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抗震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3897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8 0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构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抗震支架。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抗震支架,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支架本体、卡箍,所述支架本体包括容纳腔、连接杆,所述容纳腔上端设置有安装座、下端设置有过孔,所述过孔孔径大于连接杆的杆径;所述连接杆上端设置成圆盘并设置在容纳腔内、下端穿过过孔伸出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由填充橡胶填满;所述安装座固定在建筑物上,所述连接杆下端与卡箍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卡箍内表面覆盖有缓冲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抗震效果好。

A New Type of Anti-seismic Bracke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building components, in particular to a novel anti-seismic bracket. The purpose is to provide a new type of anti-seismic bracket. The technical scheme adopted is: including bracket body and clamp. The bracket body includes a holding chamber and a connecting rod. The upper end of the holding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mounting seat, and the lower end is provided with a hole, which is larger than the rod diameter of the connecting rod. The upp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arranged as a disc and is arranged in the holding chamber and the lower end is extended through the hole.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clamp is covered with a cushion pad,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top of the clamp.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and good seismic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抗震支架
本技术涉及建筑构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抗震支架。
技术介绍
在现代结构建筑中,对建筑物内管道的防震抗震已经刻不容缓。国内外历次地震的历时数据表明,忽略抗震支架,一旦发生地震将产生严重的安全问题。建筑物内的管道主要包括给排水、供暖、通风、空调、燃气、热力、电力、消防、通讯等管道。由此可知,抗震支架的主要载荷为:管道和管道内的物体的重量,以及地震;其中地震产生的负载包括纵向和横向的负载。因此抗震支架除固定支撑管道外,还需要吸收抵抗地震带来的负载。现有的抗震支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通过常用的固定结构,将管道与建筑物固定在一起,如槽钢加螺栓;虽然能够很好的将管道固定在建筑物上,但是一旦地震的振幅过大,加上管道和管道内的物体重量,容易将支撑件与建筑物的连接处晃松,甚至脱落,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另外一类是在连接构件中加上弹簧,虽然能在一定程度起到抗震效果,但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受其热处理的工艺影响大,导致同一厂家不同批次的弹簧的最大抗拉力不同,地震时部分弹簧非常可能产生塑性变形从而失效;因此这类抗震支架,质量不够稳定,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抗震效果好的新型抗震支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抗震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卡箍,所述支架本体包括容纳腔、连接杆,所述容纳腔上端设置有安装座、下端设置有过孔,所述过孔孔径大于连接杆的杆径;所述连接杆上端设置成圆盘并设置在容纳腔内、下端穿过过孔伸出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以及过孔由填充橡胶填满;所述安装座固定在建筑物上,所述连接杆下端与卡箍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卡箍内表面覆盖有缓冲垫。优选的,所述容纳腔作为填充橡胶成型的型腔,与其一体成型。优选的,所述缓冲垫为橡胶垫、软PVC垫、弹簧片中的至少之一。优选的,所述填充橡胶的硬度为70~80A。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连接杆上端设置成圆盘并设置在容纳腔内、下端穿过过孔伸出容纳腔,容纳腔由填充橡胶填满,容纳腔上端固定在建筑上、连接杆下端与卡箍顶端固定连接;容纳腔内的填充橡胶即可支撑、固定连接杆,也可在连接杆受到外力时,通过填充橡胶的伸缩作用实现连接杆各个方向均能产生一定的位移,从而吸收能量,起到很好的抗震效果。另外容纳腔作为填充橡胶成型的型腔与其一体成型,一则简化了抗震支架的安装工序,节约了人工成本;再则填充橡胶能够充分的填充容纳腔,并与连接杆和容纳腔紧密的粘合,提高了填充橡胶、容纳腔、连接杆之间的连接强度和连接的可靠性,从而提高了抗震支架的可靠性。因此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抗震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支架本体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支架本体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3,具体的说明本技术。一种新型抗震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卡箍2,所述支架本体1包括容纳腔4、连接杆9,所述容纳腔上端设置有安装座6、下端设置有过孔8,所述过孔8孔径大于连接杆9的杆径;所述连接杆9上端设置成圆盘并设置在容纳腔4内、下端穿过过孔8伸出容纳腔4,所述容纳腔4以及过孔8由填充橡胶5填满;所述安装座7固定在建筑物上,所述连接杆9下端与卡箍2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卡箍2内表面覆盖有缓冲垫3。具体来说,容纳腔4的上端设置安装底座6,安装底座6的中间部分设置有供连接杆9穿过和填充橡胶5填入到的孔。连接杆9穿过安装底座6后再穿过孔8,使其下端伸出容纳腔4外、且连接杆9的圆盘部分位于容纳腔4中部。然后容纳腔4内剩余的空间,以及过孔8与连接杆9之间的空隙,由填充橡胶5填充,相当于在连接杆9的上部各个方向均布满了弹性支撑物。当连接杆9受到外力时,通过填充橡胶5的伸缩作用,实现连接杆9各个方向均能产生一定的位移,从而吸收能量,起到很好的抗震效果。安装时,只需使用锚栓通过安装底座6的安装孔7,将安装底座6固定在建筑物上;此时建筑物的表面和另外容纳腔4,将填充橡胶5限定在容纳腔4内,使其能够很好的固定并支撑连接杆9。然后将连接杆9的下端与卡箍2的上端,通过螺栓或者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最后使用卡箍2将管道固定在卡箍2内。卡箍2内表面覆盖的缓冲垫3,使卡箍2与管道直接的连接变成柔性连接,避免了管道表面的损伤,同时增加了管道与卡箍2的摩擦力,使得固定更为牢固,也能够起到一定的减震作用。进一步的,所述容纳腔4作为填充橡胶5成型的型腔,与其一体成型。可以理解的是,容纳腔4作为填充橡胶5成型的型腔,将连接杆9放置在容纳腔4内,然后与相应的模具配合使连接杆9、容纳腔4固定在合适的位置,通过模压或者注射的成型工艺使填充橡胶5充分的填充容纳腔4,即可完成容腔腔4、连接杆9、填充橡胶5的一体成型。通过容腔腔4、连接杆9、填充橡胶5的一体成型简化了抗震支架的安装工序,节约了人工成本;同时填充橡胶5能够充分的填充容纳腔4,并与连接杆9和容纳腔4紧密的粘合,提高了填充橡胶5、容纳腔4、连接杆9之间的连接强度和连接的可靠性,从而提高了抗震支架的可靠性。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垫3为橡胶垫、软PVC垫、弹簧片中的至少之一。应当理解的是,橡胶垫、软PVC垫、弹簧片均能起到缓冲的作用,保护管道不会被夹坏的同时,也能吸收一定的震动能量,从而增强抗震效果。因此缓冲垫3可以是橡胶垫、软PVC垫、弹簧片中一个,也可以是其中的组合,如橡胶垫与弹簧片的组合,或者是橡胶垫和软PVC垫的组合,或者橡胶垫、软PVC垫、弹簧片一起的组合。另外软PVC垫是其中价格最便宜的一个,在管道重量较小时,使用软PVC垫作为缓冲垫3能够很好的节约安装成本。进一步的,所述填充橡胶5的硬度为70~80A。也就是说,填充橡胶5的硬度使用邵氏硬度计A型测得,为70~80度。如果填充橡胶5的硬度过低,则不能很好的固定支撑连接杆9,使得抗震支架的安装尺寸一致性差。相反的如果填充橡胶5的硬度过高,则导致其弹性变差,使抗震支架的抗震吸能的能力减弱,同时也会导致连接杆9、容纳腔4、填充橡胶5之间粘接不够牢靠,容易出现脱落的情况,致使抗震支架的使用寿命不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抗震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卡箍(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1)包括容纳腔(4)、连接杆(9),所述容纳腔上端设置有安装座(6)、下端设置有过孔(8),所述过孔(8)孔径大于连接杆(9)的杆径;所述连接杆(9)上端设置成圆盘并设置在容纳腔(4)内、下端穿过过孔(8)伸出容纳腔(4),所述容纳腔(4)以及过孔(8)由填充橡胶(5)填满;所述安装座(6)固定在建筑物上,所述连接杆(9)下端与卡箍(2)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卡箍(2)内表面覆盖有缓冲垫(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抗震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卡箍(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1)包括容纳腔(4)、连接杆(9),所述容纳腔上端设置有安装座(6)、下端设置有过孔(8),所述过孔(8)孔径大于连接杆(9)的杆径;所述连接杆(9)上端设置成圆盘并设置在容纳腔(4)内、下端穿过过孔(8)伸出容纳腔(4),所述容纳腔(4)以及过孔(8)由填充橡胶(5)填满;所述安装座(6)固定在建筑物上,所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新派风物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