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家于专利>正文

一种昆虫饲养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29731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31 2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昆虫饲养箱,其主要由可拆卸的装置外壳、平行栅板、连接管组装构成,并在该昆虫饲养箱的内部形成两个养殖室及多个孵化投料室,所述的平行栅板安装于养殖室的内部,所述的多个孵化投料室呈上下排列,连接管连接上下的孵化投料室,所述的养殖室安装于孵化投料室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全封闭的模式,可以很好的阻止虫体出逃,大幅减少了养殖成本及技术要求,同时,由于本饲养箱为单元式、组合式及可拆卸结构,大大节约了进料时间并减少了人工作业的复杂度,减少了运输空间,便于安装及拆卸,同时也便于清理和更换,在出现设备老化故障时便于更换,大大节约了人力,减少了成本,提高了产量。

An insect feeding box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sect feeding box, which is mainly composed of a detachable device shell, parallel grids and connecting pipes. Two breeding rooms and several hatching feeding rooms are formed in the inner part of the insect feeding box. The parallel grids are installed in the inner part of the breeding room. The hatching feeding rooms are arranged up and down, and the connecting pipes are connected to the hatching feeding rooms up and down. The aquaculture chamber is installed above the hatching feeding chamber.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a fully enclosed mode, which can well prevent the escape of insects, greatly reduce the breeding cost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the feeding box is a unit, combination and removable structure, the feeding time is greatly saved, the complexity of manual operation is reduced, the transportation space is reduced, the installation and disassembly are facilitated, and the cleaning and replacement are also convenient. It is easy to replace when the equipment is aging, which saves manpower greatly, reduces cost and improves outpu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昆虫饲养箱
本技术涉及特种养殖中昆虫饲养的养殖箱,具体说是昆虫养殖中用于美洲大蠊的幼体繁殖及成虫养殖的养殖箱。
技术介绍
目前,特种养殖中的美洲大蠊养殖方式主要是人工人为搭建的开放式养殖箱。其结构及工作原理是:利用废弃的薄木板,纸板,三合板,进行多个平行排列,再由一个或几个长木条或纸筒连接,形成栅板结构其为饲养箱主体,再利用纸板或木板盖于上面,这种饲养箱在饲养时平行放置于置物架上,通过这种方式来形成养殖规模。利用这种养殖箱养殖过程中,利用美洲大蠊身型扁平的优势,平时可以生活在缝隙中的特点,利用饲养箱的平行栅可增大养殖密度,养殖过程中,需要人工进入饲养室进行投料饲养,收获时需要人工抖动饲养箱将其上的美洲大蠊抖动下来。对于现有的饲养箱,在上述所述的养殖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4点不足:1、由于人工搭建,所生产的养殖箱制式不统一,造成饲养密度不均衡且饲养量下降,引起饲料的浪费及造成饲养空间饲养室空间利用率低;2、由于人为搭建过程中利用的饲养箱材质为木板,纸板,或三合板,在美洲大蠊的饲养过程中通常要保证很高的湿度,木板,纸板,及三合板很容易发霉腐烂,在这种情况下,虫体很容易因误食发霉的物质造成产量下降或品质不佳,且易造成幼虫死亡;3、由于饲养箱为开放式饲养箱,这对饲养人员在投放食物投料及收获时产生很大障碍,且在饲养过程中很容易造成成虫出逃,且由于是特种养殖,美洲大蠊本身也是很难防治及杀死的一类害虫,饲养室必须经过多种防护,增加养殖户的投资花费;4、在大规模养殖中,由于饲养箱的特点,只能人工进行投料和收获,加大了成虫出逃到几率,且增大了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特种养殖中昆虫养殖中美洲大蠊养殖过程中所需要的饲养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缺点与不足。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昆虫饲养箱,其特征在于,该昆虫饲养箱主要由可拆卸的装置外壳、平行栅板、连接管组装构成,并在该昆虫饲养箱的内部形成两个养殖室及多个孵化投料室,所述的平行栅板安装于养殖室的内部,所述的多个孵化投料室呈上下排列,连接管连接上下的孵化投料室,所述的养殖室安装于孵化投料室的上方。对于本技术,所述的孵化投料室内部设有由装置外壳与内部细节形成的投料槽,及装置外壳与内部细节构成的孵化室,孵化室设有进食口和孵化室入口,且孵化室对应的装置外壳上设有投苗口且设有顶端连接管接口单向门,在装置外壳内部顶端及底端都设有连接管接口,顶端连接口配有单向弹簧门,顶端连接口下部安置一个斜面,斜面起点为顶端连接管接口下方,终点指向投料槽,装置外壳外部的顶端和底端都设有支撑凸起。对于本技术,所述的养殖室顶部设有养殖所需要的排气管口,所述的养殖室使用时需与孵化投料室联用,使用时共用孵化投料室的孵化室入口与进食口的隔板。所述的养殖室内部安装有平行栅板,放置于养殖室的托板上。在托班下端为空白区域,对应区域的装置外壳设有收获口并配有收获口单向弹簧门。对于本技术,所述的连接管与连接管接口联用,使用时采取双向插入式。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了全封闭的模式,外部的装置外壳可以很好的阻止虫体出逃,对于排气口也设有100目的铁丝网,对于装置外壳的出口都设有单向门,基本可以杜绝虫体出逃现象,因此功能减少了对于美洲大蠊养殖的防护设施,大幅度减少了养殖的成本及技术要求。由于本饲养箱为单元式结构,可同时将几个饲养箱竖列堆叠在一起,通过连接管结构进行一次性进料,大大节约的进料时间并且减少了人工作业的复杂度。由于本饲养箱为可拆卸结构,减少了运输空间,便于安装及拆卸,同时也便于清理和更换。由于本饲养箱为组合式结构,在出现设备老化故障时便于更换。由于本饲养箱的集约化特点在虫体收获时采用吸尘器吸取的方法,节约人力,减少成本。本技术利用生物量增长特点,当种群数量为最大生物量的1/2时该种群的生长速度最快,收获时采取只收取一个养殖箱的形式提高产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孵化投料室的左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孵化投料室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孵化投料室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连接管的主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连接管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养殖室的左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养殖室的俯视图(未画出平行栅板);图8为本技术的养殖室的主视图(未画出平行栅板);图9为本技术的平行栅板的主视图;图10为本技术的平行栅板的俯视图。图中:1-孵化投料室装置外壳,2-投料槽,3-投料槽开口,4-孵化室,5-孵化室开口,6-顶端连接管接口,7-斜面,8-底端连接管接口,9-支撑凸起,10-顶端连接管接口单向弹簧门,11-投苗口,12-内管,13-套管,14-养殖室装置外壳,15-托板,16-平行栅板,17-收获口单向弹簧门,18-排气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如下:如附图1-10所示,一种昆虫饲养箱,其主要包括3个腔室分别为孵化投料室,2个相同的养殖室,其中孵化投料室包括组装其结构框架的孵化投料室装置外壳1,由内部细节组装形成的投料槽2,并配有对称的投料槽开口3,顶端用于连接连接管的顶端连接管接口6,且配有顶端连接管接口单向弹簧门10底端用于连接连接管的底端连接管接口8,并配有连接管(由内管12、套管13构成)。在投料槽上部由内部细节形成的孵化室4并配有对称的孵化室开口5且在孵化室所在的装置外壳出设有投苗口11并配有投苗口单向门,用于承托物料的斜面7。所述的养殖室包括组装其结构的养殖室装置外壳14,在其顶部设有排气口18并用50目铁丝网覆盖。内部设有托板15,托板承托着平行栅板16,在托板下部为空白区域,对应的装置外壳设有收获口并配有收获口单向弹簧门17。两个腔室都设有安装于装置外壳上下的支撑凸起9。下面对各腔室分别加以说明:孵化投料室:孵化投料室为本技术的两个核心技术点之一。孵化投料室主要由孵化投料室装置外壳1,投料槽2,投料槽开口3,顶端连接管接口6,顶端连接管接口单向弹簧门10底端连接管接口8,孵化室4,孵化室开口5,投苗口单向门11,支撑凸起9,斜面7构成。除顶端连接管接口单向弹簧门所需的弹簧,其余装置的材质均为pc塑料,组装方式为拼接式。孵化投料室装置外壳1拼装后,由内部细节组装在装置外壳底部形成的投料槽2,并配有对称的投料槽开口3其高度高于底部连接管接口2cm,顶端用于连接连接管的顶端连接管接口6,且配有顶端连接管接口单向弹簧门10底端用于连接连接管的底端连接管接口8,并配有连接管12-13。在投料槽上部由内部细节形成的孵化室4并配有对称的孵化室开口5且在孵化室所在的装置外壳出设有投苗口并配有投苗口单向门11,用于承托来自顶端连接管接口物料的斜面7其顶端位于顶端连接管接口下端并靠于后侧,其底端位于底端连接管接口的前侧。支撑凸起位于装置外壳的8个角处。其主要作用是储存半流体物料,提供成虫产蛋及孵化区域,并且组装并与连接管联用后可一次性进料整个一竖列饲养箱。养殖室:养殖室为本技术的另一个两个核心技术点。养殖室主要由养殖室装置外壳14,在其顶部设有排气口18并用100目铁丝网覆盖。内部紧贴于装置外壳的左右两侧都设有托板15,托板上承托着平行栅板16,在托板下部为空白区域,对应的装置外壳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昆虫饲养箱,其特征在于,该昆虫饲养箱主要由可拆卸的装置外壳、平行栅板、连接管组装构成,并在该昆虫饲养箱的内部形成两个养殖室及多个孵化投料室,所述的平行栅板安装于养殖室的内部,所述的多个孵化投料室呈上下排列,连接管连接上下的孵化投料室,所述的养殖室安装于孵化投料室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昆虫饲养箱,其特征在于,该昆虫饲养箱主要由可拆卸的装置外壳、平行栅板、连接管组装构成,并在该昆虫饲养箱的内部形成两个养殖室及多个孵化投料室,所述的平行栅板安装于养殖室的内部,所述的多个孵化投料室呈上下排列,连接管连接上下的孵化投料室,所述的养殖室安装于孵化投料室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昆虫饲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孵化投料室内部设有孵化投料室装置外壳,投料槽,孵化室,孵化室设有进食口和孵化室入口,且孵化室对应的装置外壳上设有投苗口且设有顶端连接管接口单向门,在装置外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家于刘威王秋宇岳瀚宇邓舒恬
申请(专利权)人:曹家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