面积进行抗病鉴定绝大多数都采用谷物粒作为培养基进行接种体的繁殖培养。谷物粒培养基常用小麦、大麦、高梁、玉米为基本原料,根据各病原菌的营养需求或添加某些成分制成。接种体的繁殖培养需经过培养基的灭菌、接种、病菌培养等过程,可见,病菌接种体繁殖培养需要必备一种可高压灭菌、能提供无菌操作和具备换气条件的工具。目前使用的传统方法是用三角瓶或聚乙烯塑料袋做培养工具。三角瓶透气性差,为预留空间存储空气,只能装内空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空间,即便如此,还是无法满足病菌生长所需的氧气,因此菌丝生长慢,不利产孢且占用空间大、使用空间效率低,特别是灭菌效率极低。因此生产上繁殖大批量谷物粒接种体的时候往往采用聚乙烯塑料袋来进行培养,聚乙烯塑料袋在空间上能满足需要,但由于透气性差,菌丝不能在前期快速长满培养物,易滋生杂菌;后期因病菌生长呼吸需要大量氧气,但聚乙烯塑料袋无法换气,故菌丝生长易受到抑制,细菌会大量滋生,时间越长污染越严重,污染率较高;另外袋口宽、在接种操作过程中容易感染杂菌。三角瓶或聚乙烯塑料袋都是透光,当一些病原菌的培养需要避光时,需要另为设置避光环境条件,不方便使用。因此,需要设计一款可高压灭菌、能改变容积大小、可调节透气量、能方便病原菌接种操作、能减少杂菌污染、携带可收放避光装置、利于培养病原谷物粒接种体的瓶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高压灭菌、能改变容积大小、可调节透气量、能方便病原菌接种操作、能减少杂菌污染、携带可收放避光装置、利于培养病原谷物粒接种体的遮光侧部通气型培养病原谷物粒接种体的瓶子。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遮光侧部通气型培养病原谷物粒接种体的瓶子,包括瓶身和瓶盖,所述的瓶盖盖在瓶身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瓶身上设置有侧部透气装置和容量调节装置,所述的瓶盖上设置有可旋转的盖体结构,所述的瓶子上套有可调节透光量的遮光套。进一步,所述的容量调节装置包括横向缩放部分、纵向缩放部分和瓶身上部分,所述的横向缩放部分设置在瓶身下部,所述的纵向缩放部分设置在瓶身中部,所述的瓶身上部分与纵向缩放部分连接,所述的横向缩放部分和纵向缩放部分之间连接有瓶身衔接部分,所述的横向缩放部分和纵向缩放部分均为弹性透明塑料材质,所述的横向缩放部分带有竖直方向的褶皱,所述的纵向缩放部分带有水平方向的褶皱。进一步,所述的盖体结构为将瓶盖铰接在瓶身上的瓶盖旋组,所述的瓶盖旋组包括侧部固定板、转芯、将瓶盖铰接在瓶身上部分的转组,所述的侧部固定板固定在瓶身上部分,所述的侧部固定板为两个,所述的转芯固定在侧部固定板上,所述的转组转动在转芯上,所述的转组上均设置有能调节瓶盖在瓶身上开合角度的角度调节装置,所述的瓶盖上铰接有手提柄。进一步,所述的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凸起、张力弹簧、侧部固定板上的多个凹点以及转组内部设置的多个两端半径小中间半径大的通孔,所述的固定凸起为一侧半径大一侧半径小的圆柱,所述的张力弹簧放置在通孔内,所述的固定凸起半径较大侧放置在通孔两侧且由张力弹簧压紧,所述的固定凸起半径较小端顶入凹点。进一步,所述的侧部透气装置包括套圈以及设置在瓶身上部分的环形凹缺上,所述的套圈套在环形凹缺上,所述的套圈上设置有数量不定的弹性凸起和数量不定的套圈透气孔,所述的环形凹缺上设置有数量不定的圆凹部和数量不定的瓶身透气孔,所述的瓶身透气孔上设置有膜网,所述的弹性凸起与圆凹部或者瓶身透气孔配合。进一步,所述的瓶盖上设置有锁扣装置,所述的锁扣装置包括上扣台、铰接扣、拉力弹簧一和下凸起,所述的上扣台与瓶盖连接,所述的下凸起与瓶身上部分连接,所述的铰接扣铰接在下凸起上,所述的铰接扣可搭扣在上扣台上将瓶盖锁死,所述的拉力弹簧一一端连接瓶身上部分,另一端连接铰接扣。进一步,所述的遮光套包括遮光圈、环形箍和开关部分,所述的开关部分设置在环形箍的两个对称的象限处,多个所述的遮光圈通过环形箍和开关部分层层圈套在一起,形成一个下部半径大,上部半径小的空心管柱状体的遮光套,所述的位于空心管柱状体最上层的遮光圈上部螺纹连接有旋盖,所述的遮光圈上设置有用于通气的通孔,所述的遮光圈侧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的开关部分卡入凹槽内。进一步,所述的开关部分为由开关柄、铰杆一、铰杆二、铰杆三、铰接凸起、拉力弹簧二、立柱、壳体和压头组成的对称结构,所述的壳体为环形箍的一部分,所述的开关部分其他的部件设置在壳体内,所述的开关柄端头铰接铰杆一头部,所述的铰杆二头部铰接铰杆一尾部,所述的铰杆三头部铰接铰杆二尾部,所述的铰杆三尾部铰接在铰接凸起上,所述的铰接凸起设置在压头头部,所述的立柱一端设置在壳体上,另一端与铰杆二中部铰接,所述的拉力弹簧二一端连接壳体,另一端连接铰杆二,所述的拉力弹簧二处于立柱与压头之间,所述的压头尾部在拉力弹簧二的作用下卡入凹槽,所述的开关柄通过铰杆一、铰杆二、铰杆三、铰接凸起、拉力弹簧二、立柱、壳体联动作用控制压头的运动。采用以上结构后,可以达到如下效果:1、瓶子设置有容量调节装置,可放大可缩小。灭菌时把瓶子缩小充分利用灭菌锅的空间、可极大提高灭菌效率;接种时把瓶子放大,方便接种操作,培养病菌时为病菌的生长提供足够的空间,提供一定的氧气。2、瓶身具有可调节的侧部透气装置。病原菌谷物粒接种体在瓶内培养时,任何位置都可获得足够的空气,利于全方位换气散热。3、瓶盖为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瓶盖打开时能在45-180度之间进行固定,在灭菌前装入培养基时可打开180度开盖,方便操作;在接种时,通过角度调节装置的凹点和固定凸起方位设置,能实现只按45度进行开盖,无需用手固定,可有效地保护无菌操作;整个瓶子为圆柱形,灭菌或存放时瓶与瓶之间可以叠放,节省空间;瓶口有手提柄,可方便移动。4、设置有可调节透光量的遮光套。能够使用开关部分将遮光圈一节一节的套起或者放下,以进行透光量调节。5、结构简单,携带方便,使用效果良好,有利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瓶子主视图一(隐去套圈)。图2为本技术的瓶子剖视图一(隐去套圈)。图3为本技术的瓶子主视图二。图4为本技术的瓶子剖视图二。图5为本技术的遮光套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的瓶盖旋组立体图。图7为本技术的瓶盖旋组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的套圈俯视图。图9为本技术的遮光圈立体图。图10为本技术的开关结构立体图。图中,1、横向缩放部分,2、瓶身衔接部分,3、纵向缩放部分,4、环形凹缺,5、瓶身上部分,6、转芯,7、侧部固定板,8、瓶盖,9、上扣台,10、铰接扣,11、拉力弹簧一,12、下凸起,13、套圈,14、圆凹部,15、膜网,16、弹性凸起,17、转组,18、透气孔,19、小凸起,20、固定凸起,21、张力弹簧,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遮光侧部通气型培养病原谷物粒接种体的瓶子,包括瓶身和瓶盖(8),所述的瓶盖(8)盖在瓶身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瓶身上设置有侧部透气装置和容量调节装置,所述的瓶盖(8)上设置有可旋转的盖体结构,所述的瓶子上套有可调节透光量的遮光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遮光侧部通气型培养病原谷物粒接种体的瓶子,包括瓶身和瓶盖(8),所述的瓶盖(8)盖在瓶身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瓶身上设置有侧部透气装置和容量调节装置,所述的瓶盖(8)上设置有可旋转的盖体结构,所述的瓶子上套有可调节透光量的遮光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光侧部通气型培养病原谷物粒接种体的瓶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量调节装置包括横向缩放部分(1)、纵向缩放部分(3)和瓶身上部分(5),所述的横向缩放部分(1)设置在瓶身下部,所述的纵向缩放部分(3)设置在瓶身中部,所述的瓶身上部分(5)与纵向缩放部分(3)连接,所述的横向缩放部分(1)和纵向缩放部分(3)之间连接有瓶身衔接部分(2),所述的横向缩放部分(1)和纵向缩放部分(3)均为弹性透明塑料材质,所述的横向缩放部分(1)带有竖直方向的褶皱,所述的纵向缩放部分(3)带有水平方向的褶皱。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遮光侧部通气型培养病原谷物粒接种体的瓶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体结构为将瓶盖(8)铰接在瓶身上的瓶盖旋组,所述的瓶盖旋组包括侧部固定板(7)、转芯(6)、将瓶盖(8)铰接在瓶身上部分(5)的转组(17),所述的侧部固定板(7)固定在瓶身上部分(5),所述的侧部固定板(7)为两个,所述的转芯(6)固定在侧部固定板(7)上,所述的转组(17)转动在转芯(6)上,所述的转组(17)上均设置有能调节瓶盖(8)在瓶身上开合角度的角度调节装置,所述的瓶盖(8)上铰接有手提柄(2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遮光侧部通气型培养病原谷物粒接种体的瓶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凸起(20)、张力弹簧(21)、侧部固定板(7)上的多个凹点以及转组(17)内部设置的多个两端半径小中间半径大的通孔,所述的固定凸起(20)为一侧半径大一侧半径小的圆柱,所述的张力弹簧(21)放置在通孔内,所述的固定凸起(20)半径较大侧放置在通孔两侧且由张力弹簧(21)压紧,所述的固定凸起(20)半径较小端顶入凹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遮光侧部通气型培养病原谷物粒接种体的瓶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部透气装置包括套圈(13)以及设置在瓶身上部分(5)的环形凹缺(4)上,所述的套圈(13)套在环形凹缺(4)上,所述的套圈(13)上设置有数量不定的弹性凸起(16)和数量不定的套圈透气孔(19),所述的环形凹缺(4)上设置有数量不定的圆凹部(14)和数量不定的瓶身透气孔(18),所述的瓶身透气孔(18)上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艳花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