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靶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6141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靶车,包括车架底盘、防护板、轮子以及刹车系统,所述轮子包括轴承座和轮圈;所述刹车系统包括驱动机构、执行机构以及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执行机构的刹车线;所述执行机构包括两片鼓刹片、刹车转动轴及拉线杆;所述鼓刹片位于所述轴承座与所述轮圈之间,其包括自由端和固定端,两片所述鼓刹片围成环状结构且其固定端分别铰接于所述轴承座;所述刹车转动轴贯穿所述轴承座设置且其一端与所述拉线杆固定连接,另一端夹设于两片所述鼓刹片的自由端之间并形成接抵,所述拉线杆与所述刹车线固定连接。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移动靶车维修简单可靠性好且维护成本低。

Mobile target vehicl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moving target car,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chassis, a protective plate, a wheel and a braking system, the wheel comprises a bearing seat and a wheel ring, the braking system comprises a driving mechanism, an executing mechanism and a braking line connecting the driving mechanism and the executing mechanism, and the executing mechanism comprises two drum brakes, a braking rotating shaft and a pulling rod. Between the bearing seat and the wheel ring, it comprises a free end and a fixed end, the two drum brakes are encircled in a ring structure and the fixed ends are articulated to the bearing seat respectively; the brake rotating axle penetrates the bearing seat setting and is fixed connected with the pull rod at one end, and the other end is clamped between the free ends of the two drum brakes and forms a joint, and the pull rod penetrates through the bearing seat setting and is fixed with the pull rod. The brake wir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brake wire. Compared with related technologies, the mobile target car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simple maintenance, good reliability and low maintenance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靶车
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用于无人驾驶测试的移动靶车。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无人驾驶汽车慢慢的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中。只需简单的操作车子就能自己在道路上行驶,它在解放了驾驶员的双手,而且能有效减少甚至避免酒后驾驶和疲劳驾驶引发的车祸。但无人驾驶汽车需要经过很多测试和实验才能进入大众的生活,以保证其可靠性,但实验的时候若用真车当成实验对象,极大程度增加成本和实验周期。因此,移动靶车被设计作为实验对象,只需要在移动靶车上安装泡沫汽车模型即可模拟真车作为实验对象。相关技术的移动靶车包括车架底盘、安装于所述车架底盘的滚轮以及刹车系统。所述刹车系统通过接收刹车信号后使所述滚轮停止转动以实现停车。然而,相关技术的移动靶车中,所述刹车系统包括安装于所述滚轮相对两侧的碟刹盘,为了保证有足够的刹车力,所述碟刹盘的直径与所述滚轮的直径几乎一致大小,即所述碟刹片离地非常近,容易撞击路面的小石头等障碍物而损坏,影响其性能稳定性,维护成本高。而且因所述碟刹片较大,使得滚轮周边的结构变复杂且占用空间大。因此,实有必须提供一种新的移动靶车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性好且维护成本低的移动靶车。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靶车,包括车架底盘、环绕并固定于所述车架底盘周缘的防护板、安装于所述车架底盘的轮子以及控制所述轮子转动的刹车系统,所述轮子包括轴承座和套设固定于所述轴承座的轮圈;所述刹车系统包括驱动机构、执行机构以及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执行机构的刹车线;所述执行机构包括两片鼓刹片、刹车转动轴及拉线杆;所述鼓刹片位于所述轴承座与所述轮圈之间,其包括自由端和固定端,两片所述鼓刹片围成环状结构且其固定端分别铰接于所述轴承座;所述刹车转动轴贯穿所述轴承座设置且其一端与所述拉线杆固定连接,另一端夹设于两片所述鼓刹片的自由端之间并形成接抵,所述拉线杆与所述刹车线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产生拉力控制所述刹车线带动所述拉线杆转动,使得所述拉线杆带动所述刹车转动轴转动,所述刹车转动轴转动以驱动两片所述鼓刹片与所述轮圈的内侧抵接。优选的,所述刹车转动轴的夹设于两片所述鼓刹片之间的一端,其横截面呈长方形。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车架底盘的支撑板、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板相对两侧的电机及固定座、丝杆、导向轴、导向块、主动轮及从动轮;所述固定座包括两个且间隔设置,所述丝杆的两端分别贯穿两所述固定座并形成固定支撑;所述导向轴与所述丝杆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导向轴的两端分别贯穿两所述固定座并形成固定支撑;所述导向块包括贯穿其上的主孔和导向孔,所述丝杆穿设所述主孔并形成啮合,所述导向轴穿设所述导向孔设置;所述主动轮固定于所述电机的驱动轴,所述从动轮固定于所述丝杆的一端,所述主动轮带动所述从动轮转动以驱动所述导向块在两个所述固定座之间移动;所述刹车线固定于所述导向块。优选的,所述导向轴包括两根且分别位于所述丝杆的相对两侧。优选的,所述导向块包括同时套设于所述丝杆和所述导向轴的导向块本体以及铰接固定于所述导向块本体的平衡块,所述刹车线固定于所述平衡块。优选的,所述刹车系统包括两套所述执行机构且分别对称分布于所述驱动机构的相对两侧;所述平衡块的几何中心铰接于所述导向块本体,所述刹车线包括两根,两根所述刹车线的其中一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平衡块的相对两端。优选的,所述导向块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导向块本体的铰接轴,所述平衡块的几何中心设有贯穿其上的铰接孔,所述铰接孔内嵌设自润滑轴套,所述平衡块通过所述自润滑轴套套设于所述铰接轴实现铰接固定。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支撑板同一侧的多个固定柱,所述支撑板通过所述固定柱固定于所述车架底盘。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嵌设于所述导向孔内的自润滑轴承,所述导向轴贯穿所述自润滑轴承设置。优选的,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均为齿轮,且二者相互啮合。与相关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移动靶车中,所述刹车系统的执行机构包括两片鼓刹片、刹车转动轴及拉线杆,其构成鼓刹式刹车结构;通过刹车线拉动所述拉线杆,从而驱动两片所述鼓刹片抵接轮圈的内侧实现刹车,该结构因轮圈包裹所述刹车片,使得所述执行机构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少;同时也避免了易撞击路面障碍而损坏的风险,可靠性更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移动靶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移动靶车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移动靶车的刹车系统安装于轮子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执行机构与轮子组装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5为图3中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沿图5中A-A线的剖示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同时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靶车100,包括车架底盘1、环绕并固定于所述车架底盘1周缘的防护板2、安装于所述车架底盘1的轮子3以及控制所述轮子转动的刹车系统4。所述车架底盘1作为移动靶车100的主体结构,用安装各种功能结构和器件。所述防护板2呈倾斜设置,形成坡面结构,便于实验车容易碾压上去,本实施方式中,防护板2呈多块分体结构,便于维护更换。请结合参图3-4所示,所述轮子3包括轴承座31和套设固定于所述轴承座31的轮圈32。所述轴承座31用于连接动力轴传递动力。所述刹车系统4包括执行机构41、驱动机构42以及连接所述执行机构41和所述驱动机构42的刹车线43。所述执行机构41包括鼓刹片411、刹车转动轴412及拉线杆413。所述鼓刹片411包括两片,且位于所述轴承座31与所述轮圈32之间,即被所述轮圈32包裹。所述鼓刹片411其包括自由端和固定端,两片所述鼓刹片围成环状结构且其固定端分别铰接于所述轴承座31。所述刹车转动轴412贯穿所述轴承座31设置且其一端与所述拉线杆413固定连接,另一端夹设于两片所述鼓刹片411的自由端之间并形成接抵。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刹车转动轴412转动时的径向宽度发生变化,从而使得两鼓刹片411因刹车转动轴412的转动而张开或复位。比如,所述刹车转动轴412的夹设于两片所述鼓刹片411之间的一端的横截面呈长方形。当其长轴边抵接于所述鼓刹片411时,相当于鼓刹片411处于复位状态,当其转动使短轴边抵接于所述鼓刹片411时,则长轴边的长度相当于两鼓刹片411的自由端之间的间距,此时鼓刹片411展开并抵接所述轮圈32的内侧,从而实现刹车。所述拉线杆413与所述刹车线43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42产生拉力控制所述刹车线43带动所述拉线杆413转动,使得所述拉线杆413带动所述刹车转动轴412转动,所述刹车转动轴412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靶车,包括车架底盘、环绕并固定于所述车架底盘周缘的防护板、安装于所述车架底盘的轮子以及控制所述轮子转动的刹车系统,所述轮子包括轴承座和套设固定于所述轴承座的轮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系统包括驱动机构、执行机构以及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执行机构的刹车线;所述执行机构包括两片鼓刹片、刹车转动轴及拉线杆;所述鼓刹片位于所述轴承座与所述轮圈之间,其包括自由端和固定端,两片所述鼓刹片围成环状结构且其固定端分别铰接于所述轴承座;所述刹车转动轴贯穿所述轴承座设置且其一端与所述拉线杆固定连接,另一端夹设于两片所述鼓刹片的自由端之间并形成接抵,所述拉线杆与所述刹车线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产生拉力控制所述刹车线带动所述拉线杆转动,使得所述拉线杆带动所述刹车转动轴转动,所述刹车转动轴转动以驱动两片所述鼓刹片与所述轮圈的内侧抵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靶车,包括车架底盘、环绕并固定于所述车架底盘周缘的防护板、安装于所述车架底盘的轮子以及控制所述轮子转动的刹车系统,所述轮子包括轴承座和套设固定于所述轴承座的轮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系统包括驱动机构、执行机构以及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执行机构的刹车线;所述执行机构包括两片鼓刹片、刹车转动轴及拉线杆;所述鼓刹片位于所述轴承座与所述轮圈之间,其包括自由端和固定端,两片所述鼓刹片围成环状结构且其固定端分别铰接于所述轴承座;所述刹车转动轴贯穿所述轴承座设置且其一端与所述拉线杆固定连接,另一端夹设于两片所述鼓刹片的自由端之间并形成接抵,所述拉线杆与所述刹车线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产生拉力控制所述刹车线带动所述拉线杆转动,使得所述拉线杆带动所述刹车转动轴转动,所述刹车转动轴转动以驱动两片所述鼓刹片与所述轮圈的内侧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靶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转动轴的夹设于两片所述鼓刹片之间的一端,其横截面呈长方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靶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车架底盘的支撑板、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板相对两侧的电机及固定座、丝杆、导向轴、导向块、主动轮及从动轮;所述固定座包括两个且间隔设置,所述丝杆的两端分别贯穿两所述固定座并形成固定支撑;所述导向轴与所述丝杆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导向轴的两端分别贯穿两所述固定座并形成固定支撑;所述导向块包括贯穿其上的主孔和导向孔,所述丝杆穿设所述主孔并形成啮合,所述导向轴穿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思涵刘雁业李圣旺魏荣基
申请(专利权)人:松灵机器人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