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向同行通行方式的交叉路口及其通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17113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1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八方向同行通行方式的交叉路口,包括交叉道路、路口交通信号灯、停止线、对向车行道分界线、左转导向车道、直行导向车道、非机动车道和行车导向标线,非机动车道上设有非机动车转行装置,道路上位于非机动车转行装置的后侧设有借道交通信号灯、直行借道停止线和左转借道停止线,左转机动车通过左转借用过渡车道和左转借用导向车道左转,直行机动车通过直行借用过渡车道和对向直行出口借用车道直行,还公开了具体的通行方法;实现了交叉口处道路直行、左转、右转的同时通过,行人、非机动车可自由通过交叉口,该交叉路口通行模式适应性广,通行难度低,路口交通信号灯的控制相位可由四个减少到两个,通行效率可提高100%以上。

Intersection of Eight-Direction Peer-to-Peer Traffic and Its Traffic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tersection with eight-way peer-to-peer traffic mode, including intersection road, intersection traffic lights, stop line, opposite lane demarcation line, left-turn lane, direct lane, non-motorized lane and Vehicle-oriented marking line, non-motorized lane is equipped with non-motorized vehicle turning device, and on the back side of non-motorized vehicle turning device is equipped with bypass crossing. Left-turn motor vehicles turn left through the left-turn borrowed transition lane and the left-turn borrowed guide lane, and direct motor vehicles go straight through the direct borrowed transition lane and the opposite direct exit borrowed lane. Specific traffic methods are also disclosed; the road at intersection passes straight, left-turn and right-turn at the same time, pedestrians, non-pedestrians and non-pedestrians pass at the same time. Vehicles can pass freely through intersections, which have wide adaptability and low difficulty. The control phase of traffic lights at intersections can be reduced from four to two, and the traffic efficiency can be increased by more than 1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八方向同行通行方式的交叉路口及其通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车辆导流
,尤其涉及一种八方向同行通行方式的交叉路口,还涉及该交叉路口的具体通行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迅猛发展,国民收入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近五年来,各家庭的汽车保有量大幅度提升,虽然城市道路建设和公共交通设施也随之不断建设及完善,但城市交叉路口的交通系统及通行方法改进力度有限,在早、中、晚等交通高峰期,城市交叉路口普遍进入超级拥堵状态。通过观察分析,造成城市交通拥堵因素不仅是汽车保有量的增长,还有路口密集、交通组织复杂、交通参与主体多等,且同一条道路往往担负着交通、集散、服务等多重功能;再加上城市道路交通路口密集,交叉口间距小,路口转向需求大等因素,交叉路口既要照顾机动车快速通过路口,避免道路大面积拥堵,同时也要照顾大量的行人和非机动车,避免其在交叉路口长时间等待,综合上述现象,无论路权分配向哪一方倾斜,都会造成对方不便,因此交叉路口的交通系统及行走方法,已进入调节城市道路交通通行能力的瓶颈。需要对交叉路口进行改进,以避免上述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本道或横道双向直行、双向左转及本道和横道两道路双向右转可同时行驶,大幅度缓解交叉路口交通压力的八方向同行通行方式的交叉路口。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八方向同行通行方式的交叉路口,包括两条交叉设置的道路,两条所述道路的交叉口处对应安装有配合使用的路口交通信号灯和停止线,各条所述道路表面对应设有对向车行道分界线,交叉口入口侧的各条所述道路上自所述对向车行道分界线向外依次布置有至少一条左转导向车道、至少一条直行导向车道和一条非机动车道,相邻两车道之间设有同向车行道分界线,所述同向车行道分界线另一侧依次设有至少一条直行出口车道和一条对向非机动车道,所述非机动车道上设有非机动车转行装置,各条所述道路上的所述非机动车转行装置连通设置,所述非机动车转行装置与交叉口之间的部分所述非机动车道转做右转导向车道,所述直行导向车道与所述右转导向车道之间的部分所述同向车行道分界线设置为右转变道虚线,所述道路上位于所述非机动车转行装置的后侧设有借道交通信号灯,所述借道交通信号灯两侧的所述左转导向车道上设有配合使用的左转借道停止线和直行借道停止线,所述左转借道停止线与所述左转导向车道相邻的所述直行出口车道之间设有左转借用过渡车道,所述对向车行道分界线另一侧与所述左转导向车道相邻的部分所述直行出口车道转做左转借用导向车道,所述左转借用过渡车道与所述左转借用导向车道连通设置,所述左转借道停止线与交叉口之间的部分所述左转导向车道转做对向直行出口借用车道,所述对向直行出口借用车道与所述左转导向车道相邻的所述直行出口车道之间连通有直行借用过渡车道,所述左转借用导向车道与所述对向直行出口借用车道相邻设置,交叉口内位于所述对向直行出口借用车道与对向的所述直行导向车道之间、所述直行导向车道与对向的所述对向直行出口借用车道之间分别设有交叉口过渡导向车道,各车道表面对应设有配合使用的行车导向标线。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左转借用过渡车道与所述直行借用过渡车道的重叠区域内填充有禁止停车网状线,所述左转借用过渡车道、所述直行借用过渡车道与相邻的所述同向车行道分界线围成的区域内设置导流线斜线。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非机动车转行装置包括交叉口入口侧所述非机动车道上对应设置的非机动车及行人地下通道入口,交叉口出口侧所述非机动车道上对应设置的非机动车及行人地下通道出口,所述非机动车及行人地下通道入口与所述非机动车及行人地下通道出口侧部设有方便行人通行的楼梯,交叉口的地表以下设有连通所述非机动车及行人地下通道入口与所述非机动车及行人地下通道出口的非机动车及行人地下通道,与各条所述道路对应的所述非机动车及行人地下通道在交叉口的地表以下连通设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非机动车及行人地下通道的高度设置为2.5~3m,所述非机动车及行人地下通道与所述非机动车及行人地下通道入口、所述非机动车及行人地下通道出口之间的坡度设置为4~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非机动车转行装置设置为上天桥通道或下天桥通道,各方向的所述上天桥通道或所述下天桥通道连通设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行车导向标线包括设于所述左转导向车道表面的左转导向箭头标线,设于所述直行导向车道表面的直行导向箭头标线,所述左转导向箭头标线和所述直行导向箭头标线设于所述借道交通信号灯的后侧,设于所述非机动车道表面的非机动车图形标线,设于所述右转导向车道表面的右转导向箭头标线,设于所述对向直行出口借用车道表面的对向直行借用车道导向箭头标线,设于所述左转借用导向车道表面的左转借用车道导向箭头标线,所述对向车行道分界线另一侧的各所述直行出口车道表面设有对向驶离导向箭头标线。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借道交通信号灯朝向交叉口的一侧安装有指挥所述对向直行出口借用车道内机动车通行的借用车道直行信号灯,所述直行借道停止线对应所述借用车道直行信号灯设置,所述借道交通信号灯背向交叉口的一侧安装有指挥所述左转导向车道内机动车通行的借用车道左转信号灯,所述左转借道停止线对应所述借用车道左转信号灯设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八方向同行通行方式的交叉路口的通行方法,按照机动车行驶方向,将所述道路分为本道路与横道,所述本道路与所述横道均为双向通行道路,包括以下过程,本道路行驶:本道路的所述路口交通信号灯的信号灯为红色时,直行机动车在所述停止线前停车待行;所述借道交通信号灯上的所述借用车道左转信号灯为绿色时,所述左转导向车道上的左转机动车通过所述左转借用过渡车道进入至所述左转借用导向车道,并在所述停止线前停车待行,此时所述借道交通信号灯上的所述借用车道直行信号灯为红灯,所述对向直行出口借用车道内的机动车在所述直行借道停止线处停车待行;所述借道交通信号灯上的所述借用车道左转信号灯变为红色时,所述左转导向车道上的左转机动车在所述左转借道停止线前停车待行,此时所述借道交通信号灯上的所述借用车道直行信号灯为绿灯,所述对向直行出口借用车道内的机动车可启动,通过所述直行借用过渡车道进入至对向的所述直行出口车道内驶离;所述路口交通信号灯的信号灯为绿色时,此时所述借道交通信号灯上的所述借用车道左转信号灯为红色,所述借道交通信号灯上的所述借用车道直行信号灯为绿灯,本道路的直行、左转机动车启动;本道路的直行机动车通过交叉口后,进入至对向车道上的所述对向直行出口借用车道内,并通过所述直行借用过渡车道转入本道路出口侧的所述直行出口车道上驶出;本道路的左转机动车在所述左转借用导向车道内启动,左转通过交叉口并进入至横道交叉口出口侧的所述直行出口车道内驶出;本道路行驶时,横道待行:横道的所述路口交通信号灯的信号灯为红色,横道的所述借道交通信号灯上的所述借用车道左转信号灯变为绿色,横道的所述左转导向车道上的左转机动车通过所述左转借用过渡车道进入至横道的所述左转借用导向车道,并在横道的所述停止线前停车待行,此时,横道的所述借道交通信号灯上的所述借用车道直行信号灯为红灯,横道的所述对向直行出口借用车道内的机动车在所述直行借道停止线处停车待行;横道的所述借道交通信号灯上的所述借用车道左转信号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八方向同行通行方式的交叉路口,包括两条交叉设置的道路,两条所述道路的交叉口处对应安装有配合使用的路口交通信号灯和停止线,各条所述道路表面对应设有对向车行道分界线,交叉口入口侧的各条所述道路上自所述对向车行道分界线向外依次布置有至少一条左转导向车道、至少一条直行导向车道和一条非机动车道,相邻两车道之间设有同向车行道分界线,所述同向车行道分界线另一侧依次设有至少一条直行出口车道和一条对向非机动车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机动车道上设有非机动车转行装置,各条所述道路上的所述非机动车转行装置连通设置,所述非机动车转行装置与交叉口之间的部分所述非机动车道转做右转导向车道,所述直行导向车道与所述右转导向车道之间的部分所述同向车行道分界线设置为右转变道虚线,所述道路上位于所述非机动车转行装置的后侧设有借道交通信号灯,所述借道交通信号灯两侧的所述左转导向车道上设有配合使用的左转借道停止线和直行借道停止线,所述左转借道停止线与所述左转导向车道相邻的所述直行出口车道之间设有左转借用过渡车道,所述对向车行道分界线另一侧与所述左转导向车道相邻的部分所述直行出口车道转做左转借用导向车道,所述左转借用过渡车道与所述左转借用导向车道连通设置,所述左转借道停止线与交叉口之间的部分所述左转导向车道转做对向直行出口借用车道,所述对向直行出口借用车道与所述左转导向车道相邻的所述直行出口车道之间连通有直行借用过渡车道,所述左转借用导向车道与所述对向直行出口借用车道相邻设置,交叉口内位于所述对向直行出口借用车道与对向的所述直行导向车道之间、所述直行导向车道与对向的所述对向直行出口借用车道之间分别设有交叉口过渡导向车道,各车道表面对应设有配合使用的行车导向标线。...

【技术特征摘要】
1.八方向同行通行方式的交叉路口,包括两条交叉设置的道路,两条所述道路的交叉口处对应安装有配合使用的路口交通信号灯和停止线,各条所述道路表面对应设有对向车行道分界线,交叉口入口侧的各条所述道路上自所述对向车行道分界线向外依次布置有至少一条左转导向车道、至少一条直行导向车道和一条非机动车道,相邻两车道之间设有同向车行道分界线,所述同向车行道分界线另一侧依次设有至少一条直行出口车道和一条对向非机动车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机动车道上设有非机动车转行装置,各条所述道路上的所述非机动车转行装置连通设置,所述非机动车转行装置与交叉口之间的部分所述非机动车道转做右转导向车道,所述直行导向车道与所述右转导向车道之间的部分所述同向车行道分界线设置为右转变道虚线,所述道路上位于所述非机动车转行装置的后侧设有借道交通信号灯,所述借道交通信号灯两侧的所述左转导向车道上设有配合使用的左转借道停止线和直行借道停止线,所述左转借道停止线与所述左转导向车道相邻的所述直行出口车道之间设有左转借用过渡车道,所述对向车行道分界线另一侧与所述左转导向车道相邻的部分所述直行出口车道转做左转借用导向车道,所述左转借用过渡车道与所述左转借用导向车道连通设置,所述左转借道停止线与交叉口之间的部分所述左转导向车道转做对向直行出口借用车道,所述对向直行出口借用车道与所述左转导向车道相邻的所述直行出口车道之间连通有直行借用过渡车道,所述左转借用导向车道与所述对向直行出口借用车道相邻设置,交叉口内位于所述对向直行出口借用车道与对向的所述直行导向车道之间、所述直行导向车道与对向的所述对向直行出口借用车道之间分别设有交叉口过渡导向车道,各车道表面对应设有配合使用的行车导向标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方向同行通行方式的交叉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转借用过渡车道与所述直行借用过渡车道的重叠区域内填充有禁止停车网状线,所述左转借用过渡车道、所述直行借用过渡车道与相邻的所述同向车行道分界线围成的区域内设置导流线斜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方向同行通行方式的交叉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机动车转行装置包括交叉口入口侧所述非机动车道上对应设置的非机动车及行人地下通道入口,交叉口出口侧所述非机动车道上对应设置的非机动车及行人地下通道出口,所述非机动车及行人地下通道入口与所述非机动车及行人地下通道出口侧部设有方便行人通行的楼梯,交叉口的地表以下设有连通所述非机动车及行人地下通道入口与所述非机动车及行人地下通道出口的非机动车及行人地下通道,与各条所述道路对应的所述非机动车及行人地下通道在交叉口的地表以下连通设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八方向同行通行方式的交叉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机动车及行人地下通道的高度设置为2.5~3m,所述非机动车及行人地下通道与所述非机动车及行人地下通道入口、所述非机动车及行人地下通道出口之间的坡度设置为4~6%。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方向同行通行方式的交叉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机动车转行装置设置为上天桥通道或下天桥通道,各方向的所述上天桥通道或所述下天桥通道连通设置。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方向同行通行方式的交叉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导向标线包括设于所述左转导向车道表面的左转导向箭头标线,设于所述直行导向车道表面的直行导向箭头标线,所述左转导向箭头标线和所述直行导向箭头标线设于所述借道交通信号灯的后侧,设于所述非机动车道表面的非机动车图形标线,设于所述右转导向车道表面的右转导向箭头标线,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兆岩常承瑜常承宗常宝岗常洁常嘉睿戴雅文戴静文毛晓晓黄臻孙浩文丁方利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易达优道交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