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级联装置、笼车及笼车组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6164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级联装置、笼车及笼车组件,涉及物流技术领域。该级联装置用于第一笼车与第二笼车之间的连接,且级联装置包括锁定机构与锁钩。锁钩设置于第一笼车,锁定机构设置于第二笼车,锁定机构包括第一锁板,第一锁板的第一端与第二笼车枢接,第一锁板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第一锁板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锁板相对第二笼车展开并可与锁钩配合,当第一锁板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锁板相对第二笼车折叠并可与锁钩分离。通过锁定机构与锁钩的配合,可实现第一笼车与第二笼车的两者之间的连接,并保证第一笼车与第二笼车连接后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同时实现快件的最大化承载。

A Cascade Device, Cage Car and Cage Car Compon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ascade device, a cage car and a cage car component,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logistics. The cascade device is used for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first cage car and the second cage car, and the cascade device includes a locking mechanism and a locking hook. The locking mechanism includes the first locking plate, the first end of the first locking plate is pivoted with the second cage car, and the first locking plate has the first position and the second position. When the first locking plate is located in the first position, the first locking plate is deployed relative to the second cage car and can cooperate with the locking hook. When the first locking plate is located in the second position, the first locking plate phase. The second cage car can be folded and separated from the lock hook.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of locking mechanism and locking hook,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first cage car and the second cage car can be realized, and the reliabil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first cage car and the second cage car can be guaranteed. At the same time, the maximum load of the express can be realiz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级联装置、笼车及笼车组件
本技术涉及物流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级联装置、笼车及笼车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快件装车或者卸车的过程中存在劳动强度大、装车和卸车时效性很难保证等问题,并且,快件由于进行多次中转,容易造成损坏,增加了破损记录,为了节省上述问题,笼车使用越来越普遍,将快件直接装在笼车内,笼车随车一起进行中转运输。然而相关技术提供的笼车之间无任何连接机构,存在着场地内部多个笼车一起短距离移动不方便的问题,需要单个移动,另外笼车随车一起运输时,笼车之间无连接机构也易造成笼车之间相互碰撞,产生损坏或更严重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级联装置,该级联装置可将第一笼车与第二笼车进行连接,且连接后的可靠性与稳定性高,避免在运输过程中产生损坏,同时还可有效地实现快件的最大化承载。本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笼车,该笼车包括上述的级联装置的锁定机构或锁钩,该笼车与其他笼车间通过锁定机构和锁钩配合进行连接,从而使得笼车间连接后的可靠性与稳定性高,可避免运输过程中产生损坏,可有效地实现快件的最大化承载。本技术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笼车组件,该笼车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笼车与至少一个第二笼车,且相邻笼车之间通过上述的级联装置进行连接。因此,该笼车组件在运输过程中可靠性与稳定性高,同时可有效地实现快件的最大化承载。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级联装置,用于第一笼车与第二笼车之间的连接,级联装置包括:锁钩,设置于第一笼车;锁定机构,设置于第二笼车,锁定机构包括第一锁板,第一锁板的第一端与第二笼车枢接,第一锁板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第一锁板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锁板相对第二笼车展开并可与锁钩配合,当第一锁板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锁板相对第二笼车折叠并可与锁钩分离。进一步地,锁定机构还包括第一弹性元件,第一弹性元件连接在第一锁板与第二笼车之间,第一弹性元件被配置为使第一锁板始终具有向第二位置转动的趋势。进一步地,锁钩设置于第一笼车的底部,且向下延伸设置;级联装置还包括转轴,转轴设置于第二笼车的底部,且转轴沿水平方向延伸,第一锁板的第一端套设于转轴,第一锁板的第二端设有第一长孔,第一长孔用于与锁钩套接或分离。进一步地,锁定机构还包括第二锁板,第二锁板的第一端套设于转轴,第二锁板的第二端设有第二长孔,且第二长孔与转轴的最小距离小于第一长孔与转轴的最小距离,第二锁板具有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当第二锁板位于第三位置时,第二锁板相对第二笼车展开,且第二长孔可与锁钩套接,当第二锁板位于第四位置时,第二锁板相对第二笼车折叠,且第二长孔可与锁钩分离。进一步地,级联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第二笼车的控制把手和传动组件,传动组件设置于控制把手与第一锁板之间,控制把手被配置为在外力作用下驱动传动组件带动第一锁板转动至第一位置。进一步地,级联装置还包括把手拉簧,传动组件包括拉线、转轮,转轮设置于第二笼车,把手拉簧设置于控制把手与第二笼车之间,拉线的第一端与控制把手固定连接,拉线的第二端绕过转轮后固设于第一锁板。进一步地,级联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第二笼车的控制把手和传动组件,传动组件设置于控制把手与第二锁板之间,控制把手被配置为在外力作用下驱动传动组件带动第二锁板转动至第三位置。进一步地,级联装置还包括链条和挂钩,链条设置于第一笼车,挂钩设置于第二笼车,链条的第二端被配置为可与挂钩挂接或分离。一种笼车,包括:架体,架体具有承载快件的容纳空间;上述的级联装置的锁定机构或锁钩,锁定机构或锁钩设置于架体。一种笼车组件,包括:第一笼车,第一笼车包括第一架体,第一架体具有承载快件的容纳空间,第一架体设置有上述的级联装置的锁钩;第二笼车,第二笼车包括第二架体,第二架体具有承载快件的容纳空间,第二架体设置有上述的级联装置的锁定机构;其中,当第二笼车的第一锁板与第一笼车的锁钩配合时,第一笼车和第二笼车连接;当第二笼车的第一锁板与第一笼车的锁钩分离时,第一笼车与第二笼车分离。本技术的实施例至少具备以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级联装置,用于第一笼车与第二笼车之间的连接,且级联装置包括锁定机构与锁钩。锁钩设置于第一笼车,锁定机构设置于第二笼车,锁定机构包括第一锁板,第一锁板的第一端与第二笼车枢接,第一锁板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第一锁板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锁板相对第二笼车展开并可与锁钩配合,当第一锁板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锁板相对第二笼车折叠并可与锁钩分离。通过锁定机构与锁钩的配合,可实现第一笼车与第二笼车的连接,保证第一笼车与第二笼车连接后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同时实现快件的最大化承载。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笼车,该笼车包括架体以及上述的级联装置的锁定机构或锁钩。因此,该笼车与相邻笼车之间可通过级联装置进行连接,可使得相邻笼车连接后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得到有效地提高,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撞损坏,且可有效地实现快件的最大化承载。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笼车组件,该笼车组件包括多个上述的笼车,且相邻笼车之间通过上述的级联装置进行连接。因此,该笼车组件在运输过程中可靠性与稳定性高,同时可有效地实现快件的最大化承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笼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笼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笼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图3的局部I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的局部II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的局部III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3的局部IV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3的局部V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级联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2的局部VI的结构示意图;图11的图2的局部VII的结构示意图。图标:200-第一笼车;100-第二笼车;103-锁钩;105-第一锁板;107-第一弹性元件;109-弹性限位件;111-转轴;113-第一长孔;115-第二长孔;117-第二锁板;119-第二弹性元件;121-控制把手;123-传动组件;125-拉线;126-转轮护套;127-转轮;128-凹槽;129-把手拉簧;130-底壁;131-第一侧壁;133-第二侧壁;135-第三侧壁;137-第四侧壁;139-链条;141-挂钩;143-容纳空间;147-第一门;149-第二门;153-门鼻;154-门闩;155-脚轮;157-安装开口;159-拉线导向管;161-拉线套筒;163-拉线盖板;165-第一开孔;167-第二开孔;169-第二架体;171-第一架体;173-锁定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级联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第一笼车与第二笼车之间的连接,所述级联装置包括:锁钩,设置于所述第一笼车;锁定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笼车,所述锁定机构包括第一锁板,所述第一锁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笼车枢接,所述第一锁板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第一锁板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锁板相对所述第二笼车展开并可与所述锁钩配合,当所述第一锁板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锁板相对所述第二笼车折叠并可与所述锁钩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级联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第一笼车与第二笼车之间的连接,所述级联装置包括:锁钩,设置于所述第一笼车;锁定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笼车,所述锁定机构包括第一锁板,所述第一锁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笼车枢接,所述第一锁板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第一锁板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锁板相对所述第二笼车展开并可与所述锁钩配合,当所述第一锁板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锁板相对所述第二笼车折叠并可与所述锁钩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级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第一弹性元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连接在所述第一锁板与所述第二笼车之间,所述第一弹性元件被配置为使所述第一锁板始终具有向所述第二位置转动的趋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级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钩设置于所述第一笼车的底部,且向下延伸设置;所述级联装置还包括转轴,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二笼车的底部,且所述转轴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锁板的所述第一端套设于所述转轴,所述第一锁板的第二端设有第一长孔,所述第一长孔用于与所述锁钩套接或分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级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第二锁板,所述第二锁板的第一端套设于所述转轴,所述第二锁板的第二端设有第二长孔,且所述第二长孔与所述转轴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长孔与所述转轴的最小距离,所述第二锁板具有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当所述第二锁板位于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二锁板相对所述第二笼车展开,且所述第二长孔可与所述锁钩套接,当所述第二锁板位于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第二锁板相对所述第二笼车折叠,且所述第二长孔可与所述锁钩分离。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级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级联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笼车的控制把手和传动组件,所述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松青赵森兵邓海云丛强滋王春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威海新北洋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