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视人工通气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3426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31 2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视人工通气道,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中空的通气腔管本体和埋设在其管壁中的内通道,所述通气腔管本体对应患者声门部位设置气囊,气囊通过通气腔管本体的内通道连接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在通气腔管本体尾段连同设置压力阀充气口,所述压力阀充气口与充气管之间制有压力感受气囊,所述通气腔管本体顶部设有可视装置,可视装置包括摄像头和喷头,喷头的喷口朝向摄像头的拍摄端,所述气囊靠近通气腔管本体底部侧与通气腔管本体之间呈倒“凹”式安装,为反套气囊,其优点在于:可以防止污物从食道进入气管,引起气管发炎,防止通气腔管本体插入患者声门内时插伤患者声门韧带。

A visual artificial airwa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visual artificial ventilation channel,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dical devices, including a hollow ventilation cavity tube body and an inner passage embedded in its tube wall. The ventilation cavity tube body corresponds to a patient's glottis, and an air bag is connected with an air-filled tube through the inner passage of the ventilation cavity tube body. The air-filled tube is connected with a pressure valve in the tail section of the ventilation cavity tube body. A pressure-sensing airbag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inflatable opening of the pressure valve and the inflatable tube. The top of the ventilation cavity tub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visual device, which includes a camera and a nozzle. The nozzle of the nozzle faces the photographing end of the camera. The airbag is installed in an inverted \concave\ manner near the bottom side of the ventilation cavity tube body and between the main body of the ventilation cavity tube, and is an inverted sleeve airbag. It can prevent the dirt from entering the trachea from the esophagus, causing tracheal inflammation, and prevent the intubation of the glottic ligament when the body of the ventilator tube is inserted into the patient's glott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视人工通气道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鼻咽通气道,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鼻咽通气道,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静脉麻醉期间发生舌后坠能上呼吸道不畅时,为使呼吸道通畅,保证患者呼吸功能气体交换,长需经鼻置入鼻咽通气道。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拔管后上呼吸道不畅时,也常采用置入鼻咽通气道保证患者呼吸。目前的鼻咽通气道仅能提供一个供氧通道,功能较差,不能满足临床使用鼻咽通气道同时的固定、吸氧、监测呼气状况、呼吸支持能更多更高的需求。由于人体呼吸道中空气潮湿,且具有较多分泌物,会阻挡可视装置的清晰取像,使得现有技术的喉罩通气道基本无法实施可视功能。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6167560U)公开了一种可视喉罩通气道,包括中空的通气腔管,通气腔管伸入端的端部设有环形可包覆声门的气囊,所述通气腔管伸入端内壁靠近气囊的位置处设有可视装置,在可视装置的一侧设有可去除可视装置挡视物的清洁装置。其不足之处在于:由于需要将通气腔管插入声门中,为了防止通气腔管被声门挤压,通气腔体中一般需要装刚性弹簧,在通气腔管的端部再加设可视装置,由于可视装置中需要装摄像头等,所以必然是刚性的,将这样的通气腔管插入声门,刚性的可视装置段容易与通气腔管之间弯曲,呈一定角度,这样的角度在声门中基本无法复原,强行将弯曲后的通气腔管插入声门中,可视装置会插伤声门黏膜,使患者身体遭受损伤。且清洁装置喷出的空气、氧气或生理盐水,空气、氧气难以彻底洗净摄像头镜头上的污物,采用生理盐水的话,大量的生理盐水进入气管,会呛到患者,引起咳嗽,故而该方法存在一定缺陷。另外,气囊的作用有两个,一个是起到定位作用,气囊充气后,使通气腔管在声门中位置固定,另一个是防止从食道中倒流出来的浊物进入气管。该气囊呈喇叭状制于通气腔管的端部,浊物一般都堆积在喇叭状气囊的顶端,在完成手术后,将通气腔管从病人声门中拔出时,浊物容易从气囊的边缘进入气管中,引起气管发炎,增加了术后的工作量。在其他专利中,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6837211U)公开了一种鼻咽通气道,尤其是一种多功能鼻咽通气道,用于静脉麻醉或上呼吸梗阻患者的气道开放,包括鼻咽通气道本体、设置在鼻咽通气道本体尾端的呼吸接口,设置在鼻咽通气道本体中段的固定气囊、设置在鼻咽通气道本体尾端的鼻塞及设置鼻咽通气道本体内的内通管。对固定气囊充气后能在鼻后孔形成膨隆气囊防止鼻咽通气道本体移位脱出。气囊在这里的作用仅仅只是起到固定作用,用途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不易损伤声门韧带、且可以有效防止食道内的污物进入气道引起呼吸道发炎的可视人工通气道。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视人工通气道,包括中空的通气腔管本体和埋设在其管壁中的内通道,所述通气腔管本体对应患者声门部位设置气囊,气囊通过通气腔管本体的内通道连接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在通气腔管本体尾段连同设置压力阀充气口,所述压力阀充气口与充气管之间制有压力感受气囊,所述通气腔管本体顶部设有可视装置,可视装置包括摄像头和喷头,喷头的喷口朝向摄像头的拍摄端,所述气囊靠近通气腔管本体底部侧与通气腔管本体之间呈倒“凹”式安装,为反套气囊,所述喷头至少有两个,对立安装在摄像头两侧,喷头对准摄像头镜片的中间,与摄像头的镜片之间的角度为30°到40°,所述摄像头镜片为防雾薄膜,喷头通过内通道连接通气腔管本体尾端的给药口,摄像头连接通过内通道连接通气腔管本体尾端的数据采集口。所述摄像头与喷头为一体化设计,对立设置的喷头一起将药剂喷射在摄像头镜片的中间,相互碰撞反激呈雾状喷至声门的黏膜上,雾化后的药剂的颗粒很小,可达到300微米,容易被声门的黏膜吸收,既达到清洁摄像头镜头的目的,也可以防止药剂直接进入气管引起病人咳嗽甚至呼吸道发炎。作为优选的,所述气囊充气后与通气腔管本体之间形成容置腔。从食道反冲上来的污物很可能从声门进入气道,容置腔用于吸纳从食道流过来的污物,使其不会流向气囊的四周,不会在通气腔管本体被拔出的时候流入气管引起气管发炎。作为优选的,所述通气腔管本体的内通道在容置腔处制有开口,所述开口通过内通道与气腔管本体尾段连同连接吸痰管,吸痰管外接负压吸收装置,通过内通道将气囊与通气腔管本体之间的容置腔中的污物吸出,进一步防止污物进入气管中。作为优选的,所述通气腔管本体的管壁上制有刚性弹簧圈,刚性弹簧圈用于保证通气腔管本体在插入患者声门的时候,不会被患者的牙齿咬扁或者由于声门的压力压扁,影响后续操作。作为优选的,所述通气腔管本体与可视装置安装段之间制有缓冲段,所述缓冲段由PVC制成,所述缓冲段内未设有刚性弹簧圈,可保证摄像头安装段与通气腔管本体之间的相对柔韧性,所述缓冲段的长度为0.5厘米,在将通气腔管本体插入声门中后,即使摄像头安装段碰到声门韧带,缓冲段也可以将这个反冲力抵消掉,防止摄像头安装段直接变形弯曲,戳伤声门韧带。作为优选的,所述通气腔管本体上标有刻度,可通过刻度了解通气腔管本体插入的长度,配合摄像头采集的图像数据分析患者体内情况。作为优选的,所述喷头与摄像头的镜片之间的角度为35°。经过多次试验,35度角对喷,产生的气雾颗粒最小,最容易被气管黏膜吸收。作为优选的,所述摄像头中制有无线信号发射模块,可将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信息通过无线信号发出。作为优选的,所述通气腔管本体内壁上制有降阻材料膜挂胶,通气腔管本体的上端端头上润滑膜,所述润滑膜由亲水材料制成。所述润滑膜用于减少通气腔管本体插入声门的阻力,降阻材料膜挂胶大大降低手术过程中各种器械的通过时间,给抢救病人节省了宝贵时间。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反套气囊的设计,可以将从食道中反流入声门的污物收集起来并吸出体外,防止上述污物流入声门,让患者产生不适;两个喷头对喷,即达到清洁镜头的目的,又保证药剂不会大量进入气管内引起患者咳嗽,缓冲段可防止可视装置安装段戳伤声门韧带,保证患者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可视装置与通气腔管本体的位置关系示意图;1、通气腔管本体;11、内通道;12、刚性弹簧圈;13、缓冲段;2、可视装置;21、摄像头;22、喷头;3、器械入口;4、数据采集口;5、给药口;6、充气管;61、压力感受气囊;62、压力阀充气口;7、吸痰管;71、开口;8、气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视人工通气道,包括中空的通气腔管本体1和埋设在其管壁中的内通道11,所述通气腔管本体1对应患者声门部位设置气囊8,气囊8通过通气腔管本体1的内通道11连接有充气管6,所述充气管6在通气腔管本体1尾段连同设置压力阀充气口62,所述压力阀充气口62与充气管6之间制有压力感受气囊61,所述通气腔管本体1顶部设有可视装置2,可视装置2包括摄像头21和喷头22,喷头22的喷口朝向摄像头21的拍摄端,所述气囊8靠近通气腔管本体1底部侧与通气腔管本体1之间呈倒“凹”式安装,为反套气囊,所述喷头22至少有两个,对立安装在摄像头21两侧,喷头22对准摄像头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视人工通气道,包括中空的通气腔管本体(1)和埋设在其管壁中的内通道(11),所述通气腔管本体(1)对应患者声门部位设置气囊(8),气囊(8)通过通气腔管本体(1)的内通道(11)连接有充气管(6),所述充气管(6)在通气腔管本体(1)尾段连同设置压力阀充气口(62),所述压力阀充气口(62)与充气管(6)之间制有压力感受气囊(61),所述通气腔管本体(1)顶部设有可视装置(2),可视装置(2)包括摄像头(21)和喷头(22),喷头(22)的喷口朝向摄像头(21)的拍摄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8)靠近通气腔管本体(1)底部侧与通气腔管本体(1)之间呈倒“凹”式安装,为反套气囊,所述喷头(22)至少有两个,对立安装在摄像头(21)两侧,喷头(22)对准摄像头(21)镜片的中间,与摄像头(21)的镜片之间的角度为30°到40°,喷头(22)通过内通道(11)连接通气腔管本体(1)尾端的给药口(5),摄像头(21)连接通过内通道(11)连接通气腔管本体(1)尾端的数据采集口(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视人工通气道,包括中空的通气腔管本体(1)和埋设在其管壁中的内通道(11),所述通气腔管本体(1)对应患者声门部位设置气囊(8),气囊(8)通过通气腔管本体(1)的内通道(11)连接有充气管(6),所述充气管(6)在通气腔管本体(1)尾段连同设置压力阀充气口(62),所述压力阀充气口(62)与充气管(6)之间制有压力感受气囊(61),所述通气腔管本体(1)顶部设有可视装置(2),可视装置(2)包括摄像头(21)和喷头(22),喷头(22)的喷口朝向摄像头(21)的拍摄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8)靠近通气腔管本体(1)底部侧与通气腔管本体(1)之间呈倒“凹”式安装,为反套气囊,所述喷头(22)至少有两个,对立安装在摄像头(21)两侧,喷头(22)对准摄像头(21)镜片的中间,与摄像头(21)的镜片之间的角度为30°到40°,喷头(22)通过内通道(11)连接通气腔管本体(1)尾端的给药口(5),摄像头(21)连接通过内通道(11)连接通气腔管本体(1)尾端的数据采集口(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人工通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8)充气后与通气腔管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立志胡增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康德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