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固定建筑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7066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1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固定建筑模板。包括钢结构框架,框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塑料模板,框架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公头,与连接公头的位置相对立的框架另一侧设置有连接母头,连接公头与连接母头处于同一平面内;连接公头内设置有滑动外筒,滑动外筒内有可在连接时伸出的滑动内筒,滑动内筒内有活动块,活动块上有限位块;连接母头内有限位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因为连接公头和连接母头都设置在框架内,故在运输时可以任意方向叠放,方便运输。在连接时,可以通过按动按钮B让滑动内筒伸出,可以通过按钮A让活动块沿滑动内筒的径向运动,可以通过按动按钮C让顶块顶在活动块中间。使建筑模板的连接和拆卸都非常方便。

An Automatic Fixed Building Formwork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uilding materials, in particular to an automatic fixing building template. Including steel structure frame, two sides of the fram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plastic formwork, one side of th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connecting head, the other side of the frame opposite to the position of connecting head is provided with connecting head, connecting head and connecting head are in the same plane; connecting head is provided with sliding outer cylinder, sliding outer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sliding inner cylinder which can be extended when connecting, and sliding inner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sliding inner cylinder. A movable block, a finite block on the movable block; connects a finite bit ring in the parent head. The utility model has simple structure, because both the connecting head and the connecting mother head are arranged in the frame, so they can be stacked in any direction during transportation,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transportation. When connecting, the sliding inner cylinder can be extended by pressing button B, the movable block can move along the radial direction of the sliding inner cylinder by pressing button A, and the top block can be placed in the middle of the movable block by pressing button C. It makes the connection and disassembly of building formwork very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固定建筑模板
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固定建筑模板。
技术介绍
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进行模板工程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目前市场广泛使用的建筑模板为钢板、木板或实心塑料板,组合式钢模板,是现代模板技术中,具有通用性强、装拆方便、周转次数多等优点的一种“以钢代木”的新型模板,用它进行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可事先按设计要求组拼成梁、柱、墙、楼板的大型模板,整体吊装就位,也可采用散装散拆方法,但是钢模板成本造价比较高,且运输不方便;木质模板需要大量的木材料,对批量生产时,需要破坏大批树木,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塑料建筑模板是一种节能型和绿色环保产品,是继木模板、组合钢模板、竹木胶合模板、全钢大模板之后又一新型换代产品,能完全取代传统的钢模板、木模板、方木,节能环保,摊销成本低。现有的建筑模板中,两块建筑模板之间的相互连接还是采用的螺栓连接,连接和拆卸时均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且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提供了一种自动固定建筑模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建筑模板不能快速连接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固定建筑模板,包括钢结构框架,框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塑料模板,框架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公头,与连接公头的位置相对立的框架另一侧设置有连接母头,连接公头与连接母头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连接公头内设置有滑动外筒,滑动外筒内设置有可在连接时伸出的滑动内筒,滑动内筒内设置有可沿滑动内筒的径向做往复运动的活动块,活动块上设置有凸出的限位块,限位块与活动块垂直;所述连接母头内设置有与限位块配合,将连接公头与连接母头的位置固定的限位环。进一步地,所述滑动外筒的内壁上有沿轴向设置的滑槽A,滑动内筒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滑槽A相对应的滑块A,滑块A的端部设置在滑槽A内。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母头内还设置有顶块,顶块设置在轴C的端部,轴C套设在连接母头的侧壁上,轴C的底部设置有滑块B,滑块B设置在滑槽B内,活动块运动路径的延长线与滑槽B平行;所述顶块为截面为等腰梯形的锥状结构,顶块的最大半径与活动块的厚度之和等于限位环的半径;所述轴C的顶部设置有齿条B,齿条B与驱动齿轮C啮合,驱动齿轮C由电机C驱动转动。进一步地,所述滑动外筒和滑动内筒均为圆筒状,滑动内筒的中部设置有轴A,限位块设置于轴A与滑动内筒的内壁之间,限位块上设置有通孔,轴A与滑动内筒的内壁之间设置有与通孔的外形相对应的滑动杆,滑动杆穿过通孔,一端与轴A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滑动内筒的内壁相连。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块设置有多个,且活动块的截面为弧形,多个活动块围绕轴A均匀设置,同一活动块上设置有两个供滑动杆穿过的通孔。进一步地,所述滑动外筒的侧壁上设置有轴向的C形槽;滑动内筒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轴向的齿条A,齿条A设置于C形槽内,齿条A与驱动齿轮B啮合,驱动齿轮B由驱动机构B驱动转动;驱动机构B包括电机B。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块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另一端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沿活动块的轴向设置;滑动外筒的底部固定设置有转轮D,转轮D上设置有沿径向的滑槽C,转轮D的一侧设置有活动块,另一侧设置有转轮C,转轮C与转轮D平行,转轮C上设置有弧形槽;连接块依次穿过转轮D上的滑槽C和转轮C上的弧形槽;转轮C由驱动机构A驱动转动。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A包括依次平行设置的转轮A、转轮B、转轮C和轴B,转轮A通过连接环与转轮B固定连接,转轮B通过轴承与滑动外筒端部的内壁可转动连接,轴B依次穿过转轮A和转轮B,与转轮A和转轮B可滑动连接,轴B的截面为菱形,且轴B的端部与转轮C固定连接;转轮A由电机A驱动转动。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公头的表面设置有控制电机A正转或反转的按钮A,控制电机B正转或反转的按钮B,所述连接母头的表面设置有控制电机C正转或反转的按钮C。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设置连接公头和连接母头,当运输时连接公头设置在框架内,方便运输和叠放。需要连接时,将建筑模板的连接公头中的滑动内筒伸出,待限位块穿过相邻建筑模板的连接母头内的限位环后,转动转轮C,让连接块沿着弧形槽滑动,同时连接块沿转轮D的滑槽C径向运动,使限位块往限位环的边缘移动,直至限位环将限位块卡住。同时轴C推动顶块移动至活动块的中部,将活动块顶在顶块与限位环之间。本技术结构简单,因为连接公头和连接母头都设置在框架内,故在运输时可以任意方向叠放,方便运输。在连接时,可以通过按动按钮B让滑动内筒伸出,可以通过按钮A让活动块沿滑动内筒的径向运动,可以通过按动按钮C让顶块顶在活动块中间。使建筑模板的连接和拆卸都非常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剖视示意图。图3是连接公头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B-B剖视示意图。图5是图3中C-C剖视示意图。图6连接公头结构左视示意图。图7是图6中D-D剖视示意图。图8是图7中滑动内筒伸出时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中E-E剖视示意图。图10是图8中活动块张开时结构示意图。图11是连接母头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中F-F剖视示意图。图中:1、框架;2、连接公头;3、连接母头;4、滑动外筒;5、滑动内筒;6、齿条A;7、滑块A;8、轴A;9、活动块;10、限位块;11、滑动杆;12、驱动齿轮B;13、轴承;14、C形槽;15、转轮A;16、连接环;17、轴B;18、转轮B;19、转轮C;20、转轮D;21、连接块;22、弧形槽;23、限位环;24、顶块;25、轴C;26、滑块B;27、滑槽B;28、齿条B。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的说明。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固定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结构框架(1),框架(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塑料模板,框架(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公头(2),与连接公头(2)的位置相对立的框架(1)另一侧设置有连接母头(3),连接公头(2)与连接母头(3)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连接公头(2)内设置有滑动外筒(4),滑动外筒(4)内设置有可在连接时伸出的滑动内筒(5),滑动内筒(5)内设置有可沿滑动内筒(5)的径向做往复运动的活动块(9),活动块(9)上设置有凸出的限位块(10),限位块(10)与活动块(9)垂直;所述连接母头(3)内设置有与限位块(10)配合,将连接公头(2)与连接母头(3)的位置固定的限位环(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固定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结构框架(1),框架(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塑料模板,框架(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公头(2),与连接公头(2)的位置相对立的框架(1)另一侧设置有连接母头(3),连接公头(2)与连接母头(3)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连接公头(2)内设置有滑动外筒(4),滑动外筒(4)内设置有可在连接时伸出的滑动内筒(5),滑动内筒(5)内设置有可沿滑动内筒(5)的径向做往复运动的活动块(9),活动块(9)上设置有凸出的限位块(10),限位块(10)与活动块(9)垂直;所述连接母头(3)内设置有与限位块(10)配合,将连接公头(2)与连接母头(3)的位置固定的限位环(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固定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外筒(4)的内壁上有沿轴向设置的滑槽A,滑动内筒(5)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滑槽A相对应的滑块A(7),滑块A(7)的端部设置在滑槽A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固定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母头(3)内还设置有顶块(24),顶块(24)设置在轴C(25)的端部,轴C(25)套设在连接母头(3)的侧壁上,轴C(25)的底部设置有滑块B(26),滑块B(26)设置在滑槽B(27)内,活动块(9)运动路径的延长线与滑槽B(27)平行;所述顶块(24)为截面为等腰梯形的锥状结构,顶块(24)的最大半径与活动块(9)的厚度之和等于限位环(23)的半径;所述轴C(25)的顶部设置有齿条B(28),齿条B(28)与驱动齿轮C啮合,驱动齿轮C由电机C驱动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固定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外筒(4)和滑动内筒(5)均为圆筒状,滑动内筒(5)的中部设置有轴A(8),限位块(10)设置于轴A(8)与滑动内筒(5)的内壁之间,限位块(10)上设置有通孔,轴A(8)与滑动内筒(5)的内壁之间设置有与通孔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万程刘奇别俊鑫蔡俊安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领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