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磨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9525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5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多用磨头,包括相连的磨头本体和磨头柄,所述磨头本体包括的杆件打磨段、第一精砂段、粗砂段和第二精砂段,所述杆件打磨段、第一精砂段、粗砂段和第二精砂段均呈柱状,杆件打磨段呈圆筒形,磨头柄、杆件打磨段、第一精砂段、粗砂段、第二精砂段依次同轴地相连成一体,杆件打磨段、第一精砂段、粗砂段和第二精砂段均通过环状的过渡凹槽相连,该磨头的杆件打磨段可以对产品的杆状部位进行打磨加工,第一精砂段可以对产品进行精修,粗砂段可以对产品进行粗修,第二精砂段也可以对产品进行精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磨头为多功能磨头,能够实现对产品的多次加工,可以减少产品加工过程中刀具的更换次数,提供产品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

Multi purpose grinding head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ulti-purpose grinding head, which comprises a connected grinding head body and a grinding head handle. The grinding head body comprises a rod grinding section, a first refined section, a coarse sand section and a second refined section. The rod grinding section, a first refined section, a coarse sand section and a second refined section are cylindrical, and the rod grinding section is cylindrical, while the grinding head handle, a rod grinding section, a first refined section, a coarse sand section and a second refined sand section are cylindrical. The second refined sand section is coaxially connected. The rod grinding section, the first refined sand section, the coarse sand section and the second refined sand section are all connected through a circular transition groove. The rod grinding section of the grinding head can grind the rod-shaped parts of the product, the first refined sand section can refine the product, the coarse sand section can roughen the product, and the second refined sand section can also carry out the product. The grinding head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is a multi-functional grinding head, which can realize multiple processing of products, reduce the number of tool replacement in the process of product processing, and provide the processing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of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用磨头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工具,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用磨头。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加工产品的外形要求也越来越高,加工工艺也越来越复杂。如手机的面板玻璃,是通过计算机数控机床进行加工,加工工艺包括面板玻璃的表面外形、边缘加工及面板玻璃打孔加工等步骤。目前面板玻璃的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多种工具对盖板玻璃进行加工。例如,2D产品的面板玻璃是先采用粗砂段磨头打孔,然后用精修刀对孔进行精修。再如,3D产品的面板玻璃是先使用磨头的粗砂段进行加工,然后用另一磨头对面板玻璃进行弧面进行加工,面板玻璃的盲孔需要用单独的圆鼻刀进行加工。磨头是一种小型带柄磨削工具的总称,可应用于电磨机、吊磨机、手电钻等装置中。磨头种类也很多,主要由陶瓷磨头、橡胶磨头、砂布磨头等。目前现有的磨头难以同时进行不同精度的加工和不同外形的加工,如外形精修、外形粗修、弧面精修等。这就使得产品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多次更换刀具进行分步加工,对同一产品多次换刀具时,刀具的摆动较大,易产生崩边或砂边不良,而且每次换刀具时,都需要将刀具和产品进行重新定位,降低了产品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增大了加工成本。综上所述,提供一种可以进行多种精度多种类型加工的磨头能够减少刀具更换次数,提高产品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同时进行精修、粗修等多种加工的多用磨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多用磨头,包括相连的磨头本体和磨头柄,所述磨头本体包括的杆件打磨段、第一精砂段、粗砂段和第二精砂段,所述杆件打磨段、所述第一精砂段、所述粗砂段和所述第二精砂段均呈柱状,所述杆件打磨段呈圆筒形,所述磨头柄、杆件打磨段、第一精砂段、粗砂段、第二精砂段依次同轴地相连成一体,所述杆件打磨段、所述第一精砂段、所述粗砂段和所述第二精砂段均通过环状的过渡凹槽相连。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杆件打磨段中央沿其轴向开设有杆件打磨孔,所述杆件打磨孔的内壁设有镀砂目数为150-250目的镀砂区域;所述第一精砂段的外壁设有镀砂目数为1000-1500目的镀砂区域,所述粗砂段的外壁设有镀砂目数为300-700目的镀砂区域,所述第二精砂段的外壁设有目数为1000-1500目的镀砂区域。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精砂段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研磨部、第二研磨部和第三研磨部,所述第一研磨部、第二研磨部和第三研磨部的形状均为圆柱形,所述第一研磨部和所述第二研磨部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研磨部与所述第三研磨部之间均形成有圆锥曲面形状的过渡面相连,所述第二研磨部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研磨部和所述第三研磨部的直径,所述第一研磨部与所述杆件打磨段通过环形的过渡凹槽相连。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研磨部的直径小于第三研磨部的直径。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粗砂段包括第四研磨部和第五研磨部,所述第四研磨部和所述第五研磨部为圆柱形,所述第四研磨部和第五研磨部通过母线为弧线的第一柱状体相连。在一些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研磨部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五研磨部的直径,所述第一柱状体的直径沿着从所述第四研磨部向所述第五研磨部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第四研磨部通过过渡凹槽与所述第一精砂段相连,所述第五研磨部通过所述过渡凹槽与所述第二精砂段相连。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精砂段包括第六研磨部和第七研磨部,所述第六研磨部和所述第七研磨部为圆柱形,所述第六研磨部和所述第七研磨部通过母线为弧线的第二柱状体相连。在一些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精砂段还包括第八研磨部,所述第八研磨部为圆柱形,所述第七研磨部和所述第八研磨部通过圆台体相连。在一些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六研磨部的直径小于所述第八研磨部的直径,所述第八研磨部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七研磨部的直径。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杆件打磨段的长度、所述第一精砂段的长度、所述粗砂段的长度和所述第二精砂段的长度满足以下公式:L1+L2+L3+L4=xL;其中,x为预设常系数,大小为0.1~0.5;L1为所述杆件打磨段的长度;L2为所述第一精砂段的长度;L3为所述粗砂段的长度;L4为所述第二精砂段的长度;L为所述磨头柄的长度。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渡凹槽的横截面为三角形、矩形、梯形中的任意一种。下面对本技术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目前的产品加工过程中需要多次更换刀具进行多步加工,换刀具时,都需要将刀具和产品进行重新定位,降低了产品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增大了加工成本,针对这个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用磨头,包括相连的磨头本体和磨头柄,所述磨头本体包括的杆件打磨段、第一精砂段、粗砂段和第二精砂段,所述杆件打磨段、所述第一精砂段、所述粗砂段和所述第二精砂段均呈柱状,所述杆件打磨段呈圆筒形,所述磨头柄、杆件打磨段、第一精砂段、粗砂段、第二精砂段依次同轴地相连成一体,所述杆件打磨段、所述第一精砂段、所述粗砂段和所述第二精砂段均通过环状的过渡凹槽相连,该磨头的杆件打磨段可以对产品的杆状部位进行打磨加工,第一精砂段可以对产品进行精修,粗砂段可以对产品进行粗修,第二精砂段也可以对产品进行精修,本技术所提供的磨头为多功能磨头,能够实现对产品的多次加工,可以减少产品加工过程中刀具的更换次数,提供产品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实施例1的多用磨头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实施例1的多用磨头的剖视图。图3是实施例2的多用磨头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磨头柄;2-杆件打磨段;3-第一精砂段;31-第一研磨部;32-第二研磨部;33-第三研磨部;34-圆锥曲面;4-粗砂段;41-第四研磨部;42-第五研磨部;43-第一柱状体;5-第二精砂段;51-第六研磨部;52-第七研磨部;53-第二柱状体;54-第八研磨部;55-圆台体;6-过渡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技术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用磨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相连的磨头本体和磨头柄,所述磨头本体包括的杆件打磨段、第一精砂段、粗砂段和第二精砂段,所述杆件打磨段、所述第一精砂段、所述粗砂段和所述第二精砂段均呈柱状,所述杆件打磨段呈圆筒形,所述磨头柄、所述杆件打磨段、所述第一精砂段、所述粗砂段、所述第二精砂段依次同轴地相连成一体,所述杆件打磨段、所述第一精砂段、所述粗砂段和所述第二精砂段均通过环状的过渡凹槽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磨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相连的磨头本体和磨头柄,所述磨头本体包括的杆件打磨段、第一精砂段、粗砂段和第二精砂段,所述杆件打磨段、所述第一精砂段、所述粗砂段和所述第二精砂段均呈柱状,所述杆件打磨段呈圆筒形,所述磨头柄、所述杆件打磨段、所述第一精砂段、所述粗砂段、所述第二精砂段依次同轴地相连成一体,所述杆件打磨段、所述第一精砂段、所述粗砂段和所述第二精砂段均通过环状的过渡凹槽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件打磨段中央沿其轴向开设有杆件打磨孔,所述杆件打磨孔的内壁设有镀砂目数为150-250目的镀砂区域;所述第一精砂段的外壁设有镀砂目数为1000-1500目的镀砂区域,所述粗砂段的外壁设有镀砂目数为300-700目的镀砂区域,所述第二精砂段的外壁设有目数为1000-1500目的镀砂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精砂段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研磨部、第二研磨部和第三研磨部,所述第一研磨部、第二研磨部和第三研磨部的形状均为圆柱形,所述第一研磨部和所述第二研磨部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研磨部与所述第三研磨部之间均形成有圆锥曲面形状的过渡面相连,所述第二研磨部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研磨部和所述第三研磨部的直径,所述第一研磨部与所述杆件打磨段通过环形的过渡凹槽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用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研磨部的直径小于第三研磨部的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磨头,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炳姜李伟秋林一松
申请(专利权)人:汇专绿色工具有限公司汇专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