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KYB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缓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7470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11:38
缓冲器(100)包括缸筒(11)、阻尼力产生部(20)、杆(30)、环状的引导部(12)、以及自缸筒(11)的内周面(11b)突出且用于支承引导部(12)的环状的支承环(14),在引导部(12)形成有与缸筒(11)的内周面(11b)相对的相对面(17a)和相对于相对面(17a)倾斜且与支承环(14)接触的接触面(17b),接触面(17b)形成为在其整体的范围内相对于相对面(17a)倾斜。

Buffer

The buffer (100) comprises a cylinder barrel (11), a damping force generating part (20), a rod (30), a ring guide part (12), and a ring support ring (14) protruding from the inner circumference (11b) of the cylinder barrel (11) and used to support the guide part (12), which forms a contact surface (17b) opposite to the inner circumference (11b) of the cylinder (11) and relative surface (17a) inclined and in contact with the support ring (14),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guide part (12). The contact surface (17b) is formed to incline relative to the relative surface (17a) in its overall ran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缓冲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缓冲器。
技术介绍
缓冲器搭载于例如汽车等车辆,产生阻尼力而抑制车身的振动。在JP2015-218817A中公开了一种对工作流体的流动施加阻碍而产生阻尼力的缓冲器。JP2015-218817A所公开的缓冲器包括与缸筒的内周面滑动接触的活塞和与活塞连结的杆。杆贯穿于在缸筒的开口部设置的环状的引导组件。在引导组件的外周面形成有环状的卡槽,卡槽支承于自缸筒的内周面突出的挡圈。缸筒的端部向径向内侧弯边,利用该端部和挡圈将引导组件固定于缸筒。
技术实现思路
在JP2015-218817A所公开的缓冲器中,在卡槽的外周缘形成有直角的角部。若卡槽的成形精度较低,则有时角部会与挡圈接触。此外,根据引导组件的外径的大小的不同,有时角部也会与挡圈接触。若在角部和挡圈接触的状态下将引导组件按压于挡圈,则有可能在引导组件的卡槽产生较高的应力。若在引导组件的卡槽产生较高的应力,则卡槽有可能变形,有可能导致缓冲器的耐久性下降。为了提高耐久性,要求严格地管理卡槽的尺寸公差,缓冲器的制造变困难。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耐久性且容易制造的缓冲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缓冲器包括:缸筒;阻尼力产生部,其收纳在缸筒内并且在缸筒内移动自如,通过使该阻尼力产生部在缸筒内移动而产生阻尼力;杆,其与阻尼力产生部连结,从缸筒的开口伸出;环状的引导部,其设在缸筒的内周,用于引导杆的移动;以及环状的支承部,其自缸筒的内周面突出,用于支承引导部,在引导部形成有与缸筒的内周面相对的相对面和相对于相对面倾斜且与支承部接触的接触面,接触面形成为在其整体的范围内相对于相对面倾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剖视图。图2是图1中的A部的放大图。图3是图1中的A部的放大图,表示接触面小于期望的大小的情况。图4是图1中的A部的放大图,表示接触面大于期望的大小的情况。图5是图1中的A部的放大图,表示接触面形成为与期望的大小不同的大小的情况。图6是比较例的缓冲器的放大剖视图。图7是比较例的缓冲器的放大剖视图,表示接触面小于期望的大小的情况。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缓冲器的放大剖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另一个变形例的缓冲器的放大剖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另一个变形例的缓冲器的放大剖视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放大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00。在此,对将工作油用作工作流体的缓冲器100进行说明,但本实施方式能够适用于使用工作水等其他流体的缓冲器。<第1实施方式>首先,参照图1~图6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00。缓冲器100是设在例如车辆(未图示)的车身和车轴之间的、用于产生阻尼力而抑制车身的振动的装置,也称作“单筒型缓冲器”。如图1所示,缓冲器100包括封入有工作油的缸10、通过在缸10内移动而产生阻尼力的阻尼力产生部20、以及与阻尼力产生部20相连结的杆30。杆30能够相对于缸10移动,在阻尼力产生部20产生阻尼力时,该杆30与阻尼力产生部20一起移动。以下,将沿着杆30的方向称作“轴向”,将以杆30为中心的辐射方向称作“径向”,将沿着杆30的周围的方向称作“周向”。缸10具有两端开口的大致筒状的缸筒11和用于引导杆30的移动的环状的引导部12。杆30从缸筒11的一个开口11a伸出。引导部12设于缸筒11的内周。缸筒11的另一个开口(省略图示)被盖部13封闭。缓冲器100还包括用于支承引导部12的环状的支承环(支承部)14。支承环14自缸筒11的内周面11b突出,与引导部12接触。引导部12被支承环14和向径向内侧弯边的缸筒11的端部11c夹持。支承环14是具有通过使完整的圆环形状缺少一部分而形成的形状的字母C形环。也可以使用具有完整的圆环形状的O形环作为支承环14。引导部12具有用于将杆30支承为滑动自如的轴承构件15、用于封闭缸筒11的开口11a的密封构件16、以及用于保持轴承构件15和密封构件16的保持构件17。在轴承构件15和保持构件17之间设有油封件。轴承构件15形成为环状,杆30贯穿轴承构件15的孔。密封构件16包括用于将其与杆30之间密封的内周密封部分和用于将其与缸筒11之间密封的外周密封部分。密封构件16配置在缸筒11的开口11a和轴承构件15之间,用于封闭轴承构件15和杆30之间的间隙。利用密封构件16防止异物从开口11a向缸10内流入。杆30具有支承于轴承构件15的杆主体31和具有比杆主体31的外径小的外径的小径部32。小径部32自杆主体31连续地形成,在小径部32和杆主体31之间形成有台阶部33。阻尼力产生部20设于杆30的小径部32的外周。对阻尼力产生部20的构造进行详细说明。阻尼力产生部20具有将缸10的内部划分为伸长侧室1和压缩侧室2的活塞21。杆30自活塞21经由伸长侧室1伸出到缸10的外侧。以下,有时也将杆30称作“活塞杆30”。活塞21形成为环状,其收纳在缸10内并且在缸10内滑动自如。杆30的小径部32贯穿活塞21的孔,利用与形成于小径部32的外周面的外螺纹(省略图示)螺纹结合的活塞螺母22将活塞21固定于杆30。在杆30自缸10退出时,缓冲器100伸长。此时,活塞21与杆30一起向缩小伸长侧室1且扩大压缩侧室2的方向移动。在杆30进入缸10时,缓冲器100收缩。此时,活塞21与杆30一起向缩小压缩侧室2且扩大伸长侧室1的方向移动。在活塞21形成有面向伸长侧室1的伸长侧端面21a、面向压缩侧室2的压缩侧端面21b、贯通伸长侧端面21a和压缩侧端面21b之间的通路23、以及独立于通路23地贯通伸长侧端面21a和压缩侧端面21b之间的通路24。伸长侧室1和压缩侧室2借助通路23和通路24彼此连通。阻尼力产生部20还具有配置在活塞21的压缩侧端面21b的阻尼阀25和配置在活塞21的伸长侧端面21a的阻尼阀26。阻尼阀25被活塞21和活塞螺母22夹持,阻尼阀26被活塞21和杆30的台阶部33夹持。阻尼阀25由层叠于活塞21的压缩侧端面21b的多个环状的簧片阀形成。阻尼阀26由层叠于活塞21的伸长侧端面21a的多个环状的簧片阀形成。也可以是,阻尼阀25和阻尼阀26分别由1个簧片阀形成。阻尼阀25与伸长侧室1和压缩侧室2的压力差相应地将通路23打开和关闭。具体地讲,在缓冲器100进行伸长动作而使伸长侧室1和压缩侧室2的压力差达到阻尼阀25的开阀压力时,阻尼阀25开阀,容许通路23中的工作油的流动。此时,阻尼阀25对通过通路23的工作油的流动施加阻碍,使伸长侧室1和压缩侧室2之间产生压力差。在伸长侧室1和压缩侧室2的压力差未达到阻尼阀25的开阀压力的状态下,阻尼阀25闭阀,阻断通路23中的工作油的流动。同样,若缓冲器100进行收缩动作而使压缩侧室2和伸长侧室1的压力差达到阻尼阀26的开阀压力时,阻尼阀26开阀,容许通路24中的工作油的流动。此时,阻尼阀26对通过通路24的工作油的流动施加阻碍,使压缩侧室2和伸长侧室1之间产生压力差。在压缩侧室2和伸长侧室1的压力差未达到阻尼阀26的开阀压力的状态下,阻尼阀26闭阀,阻断通路24中的工作油的流动。这样,针对阻尼力产生部20而言,通过使其与杆30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缓冲器,其中,该缓冲器包括:缸筒;阻尼力产生部,其收纳在所述缸筒内并且在所述缸筒内移动自如,通过使该阻尼力产生部在所述缸筒内移动而产生阻尼力;杆,其与所述阻尼力产生部连结,从所述缸筒的开口伸出;引导部,其为环状,设在所述缸筒的内周,用于引导所述杆的移动;以及支承部,其为环状,自所述缸筒的内周面突出,用于支承所述引导部,在所述引导部形成有与所述缸筒的内周面相对的相对面和相对于所述相对面倾斜且与所述支承部接触的接触面,所述接触面形成为在其整体的范围内相对于所述相对面倾斜。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9.23 JP 2016-1858001.一种缓冲器,其中,该缓冲器包括:缸筒;阻尼力产生部,其收纳在所述缸筒内并且在所述缸筒内移动自如,通过使该阻尼力产生部在所述缸筒内移动而产生阻尼力;杆,其与所述阻尼力产生部连结,从所述缸筒的开口伸出;引导部,其为环状,设在所述缸筒的内周,用于引导所述杆的移动;以及支承部,其为环状,自所述缸筒的内周面突出,用于支承所述引导部,在所述引导部形成有与所述缸筒的内周面相对的相对面和相对于所述相对面倾斜且与所述支承部接触的接触面,所述接触面形成为在其整体的范围内相对于所述相对面倾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器,其中,所述接触面形成为直线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轮昌弘竹内秀谦
申请(专利权)人:KYB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