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墩身钢筋绑扎的组拼式操作平台及其安装和拆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135204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8 0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墩身钢筋绑扎的组拼式操作平台及其安装和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墩身钢筋绑扎的组拼式操作平台由至少四个单个框架平台组合连接而成“口”形框架结构,所述单个框架平台由至少四根立杆构成四个垂直面的矩形框架,立杆之间通过至少四根横向的大横杆和至少四根纵向的小横杆连接,大横杆两两平行且对应两根大横杆处于同一水平面,小横杆两两平行且与对应大横杆处于同一水平面。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解决现有技术在完成墩身钢筋绑扎时搭设的传统钢管脚手架存在的结构复杂、安装和拆除缓慢、零件易损坏丢失、占用空间较大、不便于周转、整体稳定性差、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不便于在较高墩身钢筋绑扎施工中应用的问题。

A Composite Operating Platform for Binding Reinforcement Bars on Piers and Its Installation and Demoli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mbined operation platform for pier reinforcement binding and its installation and dismantling method. Its characteristics are as follows: the combined operation platform for pier reinforcement binding is composed of at least four single frame platforms, which are connected together to form a \mouth\ frame structure, and the single frame platform consists of at least four vertical rectangular frames with at least four upright poles, and the upright poles pass through at least four vertical plane rectangular frames. Four transverse large crossbars are connected with at least four longitudinal small crossbars. Two large crossbars are parallel and two corresponding large crossbars are in the same horizontal plane, while two small crossbars are parallel and the corresponding large crossbar is in the same horizontal plane. The invention is used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complex structure, slow installation and dismantlement, easy damage and loss of parts, large occupied space, inconvenient turnover, poor overall stability, large potential safety hazards and inconvenient applic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 pier steel bar binding whe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is used to complete pier steel bar bin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墩身钢筋绑扎的组拼式操作平台及其安装和拆除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墩身钢筋绑扎的组拼式操作平台及其安装和拆除方法。
技术介绍
墩身钢筋绑扎操作平台较普遍的作法是借助于搭设支架来完成钢筋的绑扎,传统的外支架采用脚手管搭设。通常脚手管结构复杂,搭建和拆除时间长,扣件、螺栓亦易损坏丢失,占用空间较大,搭建完成的支架高度不方便调整,不便于周转,整体稳定性差,存在安全隐患多,不便于较高墩身钢筋绑扎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墩身钢筋绑扎的组拼式操作平台及其安装和拆除方法,主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用于完成钢筋绑扎的传统支架采用脚手管搭设带来的结构复杂,搭建和拆除时间长,扣件、螺栓以易损坏丢失,占用空间较大,搭建完成的支架高度不方便调整,不便于周转,整体稳定性差,存在安全隐患多,不便于较高墩身钢筋绑扎施工。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墩身钢筋绑扎的组拼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一种墩身钢筋绑扎的组拼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墩身钢筋绑扎的组拼式操作平台由至少四个单个框架平台组合连接而成“口”形框架结构;所述单个框架平台为由至少四根立杆构成四个垂直面的矩形框架,立杆之间通过至少四根横向的大横杆和至少四根纵向的小横杆连接,大横杆位于前后两个垂直面内且大横杆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立杆连接,大横杆两两平行且对应两根大横杆处于同一水平面,小横杆位于左右两个垂直面内且小横杆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立杆连接,小横杆两两平行且与对应的大横杆处于同一水平面,小横杆、立杆、大横杆两两之间呈垂直状态,在同一水平面且平行的两大横杆之间设置有与小横杆平行的至少一根平台支撑杆;所述平台支撑杆上设有木板。进一步,所述单个框架平台上处于同一个垂直面且相邻的两个立杆之间交叉设置至少一组剪刀撑;所述单个框架平台上设有与单个框架平台底部大横杆平行的安全栏杆,底部平行大横杆与立杆的外侧垂直面上设置安全网。进一步,所述单个框架平台的大横杆与立杆之间、小横杆与立杆之间、大横杆与支撑杆之间、剪刀撑与立杆之间均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框架;所述单个框架平台与单个框架平台之间通过螺栓栓接方式连接。进一步,所述立杆顶端和底端的端部同时设有法兰盘。进一步,所述单个框架平台层高2米,单个框架平台顶部和底部均设有一圈大横杆和小横杆组成的水平框架;所述踏步与踏步之间距离为0.4米;所述安全栏杆距离单个框架平台层底部的大横杆距离为1.2米;所述木板厚度为5厘米。进一步,所述墩身钢筋绑扎的组拼式操作平台由不同长度的单个框架平台组合连接。进一步,所述墩身钢筋绑扎的组拼式操作平台由四个以上的单个框架平台左右方向依次组合连接或前后方向依次组合连接或上下方向依次组合连接形在“口”形框架结构。进一步,所述墩身钢筋绑扎的组拼式操作平台的同一侧面且上下方向组合连接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个框架平台上设有若干踏步,踏步安装在单个框架平台在该侧面的立杆上且踏步依次抬升。进一步,所述墩身钢筋绑扎的组拼式操作平台四角的立杆上设有缆风绳。一种墩身钢筋绑扎的组拼式操作平台的安装和拆除方法,利用上述墩身钢筋绑扎的组拼式操作平台的安装和拆除方法,具体步骤包括:(1)首先根据墩身尺寸在现场加工若干单个框架平台,并在单个框架平台上安装平台支撑杆15及木板、安全栏杆、安全网和踏步;(2)按照框架平台距墩身不少于0.2米的原则,选定合适长度的单个框架平台作为墩身钢筋绑扎的组拼式操作平台的横向平台和纵向平台,并在承台顶部标识出墩身轮廓及墩身钢筋绑扎的组拼式操作平台位置的放样边线;(3)按照放样边线位置,使用吊车将相应单个框架平台拼装第一层框架平台,并利用螺栓连接的方式将相应单个框架平台连接成整体,同时用薄钢板抄垫相应单个框架平台的立杆之下,并利用立杆底部的法兰盘与螺栓将单个框架与承台进行连接;(4)在第一层框架平台四个角的顶层大横杆与立杆的节点上拉设有缆风绳;(5)如需接高框架平台,则在第一层框架平台单个框架平台上进行接高,即上下对应的单个框架平台利用立杆端部的法兰盘采用螺栓栓接来完成第一层框架平台的接高,并利用螺栓连接的方式将第二层的相应单个框架平台连接成整体,同时在第二层框架平台四个角的顶层大横杆与立杆的节点上拉缆风绳,不同层框架平台的接高,以此类推。(6)所述墩身钢筋绑扎的组拼式操作平台分层设置,在拆除时,先将最顶层框架平台要吊装拆除的单个框架平台和对应的下一层框架平台之间连接螺栓及同一层框架平台相邻单个框架平台的连接螺栓解除,再吊装拆除最顶层框架平台该次吊装拆除的单个框架平台或将数个框架平台为整体以类似方法进行吊装拆除,不同层框架平台的拆除,以此类推,自上而下进行拆除。鉴于上述技术特征,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墩身钢筋绑扎的组拼式操作平台,可以满足不同形状、大小的桥梁墩身钢筋绑扎施工之用,通过若干个单个框架平台(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宽度和高度一般相同)拼接组合连接而成,结构简单,可自行增减、搭配及组合来调节墩身钢筋绑扎的组拼式操作平台的长度和/或宽度和/或高度,便于操作和加工、搭建周期较短、安装拆除方便、占用空间小、整体周转迅速、整体稳定性较好、安全性较高,便于较高墩身钢筋绑扎施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尺寸,以满足不同桥梁墩身钢筋绑扎施工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中单个框架平台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图2是实施例1中单个框架平台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图3是实施例1中一种墩身钢筋绑扎的组拼式操作平台的同一层框架平台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图4是实施例1中一种墩身钢筋绑扎的组拼式操作平台的第一层框架平台和第二层框架平台连接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图5是实施例1中一种墩身钢筋绑扎的组拼式操作平台的安装步骤示意图。图中:1为单个框架平台,2为立杆,3为大横杆,4为小横杆,5为木板,6为踏步,7为安全网,8为安全栏杆;9为剪刀撑;10为墩身(即桥梁墩身);11为墩身钢筋绑扎的组拼式操作平台的横向平台;12为墩身钢筋绑扎的组拼式操作平台的纵向平台;13为墩身钢筋绑扎的组拼式操作平台的第一层框架平台;14为墩身钢筋绑扎的组拼式操作平台的第二层框架平台;15为平台支撑杆;16为承台(即桥梁承台);17为首节单个框架平台连接承台的地脚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参见图1至图5,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墩身钢筋绑扎的组拼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墩身钢筋绑扎的组拼式操作平台为由至少四个单个框架平台1组合连接而成“口”形框架结构(一般是每一层的单个框架平台1组合连接后,围绕墩身10至少一圈,组成一种墩身钢筋绑扎的组拼式操作平台,便于施工操作人员借助该墩身钢筋绑扎的组拼式操作平台在墩身10四周进行墩身钢筋绑扎施工,尤其是便于较高墩身钢筋绑扎施工),单个框架平台1由至少四根立杆2构成四个垂直面的矩形框架(本实施例1中选用四根由角钢制成的立杆2),立杆2之间通过至少四根横向的大横杆3和至少四根纵向的小横杆4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墩身钢筋绑扎的组拼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墩身钢筋绑扎的组拼式操作平台由至少四个单个框架平台组合连接而成“口”形框架结构;所述单个框架平台为由至少四根立杆构成四个垂直面的矩形框架,立杆之间通过至少四根横向的大横杆和至少四根纵向的小横杆连接,大横杆位于前后两个垂直面内且大横杆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立杆连接,大横杆两两平行且对应两根大横杆处于同一水平面,小横杆位于左右两个垂直面内且小横杆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立杆连接,小横杆两两平行且与对应的大横杆处于同一水平面,小横杆、立杆、大横杆两两之间呈垂直状态,在同一水平面且平行的两大横杆之间设置有与小横杆平行的至少一根平台支撑杆;所述平台支撑杆上设有木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墩身钢筋绑扎的组拼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墩身钢筋绑扎的组拼式操作平台由至少四个单个框架平台组合连接而成“口”形框架结构;所述单个框架平台为由至少四根立杆构成四个垂直面的矩形框架,立杆之间通过至少四根横向的大横杆和至少四根纵向的小横杆连接,大横杆位于前后两个垂直面内且大横杆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立杆连接,大横杆两两平行且对应两根大横杆处于同一水平面,小横杆位于左右两个垂直面内且小横杆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立杆连接,小横杆两两平行且与对应的大横杆处于同一水平面,小横杆、立杆、大横杆两两之间呈垂直状态,在同一水平面且平行的两大横杆之间设置有与小横杆平行的至少一根平台支撑杆;所述平台支撑杆上设有木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墩身钢筋绑扎的组拼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个框架平台上处于同一个垂直面且相邻的两个立杆之间交叉设置至少一组剪刀撑;所述单个框架平台上设有与单个框架平台底部大横杆平行的安全栏杆,底部平行大横杆与立杆的外侧垂直面上设置安全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墩身钢筋绑扎的组拼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个框架平台的大横杆与立杆之间、小横杆与立杆之间、大横杆与支撑杆之间、剪刀撑与立杆之间均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框架;所述单个框架平台与单个框架平台之间通过螺栓栓接方式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墩身钢筋绑扎的组拼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顶端和底端的端部同时设有法兰盘。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墩身钢筋绑扎的组拼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个框架平台层高2米,单个框架平台顶部和底部均设有一圈大横杆和小横杆组成的水平框架;所述踏步与踏步之间距离为0.4米;所述安全栏杆距离单个框架平台层底部的大横杆距离为1.2米;所述木板厚度为5厘米。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墩身钢筋绑扎的组拼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墩身钢筋绑扎的组拼式操作平台根据墩身尺寸由不同长度的单个框架平台组合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5或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墩身钢筋绑扎的组拼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墩身钢筋绑扎的组拼式操作平台同一层由四个以上的单个框架平台左右方向依次组合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剑汪泉庆刘钊葛继平吴曼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路桥华东工程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