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骨肿瘤用介入式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4984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4: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疗骨肿瘤用介入式治疗装置,具体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设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上设有控制面板和显示屏,所述控制箱一侧设有伺服驱动器,所述伺服驱动器一侧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侧壁上设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顶部设有顶板以及底部设有丝杆机构,所述丝杆机构一侧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顶部设有红外测距传感器,所述连接杆端部设有第一连接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伺服电机带动丝杆机构工作,使存储罐和穿刺针进行上下移动,工作人员无需直接接触器械,避免了交叉感染的问题,并利用红外测距检测穿刺针插入人体的深度,操作过程精确,使得药液能够比较准确的流到病灶位置,提高了治疗效果。

An Interventional Therapeutic Device for Medical Bone Tumor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terventional therapeutic device for medical bone tumors, which specifically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medical devices, including a bottom plate, with a control panel and a display screen on the top of the bottom plate, a servo driver on one side of the control box and a support plate on the other side, and a servo motor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support plate. The top of the motor is provided with a top plate and the bottom is provided with a screw mechanism. A connecting rod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screw mechanism. The top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an infrared ranging sensor, and the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onnecting plate. By using servo motor to drive the screw mechanism to work, the storage tank and the puncture needle move up and down, and the staff do not need to contact the equipment directly, thus avoiding the problem of cross infection. The puncture needle is inserted into the human body by infrared distance measurement, and the operation process is accurate, so that the medicine can flow to the lesion more accurately, and the treatment effect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疗骨肿瘤用介入式治疗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骨肿瘤用介入式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肿瘤治疗一般都需要使用肿瘤介入穿刺针,现在医院使用的肿瘤介入穿刺针与普通的穿刺针一样,普通的穿刺针的结构由针体和针柄组成。但是在实际操作时,使用普通的穿刺针给患者进行肿瘤介入治疗时,由于普通的穿刺针的针柄较短,因而极易发生交叉感染,给工作人员操作带来难度;此外现在所使用穿刺针都是需要手动操作针柄,在工作人员即要注意交叉感染,又需要接触较短的针柄,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心里负担,麻烦不方便,工作效率低。目前的穿刺针没有导向装置,完全依靠医生凭借经验判断介入深度,操作过程不够精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医疗骨肿瘤用介入式治疗装置,通过采用伺服电机带动丝杆机构工作,使存储罐和穿刺针进行上下移动,工作人员无需直接接触器械,避免了交叉感染的问题,并利用红外测距检测穿刺针插入人体的深度,操作过程精确,使得药液能够比较准确的流到病灶位置,提高了治疗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疗骨肿瘤用介入式治疗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设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上设有控制面板和显示屏,所述控制箱一侧设有伺服驱动器,所述伺服驱动器一侧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侧壁上设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顶部设有顶板以及底部设有丝杆机构,所述丝杆机构一侧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顶部设有红外测距传感器,所述连接杆端部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一侧设有存储罐;所述存储罐顶端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顶部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外部套设有限位套管,所述第二连接板一侧设有进液管,所述存储罐外壁上嵌设有第一玻璃窗,所述存储罐内部设有储液室,所述储液室内腔底部设有压力泵,所述存储罐底部设有穿刺针;所述穿刺针内部开设有药液槽,所述穿刺针底端嵌设有第二玻璃窗,所述第二玻璃窗顶部设有针孔摄像头。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箱内部设有单片机,所述压力泵、伺服驱动器和针孔摄像头的输入端均设有用于控制电路通断的继电器,所述继电器与单片机电性连接,所述伺服驱动器设置于伺服电机的输入端。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伺服驱动器和支撑板均固定设置于底板的顶部,所述顶板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丝杆机构设置于支撑板的侧壁上。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上均贯穿设有螺钉,所述连接杆一端与丝杆机构中的滑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板和螺钉与存储罐可拆卸连接。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套管顶端与顶板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与限位套管活动连接,所述伸缩杆底端通过第二连接板和螺钉与存储罐顶部可拆卸连接。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穿刺针底端设置为倾斜状,所述药液槽顶端贯穿存储罐与压力泵输出端连接,所述进液管顶端设有螺塞,所述存储罐通过伸缩杆和限位套管与顶板活动连接。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玻璃窗底壁与穿刺针底壁共面设置,所述针孔摄像头设置于穿刺针的内部,所述针孔摄像头底部与第二玻璃窗顶部相贴合。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通过采用伺服电机带动丝杆机构工作,使存储罐和穿刺针进行上下移动,工作人员无需直接接触器械,避免了交叉感染的问题,并利用红外测距检测穿刺针插入人体的深度,操作过程精确,使得药液能够比较准确的流到病灶位置,提高了治疗效果;2、通过利用针孔摄像头对人体病灶处进行拍摄,并显示于显示屏上,便于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估算,在针孔摄像头底部设置第二玻璃窗,使得针孔摄像头的镜头不会受到污染,延长了使用寿命,可对第二玻璃窗进行清洗,提高拍取视频的清晰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图1中A处细节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时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底板、2控制箱、3控制面板、4显示屏、5伺服驱动器、6支撑板、7伺服电机、8顶板、9丝杆机构、10连接杆、11红外测距传感器、12第一连接板、13存储罐、14第二连接板、15伸缩杆、16限位套管、17进液管、18第一玻璃窗、19储液室、20压力泵、21穿刺针、22药液槽、23第二玻璃窗、24针孔摄像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3所示的一种医疗骨肿瘤用介入式治疗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顶部设有控制箱2,所述控制箱2上设有控制面板3和显示屏4,所述控制箱2一侧设有伺服驱动器5,所述伺服驱动器5一侧设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侧壁上设有伺服电机7,所述伺服电机7顶部设有顶板8以及底部设有丝杆机构9,所述丝杆机构9一侧设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顶部设有红外测距传感器11,所述连接杆10端部设有第一连接板12,所述第一连接板12一侧设有存储罐13;所述存储罐13顶端设有第二连接板14,所述第二连接板14顶部设有伸缩杆15,所述伸缩杆15外部套设有限位套管16,所述第二连接板14一侧设有进液管17,所述存储罐13外壁上嵌设有第一玻璃窗18,所述存储罐13内部设有储液室19,所述储液室19内腔底部设有压力泵20,所述存储罐13底部设有穿刺针21;所述穿刺针21内部开设有药液槽22,所述穿刺针21底端嵌设有第二玻璃窗23,所述第二玻璃窗23顶部设有针孔摄像头24。实施例2如图1-3所示的一种医疗骨肿瘤用介入式治疗装置,所述控制箱2内部设有单片机,所述压力泵20、伺服驱动器5和针孔摄像头24的输入端均设有用于控制电路通断的继电器,所述继电器与单片机电性连接,所述伺服驱动器5设置于伺服电机7的输入端。进一步的,所述伺服驱动器5和支撑板6均固定设置于底板1的顶部,所述顶板8与支撑板6固定连接,所述丝杆机构9设置于支撑板6的侧壁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板12和第二连接板14上均贯穿设有螺钉,所述连接杆10一端与丝杆机构9中的滑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10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板12和螺钉与存储罐13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套管16顶端与顶板8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15与限位套管16活动连接,所述伸缩杆15底端通过第二连接板14和螺钉与存储罐13顶部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穿刺针21底端设置为倾斜状,所述药液槽22顶端贯穿存储罐13与压力泵20输出端连接,所述进液管17顶端设有螺塞,所述存储罐13通过伸缩杆15和限位套管16与顶板8活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玻璃窗23底壁与穿刺针21底壁共面设置,所述针孔摄像头24设置于穿刺针21的内部,所述针孔摄像头24底部与第二玻璃窗23顶部相贴合。本专利技术工作原理:参照说明书附图1和图3,工作时,将装置放置于需要治疗的区域内,使穿刺针21位于病灶处上方,拆卸进液管17上的螺塞,将患者需要注射的药物从进液管17内注射至存储罐13内的储液室19内,利用控制面板3和单片机对伺服驱动器5发送控制指令,控制伺服电机7工作,使丝杆机构9中的滑块在丝杆上下移,从而带动与滑块固定连接的连接杆10下移,连接杆10端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疗骨肿瘤用介入式治疗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设有控制箱(2),所述控制箱(2)上设有控制面板(3)和显示屏(4),所述控制箱(2)一侧设有伺服驱动器(5),所述伺服驱动器(5)一侧设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侧壁上设有伺服电机(7),所述伺服电机(7)顶部设有顶板(8)以及底部设有丝杆机构(9),所述丝杆机构(9)一侧设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顶部设有红外测距传感器(11),所述连接杆(10)端部设有第一连接板(12),所述第一连接板(12)一侧设有存储罐(13);所述存储罐(13)顶端设有第二连接板(14),所述第二连接板(14)顶部设有伸缩杆(15),所述伸缩杆(15)外部套设有限位套管(16),所述第二连接板(14)一侧设有进液管(17),所述存储罐(13)外壁上嵌设有第一玻璃窗(18),所述存储罐(13)内部设有储液室(19),所述储液室(19)内腔底部设有压力泵(20),所述存储罐(13)底部设有穿刺针(21);所述穿刺针(21)内部开设有药液槽(22),所述穿刺针(21)底端嵌设有第二玻璃窗(23),所述第二玻璃窗(23)顶部设有针孔摄像头(2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骨肿瘤用介入式治疗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设有控制箱(2),所述控制箱(2)上设有控制面板(3)和显示屏(4),所述控制箱(2)一侧设有伺服驱动器(5),所述伺服驱动器(5)一侧设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侧壁上设有伺服电机(7),所述伺服电机(7)顶部设有顶板(8)以及底部设有丝杆机构(9),所述丝杆机构(9)一侧设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顶部设有红外测距传感器(11),所述连接杆(10)端部设有第一连接板(12),所述第一连接板(12)一侧设有存储罐(13);所述存储罐(13)顶端设有第二连接板(14),所述第二连接板(14)顶部设有伸缩杆(15),所述伸缩杆(15)外部套设有限位套管(16),所述第二连接板(14)一侧设有进液管(17),所述存储罐(13)外壁上嵌设有第一玻璃窗(18),所述存储罐(13)内部设有储液室(19),所述储液室(19)内腔底部设有压力泵(20),所述存储罐(13)底部设有穿刺针(21);所述穿刺针(21)内部开设有药液槽(22),所述穿刺针(21)底端嵌设有第二玻璃窗(23),所述第二玻璃窗(23)顶部设有针孔摄像头(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骨肿瘤用介入式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2)内部设有单片机,所述压力泵(20)、伺服驱动器(5)和针孔摄像头(24)的输入端均设有用于控制电路通断的继电器,所述继电器与单片机电性连接,所述伺服驱动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翔窦超超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中心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