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增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23843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0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增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生物增效肥料中含有有益微生物。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减少生物刺激素对作物的毒害,减少肥料使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

Biosynergistic fertilizer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biological synergistic fertilizer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biological synergistic fertilizer contains beneficial microorganisms. The invention can reduce the toxicity of biostimulant to crops, reduce the amount of fertilizer used,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fertilizer,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yield of crop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物增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增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肥料利用率不高,氮肥利用率为30%左右,磷肥利用率为20%左右,钾肥为40%左右,在提高氮肥利用率方面我国研究较多,如采用包膜或/和加入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等,从而提高了氮肥的利用率,钾肥方面通过加入螯合剂,对钾进行螯合,从而提高钾肥的利用率,但是在提高磷的利用率方面研究较少,如研究使用芽孢杆菌,对枸溶性磷进行降解,但效果并不明显。2015年农业部提出了肥料农业零增长的要求,而加入增效剂或生物刺激素成了各大企业的首选研发方向。但是,增效剂和生物刺激素也存在缺点,其发挥作用的施用量很窄,在实际操作中使用效果不稳定,原因在于加入量少则起不到相应的作用,加入量大则可能抑制作物生长,如吲哚丁酸钾、复硝酚钠、脱落酸、萘乙酸钠、水杨酸和海藻酸等,且作物长期施用增效剂,则可能带来早衰的问题,在蔬菜上表现为产量降低,在果树方面表现为树弱,产量也降低。因此,加入肥料增效剂或生物刺激素的肥料在市场上,质量相当不稳定,客户褒贬不一,为了提高增效剂与肥料的配伍性,使产品质量更稳定,防止作物早衰,提高肥料利用率,进一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我司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联合攻关,设计了此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生物增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解决技术问题1)提高增效剂和肥料的配伍性,进一步发挥增效剂的作用,使产品效果稳定;2)长期施用不会引起作物早衰,进一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3)提高肥料利用率,节约肥料施用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生物增效肥料,由肥料组成,肥料中含有聚磷菌;所述聚磷菌及其产物对植物无毒害;所述肥料是生物有机肥、有机肥、有机无机肥、复混肥、复合肥、单质肥、掺混肥和水溶肥中的一种。还含有产酸菌、有机酸和酶中的一种或任意比例的两种及其以上。所述产酸菌是乳酸菌、梭菌、酵母菌和芽孢杆菌中的一种或任意比例的两种以上;所述产酸菌及其产物对植物无毒害;所述有机酸对植物无毒害。所述聚磷菌按照以下步骤培养:将聚磷菌种子菌接种至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即得液体聚磷菌;或将液体聚磷菌干燥后,得固体聚磷菌。所述液体培养基的pH为7.0~7.4;所述液体培养基中含有磷;所述培养时间为20~48h;培养为好氧培养;聚磷菌种子菌和液体培养基的质量比为1~10:100;所述干燥温度为30~80℃。所述液体培养基中磷为磷酸盐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液pH为7.0~7.4。所述液体培养基中磷为磷酸盐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液pH为7.0~7.4。液体培养基为蛋白胨3~5份,牛肉浸取物3~5份,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800~1000份,琼脂12~15份。液体培养基为蛋白胨3~5份,牛肉浸取物3~5份,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800~1000份,琼脂12~15份。生物增效肥料的制备方法,将聚磷菌加入到肥料中,即得生物增效肥料;或将聚磷菌产酸菌、有机酸和酶中的一种或任意比例的两种及其以上加入到肥料中,即得饲料添加剂;所述混匀是固液混匀、固固混匀和液液混匀中的一种或两种及其以上。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聚磷菌在好氧条件下培养,其将无机磷以聚磷的形式积聚于体内,聚磷菌施入土壤后,当土壤处于透气性较好的状态时,聚磷菌继续将无机磷以聚磷的形式积聚于体内,当雨水季节来临时,此时土壤经雨水液封,处于缺氧状态,聚磷菌则会将体内积聚的聚磷分解,分解产生的能量一部分供聚磷菌生存,另一部分能量供聚磷菌主动吸收有机酸,并将有机酸以聚羟基有机酸的形式储藏于体内,分解产生的无机磷释放到土壤中,供作物吸收。聚磷菌主动吸收有机酸如脱落酸、吲哚丁酸、萘乙酸、水杨酸和乙酸,从而提高了有机酸类增效剂的施用量的范围,进一步发挥增效剂的作用,使增效剂产品效果稳定。2.本申请液体培养基采用磷酸盐缓冲溶液,是基于目前酸化板结的土壤考虑的,板结的土壤透气性极差,因此,在培养时聚磷菌在好氧条件下吸收无机磷,将缓冲溶液吸于体内;聚磷菌施入到板结的土壤中时,此时条件为厌氧,聚磷菌将体内积聚的聚磷分解,释放无机磷,无机磷供作物吸收,在缺氧时聚磷菌主动吸收有机酸如脱落酸、吲哚丁酸、萘乙酸、水杨酸和乙酸,从而提高了有机酸类增效剂的施用量的范围,进一步发挥增效剂的作用,使增效剂产品效果稳定。3.本申请可以通过调节聚磷菌和产酸菌或/和有机酸的质量比,拓宽了增效剂的施用量的范围,从而达到既能刺激植物生长,又能避免增效剂过量引起的副作用,使产品质量更稳定,达到避免早衰,提高作物产品和品质的效果。4.本申请通过聚磷菌和产酸菌或/和有机酸的配合可以提高磷的利用率,具体为在有氧的状态下产酸菌产生的有机酸或/和添加的有机酸促使被固定的枸溶性磷的溶解,聚磷菌将溶解的无机磷储存于体内以备无氧状态时释放,从而减少了磷被土壤固定,在无氧状态下,聚磷菌又将聚磷分解为无机磷释放出,供作物吸收,因此可以提高磷的利用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生物增效水溶肥,将液体聚磷菌、吲哚丁酸钾和液体水溶肥按照质量比1:1:98的质量比混匀后,即得生物增效水溶肥;所述液体水溶肥配比为120-60-100,腐殖酸含量为40,单位为g/L。所述液体聚磷菌按照以下步骤培养:将聚磷菌种子菌接种至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即得液体聚磷菌。所述液体培养基的pH为7.0;所述培养时间为24h;培养为好氧培养;聚磷菌种子菌和液体培养基的质量比为10:100。液体培养基为蛋白胨4份,牛肉浸取物4份,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1000份,琼脂14份;磷酸盐缓冲液pH为7.0。实施例2生物增效液体水溶肥,由液体肥料和液体聚磷菌组成,液体肥料和液体聚磷菌的质量比为98:2;采购于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编号CICC22102。所述液体聚磷菌按照以下步骤培养:将聚磷菌种子菌接种至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即得液体聚磷菌。所述液体培养基的pH为7.0;所述培养时间为24h;培养为好氧培养;聚磷菌种子菌和液体培养基的质量比为10:100。液体培养基为蛋白胨4份,牛肉浸取物4份,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1000份,琼脂14份;磷酸盐缓冲液pH为7.0。将液体肥料和液体聚磷菌混匀后,即得生物增效液体水溶肥。实施例3生物增效复混肥料,将液体聚磷菌、吲哚丁酸钾和复混肥原料按照质量比1:1:98的质量比混匀后,经造粒、烘干、冷却、筛分和包装后,即得生物增效复混肥;所述复混肥原料是尿素60份、硫酸铵20份、磷酸一铵10份、硫酸钾7份和膨润土3份。所述液体聚磷菌按照以下步骤培养:将聚磷菌种子菌接种至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即得液体聚磷菌。所述液体培养基的pH为7.0;所述培养时间为24h;培养为好氧培养;聚磷菌种子菌和液体培养基的质量比为10:100。液体培养基为蛋白胨4份,牛肉浸取物4份,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1000份,琼脂14份;磷酸盐缓冲液pH为7.0。实施例4生物增效氯化钾,将腐殖酸钾、脱落酸、七水硫酸锌、聚磷菌加入到粉末氯化钾中,经挤压造粒,即得生物增效氯化钾;腐殖酸钾、脱落酸、七水硫酸锌、聚磷菌和粉末氯化钾的质量比为2:1:0.5:0.5:96。所述聚磷菌按照以下步骤培养:将聚磷菌种子菌接种至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即得液体聚磷菌,将液体聚磷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生物增效肥料,由肥料组成,其特征在于,肥料中含有聚磷菌;所述聚磷菌及其产物对植物无毒害;所述肥料是生物有机肥、有机肥、有机无机肥、复混肥、复合肥、单质肥、掺混肥和水溶肥中的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1.生物增效肥料,由肥料组成,其特征在于,肥料中含有聚磷菌;所述聚磷菌及其产物对植物无毒害;所述肥料是生物有机肥、有机肥、有机无机肥、复混肥、复合肥、单质肥、掺混肥和水溶肥中的一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增效肥料,其特征在于,还含有产酸菌、有机酸和酶中的一种或任意比例的两种及其以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生物增效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产酸菌是乳酸菌、梭菌、酵母菌和芽孢杆菌中的一种或任意比例的两种以上;所述产酸菌及其产物对植物无毒害;所述有机酸对植物无毒害。4.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生物增效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磷菌按照以下步骤培养:将聚磷菌种子菌接种至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即得液体聚磷菌;或将液体聚磷菌干燥后,得固体聚磷菌。5.如权利要求4所述生物增效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培养基的pH为7.0~7.4;所述液体培养基中含有磷;所述培养时间为20~48h;培养为好氧培养;聚磷菌种子菌和液体培养基的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美燕纪新强吴德昌
申请(专利权)人:晟丰烟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