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激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1027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5 0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纤激光器,包括红光二极管、增益提升组件及输出端。红光二极管、增益提升组件及输出端依次光连接,红光二极管、增益提升组件及输出端中任意两个或三个之间通过锥形光纤实现光连接,锥形光纤包括纤芯及包覆于纤芯表面的包层,包层上设置有剥离区,纤芯的直径在红光二极管至输出端的方向上逐渐增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光纤激光器使得返回至红光二极管内的返回光强度较低,因而不易烧毁红光二极管。

Fiber Las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fiber laser, which comprises a red light diode, a gain lifting component and an output terminal. Red light diodes, gain-lifting components and output terminals are connected in turn. Red light diodes, gain-lifting components and any two or three of the output terminals are connected by tapered optical fibers. The tapered optical fibers include the core and the cladding coat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core. There is a stripping zone on the cladding. The diameter of the core gradually increases in the direction from the red light diode to the output terminal. The fiber laser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makes the return light intensity returned to the red light diode lower, so that the red light diode is not easy to bur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纤激光器
本技术涉及激光器
,尤其涉及一种光纤激光器。
技术介绍
光纤激光器通常包括泵浦光源、红光二极管、增益提升组件及输出端。红光二极管、增益提升组件及输出端一般用光纤连接。红光二极管可发出肉眼可见的红光,以指示光纤激光器的设备运行状况。光纤激光器启动前,红光从红光二极管经过增益提升组件,传播至输出端。若红光可从输出端出射,则说明整个光路输出线路工作正常。进而,泵浦光源可向增益提升组件内发送泵浦光,泵浦光在增益提升组件内合成满足熔接功率需求的激光,并从输出端输出。增益提升组件包括合束器及谐振腔。合束器包括正向合束器及反向合束器。整个光路输出线路至少包括正向合束器或反向合束器中的一种。具体地,红光二极管可与正向合束器、谐振腔、反向合束器及输出端依次光连接。当只需一种合束器时,在对应位置去掉另外一个合束器即可。正向合束器及反向合束器均用于向谐振腔内输入泵浦光,泵浦光在谐振腔内合成满足需求的激光,并从输出端输出。光纤激光器用于焊接或切割工件。激光器工作时,激光易在工件或者输出端反射并耦合,并与反向传输的激光以及非线性效应引入的回光叠加放大后在光纤中传输,形成返回光。返回光沿着光路输出线路返回且部分进入到红光二极管内。若返回的返回光强度过大,易烧毁红光二极管,导致红光二极管的指示功能丧失。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光纤激光器中红光二极管易烧毁的问题,提供一种红光二极管不易烧毁的光纤激光器。一种光纤激光器,包括红光二极管、增益提升组件及输出端,所述红光二极管、所述增益提升组件及所述输出端依次光连接,所述红光二极管、所述增益提升组件及所述输出端中任意两个或三个之间通过锥形光纤实现光连接,所述锥形光纤包括纤芯及包覆于所述纤芯表面的包层,所述包层上设置有剥离区,所述纤芯的直径在所述红光二极管至所述输出端的方向上逐渐增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剥离区为腐蚀区或毛化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包层的直径由所述红光二极管至所述输出端的方向逐渐增大,并与所述纤芯的直径相匹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锥形光纤设置于所述红光二极管与所述增益提升组件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剥离器,所述剥离器设置于所述增益提升组件与所述输出端之间,所述剥离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增益提升组件及所述输出端光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透明的外套管,所述外套管套设于所述剥离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套管与所述剥离器的外壁胶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锥形光纤设置于所述增益提升组件与所述输出端之间。上述光纤激光器,由于纤芯的直径在红光二极管至输出端的方向上逐渐增大,因此,红光输出时,其输出的反射角不断增大,故可保证红光在光路输出线路上进行全反射,即不会泄露至光路输出线路外,因而可保证红光二极管的正常工作。同理亦可保证激光的正常输出,使得光纤激光器可维持正常工作。进一步地,当整个光路输出线路上输送的为返回光时,返回光从输出端向红光二极管的方向上传播,根据反射原理,当返回光入射至纤芯的一侧内壁时,反射角将减小,进而反射至纤芯的另一侧内壁的入射角亦减小。当入射角逐渐减小至纤芯全反射的临界角时,返回光不满足全反射条件,将泄露到包层中。而锥形光纤的包层上设置有剥离区,包层中的返回光可在剥离区发生散射,并出射到空气中,以对返回光进行剥离,故返回至红光二极管内的返回光强度较低。因此,上述光纤激光器可在维持红光及激光正常输出的同时,还可保证返回光被剥除,因而不易烧毁红光二极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光纤激光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光纤激光器中锥形光纤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及图2,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的光纤激光器100包括红光二极管110、增益提升组件120及输出端130。光纤激光器100用于对工件进行切割或焊接。红光二极管110、增益提升组件120及输出端130依次光连接。红光二极管110可发出肉眼可见的红光,以指示光纤激光器100的设备运行状况。工作时,红光从红光二极管110发射,经过增益提升组件120后传播至输出端130。若操作者可从输出端130观察到输出的红光,则说明光纤激光器100光路输出线路正常,进而可对工件进行切割或焊接。增益提升组件120可包括正向合束器121、谐振腔122及反向合束器123。在增益提升组件120中,正向合束器121及反向合束器123至少需包括一种。光纤激光器100还可包括泵浦光源。红光二极管110与正向合束器121、谐振腔122、反向合束器123及输出端130光连接。泵浦光源亦可与正向合束器121、谐振腔122、反向合束器123及输出端130光连接。当红光二极管110对光路输出线路检测完毕,红光二极管110停止工作。泵浦光源向正向合束器121发射泵浦光,泵浦光进入到谐振腔122内,合成满足用户功率需求的激光,并通过反向合束器123从输出端130输出。反向合束器123可从与正向合束器121方向相反的路径向谐振腔122内注入泵浦光,进而,从谐振腔122内合成的激光通过反向合束器123中的激光通道,从输出端130输出。在红光二极管110、增益提升组件120及输出端130中任意两个或三个之间通过锥形光纤140实现光连接。锥形光纤140包括纤芯143及包覆于纤芯143表面的包层141,包层141上设置有剥离区142,纤芯143的直径在红光二极管110至输出端130的方向上逐渐增大。此外,锥形光纤140两端的尺寸需与连接于锥形光纤140两端的元件相匹配。具体地,锥形光纤140可设置于红光二极管110与增益提升组件120之间,或者增益提升组件120与输出端130之间,或者同时设置于红光二极管110与增益提升组件120之间及增益提升组件120与输出端130之间。因此,红光二极管110工作时,红光从红光二极管110出射,并通过锥形光纤140、增益提升组件120及输出端130等元件并输出。由于纤芯143的直径在红光二极管110至输出端130的方向上逐渐增大,因此,红光输出时,其输出的反射角不断增大,故可保证红光在光路输出线路上进行全反射,即不会泄露至光路输出线路外,并可保证红光二极管110的正常工作。同理亦可保证激光的正常输出,使得光纤激光器100可维持正常工作。进一步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纤激光器,包括红光二极管、增益提升组件及输出端,所述红光二极管、所述增益提升组件及所述输出端依次光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光二极管、所述增益提升组件及所述输出端中任意两个或三个之间通过锥形光纤实现光连接,所述锥形光纤包括纤芯及包覆于所述纤芯表面的包层,所述包层上设置有剥离区,所述纤芯的直径在所述红光二极管至所述输出端的方向上逐渐增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激光器,包括红光二极管、增益提升组件及输出端,所述红光二极管、所述增益提升组件及所述输出端依次光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光二极管、所述增益提升组件及所述输出端中任意两个或三个之间通过锥形光纤实现光连接,所述锥形光纤包括纤芯及包覆于所述纤芯表面的包层,所述包层上设置有剥离区,所述纤芯的直径在所述红光二极管至所述输出端的方向上逐渐增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剥离区为腐蚀区或毛化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层的直径由所述红光二极管至所述输出端的方向逐渐增大,并与所述纤芯的直径相匹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泽标陈建飞赵崇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杰普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