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混合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9155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4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混合搅拌装置,涉及物料混合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混料桶、搅拌组件和驱动装置,混料桶沿其轴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搅拌组件包括第一搅拌部和第二搅拌部,第一搅拌部靠近进料口设置,第二搅拌部靠近出料口设置,第一搅拌部和第二搅拌部的搅拌方向呈夹角设置;驱动装置设置在混料桶外侧,驱动装置与搅拌组件驱动连接。该装置通过在混料桶内设置第一搅拌部和第二搅拌部,且两者的搅拌方向不同,能够使得混料桶内的物料充分混合,且通过驱动装置自动驱动搅拌组件工作,提高了混料效率,降低工人劳动量,降低劳动成本。

An Automatic Mixing and Stirr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atic mixing mixing device,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aterial mixing. The device comprises a mixing barrel, a mixing component and a driving device. The two ends of the mixing barrel along its axis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inlet and outlet ports; the mixing component includes the first mixing part and the second mixing part, the first mixing part is close to the inlet port, the second mixing part is close to the outlet port, and the mixing direction of the first mixing part and the second mixing part is arranged at an angle.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barrel, the driving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driving device of the stirring assembly. By setting the first mixing part and the second mixing part in the mixing barrel, and the mixing direction of the two parts is different, the material in the mixing barrel can be fully mixed, and the mixing component can be driven automatically by the driving device, which improves the mixing efficiency, reduces the worker's labor and reduces the labor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混合搅拌装置
本技术涉及物料混合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混合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在色母粒或者聚碳酸酯工程塑料的生产过程中,常常需要添加若干改性原料或者其他物料,为了保证最终产品的性能须使各种物料充分混合均匀。目前普遍通过人工手动对原料进行混合搅拌处理,采用此种方式费时费力,劳动成本高,且混合均匀度差。另外,物料混合不均匀还容易使物料受热干燥不均匀而导致板结结块或分层,影响生产使用。因此,亟需一种自动混合搅拌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混合搅拌装置,解决了现有的人工混料方式存在的物料混合均匀度差、混合效率低及劳动成本高的问题。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混合搅拌装置,包括:混料桶,沿其轴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搅拌组件,包括第一搅拌部和第二搅拌部,所述第一搅拌部靠近所述进料口设置,所述第二搅拌部靠近所述出料口设置,所述第一搅拌部和所述第二搅拌部的搅拌方向呈夹角设置;驱动装置,其设置在所述混料桶外侧,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搅拌组件驱动连接。作为自动混合搅拌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搅拌部包括第一搅拌轴,所述第一搅拌轴沿所述混料桶的轴线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叶片,所述第一搅拌轴与能够驱动其周向自转的所述驱动装置连接。作为自动混合搅拌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搅拌叶片包括片状叶片,所述片状叶片垂直固定在所述第一搅拌轴上。作为自动混合搅拌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搅拌叶片还包括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的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搅拌轴,所述片状叶片靠近所述进料口,所述螺旋叶片靠近所述出料口。作为自动混合搅拌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搅拌部包括第二搅拌轴,所述第二搅拌轴垂直于所述第一搅拌轴设置,所述第二搅拌轴上沿其周向设置有至少三个搅拌板,所述第二搅拌轴与能够驱动其周向自转的所述驱动装置连接。作为自动混合搅拌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搅拌部包括四个所述搅拌板,四个所述搅拌板沿所述第二搅拌轴的周向均布设置。作为自动混合搅拌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搅拌板上设有若干通孔,相对设置的另外两个所述搅拌板上设置有若干凸起。作为自动混合搅拌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混料桶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倾斜向下的导料板。作为自动混合搅拌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料板在所述混料桶的内壁上均布设置。作为自动混合搅拌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混料桶竖直放置,所述进料口与所述出料口均呈漏斗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混合搅拌装置,该装置包括混料桶、搅拌组件和驱动装置,混料桶沿其轴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搅拌组件包括第一搅拌部和第二搅拌部,第一搅拌部靠近进料口设置,第二搅拌部靠近出料口设置,第一搅拌部和第二搅拌部的搅拌方向呈夹角设置;驱动装置设置在混料桶外侧,驱动装置与搅拌组件驱动连接。该装置通过在混料桶内设置第一搅拌部和第二搅拌部,且两者的搅拌方向不同,能够使得混料桶内的物料充分混合,且通过驱动装置自动驱动搅拌组件工作,提高了混料效率,降低工人劳动量,降低劳动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自动混合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混料桶;11-进料口;12-出料口;13-导料板;2-搅拌组件;21-第一搅拌部;211-第一搅拌轴;212-片状叶片;213-螺旋叶片;22-第二搅拌部;221-第二搅拌轴;222-搅拌板;3-驱动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自动混合搅拌装置,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混料桶1、搅拌组件2和驱动装置3,混料桶1一般竖直放置在机架(图中未示出)上,混料桶1沿其轴线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漏斗形的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搅拌组件2包括第一搅拌部21和第二搅拌部22,第一搅拌部21靠近进料口11设置,第二搅拌部22靠近出料口12设置,第一搅拌部21和第二搅拌部22的搅拌方向呈夹角设置。驱动装置3设置在混料桶1外侧,驱动装置3与搅拌组件2驱动连接。该装置通过在混料桶1内设置搅拌方向不同的第一搅拌部21和第二搅拌部22,能够使得混料桶1内的物料充分混合,且通过驱动装置3自动驱动搅拌组件2工作,提高了混料效率,降低工人劳动量,降低劳动成本。具体而言,第一搅拌部21包括第一搅拌轴211,第一搅拌轴211沿混料桶1的轴线方向延伸设置,第一搅拌轴211上设置有搅拌叶片,第一搅拌轴211与能够驱动其周向自转的驱动装置3连接。更进一步地,搅拌叶片包括片状叶片212和螺旋叶片213,片状叶片212垂直固定在第一搅拌轴211上,且靠近混料桶1的进料口11设置,螺旋叶片213的轴线平行于第一搅拌轴211,螺旋叶片213位于片状叶片212的下方,且靠近出料口12设置。物料进入到混料桶1内,先通过片状叶片212对其进行搅拌,使物料得到充分搅拌及分散;然后通过螺旋叶片213再次进行搅拌分散,以进一步提高物料的混合均匀度。第二搅拌部22包括第二搅拌轴221,第二搅拌轴221垂直于第一搅拌轴211设置,即第二搅拌部22的搅拌平面垂直于第一搅拌部21的搅拌平面。第二搅拌轴221上沿其周向设置有至少三个搅拌板222,第二搅拌轴221与能够驱动其周向自转的驱动装置3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搅拌部22的驱动装置3设置在图1所示视图的背面,即第二搅拌轴221未连接搅拌板222的一端伸出混料桶1的桶壁,连接有能够驱动其周向自转的驱动装置3。更进一步地,第二搅拌部22包括四个搅拌板222,四个搅拌板222沿第二搅拌轴221的周向均布设置。相对设置的两个搅拌板222上设有若干通孔,相对设置的另外两个搅拌板222上设置有若干凸起。物料落在某一个搅拌板222上后会在其侧面分散开来,当第二搅拌轴221转动一定角度后物料便会落入下一个搅拌板222上,搅拌板222上设置的凸起可以辅助将物料分散铺开,通孔的孔径小于物料的最大粒径同时大于物料的最小粒径,设置有凸起和通孔的搅拌板222交错设置,可以使得物料通过第二搅拌部22后更加均匀的下落,进一步提高物料混合的均匀性。混料桶1的内壁上均布设置有若干倾斜向下的导料板13,能够进一步将混料桶1内部的物料进行分散,避免物料在出料口12发生堆积。导料板13的表面倾斜向下设置,有利于物料滑落。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混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料桶(1),沿其轴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搅拌组件(2),包括第一搅拌部(21)和第二搅拌部(22),所述第一搅拌部(21)靠近所述进料口(11)设置,所述第二搅拌部(22)靠近所述出料口(12)设置,所述第一搅拌部(21)和所述第二搅拌部(22)的搅拌方向呈夹角设置;驱动装置(3),其设置在所述混料桶(1)外侧,所述驱动装置(3)与所述搅拌组件(2)驱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混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料桶(1),沿其轴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搅拌组件(2),包括第一搅拌部(21)和第二搅拌部(22),所述第一搅拌部(21)靠近所述进料口(11)设置,所述第二搅拌部(22)靠近所述出料口(12)设置,所述第一搅拌部(21)和所述第二搅拌部(22)的搅拌方向呈夹角设置;驱动装置(3),其设置在所述混料桶(1)外侧,所述驱动装置(3)与所述搅拌组件(2)驱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混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部(21)包括第一搅拌轴(211),所述第一搅拌轴(211)沿所述混料桶(1)的轴线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搅拌轴(211)上设置有搅拌叶片,所述第一搅拌轴(211)与能够驱动其周向自转的所述驱动装置(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混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片包括片状叶片(212),所述片状叶片(212)垂直固定在所述第一搅拌轴(211)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混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片还包括螺旋叶片(213),所述螺旋叶片(213)的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搅拌轴(211),所述片状叶片(212)靠近所述进料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怀阳朱伟
申请(专利权)人:奥美凯聚合物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