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式无功补偿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8165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式无功补偿电容器,涉及一种电子元件,解决了现有智能式无功补偿电容器的外侧都是呈平整光滑设置,搬运时不方便进行握持,只能通过双手抱持进行搬运,导致搬运比较困难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电容器本体上设置有供手握持的握持带以及供握持带嵌合放置的放置槽;放置槽内设置有呈对称分布且供握持带的两端穿设的穿设板,握持带的长度大于相邻两穿设板的间距;握持带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夹紧握持带的端部以控制握持带于穿设板上的第一夹块与配合第一夹块夹紧握持带的端部的第二夹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智能式无功补偿电容器,通过握持带的设置,方便搬运时进行握持,提高了智能式无功补偿电容器的搬运效率。

An Intelligent Reactive Compensation Capaci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capacitor, which relates to an electronic component. It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outer side of the existing intelligent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capacitor is flat and smooth, and it is not convenient to handle when handling, but can only be handled by two hands, which leads to the difficulty of handling. The technical scheme points are as follows: the capacito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hand-holding device. The grip band and the placement slot for the grip band are chimerically arranged; the placement slot is provided with a piercing plate which is symmetrically distributed and pierced at both ends of the grip band, and the length of the grip band is longer than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 adjacent piercing plates; the ends of the grip band are arranged at both ends to control the end of the first grip band on the piercing plate and the end of the grip band matching the first grip band. Second clip.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intelligent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capacitor,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holding when handling by setting a holding band, and improves the handling efficiency of the intelligent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capaci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式无功补偿电容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元件,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式无功补偿电容器。
技术介绍
智能式无功补偿电容器是由智能测控单元、智能型过零投切继电器、智能保护单元两台或一台低压自愈式电力电容器组成一个独立完整的智能补偿单元,替代由智能无功控制器、熔丝(或微断)、昌闸管复合开关(或接触器)、热继电器、指示灯、低压电力电容器多种分散器件组装而成的自动无功补偿。产品既可单台使用,也可多台组网构成补偿系统使用;既可三相补偿,也可三相和分相混合补偿。现有智能式无功补偿电容器的外侧都是呈平整光滑设置,搬运时不方便进行握持,只能通过双手抱持进行搬运,导致搬运比较困难,尚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式无功补偿电容器,通过握持带的设置,方便搬运时进行握持,提高了智能式无功补偿电容器的搬运效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智能式无功补偿电容器,包括电容器本体,所述电容器本体上设置有供手握持的握持带以及供握持带嵌合放置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置有呈对称分布且供握持带的两端穿设的穿设板,所述握持带的长度大于相邻两穿设板的间距;所述握持带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夹紧握持带的端部以控制握持带于穿设板上的第一夹块与配合第一夹块夹紧握持带的端部的第二夹块。采用上述方案,使握持带的两端能够通过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的夹紧限位穿设于穿设板上,而不易滑出,使使用者可以通过握持握持带对智能式无功补偿电容器进行搬运,提高了电容器搬运的效率。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夹块靠近第二夹块的一侧一体设置有若干插接柱,所述握持带的两端均设置有供插接柱穿设的穿设孔,所述第二夹块上设置有供插接柱插接固定的插接孔。采用上述方案,使第一夹块上的插接柱穿过握持带上的穿设孔,并与第二夹块上的插接孔插接固定,以夹紧握持带的两端,使握持带的两端在使用时不易脱离穿设板,提高了握持带端部在使用时的稳定性。作为优选,所述插接柱远离第一夹块的一侧一体设置有与第二夹块卡接的卡接球。采用上述方案,使第一夹块通过卡接球与第二夹块的卡接和第二夹块固定的更加牢固,而不易与第二夹块分离,提高了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连接的牢固性。作为优选,所述电容器本体上还枢接有用于盖合放置槽的盖板以及与放置槽互相连通且供盖板卡嵌放置的容置槽。采用上述方案,使盖板能够嵌合于容置槽内对放置槽进行盖合,而不会凸出于电容器本体,提高了电容器表面的平整度,提高了电容器的美观度。作为优选,所述盖板靠近电容器本体且远离枢接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磁铁以及供第一磁铁卡嵌固定的卡嵌槽;所述电容器本体上设置有与第一磁铁互相吸附的第二磁铁以及与容置槽互相连通且供第二磁铁卡嵌固定的嵌槽。采用上述方案,使得盖板能够通过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的吸附作用对放置槽进行盖合,而不易自动开启,提高了盖板盖合时的稳定性。作为优选,所述盖板远离枢接且远离电容器本体的一侧一体设置有握持柱。采用上述方案,握持柱的设置,增加了盖板的握持面积,方便使用者进行握持,以开启盖板,提高了盖板开启的效率。作为优选,所述握持柱上穿设有供手握持的拉环。采用上述方案,拉环的设置,增加了握持面积,方便使用者进行握持,以开启盖板,提高了盖板开启的效率。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夹块上设置有用于驱使握持带复位的卷簧。采用上述方案,卷簧的设置,使握持带在使用之后能够在卷簧的作用下进行复位,以方便盖合盖板,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作为优选,所述放置槽内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设置有供卷簧的一端插接固定的卡槽,所述卷簧的另一端设置有供插接柱穿过的穿孔。采用上述方案,使卷簧的一端能够通过与固定柱上卡槽的插接固定于固定柱上,另一端通过穿孔与插接柱的插接连在一起,以方便卷簧驱使握持带进行复位。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握持带、放置槽、穿设板、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设置,使使用者可以通过握持握持带对智能式无功补偿电容器进行搬运,提高了电容器搬运的效率;2、卷簧的设置,使握持带在使用完毕之后可以自行复位。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智能式无功补偿电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图3为握持带、第一磁铁、第二磁铁、盖板与电容器本体的局部爆炸示意图;图4为握持带、第一夹块、第二夹块与卷簧的局部爆炸示意图;图5为图3中B部的放大图;图6为盖板盖合时智能式无功补偿电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C部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电容器本体;2、握持带;3、放置槽;4、穿设板;5、第一夹块;6、第二夹块;7、插接柱;8、穿设孔;9、插接孔;10、卡接球;11、盖板;12、容置槽;13、第一磁铁;14、卡嵌槽;15、第二磁铁;16、嵌槽;17、握持柱;18、拉环;19、卷簧;20、固定柱;21、卡槽;22、穿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智能式无功补偿电容器,如图1、2所示,包括电容器本体1,电容器本体1的上端开设有放置槽3,放置槽3内设有供手握持以搬运电容器的握持带2。如图3所示,放置槽3内对称设有穿设板4,穿设板4与电容器本体1呈一体设置,两块穿设板4分别供握持带2的两端进行穿设。握持带2穿出握持板的两端部均设有第一夹块5与第二夹块6,第一夹块5与第二夹块6均大于穿设板4的开孔,第一夹块5与第二夹块6均由塑料制成,第一夹块5与第二夹块6配合夹紧握持带2的端部,并对握持带2的端部进行限位,使握持带2在使用时其两端部不会滑离穿设板4。如图3、4所示,第一夹块5靠近第二夹块6的一侧一体设有若干插接柱7,插接柱7呈圆柱状设置,插接柱7远离第一夹块5的一侧一体设置有卡接球10,卡接球10的直径比插接柱7的直径大1-2mm。握持带2的两端均开设有穿设孔8,穿设孔8供插接柱7与卡接球10穿过。第二夹块6上开设有插接孔9,插接孔9供插接柱7插接固定,插接孔9的直径等于插接柱7的直径,插接柱7的长度等于第二夹板的厚度,以使卡接球10与第二夹块6卡接。握持带2的两端均设有卷簧19,卷簧19用于驱使握持带2进行复位。结合图5所示,放置槽3内还设有固定柱20,固定柱20与电容器本体1呈一体设置,固定柱20的长度与卷簧19的宽度之和小于放置槽3的宽度,固定柱20的端部开设有卡槽21,卡槽21供卷簧19的一端卡接固定,卷簧19的另一端位于第一夹块5与第二夹块6之间,卷簧19的另一端开设有穿孔22,穿孔22供插接柱7与卡接球10穿过。如图3所示,电容器本体1上枢接有盖板11,盖板11由塑料制成,盖板11用于盖合放置槽3,电容器本体1上还开设有容置槽12,容置槽12与放置槽3互相连通,容置槽12供盖板11进行放置。盖板11上还设有第一磁铁13,第一磁铁13位于位于盖板11远离枢接且靠近电容器本体1的一侧,盖板11上还开设有供第一磁铁13的卡嵌固定的卡嵌槽14,必要时可使用环氧树脂进行粘合加固。电容器本体1上还设有第二磁铁15,第二磁铁15与第一磁铁13互相吸附,以使盖板11盖合时不易自动开启。电容器本体1上开设有嵌槽16,嵌槽16与容置槽12互相连通,嵌槽16供第二磁铁15卡嵌固定,必要时可使用环氧树脂进行粘合加固。如图6、7所示,盖板11上还一体设有握持柱17,握持柱17位于盖板11远离枢接且远离电容器本体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式无功补偿电容器,包括电容器本体(1),其特征是:所述电容器本体(1)上设置有供手握持的握持带(2)以及供握持带(2)嵌合放置的放置槽(3);所述放置槽(3)内设置有呈对称分布且供握持带(2)的两端穿设的穿设板(4),所述握持带(2)的长度大于相邻两穿设板(4)的间距;所述握持带(2)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夹紧握持带(2)的端部以控制握持带(2)于穿设板(4)上的第一夹块(5)与配合第一夹块(5)夹紧握持带(2)的端部的第二夹块(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式无功补偿电容器,包括电容器本体(1),其特征是:所述电容器本体(1)上设置有供手握持的握持带(2)以及供握持带(2)嵌合放置的放置槽(3);所述放置槽(3)内设置有呈对称分布且供握持带(2)的两端穿设的穿设板(4),所述握持带(2)的长度大于相邻两穿设板(4)的间距;所述握持带(2)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夹紧握持带(2)的端部以控制握持带(2)于穿设板(4)上的第一夹块(5)与配合第一夹块(5)夹紧握持带(2)的端部的第二夹块(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式无功补偿电容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夹块(5)靠近第二夹块(6)的一侧一体设置有若干插接柱(7),所述握持带(2)的两端均设置有供插接柱(7)穿设的穿设孔(8),所述第二夹块(6)上设置有供插接柱(7)插接固定的插接孔(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式无功补偿电容器,其特征是:所述插接柱(7)远离第一夹块(5)的一侧一体设置有与第二夹块(6)卡接的卡接球(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式无功补偿电容器,其特征是:所述电容器本体(1)上还枢接有用于盖合放置槽(3)的盖板(11)以及与放置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陆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高云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