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噪耳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3327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31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噪耳罩,包括形成耳罩腔体的耳罩壳体、安装在耳罩腔体内并形成一个独立腔室的隔板以及装在隔板上的导管;所述导管的两端开口一个位于所述腔室内,另一个伸出所述腔室位于耳罩腔体中;所述腔室与导管形成低频共振器,其共振频率与耳罩所形成的低通滤波器的转折频率相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解决耳罩隔离噪声的问题上,采用在耳罩腔体中设置低频共振器的方式,利用低频共振器的共振吸声效应,吸收耳罩腔体内被动隔声在低频共振器的共振频率附近的噪声能量,从而避免了被动隔声在低频部分出现的噪声抬升放大问题,实现了耳罩腔体内噪声衰减能量和衰减频带的均衡,不仅可以保护人耳,而且可以减小耳罩的整体尺寸,提高佩戴舒适性。

A Noise Reducing Earmuff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oise reduction earmuff, which comprises an earmuff shell forming an earmuff chamber, a partition board mounted in the earmuff chamber and forming an independent chamber, and a guide tube mounted on the partition board; one opening of the two ends of the catheter is located in the chamber, the other extending out of the chamber is located in the earmuff chamber; the chamber and the catheter form a low-frequency resonator, and the resonance frequency thereof. It is equivalent to the turning frequency of the low-pass filter formed by earmuffs.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of noise isolation of the earmuff by installing a low-frequency resonator in the earmuff chamber, utilizing the resonance sound absorption effect of the low-frequency resonator, absorbing the noise energy near the resonance frequency of the passive sound insulation in the earmuff chamber, thereby avoiding the problem of noise elevation and amplification in the low-frequency part of the passive sound insulation, and realizing the earmuff chamber body. The balance of internal noise attenuation energy and attenuation frequency band can not only protect the ear, but also reduce the overall size of earmuffs and improve wearing comf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噪耳罩
本技术属于噪声防护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隔离外界噪声的防护耳罩或者耳机产品。
技术介绍
在高频噪声防护领域,防护耳罩可以实现良好的高频噪声隔离效果,对于工作在特殊环境中的人群,佩戴防护耳罩可以对耳朵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现阶段,传统的防护耳罩为了有效隔离低频噪声,往往采用厚重的耳罩壳体形成大尺寸的耳罩腔体。耳罩壳体和耳罩腔体可以形成低通滤波器,以大幅度地隔离外界的高频噪声,使穿过耳罩壳体进入到耳罩腔体的噪声主要来自于外界噪声中低于低通滤波器的转折频率的低频部分。耳罩壳体越厚、耳罩腔体越大,低通滤波器的转折频率越低,就有越多频段的噪声能够被耳罩过滤掉,继而使得耳罩的噪声隔离效果越好。但是,防护耳罩的这种传统设计,不仅使得耳罩的体积庞大、外形不美观,而且笨重、佩戴不舒适,严重影响了佩戴者的使用体验。此外,进入耳罩腔体的被动隔声会在转折频率点附近出现噪声抬升放大的现象,当环境噪声中长期存在被放大部分频带能量时,会造成佩戴者疲劳,长期使用还会造成听力不可逆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噪耳罩,通过在耳罩腔体内增设低频共振器,以吸收耳罩腔体内的低频段噪声能量,从而在提升耳罩噪声隔离效果的同时,可以有效控制耳罩体积,减轻耳罩重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技术在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降噪耳罩,包括形成耳罩腔体的耳罩壳体、安装在所述耳罩腔体内并形成一个独立的腔室的隔板以及装在所述隔板上的导管;所述导管的两端开口一个位于所述腔室内,另一个伸出所述腔室位于耳罩腔体中;所述腔室与导管形成低频共振器,所述耳罩形成低通滤波器,所述低频共振器的共振频率与所述低通滤波器的转折频率相当。进一步的,所述耳罩壳体朝向人耳的一侧形成开口,在开口处的耳罩壳体上安装有耳套,以提高耳罩佩戴的舒适性;对于安装有耳套的耳罩,所述低通滤波器的转折频率可以由所述耳罩壳体所等效的电感以及由所述耳罩腔体和耳套所等效的电容决定。为了扩充低频共振器的腔室空间,优选在所述腔室中填充吸音材料,以提高腔室所等效的电容值,进一步降低共振频率。对于所述耳罩为头戴式耳机中的耳罩的情况,可以直接选用耳罩中的喇叭后腔作为所述的腔室,并在所述喇叭后腔中设置一块挡板,所述挡板在喇叭输出声音时,封堵所述导管位于所述腔室内的开口,以防止音频信号或通讯信号中的低频能量被抵消;在喇叭无声音输出时,所述挡板远离所述导管位于所述腔室内的开口,利用喇叭后腔与导管形成的低频共振器吸收耳罩内的低频噪声能量,减少低频噪声。优选的,可以采用电磁继电器中的衔铁作为所述挡板,用于封堵所述导管的开口,即,所述电磁继电器在喇叭接收到音频信号时,产生磁场吸引衔铁位移,封堵所述导管位于所述腔室内的开口;所述电磁继电器在喇叭无音频信号接入时,释放衔铁,使衔铁远离所述导管位于所述腔室内的开口。为了控制电磁继电器准确动作,本技术在所述防噪耳罩中还设置有比较器,利用所述比较器的两个输入端分别接收触发电压和所述的音频信号,输出端连接一开关元件的控制端,开关元件的开关通路连接在所述电磁继电器的线圈的供电回路中;所述触发电压的幅值低于音频信号中偏置电压的幅值,当有音频信号接入时,所述比较器输出电平控制开关元件导通,连通所述电磁继电器的线圈的供电回路,使线圈通电产生磁场,吸引衔铁位移,封堵所述导管位于所述腔室内的开口。此时,喇叭后腔与导管无法形成低频共振器,不会吸收耳罩内的低频能量,因此可以确保音频信号或通讯信号中的低频能量正常输出。本技术在另一个方面,还提出了一种降噪耳罩,包括形成耳罩腔体的耳罩壳体、安装在所述耳罩腔体内并形成一个独立的腔室的隔板以及安装在所述隔板上的无源辐射器;所述腔室与无源辐射器形成低频共振器,所述耳罩形成低通滤波器,所述低频共振器的共振频率与所述低通滤波器的转折频率相当。本技术在又一个方面,还提出了另外一种降噪耳罩,包括形成耳罩腔体的耳罩壳体、安装在所述耳罩腔体内并形成一个独立的腔室的隔板、安装在所述隔板上的无源辐射器和导管;所述导管的两端开口一个位于所述腔室内,另一个伸出所述腔室位于耳罩腔体中;所述腔室、无源辐射器与导管形成低频共振器,所述耳罩形成低通滤波器,所述低频共振器的共振频率与所述低通滤波器的转折频率相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在解决耳罩隔离噪声的问题上,摒弃传统采用加厚耳罩壳体、增大耳罩腔体的结构设计,改用在耳罩腔体中设置低频共振器的方式,利用低频共振器的共振吸声效应,吸收耳罩腔体内被动隔声在低频共振器的共振频率附近的噪声能量,从而避免了被动隔声在低频部分出现的噪声抬升放大问题,实现了耳罩腔体内噪声衰减能量和衰减频带的均衡,不仅有利于保护佩戴者的听力,而且可以减小耳罩的整体尺寸,提高佩戴者使用的舒适性。结合附图阅读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附图说明图1是传统耳罩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是传统耳罩佩戴后的等效电路原理图;图3是本技术所提出的降噪耳罩的一种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降噪耳罩佩戴后的等效电路原理图;图5是耳罩腔体内的被动隔声衰减曲线对比图;图6是在头戴式耳机中设置低频共振器的一种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电磁继电器控制部分的一种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图8是本技术所提出的降噪耳罩的另外一种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所提出的降噪耳罩的又一种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现有的用于隔离噪声的防护耳罩一般都包括头条1、耳罩壳体2、耳套6等部分,如图1所示。其中,耳罩壳体2包括两个,通过头条1连接在一起,分别用于佩戴在人体的左耳和右耳上,对人耳起到防护作用。每一个耳罩壳体2形成一个耳罩腔体7,耳罩壳体2朝向人耳的一侧形成开口4,佩戴者的外耳廓3通过所述开口4伸入到耳罩腔体7中,利用耳罩壳体2阻隔外界噪声,保护人耳听力。为了提高耳罩佩戴的舒适性,在耳罩壳体2上形成开口4的位置处往往加装有耳套6,耳套6优选采用比肌肉更加柔软的高顺性材料制成,通过耳套6贴合人脸肌肉5,可以消除坚硬的耳罩壳体2直接接触肌肤给佩戴者带来的不适感。图2为图1所示的防护耳罩佩戴后的等效电路原理图。其中,M1为耳罩壳体2等效的声质量,相当于电学上的电感;C1为耳套6等效的声顺,相当于电学上的电容;R1为耳套6等效的声阻,相当于电学上的电阻;C2和R2分别为人脸肌肉5等效的声顺和声阻;C3为耳罩腔体7等效的声顺。由图2可见,声质量M1和声顺C1、C2、C3构成了一个低通滤波电路,其转折频率f0可以由以下公式计算获得:其中,C为低通滤波电路的等效电容,由耳套6等效的声顺C1、人脸肌肉5等效的声顺C2以及耳罩腔体7等效的声顺C3共同决定,等效声顺C1与C2并联后,再与耳罩腔体7等效的声顺C3串联。考虑到人脸肌肉5等效的声顺C2相比耳罩腔体7等效的声顺C3小很多,在等效电容C中所起的作用非常小,因此,可以仅由耳套6和耳罩腔体7等效的声顺C1、C3来决定等效电容C的大小。L为低通滤波电路的等效电感,可以由耳罩壳体2等效的声质量M1决定。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噪耳罩,其特征在于,包括:耳罩壳体,其形成耳罩腔体;隔板,其安装在所述耳罩腔体内,并形成一个独立的腔室;导管,其安装在所述隔板上,且导管的两端开口一个位于所述腔室内,另一个伸出所述腔室位于耳罩腔体中;所述腔室与导管形成低频共振器,所述耳罩形成低通滤波器,所述低频共振器的共振频率与所述低通滤波器的转折频率相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噪耳罩,其特征在于,包括:耳罩壳体,其形成耳罩腔体;隔板,其安装在所述耳罩腔体内,并形成一个独立的腔室;导管,其安装在所述隔板上,且导管的两端开口一个位于所述腔室内,另一个伸出所述腔室位于耳罩腔体中;所述腔室与导管形成低频共振器,所述耳罩形成低通滤波器,所述低频共振器的共振频率与所述低通滤波器的转折频率相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耳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耳罩壳体朝向人耳的一侧形成开口,在开口处的耳罩壳体上安装有耳套,所述低通滤波器的转折频率由所述耳罩壳体所等效的电感以及由所述耳罩腔体和耳套所等效的电容决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耳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腔室中填充有吸音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降噪耳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耳罩为头戴式耳机中的耳罩,所述腔室为耳罩中的喇叭后腔,在所述喇叭后腔中设置有一挡板,所述挡板在喇叭输出声音时,封堵所述导管位于所述腔室内的开口;在喇叭无声音输出时,所述挡板远离所述导管位于所述腔室内的开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噪耳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为一电磁继电器中的衔铁,所述电磁继电器在喇叭接收到音频信号时,产生磁场吸引衔铁位移,封堵所述导管位于所述腔室内的开口;所述电磁继电器在喇叭无音频信号接入时,释放衔铁,使衔铁远离所述导管位于所述腔室内的开口。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降噪耳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比较器,所述比较器的两个输入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洋王泽温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