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丽娟专利>正文

一种浅网转移性强的水性印刷油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16620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浅网转移性强的水性印刷油墨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水性印刷油墨的原料由水性聚氨酯树脂、改性丙烯酸树脂、水性蜡浆、无机颜料、流平剂、消泡剂和去离子水组成。同时公开了相应的制备方法,即向搅拌机中加入水性聚氨酯树脂、改性丙烯酸树脂在制得预混合物,将水性蜡浆、无机颜料制成混合色浆,最后将二者在反应釜中与流平剂、消泡剂共同搅拌,经分散研磨后得到成品油墨。上述浅网转移性强的水性印刷油墨,浅网转移性能优异。并且通过加入经特定方法制备而成的改性丙羧酸树脂,与油墨中的水性聚氨酯树脂、无机颜料共同形成了更为稳定的分散体系,使印刷油墨兼具适宜的粘度,着色更为均匀。

A water-based printing ink with strong shallow screen transfer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water-based printing ink with strong shallow screen transferability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raw materials of the waterborne printing ink are composed of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resin, modified acrylic resin, waterborne wax slurry, inorganic pigments, leveling agent, defoamer and deionized water. At the same time, the corresponding preparation method is disclosed, that is,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resin and modified acrylic resin are added to the mixer to prepare the premix, water-borne wax slurry and inorganic pigments are made into the mixed color slurry, and finally, the two are stirred together with leveling agent and defoamer in the reactor, and the finished ink is obtained after dispersion and grinding. The water-based printing ink with strong shallow screen transfer property has excellent shallow screen transfer performance. And by adding modified propionic acid resin prepared by special method, a more stable dispersion system is formed with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resin and inorganic pigments in ink, which makes printing ink have suitable viscosity and uniform colo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浅网转移性强的水性印刷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印刷油墨
,特别是涉及一种浅网转移性强的水性印刷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人类的环境保护压力越来越大。挥发性有机物(VOC)、有机溶剂排放是环境问题的重要源头之一,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来控制化工行业的污染处置环节,预防污染发生。现阶段的普通溶剂型油墨在生产和印刷时都会有大量的有机溶剂排放,大部分印刷包装企业不具有机溶剂的回收再利用的条件。此时用水来替代有机溶剂来进行油墨的生产和印刷,可以最大限度解决这一问题。水性油墨是由水溶性或水分散性连结料、颜料、溶剂(水)和相关助剂组成。水性油墨中比较重要的是水性粘接料,主要作用是使颜料完全粘附于基材表面,从而完成印刷着色和承担以后图案色彩的作用。现有技术中可以作为水性油墨连接料的材料很多,主要为水溶性树脂或水分散树脂。在实际印刷过程中,网点增大与油墨中的许多因素和性能,诸如颜料、黏性、黏度和干燥速度等都有关,油墨的着色力高,印刷时的墨层就可较薄,可减少网点之增大。黏度是水性油墨应用中最主要的控制指标,它直接影响着油墨的传递转移性能和柔印产品的质量。油墨的黏度高,网点增大程度就小一些,但黏度过高,会影响网纹辊的转移性能,造成墨色不匀、糊版、干燥不良等弊病。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当前水性印刷油墨在浅网转移性方面尚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浅网转移性强的水性印刷油墨及其制备方法。一种浅网转移性强的水性印刷油墨,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水性聚氨酯树脂30~50%改性丙烯酸树脂15~25%水性蜡浆3~5%无机颜料2.5~4.5%流平剂0.5~1.5%消泡剂0.5~1.5%去离子水余量;其中,所述改性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为:在反应釜中,将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丙烯酸甲酯、和苯乙烯混合均匀,加热反应釜,待温度达到65~70℃时保温搅拌35~45分钟,随后升温至85~88℃,加入适量引发剂,在该温度下继续保温搅拌55~65分钟,待保温结束后调节溶液pH值至7.5~8.5,再经过滤、干燥后得到改性丙烯酸树脂。上述浅网转移性强的水性印刷油墨,溶剂不易挥发,相比于传统印刷油墨更加健康、环保。并且通过加入经特定方法制备而成的改性丙羧酸树脂,与油墨中的水性聚氨酯树脂、无机颜料共同形成了更为稳定的分散体系,使印刷油墨兼具适宜的粘度,着色更为均匀。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性聚氨酯树脂的分子量为30000~5000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丙烯酸甲酯、和苯乙烯按照6:3:1的摩尔比进行混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酸、过硫酸钾、和过氧化二异丙苯中的任意一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流平剂为氟化硅氧烷、烷基苯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和聚丙烯酸酯中的任意一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消泡剂。本申请还提供了上述浅网转移性强的水性印刷油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向搅拌机中加入水性聚氨酯树脂、改性丙烯酸树脂,在50~60℃的温度下按照400~600转/分钟的速率搅拌30~50分钟,得到预混合物;(2)将水性蜡浆、无机颜料投入搅拌机内进行混合搅拌,搅拌温度为35~40℃,搅拌速率为500~600转/分钟,搅拌20~30分钟后将混合浆料经三辊机研磨,研磨至粒度小于10μm,得到混合色浆;(3)将步骤(1)得到的预混合物和步骤(2)得到的混合色浆共同投入反应釜中,再向反应釜中加入流平剂、消泡剂,以1000~1200转/分钟的速率高速搅拌60~80分钟,得到印刷粗油墨;(4)向步骤(3)得到的印刷粗油墨中加入渗透剂和分散剂进行分散研磨,直至印刷粗油墨粒径分布达到10~50nm,制成所述浅网转移性强的水性印刷油墨。上述印刷油墨的制备方法的原料易得、工艺简单,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改性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为:在反应釜中,将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丙烯酸甲酯、和苯乙烯混合均匀,加热反应釜,待温度达到65~70℃时保温搅拌35~45分钟,随后升温至85~88℃,加入适量引发剂,在该温度下继续保温搅拌55~65分钟,待保温结束后调节溶液pH值至7.5~8.5,再经过滤、干燥后得到改性丙烯酸树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渗透剂为TEP或SP-2,分散剂为科莱恩分散剂2774。本专利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水性印刷油墨在转网过程中易出现的墨色不匀、糊版、干燥不良等现象,在不影响粘度的情况下极大地提高了浅网转移性能。(2)本专利技术通过向印刷油墨原料中添加改性丙烯酸树脂,使其与油墨中的水性聚氨酯树脂、无机颜料共同形成了更为稳定的分散体系,使印刷油墨兼具适宜的粘度,着色更为均匀。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以下实施例中所用原料和试剂均为市售普通原料和试剂。一种浅网转移性强的水性印刷油墨,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水性聚氨酯树脂30~50%改性丙烯酸树脂15~25%水性蜡浆3~5%无机颜料2.5~4.5%流平剂0.5~1.5%消泡剂0.5~1.5%去离子水余量;其中,所述改性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为:在反应釜中,将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丙烯酸甲酯、和苯乙烯混合均匀,加热反应釜,待温度达到65~70℃时保温搅拌35~45分钟,随后升温至85~88℃,加入适量引发剂,在该温度下继续保温搅拌55~65分钟,待保温结束后调节溶液pH值至7.5~8.5,再经过滤、干燥后得到改性丙烯酸树脂。经上述方法制备而成的改性丙烯酸树脂,其起始成分之间在反应过程中发生了交联作用,形成了多维结构的聚合物,在印刷油墨体系中经均匀分散后,能够与油墨中的水性聚氨酯树脂、无机颜料共同形成了更为稳定的分散体系,并且其多维结构在不增加油墨中粒子密度的情况下能够有效维持水性油墨的粘度,减少网点增大程度,并且保证了网纹辊的转移性能。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性聚氨酯树脂的分子量为30000~50000。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丙烯酸甲酯、和苯乙烯按照6:3:1的摩尔比进行混合。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酸、过硫酸钾、和过氧化二异丙苯中的任意一种。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流平剂为氟化硅氧烷、烷基苯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和聚丙烯酸酯中的任意一种。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消泡剂。本申请还提供了上述浅网转移性强的水性印刷油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向搅拌机中加入水性聚氨酯树脂、改性丙烯酸树脂,在50~60℃的温度下按照400~600转/分钟的速率搅拌30~50分钟,得到预混合物;(2)将水性蜡浆、无机颜料投入搅拌机内进行混合搅拌,搅拌温度为35~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浅网转移性强的水性印刷油墨,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水性聚氨酯树脂 30~50%改性丙烯酸树脂 15~25%水性蜡浆 3~5%无机颜料 2.5~4.5%流平剂 0.5~1.5%消泡剂 0.5~1.5%去离子水 余量;其中,所述改性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为:在反应釜中,将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丙烯酸甲酯、和苯乙烯混合均匀,加热反应釜,待温度达到65~70℃时保温搅拌35~45分钟,随后升温至85~88℃,加入适量引发剂,在该温度下继续保温搅拌55~65分钟,待保温结束后调节溶液pH值至7.5~8.5,再经过滤、干燥后得到改性丙烯酸树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浅网转移性强的水性印刷油墨,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水性聚氨酯树脂30~50%改性丙烯酸树脂15~25%水性蜡浆3~5%无机颜料2.5~4.5%流平剂0.5~1.5%消泡剂0.5~1.5%去离子水余量;其中,所述改性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为:在反应釜中,将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丙烯酸甲酯、和苯乙烯混合均匀,加热反应釜,待温度达到65~70℃时保温搅拌35~45分钟,随后升温至85~88℃,加入适量引发剂,在该温度下继续保温搅拌55~65分钟,待保温结束后调节溶液pH值至7.5~8.5,再经过滤、干燥后得到改性丙烯酸树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浅网转移性强的水性印刷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聚氨酯树脂的分子量为30000~500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浅网转移性强的水性印刷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丙烯酸甲酯、和苯乙烯按照6:3:1的摩尔比进行混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浅网转移性强的水性印刷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酸、过硫酸钾、和过氧化二异丙苯中的任意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浅网转移性强的水性印刷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平剂为氟化硅氧烷、烷基苯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和聚丙烯酸酯中的任意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浅网转移性强的水性印刷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剂为有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陈丽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