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5084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工艺,属于中药有效部位的医药用途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将西洋参粉碎成粗颗粒,加入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提取后的滤液用旋转蒸发器浓缩,浓缩后的滤液用石油醚及水饱和正丁醇等体积萃取3次,取上清液,用旋转蒸发器回收上清液内正丁醇,剩余药液水浴蒸发,浓缩后,置干燥厢内干燥即得西洋参总皂苷;黄芪总皂苷、牡丹皮总皂苷和王不留行总皂苷制备方法同上;各组分配置比例:西洋参总皂苷、黄芪总皂苷、牡丹皮总皂苷、王不留行总皂苷的配置质量比为6:6:4:1。本发明专利技术原料药来源广,成本低廉;药效显著,安全无毒;用药量小,便于小儿服用;口服药,便于储藏。

A Chinese herbal compound prepar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viral myocarditis in children and its preparation proces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und preparation for treating viral myocarditis in children and its preparation process,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dical use of the effective par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technical scheme is as follows: crushing American ginseng into coarse particles, adding ethanol and heating reflux to extract for three times. The extracted filtrate is concentrated by rotary evaporator. The concentrated filtrate is extracted by petroleum ether and water saturated n-butanol for three times. The supernatant is extracted by rotary evaporator, and n-butanol in the supernatant is recovered by rotary evaporator. The remaining medicinal liquid is evaporated by water bath. After concentration, the total American ginseng is dried in the drying chamber. The preparation methods of total saponins of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Paeonia suffruticosa and Wangbuliuxing are the same; the proportion of components allocation: total saponins of Panax quinquefolium,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Paeonia suffruticosa and Wangbuliuxing is 6:6:4:1. The raw material medicine of the invention has wide source, low cost, remarkable pharmacodynamics, safety and non-toxicity, small dosage, convenient for children to take, oral medicine and convenient stor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工艺,特别是肠道病毒中柯萨奇病毒B组病毒(CoxsackievirusB,CVB)引起的心肌组织损伤及心肌细胞凋亡中的应用,属于中药有效部位的医药用途

技术介绍
病毒性心肌炎(Viralmyocarditis,VMC)是指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炎症病变,属于感染性心肌疾病。VMC患病人群广泛,以学龄前儿童及学龄儿童多见,多数由肠道病毒及呼吸道病毒引发。柯萨奇病毒A组、柯萨奇病毒B组(CoxsackievirusB,CVB)、艾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是常见致心肌炎致病病毒,其中CVB是最主要的病原体,发病率约占30%~50%,CVB包括六种血清型,其中B3型致病性最强,易造成重症和死亡病例,是我国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主要致病病毒。人类感染CVB后,约有5~7%发生心肌炎,部分病例可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cardiomyopathy,DCM),遗留心功能不全等后遗症,严重者需要心脏移植。在法医猝死案例中,VMC和DCM的猝死率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位于心性猝死的第三位。近年来儿童和青少年中VMC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占到了青少年猝死的10%~44%,已成为儿童和青少年猝死的一个重要原因,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重视。VMC治疗药物种类有限,专门针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药物更是缺乏,亟需开发新的治疗药物。西药治疗主要针对病毒感染和心肌炎症对症治疗,但效果均不理想,常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且价格昂贵。中药文献虽记载了许多复方来治疗该病,但临床应用剂量较大,特别是存在小儿中药服量大、难应用的缺点,并且其保护心肌的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证实,所以研究有效中药成分应用于难治性疾病的治疗显得尤为迫切。把古人的经验与现代药理学研究的成果结合起来,筛选新的、高效无毒的、由有效活性成分组成的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新型中药显得尤为迫切。中医学中尚无特定的病名与病毒性心肌炎相对应,若系急病感染者,可从温病论治;若以心律失常为主者,则属“心悸”、“怔忡”范畴;若以胸闷胸痛为主者,则按胸痹论治,此外还与心水、汗证、虚劳、猝死等相关。中医对该病病因病机的传统认识是,外感风热、湿热邪毒所致。近年来,随着临床经验的进一步丰富和积累,中医学者提出了许多新的思路和见解,如瘀血内结、痰浊蕴结、脾胃虚弱等皆可致该病,丰富了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机学说。西医认为免疫损伤、细胞凋亡是病毒致细胞损伤的决定性因素。病毒感染除直接导致心肌功能代谢障碍、细胞结构破坏外,还可激活Fas/FasL通路、Caspase家族、Bcl-2家族等启动心肌细胞的凋亡。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对VMC的发病机制研究有了一定进展,但治疗方面至今仍无特效药物,专门针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药物更是缺乏。西药治疗主要针对病毒感染和心肌炎症对症治疗,临床已有的对症治疗性药物种类可以用于小儿患者的有限,目前临床多应用自由基清除剂,如静脉或口服维生素C、辅酶Q10、维生素Bco、ATP、肌苷、环化腺苷酸、细胞色素C、糖皮质激素等,但治疗效果均不理想,常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且价格昂贵。中药文献虽记载了许多复方来治疗该病,但疗效欠佳,临床应用剂量较大,特别是存在小儿中药服量大、难应用的缺点,并且其保护心肌的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证实,所以研究有效中药成分应用于难治性疾病的治疗显得尤为迫切。我们认为把古人的经验与现代药理学研究的成果结合起来,筛选新的、高效无毒的、由有效活性成分组成的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新型中药是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工艺,利用中药有效部位群用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特别是CVB3引起的心肌细胞损伤及凋亡,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解决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复方制剂,该中药复方制剂是由下述原料药物制成:西洋参总皂苷、黄芪总皂苷、牡丹皮总皂苷和王不留行总皂苷,上述原料药物的质量比为6:6:4:1。一种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工艺,工艺步骤如下:步骤一:有效组分的制备将西洋参粉碎成粗颗粒,加入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提取后的滤液用旋转蒸发器浓缩,浓缩后的滤液用石油醚及水饱和正丁醇等体积萃取3次,取上清液,用旋转蒸发器回收上清液内正丁醇,剩余药液水浴蒸发,浓缩后,置干燥厢内干燥即得西洋参总皂苷;黄芪总皂苷、牡丹皮总皂苷和王不留行总皂苷制备方法同上;步骤二:各组分间配置质量比各组分配置比例:西洋参总皂苷、黄芪总皂苷、牡丹皮总皂苷和王不留行总皂苷的配置质量比为6:6:4:1。下面通过四部分来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第一部分:中药有效部位群的制备。第二部分:各有效部位间配置比例及用法用量。第三部分:在体内动物模型及体外细胞模型上验证该有效部位群的药效作用。第四部分:该中药有效部位群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第一部分:有效组分的制备。将西洋参粉碎成粗颗粒,加入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提取后的滤液用旋转蒸发器浓缩,浓缩后的滤液用石油醚及水饱和正丁醇等体积萃取3次,萃取后,取上清液,上清液用旋转蒸发器回收正丁醇,回收后的剩余药液水浴蒸发,置干燥厢内干燥即得西洋参总皂苷;黄芪总皂苷、牡丹皮总皂苷、王不留行总皂苷制备方法同上。第二部分:各组分间配置比例及用法用量。经过反复的体内外药效筛选实验,已发现具有确切疗效的组分。各组分配置质量比:西洋参总皂苷、黄芪总皂苷、牡丹皮总皂苷、王不留行总皂苷配置比例为6:6:4:1。用药剂量:临床推荐剂量为5mg/kg(约300mg/d)。用药方法:口服。用药疗程:推荐1~2周,即7~14天,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它药物合用。第三部分:在体内动物模型及体外细胞模型上验证该复方制剂的药效作用。体内动物模型;采用腹腔无菌注射0.2mL0.8倍ID50的CVB3病毒液的方法制备VMC小鼠模型,设中药复方制剂高、中、低剂量组,利巴韦林组,同时设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各组给予相应药物14天后,检测心功能、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cTnI、cTnT)、病理改变(HE染色)及心肌梗死面积。实验结果显示,给予该中药复方制剂后,小鼠心功能指标改善明显,CK-MB、cTnI、cTnT含量降低,病理损伤及心肌梗死面积减少。以上数据说明该中药复方制剂可以改善VMC小鼠心肌的结构和功能,其作用可能通过减轻心肌细胞损伤,改善心肌缺血及其功能,提高耐缺氧能力来实现。体外细胞模型;分离培养大鼠原代心肌细胞,确定该药最大无毒浓度(TC0)。取已长成单层细胞的培养板,接种含CVB3的病毒液,置培养箱中吸附1h后,加入TC0以下4个浓度的受试药物,同时设病毒对照组,采用细胞病变效应法(CPE)测定该药对CVB350%抑制浓度(IC50)和治疗指数(TI);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法)测定心肌细胞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Bax及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实验结果显示,该药对肠道病毒CVB3株致心肌细胞病变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心肌细胞凋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复方制剂是由下述原料药物制成:西洋参总皂苷、黄芪总皂苷、牡丹皮总皂苷和王不留行总皂苷,上述原料药物的质量比为6:6:4: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复方制剂是由下述原料药物制成:西洋参总皂苷、黄芪总皂苷、牡丹皮总皂苷和王不留行总皂苷,上述原料药物的质量比为6:6:4:1。2.一种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如下工艺步骤:步骤一:有效组分的制备将西洋参粉碎成粗颗粒,加入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提取后的滤液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荣妹张之斌马会霞包巨太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