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车组变流器用前向多翼式铆接双叶轮离心通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7220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1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动车组变流器用前向多翼式铆接双叶轮离心通风机,包括:左蜗壳、左叶轮、进风口、三相异步电动机、右蜗壳、右叶轮、安装架、连接角铝,所述的左蜗壳、右蜗壳通过底部的安装孔与安装架用螺栓相连接,并通过连接角铝相互固定;所述的左叶轮、右叶轮通过电机两侧的轴伸固定于蜗壳左、右蜗壳的内部,所述的进风口通过第一侧板上的安装组块固定于左蜗壳、右蜗壳的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一种动车组变流器用前向多翼式铆接双叶轮离心通风机的改进,具有高效、低噪、结构简单紧凑、空间小且可靠性高的、便于在动车组变流器内安装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A forward multi-wing riveted double impeller centrifugal fan for converter of EMU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orward multi-wing riveted double impeller centrifugal fan for converter of EMU, which comprises a left volute, a left impeller, an air inlet, a three-phase asynchronous motor, a right volute, a right impeller, a mounting frame and a connecting angle aluminium. The left volute and the right volute are connected with bolts for the mounting frame through the bottom mounting hole, and are fixed with each other through the connecting angle aluminium. The left impeller and the right impeller are fixed in the inner part of the volute through the axle extension on both sides of the motor. The air inlet is fix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left volute and the right volute through the installation block on the first side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efficiency, low noise, simple and compact structure, and space by improving the forward multi-wing riveted double impeller centrifugal fan used in the converter of the EMU.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size, high reliability and easy installation in the converter of EMU, thereby effectively solving the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raised in the background technology of the utility mod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车组变流器用前向多翼式铆接双叶轮离心通风机
本技术涉及流体机械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小空间、低噪音、低振动高安全可靠性和高效率的动车组变流器用前向多翼式铆接双叶轮离心通风机。
技术介绍
随着近年来我国高速动车组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作为动车组上核心部件之一的变流器各部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风机作为变流器散热的核心部件,已逐步要求进行提效、减震、低噪和轻量化;与此同时,对风机的可靠性做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所有的可靠性指标中,安全可靠性无疑是最重要的,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动车组变流器用前向多翼式铆接双叶轮离心通风机,从前向多翼式叶片出发,采用了新型的铆接工艺来代替原有的焊接工艺,一方面解决了叶轮空间小、叶片数多而造成的焊接工艺难度大的问题,同时也从根本上解决了焊缝密而多导致的焊接变形,通过叶片铆接孔的精准定位,也更好的保证了每个叶片的安装角及尺寸;同时在叶片成型环节,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叶片成型方式,利用四套叶片模具代替传统的压型、折弯成型工艺,解决了普通叶片成型过程中出现的尺寸偏差、重量偏差及一致性低等问题;同时通过高强度铆钉的选用及冲压铆接,提高了叶轮的临界转速、结构安全可靠性和生产效率,上述所采取的各种举措,对于保证风机性能稳定及安全可靠性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动车组变流器对冷却风机的结构要求,风机的类型为双叶轮离心通风机,安装在动车组变流器前端安装座上;风机流量为3000m3/h(标准状态下);静压为≥960Pa(标准状态下);噪音(声压级)不大于85dB(A);根据整个风机的外形尺寸、安装结构及噪声要求,风机唯有设计为双向进气、双叶轮及前向式,方能满足上述性能、结构及噪声需求,现有的动车组变流器用离心通风机在使用时结构复杂、噪音大、占用空间大、不方便安装,且可靠性低,随着时间推迟,不间断的出现叶片断裂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动车组的安全可靠运行。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了一种高效、低噪、结构简单紧凑、空间小且可靠性高的、便于在动车组变流器内安装且安全可靠性高的动车组变流器用前向多翼式铆接双叶轮离心通风机,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实际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车组变流器用前向多翼式铆接双叶轮离心通风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结构复杂、噪音大、占用空间大、不方便安装且安全可靠性低等问题和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动车组变流器用前向多翼式铆接双叶轮离心通风机,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动车组变流器用前向多翼式铆接双叶轮离心通风机,包括:左蜗壳、第一侧板、第二侧板、进风口、左叶轮、第一螺栓、连接角铝、三相异步电动机、第二螺栓、右叶轮、安装组块、右蜗壳、第三螺栓、第四螺栓、安装架、出风口、第三铆钉、顶板、安装架基板、安装架加强板、安装角板、电机安装基板、电机安装垫板、加强支板、轮芯、第一铆钉、第二铆钉、叶轮后轮盘、叶片、叶轮前轮盘;所述的安装架由安装架基板、安装架加强板、电机安装基板、电机安装垫板、加强支板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具体为,安装架基板分别与电机安装基板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安装架基板之间通过加强支板进行连接固定,在安装架基板的外壁有通过焊接方式连接的安装架加强板;电机安装基板与电机安装垫板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电机安装垫板上安装有通过第四螺栓连接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所述安装架基板的左侧端面安装有标准螺旋线型左蜗壳,且左蜗壳通过第三螺栓与安装架基板相连接;所述安装架基板的右侧端面安装有标准螺旋线型右蜗壳,且右蜗壳通过第三螺栓与安装架基板相连接;所述左蜗壳是由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及出风口、顶板通过塞焊焊接方式所组成;第一侧板上有通过第三铆钉连接的安装组块,在左蜗壳的外侧面上,进风口通过螺栓与左蜗壳上的安装组块相连,所述左蜗壳的底部安装有安装角板,且安装角板通过焊接方式与左蜗壳相连,安装角板通过第三螺栓与安装架基板相连接,第二侧板与连接角铝通过第二螺栓相连接;所述右蜗壳是由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及出风口、顶板通过塞焊焊接方式所组成;第一侧板上有通过第三铆钉连接的安装组块,在右蜗壳的外侧面上,进风口通过第一螺栓与右蜗壳上的安装组块相连,所述右蜗壳的底部安装有安装角板,且安装角板通过焊接方式与右蜗壳相连,安装角板通过第三螺栓与安装架基板相连接,第二侧板与连接角铝通过第二螺栓相连接;所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左侧转轴安装有左叶轮,且所述左叶轮与三相异步电动机通过销柱相连接,所述左叶轮由轮芯、第一铆钉、第二铆钉、叶轮后轮盘、叶片、叶轮前轮盘通过铆接方式制作而成,具体为,所述轮芯的外壁通过第一铆钉安装有叶轮后轮盘;所述叶轮后轮盘的左侧外壁通过叶片安装有叶轮前轮盘,且叶轮后轮盘与叶片及叶轮前轮盘均通过第二铆钉相连接;所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右侧转轴安装有右叶轮,且所述右叶轮与三相异步电动机通过销柱相连接,所述右叶轮由轮芯、第一铆钉、第二铆钉、叶轮后轮盘、叶片、叶轮前轮盘通过铆接方式制作而成,具体为,所述轮芯的外壁通过第一铆钉安装有叶轮后轮盘;所述叶轮后轮盘的左侧外壁通过叶片安装有叶轮前轮盘,且叶轮后轮盘与叶片及叶轮前轮盘均通过第二铆钉相连接;所述三相异步电动机通过第四螺栓安装于安装架上,且三相异步电动机左侧安装有左叶轮,三相异步电动机右侧安装有右叶轮,左蜗壳外侧安装有进风口,且左蜗壳通过安装角板安装于安装架上,左叶轮固定于左蜗壳内部;右蜗壳外侧安装有进风口,且右蜗壳通过安装角板安装于安装架上,右叶轮固定于右蜗壳内部,且左蜗壳与右蜗壳之间通过连接角铝固定。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动车组变流器用前向多翼式铆接双叶轮离心通风机所述左蜗壳与右蜗壳为左右对称式结构设置,且左蜗壳与右蜗壳的底部均设置有安装角板通过螺栓与安装架基板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动车组变流器用前向多翼式铆接双叶轮离心通风机所述左叶轮与右叶轮为左右对称式结构设置,且左叶轮与右叶轮均由轮芯、第一铆钉、第二铆钉、叶轮后轮盘、叶片、叶轮前轮盘铆接而成。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动车组变流器用前向多翼式铆接双叶轮离心通风机所述叶片为Q345E板材,数量为60片,且所述叶片通过四套成型模具制作而成,且所述叶片叶型为圆弧状,呈圆环状均匀分布在叶轮前轮盘与叶轮后轮盘的内壁边缘。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动车组变流器用前向多翼式铆接双叶轮离心通风机所述叶轮前盘与叶片及叶轮后轮盘、轮芯通过铆接方式构成左叶轮和右叶轮,且左叶轮和右叶轮均由1个叶轮前轮盘、60片叶片、1个叶轮后轮盘、240个第二铆钉、6个第一铆钉及一个轮芯组成。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动车组变流器用前向多翼式铆接双叶轮离心通风机所述左蜗壳内设置左叶轮,右蜗壳内设置右叶轮,且左叶轮、右叶轮均为前向多翼式铆接结构设置。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动车组变流器用前向多翼式铆接双叶轮离心通风机所述顶板外观呈弧形状设置,且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边缘沿蜗壳型线设置有凹槽,并且顶板与凹槽的连接处均采用塞焊焊接方式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动车组变流器用前向多翼式铆接双叶轮离心通风机所述轮芯的型号为20#,且轮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车组变流器用前向多翼式铆接双叶轮离心通风机,包括:左蜗壳(1)、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进风口(4)、左叶轮(5)、第一螺栓(6)、连接角铝(7)、三相异步电动机(8)、第二螺栓(9)、右叶轮(10)、安装组块(11)、右蜗壳(12)、第三螺栓(13)、第四螺栓(14)、安装架(15)、出风口(16)、第三铆钉(17)、顶板(18)、安装架基板(19)、安装架加强板(20)、安装角板(21)、电机安装基板(22)、电机安装垫板(23)、加强支板(24)、轮芯(25)、第一铆钉(26)、第二铆钉(27)、叶轮后轮盘(28)、叶片(29)、叶轮前轮盘(3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架(15)由安装架基板(19)、安装架加强板(20)、电机安装基板(22)、电机安装垫板(23)、加强支板(24)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具体为,安装架基板(19)分别与电机安装基板(22)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安装架基板(19)之间通过加强支板(24)进行连接固定,在安装架基板(19)的外壁有通过焊接方式连接的安装架加强板(20);电机安装基板(22)与电机安装垫板(23)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电机安装垫板(23)上安装有通过第四螺栓(14)连接的三相异步电动机(8);所述安装架基板(19)的左侧端面安装有标准螺旋线型左蜗壳(1),且左蜗壳(1)通过第三螺栓(13)与安装架基板(19)相连接;所述安装架基板(19)的右侧端面安装有标准螺旋线型右蜗壳(12),且右蜗壳(12)通过第三螺栓(13)与安装架基板(19)相连接;所述左蜗壳(1)是由第一侧板(2)与第二侧板(3)及出风口(16)、顶板(18)通过塞焊焊接方式所组成;第一侧板(2)上有通过第三铆钉(17)连接的安装组块(11),在左蜗壳(1)的外侧面上,进风口(4)通过螺栓与左蜗壳(1)上的安装组块(11)相连,所述左蜗壳(1)的底部安装有安装角板(21),且安装角板(21)通过焊接方式与左蜗壳(1)相连,安装角板(21)通过第三螺栓(13)与安装架基板(19)相连接,第二侧板(3)与连接角铝(7)通过第二螺栓(9)相连接;所述右蜗壳(12)是由第一侧板(2)与第二侧板(3)及出风口(16)、顶板(18)通过塞焊焊接方式所组成;第一侧板(2)上有通过第三铆钉(17)连接的安装组块(11),在右蜗壳(12)的外侧面上,进风口(4)通过螺栓与右蜗壳(12)上的安装组块(11)相连,所述右蜗壳(12)的底部安装有安装角板(21),且安装角板(21)通过焊接方式与右蜗壳(12)相连,安装角板(21)通过第三螺栓(13)与安装架基板(19)相连接,第二侧板(3)与连接角铝(7)通过第二螺栓(9)相连接;所述三相异步电动机(8)的左侧转轴安装有左叶轮(5),且所述左叶轮(5)与三相异步电动机(8)通过销柱相连接,所述左叶轮(5)由轮芯(25)、第一铆钉(26)、第二铆钉(27)、叶轮后轮盘(28)、叶片(29)、叶轮前轮盘(30)通过铆接方式制作而成,具体为,所述轮芯(25)的外壁通过第一铆钉(26)安装有叶轮后轮盘(28);所述叶轮后轮盘(28)的左侧外壁通过叶片(29)安装有叶轮前轮盘(30),且叶轮后轮盘(28)与叶片(29)及叶轮前轮盘(30)均通过第二铆钉(27)相连接;所述三相异步电动机(8)的右侧转轴安装有右叶轮(10),且所述右叶轮(10)与三相异步电动机(8)通过销柱相连接,所述右叶轮(10)由轮芯(25)、第一铆钉(26)、第二铆钉(27)、叶轮后轮盘(28)、叶片(29)、叶轮前轮盘(30)通过铆接方式制作而成,具体为,所述轮芯(25)的外壁通过第一铆钉(26)安装有叶轮后轮盘(28);所述叶轮后轮盘(28)的左侧外壁通过叶片(29)安装有叶轮前轮盘(30),且叶轮后轮盘(28)与叶片(29)及叶轮前轮盘(30)均通过第二铆钉(27)相连接;所述三相异步电动机(8)通过第四螺栓(14)安装于安装架(15)上,且三相异步电动机(8)左侧安装有左叶轮(5),三相异步电动机(8)右侧安装有右叶轮(10),左蜗壳(1)外侧安装有进风口(4),且左蜗壳(1)通过安装角板(21)安装于安装架(15)上,左叶轮(5)固定于左蜗壳(1)内部;右蜗壳(12)外侧安装有进风口(4),且右蜗壳(12)通过安装角板(21)安装于安装架(15)上,右叶轮(10)固定于右蜗壳(12)内部,且左蜗壳(1)与右蜗壳(12)之间通过连接角铝(7)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车组变流器用前向多翼式铆接双叶轮离心通风机,包括:左蜗壳(1)、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进风口(4)、左叶轮(5)、第一螺栓(6)、连接角铝(7)、三相异步电动机(8)、第二螺栓(9)、右叶轮(10)、安装组块(11)、右蜗壳(12)、第三螺栓(13)、第四螺栓(14)、安装架(15)、出风口(16)、第三铆钉(17)、顶板(18)、安装架基板(19)、安装架加强板(20)、安装角板(21)、电机安装基板(22)、电机安装垫板(23)、加强支板(24)、轮芯(25)、第一铆钉(26)、第二铆钉(27)、叶轮后轮盘(28)、叶片(29)、叶轮前轮盘(3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架(15)由安装架基板(19)、安装架加强板(20)、电机安装基板(22)、电机安装垫板(23)、加强支板(24)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具体为,安装架基板(19)分别与电机安装基板(22)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安装架基板(19)之间通过加强支板(24)进行连接固定,在安装架基板(19)的外壁有通过焊接方式连接的安装架加强板(20);电机安装基板(22)与电机安装垫板(23)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电机安装垫板(23)上安装有通过第四螺栓(14)连接的三相异步电动机(8);所述安装架基板(19)的左侧端面安装有标准螺旋线型左蜗壳(1),且左蜗壳(1)通过第三螺栓(13)与安装架基板(19)相连接;所述安装架基板(19)的右侧端面安装有标准螺旋线型右蜗壳(12),且右蜗壳(12)通过第三螺栓(13)与安装架基板(19)相连接;所述左蜗壳(1)是由第一侧板(2)与第二侧板(3)及出风口(16)、顶板(18)通过塞焊焊接方式所组成;第一侧板(2)上有通过第三铆钉(17)连接的安装组块(11),在左蜗壳(1)的外侧面上,进风口(4)通过螺栓与左蜗壳(1)上的安装组块(11)相连,所述左蜗壳(1)的底部安装有安装角板(21),且安装角板(21)通过焊接方式与左蜗壳(1)相连,安装角板(21)通过第三螺栓(13)与安装架基板(19)相连接,第二侧板(3)与连接角铝(7)通过第二螺栓(9)相连接;所述右蜗壳(12)是由第一侧板(2)与第二侧板(3)及出风口(16)、顶板(18)通过塞焊焊接方式所组成;第一侧板(2)上有通过第三铆钉(17)连接的安装组块(11),在右蜗壳(12)的外侧面上,进风口(4)通过螺栓与右蜗壳(12)上的安装组块(11)相连,所述右蜗壳(12)的底部安装有安装角板(21),且安装角板(21)通过焊接方式与右蜗壳(12)相连,安装角板(21)通过第三螺栓(13)与安装架基板(19)相连接,第二侧板(3)与连接角铝(7)通过第二螺栓(9)相连接;所述三相异步电动机(8)的左侧转轴安装有左叶轮(5),且所述左叶轮(5)与三相异步电动机(8)通过销柱相连接,所述左叶轮(5)由轮芯(25)、第一铆钉(26)、第二铆钉(27)、叶轮后轮盘(28)、叶片(29)、叶轮前轮盘(30)通过铆接方式制作而成,具体为,所述轮芯(25)的外壁通过第一铆钉(26)安装有叶轮后轮盘(28);所述叶轮后轮盘(28)的左侧外壁通过叶片(29)安装有叶轮前轮盘(30),且叶轮后轮盘(28)与叶片(29)及叶轮前轮盘(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亮詹腾颜建田成毅童晨谢小澜谭华容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联诚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湖南联诚轨道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