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尾翼连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4281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0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拆卸尾翼连接机构,包括尾翼连杆,尾翼连杆一端与飞行器本体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尾翼组件,尾翼组件与尾翼连杆之间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尾翼组件包括套设于尾翼连杆上的尾翼前法兰和尾翼后法兰,尾翼前法兰和尾翼后法兰与尾翼连杆之间均通过螺栓固定;尾翼前法兰和尾翼后法兰上均通过螺栓连接有两个尾翼横杆,尾翼横杆对称设置于尾翼连杆轴心线两侧;尾翼横杆两端可拆卸连接有尾翼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可拆卸尾翼连接机构,通过尾翼连杆连接机体和尾翼组件,并且尾翼组件的结构合理、稳固,使尾翼结构整体拆装方便、便携性能好,而且便于维修,降低了尾翼维修难度。

A Removable Tail Wing Connecting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etachable tail connecting mechanism, which comprises a tail connecting rod, one end of the tail connect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dy of the aircraft,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a tail wing component, and the tail wing component is detachably fixed with the tail wing connecting rod; the tail wing component comprises a tail wing front flange and a tail wing rear flange, which are arranged on the tail wing connecting rod, and a tail wing front flange and a tail wing rear flange are connected with the tail wing connecting rod. The front flange of the tail wing and the rear flange of the tail wing are all bolted to connect two tail wing transverse rods, and the tail wing transverse rods are symmetrically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axis line of the tail wing connecting rod; the two ends of the tail wing transverse rod can be detachably connected with the tail wing ribs; the detachable tail wing connecting mechanism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onnects the body and tail wing components through the tail wing connecting rod,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tail wing components. Reasonable and stable, making the whole tail structure easy to disassemble and assemble, good portability, and easy to maintain, reducing the difficulty of tail mainten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拆卸尾翼连接机构
本技术属于无人飞行器
,具体涉及一种可拆卸尾翼连接机构。
技术介绍
无人飞行器是利用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无人飞机,固定翼无人飞行器通过搭载多种传感器,可以实现影响实施传输、高危地区探测功能,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现阶段固定翼的无人飞行器的尾翼形式,是尾翼和机体一体成型,这种一体成型的无人飞行器存在难以拆装,储存不容易的缺点,机体放置时占用较大的空间,机体模具制造复杂,制作难度大,加工成本高等缺点。而且尾翼损坏后,维修成本大,维修难度增加。同时,由于尾翼不能拆卸,在运输时需要大型的运输车辆,增加了运输成本,还不能保证运输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尾翼与机体一体成型,拆装不方便,不易储存和运输以及维修不便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拆卸尾翼连接机构,包括尾翼连杆,所述尾翼连杆一端与飞行器本体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尾翼组件,所述尾翼组件与所述尾翼连杆之间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尾翼组件包括套设于所述尾翼连杆上的尾翼前法兰和尾翼后法兰,所述尾翼前法兰和尾翼后法兰与所述尾翼连杆之间均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尾翼前法兰和尾翼后法兰上均通过螺栓连接有两个尾翼横杆,尾翼横杆对称设置于尾翼连杆轴心线两侧;所述尾翼横杆两端可拆卸连接有尾翼肋。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尾翼前法兰与尾翼横杆之间通过前法兰连接件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尾翼前法兰包括第一卡环和固定于所述第一卡环两侧的插槽部;所述插槽部由两块相互平行设置的连接耳片组成,所述连接耳片底端与所述第一卡环固定连接,顶端通过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一卡环固定连接,以实现所述连接耳片几何中心线与所述第一卡环的中垂线呈锐角,所述连接耳片顶端和底端个开设有一个定位孔;所述前法兰连接件包括插接部和第一固定部;所述前法兰连接件与所述尾翼前法兰之间通过插接部插入所述插槽部实现插接,并且穿设销轴固定;所述前法兰连接件与所述尾翼横杆之间通过第一固定部与尾翼横杆的定位孔定位,并通过螺栓固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所述连接耳片几何中心线与所述第一卡环的中垂线之间的锐角为°角。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尾翼后法兰与尾翼横杆之间通过后法兰连接件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尾翼后法兰包括第二卡环和固定于所述第二卡环两侧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几何中心线与所述第二卡环的中垂线呈锐角,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一个定位孔;所述后法兰连接件包括贴合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后法兰连接件与所述尾翼后法兰之间通过连接部和贴合部上的定位孔定位,并且穿设销轴固定;所述后法兰连接件与所述尾翼横杆之间通过第二固定部和尾翼横杆上的定位孔定位,并且通过螺栓固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所述连接部的几何中心线与所述第二卡环的中垂线之间的锐角为°角。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尾翼横杆为槽状直杆结构,所述尾翼横杆上沿其轴向设置有一条凹槽;位于所述尾翼连杆同一侧的两个尾翼横杆,其凹槽槽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均由所述尾翼横杆端部插入所述凹槽内,并通过螺栓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这种可拆卸尾翼连接机构,通过尾翼连杆连接机体和尾翼组件,并且尾翼组件的结构合理、稳固,使尾翼结构整体拆装方便、便携性能好,而且便于维修,降低了尾翼维修难度。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可拆卸尾翼连接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可拆卸尾翼连接机构的俯视图。图3是位移连接机构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尾翼前法兰结构示意图。图5是前法兰连接件结构示意图。图6是尾翼后法兰结构示意图。图7是后法兰连接件结构示意图。图8是尾翼横杆局部放大图。图9是尾翼肋结构示意图。图中:1、尾翼连杆;2、尾翼前法兰;3、尾翼后法兰;4、前法兰连接件;5、后法兰连接件;6、尾翼肋;7、尾翼横杆;8、凹槽;9、第一卡环;10、连接耳片;11、插接部;12、第一固定部;13、插槽部;14、连接杆;15、第二卡环;16、连接部;17、贴合部;18、第二固定部;19、尾翼肋头部;20、尾翼肋中部;21、尾翼肋尾部。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在本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创造中的具体含义。为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固定翼的无人飞行器尾翼与飞行器本体一体成型,造成整体拆装不方便、不易储存、不易运输以及维修不便的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拆卸尾翼连接机构,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尾翼连杆1,尾翼连杆1为碳纤维杆,尾翼连杆1一端与飞行器本体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尾翼组件,尾翼组件与尾翼连杆1之间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尾翼组件包括套设于尾翼连杆1上的尾翼前法兰2和尾翼后法兰3,尾翼前法兰2和尾翼后法兰3与尾翼连杆1之间均通过螺栓固定,螺钉穿设在尾翼前法兰2和尾翼后法兰3与尾翼连杆1的顶部;尾翼前法兰2和尾翼后法兰3上均通过螺栓连接有两个尾翼横杆7,尾翼横杆7对称设置于尾翼连杆1轴心线两侧;尾翼横杆7两端可拆卸连接有尾翼肋6。上述尾翼前法兰2与尾翼横杆7之间通过前法兰连接件4连接。上述尾翼后法兰3与尾翼横杆7之间通过后法兰连接件5连接。上述尾翼前法兰2如图4所示,包括第一卡环9和固定于第一卡环9两侧的插槽部13;插槽部13由两块相互平行设置的连接耳片10组成,连接耳片10底端与第一卡环9固定连接,顶端通过一连接杆14与第一卡环9固定连接,以实现连接耳片10几何中心线与第一卡环9的中垂线呈锐角,连接耳片10顶端和底端各开设有一个定位孔;前法兰连接件4如图5所示,包括插接部11和第一固定部12;前法兰连接件4与尾翼前法兰2之间通过插接部11插入插槽部13实现插接,并且穿设销轴固定;前法兰连接件4与尾翼横杆7之间通过第一固定部12与尾翼横杆7的定位孔定位,并通过螺栓固定。上述尾翼后法兰3如图6所示,包括第二卡环15和固定于第二卡环15两侧的连接部16;连接部16的几何中心线与第二卡环15的中垂线呈锐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拆卸尾翼连接机构,包括尾翼连杆(1),所述尾翼连杆(1)一端与飞行器本体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尾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翼组件与所述尾翼连杆(1)之间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尾翼组件包括套设于所述尾翼连杆(1)上的尾翼前法兰(2)和尾翼后法兰(3),所述尾翼前法兰(2)和尾翼后法兰(3)与所述尾翼连杆(1)之间均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尾翼前法兰(2)和尾翼后法兰(3)上均通过螺栓连接有两个尾翼横杆(7),尾翼横杆(7)对称设置于尾翼连杆(1)轴心线两侧;所述尾翼横杆(7)两端可拆卸连接有尾翼肋(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卸尾翼连接机构,包括尾翼连杆(1),所述尾翼连杆(1)一端与飞行器本体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尾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翼组件与所述尾翼连杆(1)之间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尾翼组件包括套设于所述尾翼连杆(1)上的尾翼前法兰(2)和尾翼后法兰(3),所述尾翼前法兰(2)和尾翼后法兰(3)与所述尾翼连杆(1)之间均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尾翼前法兰(2)和尾翼后法兰(3)上均通过螺栓连接有两个尾翼横杆(7),尾翼横杆(7)对称设置于尾翼连杆(1)轴心线两侧;所述尾翼横杆(7)两端可拆卸连接有尾翼肋(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尾翼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翼前法兰(2)与尾翼横杆(7)之间通过前法兰连接件(4)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拆卸尾翼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翼前法兰(2)包括第一卡环(9)和固定于所述第一卡环(9)两侧的插槽部(13);所述插槽部(13)由两块相互平行设置的连接耳片(10)组成,所述连接耳片(10)底端与所述第一卡环(9)固定连接,顶端通过一连接杆(14)与所述第一卡环(9)固定连接,以实现所述连接耳片(10)几何中心线与所述第一卡环(9)的中垂线呈锐角,所述连接耳片(10)顶端和底端个开设有一个定位孔;所述前法兰连接件(4)包括插接部(11)和第一固定部(12);所述前法兰连接件(4)与所述尾翼前法兰(2)之间通过插接部(11)插入所述插槽部(13)实现插接,并且穿设销轴固定;所述前法兰连接件(4)与所述尾翼横杆(7)之间通过第一固定部(12)与尾翼横杆(7)的定位孔定位,并通过螺栓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拆卸尾翼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耳片(10)几何中心线与所述第一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鸿生宋笔锋高冠黄拓呙平勃张正耀王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三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三翼航空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