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科护理用婴儿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5112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4:50
一种产科护理用婴儿床,解决了现有婴儿床功能单一、使用不便的问题。其包括床架,所述床架内设有床板,床板前端设有可上下伸缩的护栏,护栏包括有两个C型支撑杆,两个C型支撑杆分别固定在床架内的左侧和右侧,两个C型支撑杆间设有一个可上下滑动的连接杆,连接杆和床板间均匀固定有多个伸缩杆,每个伸缩杆的上端固定在连接杆上,每个伸缩杆的下端固定在床板上,每个伸缩杆包括一个连接管和多个伸缩管,每个伸缩管沿连接管的轴线方向依次首尾套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通过结构的改变使产科护理用婴儿床功能更加全面,提高了婴儿床的利用率,使看护者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A baby bed for obstetric nursing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baby bed for obstetric nursing, which solves the problems of single function and inconvenient use of the existing baby bed.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bed frame, in which a bed plate is arranged, and the front end of the bed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guardrail which can be retracted up and down. The guardrail comprises two C-type support rods, which are fixed o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bed frame respectively. A sliding connecting rod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two C-type support rods, and a plurality of expansion rods are evenly fixed between the connecting rod and the bed plate. The upper end of each expansion rod is fixed on the connecting rod. On the connecting rod, the lower end of each expansion rod is fixed on the bed plate. Each expansion rod consists of a connecting pipe and a plurality of expansion tubes. Each expansion tube is sleeved head and tail in turn along the axis direction of the connecting pipe. The utility model has novel structure and ingenious conception. By changing the structure, the function of the baby bed for obstetric nursing is more comprehensi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the baby bed is improved, and the working efficiency of the caregiver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产科护理用婴儿床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产科护理用婴儿床。
技术介绍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产科婴儿护理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因此看护者也希望能拥有一个结构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全面地婴儿床来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目前市场上有很多婴儿床,常规的婴儿床功能单一,使用不方便,从而增加了看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产科护理用婴儿床,有效的解决了现有婴儿床功能单一、使用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床架,所述床架内设有床板,床板前端设有可上下伸缩的护栏,护栏包括有两个C型支撑杆,两个C型支撑杆分别固定在床架内的左侧和右侧,两个C型支撑杆间设有一个可上下滑动的连接杆,连接杆和床板间均匀固定有多个伸缩杆,每个伸缩杆的上端固定在连接杆上,每个伸缩杆的下端固定在床板上,每个伸缩杆包括一个连接管和多个伸缩管,每个伸缩管沿连接管的轴线方向依次首尾套接。优选的,所述每个连接管的内壁上下对称设有两个挡板,每个伸缩管的近端设有两个滑槽,每个滑槽内设有一个可水平滑动的滑块,滑块与滑槽间用第一弹簧固定连接;每个伸缩管的远端设有一个挡板,相邻的滑块和挡板相互配合构成限位结构。优选的,所述伸缩杆内设有多个拉簧。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接块,每个连接块与同侧的C型支撑杆可上下滑动的连接。优选的,所述C型支撑杆内设有水平方向的滑道,滑道内固定有可转动的齿轮,齿轮上下两端对称设有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分别与齿轮啮合;第一齿条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挡块,第一挡块左端与第二齿条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齿条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挡块,第二挡块右端与第一齿条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优选的,所述床架上端设有可转动的桌板,桌板与床架间设有可转动的轴承,桌板与床架通过可转动的轴承铰接。优选的,所述床板下端设有储物柜,储物柜包括食品放置层和衣物放置层,食品放置层和衣物放置层间设有隔板。优选的,所述床架下端设有万向轮。本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通过结构的改变使产科护理用婴儿床功能更加全面,提高了婴儿床的利用率,使看护者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伸缩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连接块和C型支撑杆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B部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桌板三维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桌板和轴承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储物柜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8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由图1、图2给出,本技术包括床架1,床架1为现有技术,在这里不做过多叙述,床架1内设有床板5,床板5与床架1为固定连接,床板5前端设有可上下伸缩的护栏,护栏主要起到防护作用,护栏包括有两个C型支撑杆2,两个C型支撑杆2分别固定在床架1内的左侧和右侧,两个C型支撑杆2在床架1内对称固定,当护栏下拉后,婴儿床作为座椅,C型支撑杆2可作为扶手,两个C型支撑杆2间设有一个可上下滑动的连接杆21,连接杆21和床板5间均匀固定有多个伸缩杆4,伸缩杆4为可伸长缩短的结构,每个伸缩杆4的上端固定在连接杆21上,每个伸缩杆4的下端固定在床板5上,每个伸缩杆4包括一个连接管10和多个伸缩管9,每个伸缩管9沿连接管10的轴线方向依次首尾套接,所述伸缩管9的外径由近连接管10一端向远连接管10一端逐次递减。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2和图3给出,为了实现对伸缩管9的限位,所述每个连接管10的内壁上下对称设有两个挡板11,每个伸缩管9的近端设有两个滑槽13,每个滑槽13内设有一个可水平滑动的滑块12,滑块12与滑槽13间固定有第一弹簧27;每个伸缩管9的远端设有一个挡板11,相邻的滑块12和挡板11相互配合构成限位结构。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2给出,为了防止伸缩杆4缩短后晃动,所述伸缩杆4内设有多个拉簧20。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给出,为了实现连接杆21的上下滑动,所述连接杆21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接块,每个连接块与同侧的C型支撑杆2可上下滑动的连接。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图4和图5给出,为了便于对连接杆21的固定,所述C型支撑杆2内设有水平方向的滑道22,滑道22位于连接块的下端,滑道22内固定有可转动的齿轮23,齿轮23上下两端对称设有第一齿条14和第二齿条15,第一齿条14和第二齿条15齿面相对,第一齿条14与第二齿条15分别与齿轮23啮合,推动任何一根齿条,另一根齿条在啮合作用下会同时向相反方向滑动;第一齿条14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挡块,第一挡块左端与第二齿条15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5,第二齿条15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挡块16,第二挡块16右端与第一齿条14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26,推动任何一个挡块,另一个挡块会同时向相反方向滑动,当伸缩杆4伸展开时,连接块处于滑道22的上端,此时挡块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置于滑道22外端对连接块起支撑作用,当需要将伸缩杆4收缩时,使用者同时按压两侧的挡块,连接块失去挡块的支撑向下滑动,便于看护者抱放婴儿,同时婴儿床此时可作为座椅使用。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图6和图7给出,所述床架1上端设有可转动的桌板8,桌板8与床架1间设有可转动的轴承17,桌板8与床架1通过可转动的轴承17铰接,将桌板8另一端转动至C型支撑杆2处,此时婴儿床可作为操作台使用,不用时,将桌板8转动至床架1后端,不占用空间,使用方便。实施例七,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8给出,为了便于使用者存放物品,所述床板5下端设有储物柜6,储物柜6包括食品放置层18和衣物放置层19,食品放置层18和衣物放置层19间设有隔板24,功能区间划分明确。实施例八,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给出,为了便于看护者移动婴儿床,所述床架1下端设有万向轮7。本技术使用时,医护人员先将产科护理用婴儿床推至合适的区域,然后将万向轮7锁死,看护者通过按压C型支撑杆2上的挡块解除对护栏的支撑作用,将护栏向下滑动,此时看护者可坐在床板5上哄抱婴儿或者给婴儿喂食,当婴儿熟睡后,由于护栏已经放下,所以可将婴儿平稳的放置在床板5上,防止婴儿被晃动醒,最后向上拉动连接杆21至挡块处,按压挡块直至连接块置于挡块上端,然后松手,挡块在弹簧作用下置于滑道22外端对挡块起支撑作用。本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通过结构的改变使产科护理用婴儿床功能更加全面,提高了婴儿床的利用率,使看护者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产科护理用婴儿床,包括床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1)内设有床板(5),床板(5)前端设有可上下伸缩的护栏,护栏包括有两个C型支撑杆(2),两个C型支撑杆(2)分别固定在床架(1)内的左侧和右侧,两个C型支撑杆(2)间设有一个可上下滑动的连接杆(21),连接杆(21)和床板(5)间均匀固定有多个伸缩杆(4),每个伸缩杆(4)的上端固定在连接杆(21)上,每个伸缩杆(4)的下端固定在床板(5)上,每个伸缩杆(4)包括一个连接管(10)和多个伸缩管(9),每个伸缩管(9)沿连接管(10)的轴线方向依次首尾套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科护理用婴儿床,包括床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1)内设有床板(5),床板(5)前端设有可上下伸缩的护栏,护栏包括有两个C型支撑杆(2),两个C型支撑杆(2)分别固定在床架(1)内的左侧和右侧,两个C型支撑杆(2)间设有一个可上下滑动的连接杆(21),连接杆(21)和床板(5)间均匀固定有多个伸缩杆(4),每个伸缩杆(4)的上端固定在连接杆(21)上,每个伸缩杆(4)的下端固定在床板(5)上,每个伸缩杆(4)包括一个连接管(10)和多个伸缩管(9),每个伸缩管(9)沿连接管(10)的轴线方向依次首尾套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科护理用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连接管(10)的内壁上下对称设有两个挡板(11),每个伸缩管(9)在靠近连接管(10)的一端设有两个滑槽(13),每个滑槽(13)内设有一个可水平滑动的滑块(12),滑块(12)与滑槽(13)间用第一弹簧(27)固定连接;每个伸缩管(9)在远离连接管(10)的一端设有一个挡板(11),相邻的滑块(12)和挡板(11)相互配合构成限位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科护理用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4)内设有多个拉簧(2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科护理用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晋华刘德静高方方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