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扭式的摩托车换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42667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0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扭式的摩托车换挡装置,包含一换挡轴,所述的换挡轴上设有一动拨片和一定拨片,所述的定拨片包含一片状的定拨基片,所述的定拨基片的头部设有一对定拨夹头,所述的定拨基片的尾部设有一圆筒状的定拨套筒,所述的定拨套筒的内壁上设有一对柱状的定位柱体,所述的定拨套筒内设有一可拆卸的复位簧片。使用时,该换挡轴与摩托车的换挡脚踏相连接。当换挡轴转动换挡时,在复位簧片的固定翻边与定位柱体的配合下,换挡轴能自动复位。由于采用内置结构,大大缩小了摩托车换挡装置的安装空间,降低了制造成本。

Internal Torsion Motorcycle Shif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ternal torsional motorcycle gear shift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gear shifting shaft. The gear shifting shaft is provided with a movable dialing plate and a certain dialing plate. The fixed dialing plate comprises a piece of fixed dialing base plate. The head of the fixed dialing bas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pair of fixed dialing chucks, the tail of the fixed dialing bas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cylinder-shaped fixed dialing sleeve,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fixed dialing bas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pair of fixed dialing chucks. A pair of columnar positioning cylinders are arranged on the sleeve, and a detachable reset spring is arranged in the sleeve. When in use, the shift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the shift pedal of the motorcycle. When the shift shaft rotates to shift, the shift shaft can be automatically reset with the cooperation of fixed flanging of the reset spring and the positioning cylinder. Because of the built-in structure, the installation space of the gear shifting device of motorcycle is greatly reduced and the manufacturing cost is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扭式的摩托车换挡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零件,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内扭式的摩托车换挡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摩托车的换挡轴上通常设有一动拨片和一定拨片,通常踩动脚踏板使得换挡轴转动,从而带动动拨片拨动变速鼓转动,从实现换档。现有的换挡复位弹簧通常采用外置的扭簧,需要较大的安装空间和额外的固定机构,不利用发动机的小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内扭式的摩托车换挡装置。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内扭式的摩托车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扭式的摩托车换挡装置包含一换挡轴,所述的换挡轴上设有一动拨片和一定拨片,所述的定拨片包含一片状的定拨基片,所述的定拨基片的头部设有一对定拨夹头,所述的定拨基片的尾部设有一圆筒状的定拨套筒,所述的定拨套筒的内壁上设有一对柱状的定位柱体,所述的定拨套筒内设有一可拆卸的复位簧片,所述的复位簧片包含一“C”字形的簧片主体,所述的簧片主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向外翻转的固定翻边,所述的固定翻边分别与所述的定位柱体相配合。作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复位簧片为高锰钢制成。本技术的内扭式的摩托车换挡装置具有以下优点:使用时,该换挡轴与摩托车的换挡脚踏相连接。当换挡轴转动换挡时,在复位簧片的固定翻边与定位柱体的配合下,换挡轴能自动复位。由于采用内置结构,大大缩小了摩托车换挡装置的安装空间,降低了制造成本。该内扭式的摩托车换挡装置结构简单,效果明显,成本低廉,实用性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内扭式的摩托车换挡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内扭式的摩托车换挡装置的A区域的细节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内扭式的摩托车换挡装置的定拨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的内扭式的摩托车换挡装置的复位簧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摩托车换挡装置;2、换挡轴;3、动拨片;4、定拨片;41、定拨基片;42、定拨夹头;43、定拨套筒;44、定位柱体;5、复位簧片;51、簧片主体;52、固定翻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如图1至图4所示,该内扭式的摩托车换挡装置1包含一换挡轴2,该换挡轴2上设有一动拨片3和一定拨片4,该定拨片4包含一片状的定拨基片41,该定拨基片41的头部设有一对定拨夹头42,该定拨基片41的尾部设有一圆筒状的定拨套筒43,该定拨套筒43的内壁上设有一对柱状的定位柱体44,该定拨套筒43内设有一可拆卸的复位簧片5,该复位簧片5包含一“C”字形的簧片主体51,该簧片主体51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向外翻转的固定翻边52,该固定翻边52分别与该定位柱体44相配合。该复位簧片5为高锰钢制成。使用时,如图1和图2所示,该换挡轴2与摩托车的换挡脚踏相连接。当换挡轴2转动换挡时,在复位簧片5的固定翻边52与定位柱体44的配合下,换挡轴2能自动复位。由于采用内置结构,大大缩小了摩托车换挡装置的安装空间,降低了制造成本。该内扭式的摩托车换挡装置结构简单,效果明显,成本低廉,实用性强。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扭式的摩托车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扭式的摩托车换挡装置(1)包含一换挡轴(2),所述的换挡轴(2)上设有一动拨片(3)和一定拨片(4),所述的定拨片(4)包含一片状的定拨基片(41),所述的定拨基片(41)的头部设有一对定拨夹头(42),所述的定拨基片(41)的尾部设有一圆筒状的定拨套筒(43),所述的定拨套筒(43)的内壁上设有一对柱状的定位柱体(44),所述的定拨套筒(43)内设有一可拆卸的复位簧片(5),所述的复位簧片(5)包含一“C”字形的簧片主体(51),所述的簧片主体(51)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向外翻转的固定翻边(52),所述的固定翻边(52)分别与所述的定位柱体(44)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扭式的摩托车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扭式的摩托车换挡装置(1)包含一换挡轴(2),所述的换挡轴(2)上设有一动拨片(3)和一定拨片(4),所述的定拨片(4)包含一片状的定拨基片(41),所述的定拨基片(41)的头部设有一对定拨夹头(42),所述的定拨基片(41)的尾部设有一圆筒状的定拨套筒(43),所述的定拨套筒(43)的内壁上设有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宗信莫祥明华国胜殷俊
申请(专利权)人:林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