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创注射针及微创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9013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4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创注射针及微创注射器,包括端部设有针尖的穿刺注射段、连接头、以及至少一个连接在穿刺注射段与连接头之间的中间针管段,至少一个中间针管段中、与穿刺注射段相连的中间针管段为第一针管段,穿刺注射段的外径小于第一针管段的外径;当中间针管段为多个时,多个中间针管段依次相连、且多个中间针管段的外径以从连接头一端到穿刺注射段一端的方向依次减小。通过设置穿刺注射段和中间针管段,注射针可以在选择直径较小的穿刺注射段的同时选择直径较大的中间针管段,既保证了针尖的锋利度,又可以保证注射针整体的强度,达到注射伤害小使用方便的效果。

A Minimally Invasive Injection Needle and a Minimally Invasive Injecto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minimally invasive injection needle and a minimally invasive syringe, including a puncture injection section with a needle tip at the end, a connecting head, and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needle tube segment connected between the puncture injection section and the connecting head.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needle tube segment and the intermediate needle tube segment connected with the puncture injection section are the first needle tube segment, and the outer diameter of the puncture injection section is smaller than the first needle tube segment. External diameter: When the middle needle segment is more than one, the outer diameter of the middle needle segment is connected in turn, and the outer diameter of the middle needle segment decreases in turn from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head to one end of the puncture injection segment. By setting the puncture injection section and the intermediate needle tube section, the injection needle can select the smaller diameter puncture injection section and the larger diameter intermediate needle tube section at the same time, which not only ensures the sharpness of the needle tip, but also ensures the overall strength of the injection needle, and achieves the effect of small injection injury and convenient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创注射针及微创注射器
本技术属于医疗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微创注射针以及微创注射器。
技术介绍
在耳鼻咽喉科对鼻腔、咽腔、喉腔、中耳腔等深部组织进行药物等微创注射时,经常需要使用不同长度和不同直径针头的注射针。目前通用规格中,有针长为35mm-80mm的注射针,操作时或因针太短,往往达不到要注射的部位,或因针头较粗,注射部位易出血;针长为80mm的注射针,操作时视野虽然清楚但强度不够。由于普通针头较粗,进针瞬间痛感明显而且注射后部位易出血。同时在现有规格长注射针中,由于长注射针体的长度过长,为了保持一定强度,必需使注射针的直径增大,这样会导致于针尖的锋利度不够,达不到微创注射效果,导致进针时候瞬间疼痛感明显、穿刺部位损伤大易出血,影响术野。或者为了保证针尖的锋利度,注射针的直径过小,导致注射针整体强度不够,不方便使用。目前国内外还没有针体足够长、针头足够细、且有一定强度、又不影响术野,适合鼻腔、咽腔、喉腔、中耳腔等深部组织的微创注射针。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一种针头小且强度更佳的微创注射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微创注射针,包括端部设有针尖的穿刺注射段、连接头、以及至少一个连接在穿刺注射段与连接头之间的中间针管段,至少一个中间针管段中、与穿刺注射段相连的中间针管段为第一针管段,所述穿刺注射段的外径小于第一针管段的外径;当所述中间针管段为多个时,多个中间针管段依次相连、且多个中间针管段的外径以从连接头一端到穿刺注射段一端的方向依次减小。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针管段上具有与所述穿刺注射段相连的弯折部。优选地,所述弯折部长度为10-30mm、折弯角φ为大于等于100°且小于180°。进一步地,所述中间针管段为两个,分别为所述第一针管段、以及与连接头相连接的第二针管段。优选地,所述第二针管段的长度为100-200mm、外径为2-3mm、内径为1-1.5mm。优选地,所述第一针管段的总长度为40-80mm、外径为1-2mm、内径为0.6-1.5mm。进一步地,所述穿刺注射段的长度为5-10mm、外径为0.45-0.55mm、内径为0.3-0.5mm。进一步地,由所述穿刺注射段、中间针管段、以及连接头依次相连构成的微创注射针为一个整体件。进一步地,当所述中间针管段为一个时,所述穿刺注射段与中间针管段之间、以及中间针管段与连接头之间的连接都为可拆卸连接;当所述中间针管段为多个时,所述穿刺注射段与中间针管段之间、相邻的两个中间针管段之间、以及中间针管段与连接头之间的连接都为可拆卸连接。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微创注射器,包括注射加压器以及如上述的微创注射针,微创注射针的连接头连接在注射加压器上。如上所述,本技术涉及的微型注射针及微型注射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微创注射针的长度较长时,通过设置穿刺注射段和中间针管段,注射针可以在选择直径较小的穿刺注射段的同时选择直径较大而适度的中间针管段,以此既保证了针尖的锋利度,又可以保证注射针整体的强度,达到注射伤害小、能够到达要注射的部位、不影响手术视野且使用方便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微创注射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微创注射器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圈的放大图。元件标号说明1穿刺注射段11针尖2第一针管段21弯折部3第二针管段4连接头5注射加压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微创注射针,包括端部设有针尖11的穿刺注射段1、连接头4、以及至少一个连接在穿刺注射段1与连接头4之间的中间针管段,至少一个中间针管段中、与穿刺注射段1相连的一个中间针管段为第一针管段2,穿刺注射段1的外径小于第一针管段2的外径;当中间针管段为多个时,多个中间针管段依次相连、且多个中间针管段的外径以从连接头4一端到穿刺注射段1一端的方向依次减小。由于微创注射针设有穿刺注射段1和中间针管段,因此穿刺注射段1可以选择较小的外径尺寸,以保证针尖11的锋利度,且同时中间针管段可以选择较大的外径尺寸,以保证注射针整体的强度,防止使用过程中因强度不够而产生弯曲,避免在临床使用时不利穿刺和注射,并且因注射针在注射处的外径大小适度而不影响术野,操作方便。如图1所示,微创注射针的一实施例中,中间针管段为一个,即中间针管段仅有一个第一针管段2,穿刺注射段1连接在第一针管段2上且其外径小于第一针管段2的外径,第一针管段2另一端连接在连接头4上。第一针管段2选择较大的外径尺寸保证注射针在较长的长度时候可以保持较好强度。微创注射针的另一实施例中,中间针管段也可以选择多个,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中间针管段为2个,分别为第一针管段2和第二针管段3。沿连接头4一端到穿刺注射段1一端的方向,第二针管段3、第一针管段2、穿刺注射段1三者依次相连且三者的外径依次减小。这样在注射针需要更长时,第二针管段3的外径选择较大尺寸来保注射针的整体强度,而靠近第一针管段2可以选择较小的外径尺寸,以此保证与第一针管段2相连的穿刺注射段1外径尺寸较小,从而保证针尖11的锋利度,并防止针管过大影响手术视野。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针管段2上具有与穿刺注射段1相连的弯折部21。通过设置弯折部21,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选择合适的折弯角,改变针尖11的方向,以满足临床使用时针对不同注射部位而需采用不同穿刺注射角度的要求,操作时方便且不影响术野。优选的,弯折部21的长度为10-30mm,折弯角φ大于等于100°且小于180°。穿刺注射段1的长度及内外径尺寸、和中间针管段的长度及内外径尺寸都可以根据需求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尺寸,以满足临床上的不同场合的各种要求。根据目前临床上常用需求,优选地,第一针管段2的总长度为40-80mm、外径为1-2mm、内径为0.6-1.5mm;第二针管段3的长度为100-200mm、外径为2-3mm、内径为1-1.5mm;穿刺注射段1的长度为5-10mm、外径为0.45-0.55mm、内径为0.3-0.5mm。本技术的微创注射针可以是一个整体件,即注射针的穿刺注射段1、中间针管段、以及连接头4是由一个整体制造而形成的不同段。微创注射针的穿刺注射段1、中间针管段、以及连接头4也可以是分段制造而成,然后依次连接安装成一个完整的注射针,其连接方式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的连接,但连接处一定要保证完好的密封性。采用分段制造、可拆卸连接时,可以预先制造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创注射针,其特征在于:包括端部设有针尖(11)的穿刺注射段(1)、连接头(4)、以及至少一个连接在穿刺注射段(1)与连接头(4)之间的中间针管段,至少一个中间针管段中、与穿刺注射段(1)相连的中间针管段为第一针管段(2),所述穿刺注射段(1)的外径小于第一针管段(2)的外径;当所述中间针管段为多个时,多个中间针管段依次相连、且多个中间针管段的外径以从连接头(4)一端到穿刺注射段(1)一端的方向依次减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创注射针,其特征在于:包括端部设有针尖(11)的穿刺注射段(1)、连接头(4)、以及至少一个连接在穿刺注射段(1)与连接头(4)之间的中间针管段,至少一个中间针管段中、与穿刺注射段(1)相连的中间针管段为第一针管段(2),所述穿刺注射段(1)的外径小于第一针管段(2)的外径;当所述中间针管段为多个时,多个中间针管段依次相连、且多个中间针管段的外径以从连接头(4)一端到穿刺注射段(1)一端的方向依次减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创注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针管段(2)上具有与所述穿刺注射段(1)相连的弯折部(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创注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21)长度为10-30mm、折弯角φ为大于等于100°且小于180°。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创注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针管段为两个、分别为所述第一针管段(2)以及与连接头(4)相连接的第二针管段(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创注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针管段(3)的长度为100-200mm、外径为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顺涨刘环海程寅林柏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