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4027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0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柔性夹具,属于夹具技术领域。柔性夹具,包括支架和至少一个弹性膜套,弹性膜套安装于支架的端部,弹性膜套套设于支架的内壁和/或外壁上,弹性膜套包括底座和用于抓取被抓取物的抓取部,底座与支架连接。该柔性夹具,可针对不规则的异形物件或者表面要求较高的物件实现有效抓取、移动,通过弹性膜套的弹性变形及弹性膜套与被抓取物之间的摩擦力,实现对常规形状和异形的被抓取物的夹持或移动,提高了夹具的适用范围,避免了被抓取物的表面损伤,适用于在工业生产中对物品进行搬运转移。

Flexible fixtur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flexible fixture,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fixtures. The flexible fixture includes a support and at least one elastic film sleeve, the elastic film sleeve is installed at the end of the support, the elastic film sleeve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and/or outer walls of the support, and the elastic film sleeve includes a base and a grabbing part for grabbing the grabbed object, and the bas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 The flexible fixture can effectively grasp and move irregular abnormal objects or objects with high surface requirements. Through the elastic deformation of the elastic film sleeve and the friction force between the elastic film sleeve and the object being grasped, the clamp or move of the conventional shape and abnormal object being grasped can be realized,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of the fixture is improved, and the surface damage of the object being grasped is avoided.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goods are m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夹具
本技术涉及夹具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柔性夹具。
技术介绍
目前夹取或定位主要应用在一些标准工件或其中几个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夹具为固定样式,只能适用于标准工件,所以很多异形材料很难实现抓取或定位,尤其是有些特殊的材料对表面要求较高,要实现无损伤无划痕,现有的夹具无法实现无损抓取或定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柔性夹具,可针对不规则的异形物件或者表面要求较高的物件实现有效抓取、移动,适用于在工业生产中对物品进行搬运转移,使上述问题得到改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夹具,包括支架和至少一个弹性膜套,所述弹性膜套安装于所述支架的端部,所述弹性膜套包括底座和用于抓取被抓取物的抓取部,所述抓取部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底座抵持在所述支架的内壁和/或套设于所述支架的外壁上。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一端开口的容纳腔,至少一个所述弹性膜套沿所述支架的轴线方向分布,所述弹性膜套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位于所述容纳腔的开口端,所述底座抵持在所述支架的内壁上,所述抓取部位于所述弹性膜套的中部。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开设有与所述抓取部对应的顶出孔,所述顶出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膜套开设有抓取孔,所述抓取孔的边缘形成所述抓取部。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抓取孔为圆孔或随形孔。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抓取孔的周向开设有多个缓冲缝。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抓取部包括多个抓取指,多个所述抓取指沿所述弹性膜套的中心旋转对称,多个所述抓取指的自由端形成抓取孔,相邻的两个所述抓取指之间具有缓冲槽。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膜套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弹性膜套沿所述支架的轴线方向间隔分布。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位于所述弹性膜套的中部且所述底座套设于所述支架的外壁上,所述弹性膜套的边缘形成所述抓取部,所述抓取部用于抓取具有型腔的被抓取物。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柔性夹具,包括支架和至少一个弹性膜套,所述支架开设有多个呈矩阵分布的通孔,所述弹性膜套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弹性膜套开设有多个与所述通孔对应的抓取孔,所述抓取孔的直径小于所述通孔的直径,所述抓取孔的边缘形成用于抓取被抓取物的抓取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柔性夹具,可针对不规则的异形物件或者表面要求较高的物件实现有效抓取、移动,适用于在工业生产中对物品进行搬运转移。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柔性夹具与被抓取物的夹取状态示意图;图3为图1的弹性膜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弹性膜套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弹性膜套的缓冲缝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两个弹性膜套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柔性夹具与被抓取物的夹取状态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夹具的弹性膜套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的柔性夹具与被抓取物的夹取状态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的剖视图。图标:100-柔性夹具;300-柔性夹具;400-柔性夹具;10-支架;101-容纳腔;102-顶出孔;11-弹性膜套;111-底座;112-抓取部;113-抓取孔;114-缓冲缝;12-弹性膜套;121-抓取指;122-缓冲槽;30-支架;302-顶出孔;31-弹性膜套;311-底座;312-抓取部;40-支架;401-通孔;402-第一板;403-第二板;41-弹性膜套;412-抓取部;413-抓取孔;7-顶出柱;71-橡胶垫;8-被抓取物;81-型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第一实施例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夹具100,包括支架10和至少一个弹性膜套11。在本实施例中,支架10用于与移动或定位机构连接,支架10的端部设置有一端开口的容纳腔101,容纳腔101用于容纳被抓取物8,弹性膜套11位于容纳腔101内,弹性膜套11套设于支架10的内壁上,弹性膜套11包括底座111和用于抓取被抓取物8的抓取部112,底座111抵持在支架10的内壁上,抓取部112位于容纳腔101的中部,抓取部112用于套设于被抓取物8的外部从而抓取被抓取物8。该柔性夹具100,利用弹性膜套11的弹性套设于被抓取物8的表面,并与被抓取物8连接牢固,从而实现被抓取物8的抓取或移动,弹性膜套11还对被抓取物8的表面起到保护作用。下面对该柔性夹具100的各个部件的具体结构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详细说明。支架10用于与移动或定位机构(图中未标出)连接,应用于物件的移动或定位操作;支架10起到支撑弹性膜套11的作用,弹性膜套11安装于支架10的端部,便于弹性膜套11作用于被抓取物8。弹性膜套11抵持在支架10的内壁和/或套设在支架10的外壁上,弹性膜套11包括底座111和用于抓取被抓取物8的抓取部112,底座111与支架10连接。相当于,弹性膜套11可以套设于支架10的内壁,也可以套设于支架10的外壁,还可以套设于支架10的内壁和外壁。当弹性膜套11作用于柱形或者异形被抓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至少一个弹性膜套,所述弹性膜套安装于所述支架的端部,所述弹性膜套包括底座和用于抓取被抓取物的抓取部,所述抓取部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底座抵持在所述支架的内壁和/或套设于所述支架的外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至少一个弹性膜套,所述弹性膜套安装于所述支架的端部,所述弹性膜套包括底座和用于抓取被抓取物的抓取部,所述抓取部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底座抵持在所述支架的内壁和/或套设于所述支架的外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一端开口的容纳腔,至少一个所述弹性膜套沿所述支架的轴线方向分布,所述弹性膜套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位于所述容纳腔的开口端,所述底座抵持在所述支架的内壁上,所述抓取部位于所述弹性膜套的中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开设有与所述抓取部对应的顶出孔,所述顶出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膜套开设有抓取孔,所述抓取孔的边缘形成所述抓取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孔为圆孔或随形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磊许娜单雪梅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软体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