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室内湿度的智能建筑外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7398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1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室内湿度的智能建筑外窗,具体涉及一种可对室内的空气的湿度指标进行控制的外窗,自动根据室内湿度控制外窗的开闭进行通风换气,该方案的具体方式为,顶板一侧上方法兰固定安装有微型电机,微型电机下方输出端转动连接第一丝杆,第一丝杆穿过顶板并与之轴承转动连接,第一丝杆下端轴承转动连接底板,顶板上安装有湿度传感器和控制器;第一丝杆相对顶板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丝杆,第二丝杆与第一丝杆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第二丝杆上端轴承转动连接顶板,第二丝杆下端轴承转动连接底板,且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上均螺纹连接套筒;套筒侧壁转动连接连杆下端,连杆上端转动连接玻璃窗内侧上方,玻璃窗上端两侧与侧框铰接。

An Intelligent Building Outdoor Window with Adjustable Indoor Humidity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building outer window which can adjust the indoor humidity, in particular relates to an outer window which can control the indoor air humidity index, and automatically controls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of the outer window according to the indoor humidity for ventilation and ventilation. The specific way of the scheme is that a micro-motor is fixed on the flange above one side of the roof, and the output terminal under the micro-motor rotates to connect the first screw rod. The first screw rod passes through the top plate and rotates with the bearing, the lower bearing of the first screw rod rotates to connect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top plate is equipped with a humidity sensor and controller; the other side of the first screw rod relative to the top plate is equipped with a second screw rod, the second screw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crew rod through a synchronous belt, the upper bearing of the second screw rod rotates to connect the top plate, and the lower bearing of the second screw rod rotates to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first screw rod and the second screw rod are threaded to connect the sleeve; the sleeve side wall rotates to connect the low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the upp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rotates to connect the upper side of the glass window, and the upper sides of the glass window are hinged with the side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室内湿度的智能建筑外窗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设备,具体是一种可调节室内湿度的智能建筑外窗。
技术介绍
建筑外窗顾名思义,建筑直接对外的窗户,门也是如此。相当于建筑外墙上的窗户,因为直接对室外气候条件,所以对于窗户的保温性能,气密性,隔声性,水密性,抗风力性都有严格的要求,建筑上习惯成为外门窗同意描述其性能指标,从而区别于内门窗。但是现有的建筑外窗与普通的内门窗区别不大,功能相对来说单一,并不具有智能效果,对于室内空气混浊或者湿度等指标不能进行控制,在严寒的冬季,室内人数较多时往往或产生热气,过多的水汽会影响室内空气,需要人工手动调整窗户开闭进行换气。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室内湿度的智能建筑外窗。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克服以上技术问题,具体为:一种可调节室内湿度的智能建筑外窗,包括顶板、玻璃窗、湿度传感器、风机和安装螺纹孔,顶板下方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侧框,侧框下方固定连接顶板,所述顶板一侧上方法兰固定安装有微型电机,微型电机下方输出端转动连接第一丝杆,第一丝杆穿过顶板并与之轴承转动连接,第一丝杆下端轴承转动连接底板,顶板上安装有湿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第一丝杆相对顶板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丝杆,第二丝杆与第一丝杆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第二丝杆上端轴承转动连接顶板,第二丝杆下端轴承转动连接底板,且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上均螺纹连接套筒;所述套筒侧壁转动连接连杆下端,连杆上端转动连接玻璃窗内侧上方,玻璃窗上端两侧与侧框铰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玻璃窗中部下方转动连接支撑杆上端,支撑杆下端转动连接滑块,滑块滑动连接滑槽,滑槽设置于底板中央,且滑槽后部具有行程开关,行程开关导线连接风机。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风机为轴流式风机。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风机一侧设置有风机马达,风机马达也固定在底板上,且风机马达与风机中的叶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板和底板两侧分别开设有安装螺纹孔。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微型电机电性连接控制器,控制器电性连接湿度传感器。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风机内部安装有叶轮,风机安装于底板下方。采用以上结构后,本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具备以下优点:通过微型电机带动两侧的丝杆转动进而驱动套筒上下移动,在套筒上下移动的同时通过连杆驱动玻璃窗开合,实现自然通风排湿功效,且在玻璃窗开闭的同时利用支撑杆带动滑块滑动,滑块触及到行程开关后带动风机马达工作进而带动风机中的叶轮转动,实现强制快速除湿通风功效。附图说明图1为可调节室内湿度的智能建筑外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可调节室内湿度的智能建筑外窗中支撑杆和滑块以及滑槽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可调节室内湿度的智能建筑外窗中玻璃窗和滑块的侧视图。图中:1-顶板;2-侧框;3-底板;4-玻璃窗;5-微型电机;6-第一丝杆;7-同步带;8-第二丝杆;9-套筒;10-连杆;11-湿度传感器;12-控制器;13-支撑杆;14-滑块;15-滑槽;16-风机;17-叶轮;18-链条;19-风机马达;20-安装螺纹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另外,本专利技术中的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实施例1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可调节室内湿度的智能建筑外窗,包括顶板1、玻璃窗4、湿度传感器11、风机16和安装螺纹孔20;所述顶板1下方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侧框2,侧框2下方固定连接顶板3,需要说明的是,顶板1和底板3两侧分别开设有安装螺纹孔20,通过顶板1和底板3上的安装螺纹孔20将窗体整体安装于建筑外墙上;所述顶板1一侧上方法兰固定安装有微型电机5,微型电机5下方输出端转动连接第一丝杆6,第一丝杆6穿过顶板1并与之轴承转动连接,第一丝杆6下端轴承转动连接底板3,具体地,顶板1上安装有湿度传感器11和控制器12,微型电机5电性连接控制器12,控制器12电性连接湿度传感器11,当湿度传感器11检测到室内湿度超过设定值时,控制器12将微型电机5接通电源带动第一丝杆6转动。所述第一丝杆6相对顶板1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丝杆8,第二丝杆8与第一丝杆6之间通过同步带7连接,第二丝杆8上端轴承转动连接顶板1,第二丝杆8下端轴承转动连接底板3,且第一丝杆6和第二丝杆8上均螺纹连接套筒9,转动的第一丝杆6通过同步带7带动第二丝杆8跟随转动;所述套筒9侧壁转动连接连杆10下端,连杆10上端转动连接玻璃窗4内侧上方,玻璃窗4上端两侧与侧框2铰接,转动的第一丝杆6和第二丝杆8通过连杆10带动玻璃窗4翻转打开实现通风换气排湿的功能;所述玻璃窗4中部下方转动连接支撑杆13上端,支撑杆13下端转动连接滑块14,滑块14滑动连接滑槽15,滑槽15设置于底板3中央,且滑槽15后部具有行程开关,行程开关导线连接风机16,在玻璃窗4转动打开的同时通过支撑杆13带动滑块14在滑槽15内滑动,当滑块14触碰到位于滑槽15中的行程开关后便会将风机16打开,实现进一步的通风换气排湿功能,实现快速换气除湿功效。实施例2为了进一步对上述可调节室内湿度的智能建筑外窗进行解释说明,本申请提供又一实施例,该实施例中的可调节室内湿度的智能建筑外窗具有如下技术特征:所述风机16为轴流式风机,其内部安装有叶轮17,风机16安装于底板3下方,风机16一侧设置有风机马达19,风机马达19也固定在底板3上,且风机马达19与风机16中的叶轮17之间通过链条18连接,通过风机马达19通电工作利用链条18带动风机16中的叶轮17转动进行排风除湿。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具体描述,易知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顶板1和底板3上的安装螺纹孔20将窗体整体安装于建筑外墙上,当湿度传感器11检测到室内湿度超过设定值时,控制器12将微型电机5接通电源带动第一丝杆6转动,转动的第一丝杆6通过同步带7带动第二丝杆8跟随转动,转动的第一丝杆6和第二丝杆8通过连杆10带动玻璃窗4翻转打开实现通风换气排湿的功能,在玻璃窗4转动打开的同时通过支撑杆13带动滑块14在滑槽15内滑动,当滑块14触碰到位于滑槽15中的行程开关后便会将风机16打开,实现进一步的通风换气排湿功能,实现快速换气除湿功效,通过风机马达19通电工作利用链条18带动风机16中的叶轮17转动进行排风除湿。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湿度传感器和控制器为现有技术的应用,利用微型电机带动两侧的丝杆转动进而驱动套筒上下移动,在套筒上下移动的同时通过连杆驱动玻璃窗开合,实现自然通风排湿功效,且在玻璃窗开闭的同时利用支撑杆带动滑块滑动,滑块触及到行程开关后带动风机马达工作进而带动风机中的叶轮转动,实现强制快速除湿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室内湿度的智能建筑外窗,包括顶板(1)、玻璃窗(4)、湿度传感器(11)、风机(16)和安装螺纹孔(20),顶板(1)下方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侧框(2),侧框(2)下方固定连接顶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一侧上方法兰固定安装有微型电机(5),微型电机(5)下方输出端转动连接第一丝杆(6),第一丝杆(6)穿过顶板(1)并与之轴承转动连接,第一丝杆(6)下端轴承转动连接底板(3),顶板(1)上安装有湿度传感器(11)和控制器(12);所述第一丝杆(6)相对顶板(1)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丝杆(8),第二丝杆(8)与第一丝杆(6)之间通过同步带(7)连接,第二丝杆(8)上端轴承转动连接顶板(1),第二丝杆(8)下端轴承转动连接底板(3),且第一丝杆(6)和第二丝杆(8)上均螺纹连接套筒(9);所述套筒(9)侧壁转动连接连杆(10)下端,连杆(10)上端转动连接玻璃窗(4)内侧上方,玻璃窗(4)上端两侧与侧框(2)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室内湿度的智能建筑外窗,包括顶板(1)、玻璃窗(4)、湿度传感器(11)、风机(16)和安装螺纹孔(20),顶板(1)下方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侧框(2),侧框(2)下方固定连接顶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一侧上方法兰固定安装有微型电机(5),微型电机(5)下方输出端转动连接第一丝杆(6),第一丝杆(6)穿过顶板(1)并与之轴承转动连接,第一丝杆(6)下端轴承转动连接底板(3),顶板(1)上安装有湿度传感器(11)和控制器(12);所述第一丝杆(6)相对顶板(1)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丝杆(8),第二丝杆(8)与第一丝杆(6)之间通过同步带(7)连接,第二丝杆(8)上端轴承转动连接顶板(1),第二丝杆(8)下端轴承转动连接底板(3),且第一丝杆(6)和第二丝杆(8)上均螺纹连接套筒(9);所述套筒(9)侧壁转动连接连杆(10)下端,连杆(10)上端转动连接玻璃窗(4)内侧上方,玻璃窗(4)上端两侧与侧框(2)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室内湿度的智能建筑外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窗(4)中部下方转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宇新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