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辊轴润滑喷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0571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5 0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辊轴润滑喷淋装置,包括下水槽、上水槽及喷淋装置,下水槽上设有进水管道,上水槽位于下水槽的一侧且上水槽位于下水槽的上方,上水槽与下水槽通过第一连接管道连通,喷淋装置包括水泵、第二连接管道、喷水管及若干卡箍,水泵固定于下水槽内,卡箍固定于下水槽顶端,若干卡箍排列成排且等距设置,卡箍为具有开口的圆环状,卡箍的内径小于喷水管的内径,喷水管通过卡箍固定于下水槽顶端,喷水管通过第二连接管道与水泵连通,喷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封闭,喷水管上连通有若干喷水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对辊轴充分润滑,避免铜箔表面出现皱折、划痕。

A Roller Shaft Lubrication Spray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oller shaft lubrication spray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downstream trough, an upper trough and a spraying device. A water inlet pipe is arranged on the downstream trough. The upper trough is on one side of the downstream trough and the upper trough is above the downstream trough. The upper trough is connected with the downstream trough through the first connecting pipe. The spraying device comprises a water pump, a second connecting pipe, a spraying pipe and several clamps. The water pump is fixed on the downstream trough. In the sink, the clamp is fixed at the top of the sink. Several clamps are arranged in rows and arranged equidistantly. The clamp is a circular ring with an opening. The inner diameter of the clamp is smaller than the inner diameter of the sprinkler pipe. The sprinkler pipe is fixed at the top of the sink through the clamp. The sprinkler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pump through the second connecting pipe. The sprinkler pipe is closed away from the end of the pump, and a number of sprinkler head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sprinkler pipe.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utility model can fully lubricate the roll shaft and avoid wrinkles and scratches on the surface of copper f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辊轴润滑喷淋装置
本技术涉及润滑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辊轴润滑喷淋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铜箔生产工艺中,一般通过上辊轴、下辊轴将铜箔导至后处理机,目前为了提高单位时间处理箔量,将后处理机车速由25m/min提至30m/min,车速加快后,随之辊轴转速加快,现有设备对辊轴的润滑不够,铜箔表面容易出现皱折、划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辊轴润滑喷淋装置,可对辊轴充分润滑,避免铜箔表面出现皱折、划痕。其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公开一种辊轴润滑喷淋装置,包括下水槽、上水槽及喷淋装置,所述下水槽上设有进水管道,所述上水槽位于所述下水槽的一侧且所述上水槽位于所述下水槽的上方,所述上水槽与所述下水槽通过第一连接管道连通,所述喷淋装置包括水泵、第二连接管道、喷水管及若干卡箍,所述水泵固定于所述下水槽内,所述卡箍固定于所述下水槽顶端,若干所述卡箍排列成排且等距设置,所述卡箍为具有开口的圆环状,所述卡箍的内径小于所述喷水管的内径,所述喷水管通过所述卡箍固定于所述下水槽顶端,所述喷水管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管道与所述水泵连通,所述喷水管远离所述水泵的一端封闭,所述喷水管上连通有若干喷水头,若干所述喷水头沿所述喷水管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相邻所述喷水头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所述卡箍之间的距离,所述卡箍与所述喷水头相间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喷水头远离所述喷水管的一端均匀设有若干喷水孔,所述喷水孔的直径小于2mm。进一步地,所述下水槽底壁为波浪状。进一步地,所述水泵固定于所述下水槽内侧壁,所述水泵的进水端到所述下水槽波浪状底壁的波峰顶端的距离大于2cm。进一步地,所述上水槽的槽底为V形,所述第一连接管道连通于所述上水槽的V形槽底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上水槽、下水槽的设置可对辊轴充分润滑,避免铜箔表面出现皱折;还设置有喷淋装置,对辊轴润滑的同时,可清洗铜箔上的铜粉,避免在经过所述上辊轴时,使铜箔表面出现划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顶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图1的A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喷水孔的示意图。图中标注:下水槽100,进水管道110,第一连接管道120,上水槽200,喷淋装置300,水泵310,第二连接管道320,喷水管330,喷水头340,C形卡箍350,下辊轴400,上辊轴500,放卷辊60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阅附图。本技术公开一种辊轴润滑喷淋装置,包括下水槽100、上水槽200及喷淋装置300,所述下水槽100上设有进水管道110,所述上水槽200位于所述下水槽100的一侧且所述上水槽200位于所述下水槽100的上方,所述上水槽200与所述下水槽100通过第一连接管道120连通,具体地,所述上水槽200位于所述下水槽100侧上方且通过支架固定;所述喷淋装置300包括水泵310、第二连接管道320、喷水管330及若干卡箍350,所述水泵310固定于所述下水槽100内,所述卡箍350固定于所述下水槽100顶端,若干所述卡箍350排列成排且等距设置,所述卡箍350为具有开口的圆环状,所述卡箍350的内径小于所述喷水管330的内径,所述喷水管330通过所述卡箍350固定于所述下水槽100顶端,所述喷水管330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管道320与所述水泵310连通,所述喷水管330远离所述水泵310的一端封闭,所述喷水管330上连通有若干喷水头340,若干所述喷水头340沿所述喷水管330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相邻所述喷水头340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所述卡箍350之间的距离,所述卡箍350与所述喷水头340相间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所述上水槽200、所述下水槽100的设置可对辊轴充分润滑,避免铜箔表面出现皱折;还设置有所述喷淋装置300,对辊轴润滑的同时,可清洗铜箔上的铜粉,避免在经过所述上辊轴500时,使铜箔表面出现划痕。更具体地,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铜箔经由所述下辊轴400及所述上辊轴500导至表面处理机,所述下水槽100位于下辊轴400下方且下辊轴400位于液面下方,所述喷水管330与所述下辊轴400轴线平行,所述喷水头340朝向所述下辊轴400一侧且水流喷向铜箔,所述上水槽200位于上辊轴500正下方,所述铜箔在放卷的过程中,所述下水槽100内的水对所述下辊轴400进行充分润滑,避免铜箔表面出现皱折,当铜箔运行至所述上辊轴500时,由于所述上辊轴500的挤压作用,将滞留在铜箔表面的水挤出并落于所述上水槽200内,所述上水槽200内的水通过所述第一连通管道流回到所述下水槽100;同时利用所述水泵310将所述下水槽100内的水通过所述喷水头340喷向铜箔,可以清洗掉铜箔表面的铜粉,避免在经过所述上辊轴500时,使铜箔表面出现划痕,喷向铜箔的水顺着铜箔回流至所述下水槽100,另外,因为部分水经过所述上辊轴500挤压后还残留在铜箔上,造成所述下水槽100内的水损失,固通过所述进水管道110向所述下水槽100内持续注水,保持所述下水槽100内的水量恒定;更具体地,喷淋水为DI去离子水。进一步地,所述喷水头340远离所述喷水管330的一端均匀设有若干喷水孔341,所述喷水孔341的直径小于2mm;使喷出的去离子水顺箔面流下的均匀度大大提高,避免因喷淋不均匀,在铜箔箔面形成纵向条纹。进一步地,所述下水槽100底壁为波浪状;波浪状底壁的波谷内形成流动死角,水内含有的铜粉沉于波浪状底壁的波谷内,便于收集。进一步地,所述水泵310固定于所述下水槽100内侧壁,所述水泵310的进水端到所述下水槽100波浪状底壁的波峰顶端的距离大于2cm;避免将沉于波谷内的铜粉泵入所述水泵310内,影响喷淋清洗效果;具体地,所述水泵310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下水槽100内侧壁。进一步地,所述上水槽200的槽底为V形,所述第一连接管道120连通于所述上水槽200的V形槽底部;利于所述上水槽200与所述下水槽100之间的水循环。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辊轴润滑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水槽(100)、上水槽(200)及喷淋装置(300),所述下水槽(100)上设有进水管道(110),所述上水槽(200)位于所述下水槽(100)的一侧且所述上水槽(200)位于所述下水槽(100)的上方,所述上水槽(200)与所述下水槽(100)通过第一连接管道(120)连通,所述喷淋装置(300)包括水泵(310)、第二连接管道(320)、喷水管(330)及若干卡箍(350),所述水泵(310)固定于所述下水槽(100)内,所述卡箍(350)固定于所述下水槽(100)顶端,若干所述卡箍(350)排列成排且等距设置,所述卡箍(350)为具有开口的圆环状,所述卡箍(350)的内径小于所述喷水管(330)的内径,所述喷水管(330)通过所述卡箍(350)固定于所述下水槽(100)顶端,所述喷水管(330)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管道(320)与所述水泵(310)连通,所述喷水管(330)远离所述水泵(310)的一端封闭,所述喷水管(330)上连通有若干喷水头(340),若干所述喷水头(340)沿所述喷水管(330)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相邻所述喷水头(340)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所述卡箍(350)之间的距离,所述卡箍(350)与所述喷水头(340)相间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辊轴润滑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水槽(100)、上水槽(200)及喷淋装置(300),所述下水槽(100)上设有进水管道(110),所述上水槽(200)位于所述下水槽(100)的一侧且所述上水槽(200)位于所述下水槽(100)的上方,所述上水槽(200)与所述下水槽(100)通过第一连接管道(120)连通,所述喷淋装置(300)包括水泵(310)、第二连接管道(320)、喷水管(330)及若干卡箍(350),所述水泵(310)固定于所述下水槽(100)内,所述卡箍(350)固定于所述下水槽(100)顶端,若干所述卡箍(350)排列成排且等距设置,所述卡箍(350)为具有开口的圆环状,所述卡箍(350)的内径小于所述喷水管(330)的内径,所述喷水管(330)通过所述卡箍(350)固定于所述下水槽(100)顶端,所述喷水管(330)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管道(320)与所述水泵(310)连通,所述喷水管(330)远离所述水泵(310)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立功余科淼刘涛蒋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江铜耶兹铜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