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三温区空调控制装置及汽车三温区空调控制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5696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7: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三温区空调控制装置及汽车三温区空调控制系统,汽车三温区空调控制装置用于汽车主驾驶区域、副驾驶区域及后排区域空调送风的控制,主要包括壳体、温度控制部和送风控制部;于壳体中分隔有主驾驶区风道、副驾驶区风道和后排风道,且主驾驶区风道、副驾驶区风道与后排风道均具有冷风道和热风道,位于冷风道和热风道下游的混风区,以及与混风区相连通的出风口;温度控制部为对应于主驾驶区风道、副驾驶区风道和后排风道分别设置的三个;送风控制部包括于主驾驶区风道、副驾驶区风道和后排风道中分别转动设置的送风风门,以及控制各送风风门启闭的送风控制机构。本发控制装置可实现对三个区域风道内温度的独立控制。

Air-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nd air-conditioning control system in automobile three-temperature zon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for three-temperature zone of an automobile and an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system for three-temperature zone of an automobile. The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for three-temperature zone of an automobile is used for air conditioning and air supply control in the main driving area, the co-driving area and the rear exhaust area of an automobile, mainly including the shell,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unit and the air supply control unit. The main driving area air duct, the auxiliary driving area air duct and the rear exhaust air duct all have cold and hot air ducts, which are located in the mixing area downstream of the cold and hot air ducts, and the outlet connected with the mixing area;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is three corresponding to the main driving area air duct, the auxiliary driving area air duct and the rear exhaust air duct; the air supply control system includes the main driving area air duct, the auxiliary driving area air duct and the rear exhaust air duct. In the rear exhaust duct, the air supply doors are rotated separately, and the air supply control mechanism which controls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of the air supply doors is also provided. The control device can realize the independent control of the temperature in the three regional 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三温区空调控制装置及汽车三温区空调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空调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三温区空调控制装置,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该汽车三温区空调控制装置的汽车三温区空调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汽车空调控制系统,通常只能控制整车的温度,或者仅能实现主驾驶和副驾驶两个区域温度的独立控制,而无法实现后排区域温度的独立控制,从而降低了乘坐舒适性。为了解决此问题,部分车型增加了后排空调,但同时也导致整车重量增加,且前后空调靠管路连接,行驶中极易损坏,因此,此方法不仅增加了整车重量及油耗,同时,也存在管路易损坏及制冷剂泄露等风险。另外,后排空调一般安装在左后门内,当空调工作时,因鼓风机的开启,会增加后排区域噪音,从而导致NVH性能降低。此外,现有结构中的空调系统也存在生产成本高、装配繁琐等多种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汽车三温区空调控制装置,以可实现主驾驶区、副驾驶区及后排区域内温度的独立控制。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三温区空调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用于汽车主驾驶区域、副驾驶区域及后排区域空调送风的控制,且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壳体,于所述壳体中分隔有主驾驶区风道、副驾驶区风道和后排风道,且所述主驾驶区风道、所述副驾驶区风道与所述后排风道内均具有构成所述壳体进风端且相分隔的冷风道和热风道,位于所述冷风道和所述热风道下游而使所述冷风道与所述热风道交汇的混风区,以及与所述混风区相连通并构成所述壳体出风端的出风口;温度控制部,对应于所述主驾驶区风道、所述副驾驶区风道和所述后排风道分别设置的三个,且所述温度控制部包括分别转动设于所述冷风道与所述热风道中的冷风门和热风门,以及以控制所述冷风门和所述热风门启闭的温度控制机构;送风控制部,包括于所述主驾驶区风道、所述副驾驶区风道和所述后排风道中的所述出风口中分别转动设置的送风风门,以及以控制各所述送风风门启闭的送风控制机构。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构造有以容置暖风芯体的容置槽,且所述容置槽与所述主驾驶区风道、所述副驾驶区风道及所述后排风道中的所述热风道均连通,并可构成置于所述容置槽内的所述暖风芯体横置于各所述热风道的整个通风截面上。进一步的,所述温度控制机构包括分别对应于所述主驾驶区风道和所述副驾驶区风道设置的两个前排温度控制单元,以及对应于所述后排风道设置的后排温度控制单元;所述主驾驶区风道中的所述冷风门与所述热风门,以及所述副驾驶区风道中的所述冷风门与所述热风门均为联动设置,且联动设置所述冷风门和所述热风门其一与对应的所述前排温度控制单元传动相连。进一步的,所述主驾驶区风道中的所述冷风门与所述热风门,以及所述副驾驶区风道中的所述冷风门与所述热风门均为通过铰接相连的连杆联动设置,且分别对应于所述主驾驶区风道与所述副驾驶区风道设置的前排温度控制单元均为固定于所述壳体上、且与对应的所冷风门或所述热风门的转轴传动相连的旋转动力输出装置。进一步的,所述后排温度控制单元包括固定设于所述壳体上的第一旋转动力输出装置,转动设于所述壳体上且与该第一旋转动力输出装置的动力输出端相连的第一控制盘,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于所述第一控制盘和所述后排风道中的所述冷风门及所述热风门间分别设置的连杆机构,且所述连杆机构被构造为因所述第一控制盘的转动、而具有相对于所述壳体的旋转,以可带动相应的所述冷风门或所述热风门转动。进一步的,所述主驾驶区风道和所述副驾驶区风道中的所述出风口至少具有相分隔的前排吹面风口、前排吹脚风口和除霜风口,所述后排风道中的所述出风口至少具有相分隔的后排吹面风口与后排吹脚风口;且于所述前排吹面风口、所述前排吹脚风口和所述除霜风口中分别设有前排吹面风门、前排吹脚风门和除霜风门,于所述后排吹面风口与所述后排吹脚风口中分别设有后排吹面风门与后排吹脚风门。进一步的,所述送风控制机构包括对应于所述主驾驶区风道与所述副驾驶区风道设置的送风模式控制单元,以及于所述送风模式控制单元和所述后排风道中的后排吹面风门和所述后排吹脚风门间分别设置的联动单元;所述主驾驶区风道和所述副驾驶区风道中的两所述前排吹面风门、两所述前排吹脚风门及两所述除霜风门分别由所述送风模式控制单元同步驱使转动,且所述联动单元构成所述后排吹面风门及所述后排吹脚风门分别与所述前排吹面风门及所述前排吹脚风门的同步转动。进一步的,所述送风模式控制单元包括固定设于所述壳体上的第二旋转动力输出装置,转动设于所述壳体上且与该第二旋转动力输出装置的动力输出端相连的第二控制盘,以及转动设于所述壳体上、且一端分别与两所述前排吹面风门、两所述前排吹脚风门及两所述除霜风门连接的风门拨杆;各所述风门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控制盘传动连接,且各所述风门拨杆被构造为因所述第二控制盘的转动、而具有相对于所述壳体的旋转,以可带动相应的所述前排吹面风门、所述前排吹脚风门或所述除霜风门转动;所述联动单元为分别传动连接于所述前排吹面风门和所述后排吹面风门、及所述前排吹脚风门和所述后排吹脚风门之间的拉线。进一步的,所述送风控制机构包括对应于所述主驾驶区风道与所述副驾驶区风道设置的前排送风模式控制单元,以及对应于所述后排风道设置的后排送风模式控制单元;所述主驾驶区风道和所述副驾驶区风道中的两所述前排吹面风门、两所述前排吹脚风门及两所述除霜风门分别由所述送风模式控制单元同步驱使转动;所述后排风道中的所述后排吹面风门和所述后排吹脚风门分别由所述后排送风模式控制单元驱使转动。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汽车三温区空调控制装置,通过设置对应于主驾驶区风道、副驾驶区风道和后排风道分别设置的三个温度控制部,可实现对三个区域风道内温度的独立控制,从而可提高主、副驾驶员及后排乘客的舒适感;另外,该控制装置也相较于现有具有后排空调的结构,零部件较少,从而降低了加工成本及整车质量,从而可节约油耗,同时,也可防止后排空调与前排连接的管路松动,而造成异响及制冷器泄露问题的发生。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三温区空调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进风装置,所述进风装置包括具有进风风道的进风壳体,所述进风风道的一端设有内循环进风口与外循环进风口,所述进风风道的另一端为装置出风口;且所述进风装置还包括转动设于所述进风壳体上的内外循环风门,设于所述进风壳体上以驱使所述内外循环风门转动的驱动装置,以及位于所述进风风道中的空气过滤器;风机及蒸发器总成,所述风机及蒸发器总成包括进风口与所述装置出风口相串接的风机,以及设于所述风机的送风路径上的蒸发器,且所述风机电连接有风机速度调节模块;还包括:如上所述的汽车三温区空调控制装置,且所述壳体的进风端与所述风机的送风口相连、并位于所述蒸发器的下游;以及设置于所述容置槽中的暖风芯体。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汽车三温区空调控制系统与上述的汽车三温区空调控制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汽车三温区空调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汽车三温区空调控制装置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三温区空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装置用于汽车主驾驶区域、副驾驶区域及后排区域空调送风的控制,且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壳体(1),于所述壳体(1)中分隔有主驾驶区风道、副驾驶区风道和后排风道,且所述主驾驶区风道、所述副驾驶区风道与所述后排风道内均具有构成所述壳体(1)进风端且相分隔的冷风道和热风道,位于所述冷风道和所述热风道下游而使所述冷风道与所述热风道交汇的混风区,以及与所述混风区相连通并构成所述壳体(1)出风端的出风口;温度控制部,对应于所述主驾驶区风道、所述副驾驶区风道和所述后排风道分别设置的三个,且所述温度控制部包括分别转动设于所述冷风道与所述热风道中的冷风门和热风门,以及以控制所述冷风门和所述热风门启闭的温度控制机构;送风控制部,包括于所述主驾驶区风道、所述副驾驶区风道和所述后排风道中的所述出风口中分别转动设置的送风风门,以及以控制各所述送风风门启闭的送风控制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三温区空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装置用于汽车主驾驶区域、副驾驶区域及后排区域空调送风的控制,且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壳体(1),于所述壳体(1)中分隔有主驾驶区风道、副驾驶区风道和后排风道,且所述主驾驶区风道、所述副驾驶区风道与所述后排风道内均具有构成所述壳体(1)进风端且相分隔的冷风道和热风道,位于所述冷风道和所述热风道下游而使所述冷风道与所述热风道交汇的混风区,以及与所述混风区相连通并构成所述壳体(1)出风端的出风口;温度控制部,对应于所述主驾驶区风道、所述副驾驶区风道和所述后排风道分别设置的三个,且所述温度控制部包括分别转动设于所述冷风道与所述热风道中的冷风门和热风门,以及以控制所述冷风门和所述热风门启闭的温度控制机构;送风控制部,包括于所述主驾驶区风道、所述副驾驶区风道和所述后排风道中的所述出风口中分别转动设置的送风风门,以及以控制各所述送风风门启闭的送风控制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三温区空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构造有以容置暖风芯体(13)的容置槽,且所述容置槽与所述主驾驶区风道、所述副驾驶区风道及所述后排风道中的所述热风道均连通,并可构成置于所述容置槽内的所述暖风芯体(13)横置于各所述热风道的整个通风截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三温区空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机构包括分别对应于所述主驾驶区风道和所述副驾驶区风道设置的两个前排温度控制单元,以及对应于所述后排风道设置的后排温度控制单元;所述主驾驶区风道中的所述冷风门与所述热风门,以及所述副驾驶区风道中的所述冷风门与所述热风门均为联动设置,且联动设置所述冷风门和所述热风门其一与对应的所述前排温度控制单元传动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三温区空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驾驶区风道中的所述冷风门与所述热风门,以及所述副驾驶区风道中的所述冷风门与所述热风门均为通过铰接相连的连杆(9)联动设置,且分别对应于所述主驾驶区风道与所述副驾驶区风道设置的前排温度控制单元均为固定于所述壳体(1)上、且与对应的所冷风门或所述热风门的转轴(801)传动相连的旋转动力输出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三温区空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排温度控制单元包括固定设于所述壳体(1)上的第一旋转动力输出装置,转动设于所述壳体(1)上且与该第一旋转动力输出装置的动力输出端相连的第一控制盘(2),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并于所述第一控制盘(2)和所述后排风道中的所述冷风门及所述热风门间分别设置的连杆机构,且所述连杆机构被构造为因所述第一控制盘(2)的转动、而具有相对于所述壳体(1)的旋转,以可带动相应的所述冷风门或所述热风门转动。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三温区空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驾驶区风道和所述副驾驶区风道中的所述出风口至少具有相分隔的前排吹面风口、前排吹脚风口(103)和除霜风口(102),所述后排风道中的所述出风口至少具有相分隔的后排吹面风口(105)与后排吹脚风口(104);且于所述前排吹面风口、所述前排吹脚风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士超所微鹤刘金宇李国凯甄永敏陈凤云
申请(专利权)人:曼德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