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碱地土壤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12739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7 2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盐碱地土壤修复方法,属于污染土壤修复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冬季,将改良剂施入盐碱地土壤,喷洒竹醋液,翻耕;所述竹醋液的质量为改良剂质量的0.5~1%;所述改良剂的有效成分包括磷石膏、过磷酸钙和腐熟畜禽粪便;2)春季,向所述翻耕过的土壤中施入绿木霉菌剂;间作种植滨藜和田菁。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利用滨藜‑田菁间作形成共生系统的优势互补作用,以及改良剂的改良作用和绿木霉的促生作用,促进滨藜和田菁共同增产,提高植物对盐碱地土壤的修复效率。

A Method of Soil Rehabilitation in Saline-alkali Soil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aline-alkali soil remediation method,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contaminated soil remediation. The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applying the improver to saline-alkali soil in winter, spraying bamboo vinegar and plowing; the quality of the bamboo vinegar is 0.5-1% of the quality of the improver; the effective components of the improver include phosphogypsum, calcium superphosphate and decomposed animal manure; 2) applying Trichoderma viride to the plowed soil in spring; and intercropping with quinoa and field. Jing. The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utilizes the advantages and complementarities of the symbiotic system formed by the intercropping of Atriplex quinoa and Sesbania, the improvement effect of the modifier and the growth promoting effect of Trichoderma viride, promotes the co-production of Atriplex quinoa and Sesbania, and improves the repair efficiency of plants to saline-alkali s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盐碱地土壤修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染土壤修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盐碱地土壤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土壤的盐渍化和次生盐渍化问题已成为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亟待解决的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土壤盐渍化能导致土地退化,削弱并破坏土地生产力,降低农作物产量,是制约干旱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予以解决。此外,不断增强的人类活动使镉、铅、锌和铬等重金属不断地向环境中释放,给土壤环境和生态系统遭受极大的冲击和破坏,重金属污染日益成为盐碱地生态系统的一个潜在风险。因此土壤系统中的盐碱土壤修复、有毒重金属防治一直是土壤生态学研究的难点和热点。相比一般的盐碱地,重金属污染的盐碱地的改良治理更为困难,一是污染物在土壤中移动性差、滞留时间长、不能自然降解、稀释、流动,会随着时间的延长在盐碱地中越发富集,危害盐碱地中种植的植物;二是由于盐含量高且呈碱性,植物成活率很低,因此自然改良发挥效果极慢。目前并没有一种有效的盐碱地土壤的修复方法,可以有效的修复盐碱地土壤。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盐碱地土壤的修复方法,所述修复方法可以有效改善作物的土壤环境,增加作物的生物量,提高盐碱地土壤的修复效率。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盐碱地土壤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冬季,将改良剂施入盐碱地土壤,喷洒竹醋液,翻耕;所述竹醋液的质量为改良剂质量的0.5~1%;所述改良剂的有效成分包括磷石膏、过磷酸钙和腐熟畜禽粪便;2)次年春季,向所述翻耕过的土壤中施入绿木霉菌剂;间作种植滨藜和田菁。优选的,所述盐碱地包括重金属污染的盐碱地。优选的,步骤1)所述改良剂的有效成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磷石膏4~6份、过磷酸钙1~1.5份和腐熟畜禽粪便5~10份。优选的,所述磷石膏中CaSO4·2H2O含量不低于90%,施用量为200~300kg/亩;所述过磷酸钙中含Ca量不低于11%,含磷量不低于14%,施用量为50~75kg/亩;所述腐熟畜禽粪便有机质含量不低于30g/kg,施用量为250~500kg/亩。优选的,所述腐熟畜禽粪便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畜禽粪便、尿素、过磷酸钙和预混料混合,得到混合物,调节所述混合物水分含量为45%~55%,发酵21~28d;所述预混料包括速腐剂0.5~1.5份、麸皮15~20份和玉米粉20~30份。优选的,在所述发酵过程中,每7~10天翻堆一次。优选的,步骤2)所述绿木霉菌剂包括绿木霉F7菌株,所述绿木霉F7菌株保藏编号为CGMCCNo.3.17613;所述菌剂中孢子量为6×108~5×109个/g。优选的,步骤2)所述菌剂的施用量为30~50kg/亩。优选的,步骤3)所述间作种植滨藜和田菁时,每两行所述滨藜间包括1~3行所述田菁,相邻两行滨藜和田菁之间的距离为45~60cm,相邻两行田菁之间的距离为45~60cm,滨藜的株距为25~30cm,田菁的株距为30~35cm。优选的,步骤3)所述种植前,还包括对所述滨藜和田菁的种子进行消毒,所述消毒包括用4~6%次氯酸钠消毒25~35min,用自来水冲洗后,在6~8mmol/L的γ-氨基丁酸中浸泡6~10h。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盐碱地土壤修复方法,所述方法利用滨藜-田菁间作形成共生系统的优势互补作用,以及改良剂的改良作用和绿木霉的促生作用,促进滨藜和田菁共同增产,提高植物对盐碱地土壤的修复效率。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滨藜田菁间作模式下滨藜地上部和地下部镉含量比滨藜单作分别提高了6.90%~11.8%和7.23%~12.5%,滨藜田菁间作模式下田菁地上部和地下部镉含量比田菁单作分别提高了6.90%~11.8%和7.23%~12.5%%,说明作物间作发挥了间作优势,显著提高了间作作物的镉含量,具有显著降低盐碱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效果。滨藜田菁间作模式下,滨藜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比滨藜单作分别提高了12.5%~13.5%和12.3%~18.2%,滨藜田菁间作中的田菁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比田菁单作分别提高了11.2%~13.3%和18.0%~22.9%,说明作物间作发挥了间作优势,显著提高了间作作物的生物量。生物保藏说明绿木霉(Trichodermavirens),保藏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2014年12月31日,生物保藏编号为CGMCCNo.3.17613,菌株编号:F7JX993849。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的滨藜与田菁间作图;图2为实施例2中的滨藜与田菁间作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盐碱地土壤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冬季,将改良剂施入盐碱地土壤,喷洒竹醋液,翻耕;所述竹醋液的质量为改良剂质量的0.5~1%;所述改良剂的有效成分包括磷石膏、过磷酸钙和腐熟畜禽粪便;2)次年春季,向所述翻耕过的土壤中施入绿木霉菌剂;间作种植滨藜和田菁。在本专利技术所述修复方法中,在冬季,将改良剂施入盐碱地土壤,喷洒竹醋液,翻耕;所述竹醋液的质量为改良剂质量的0.5~1%。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改良剂的有效成分包括磷石膏、过磷酸钙和腐熟畜禽粪便。在本专利技术所述改良剂中,以重量份计,所述磷石膏的重量份优选为4.5~5.5份,更优选为5份。本专利技术所述磷石膏中CaSO4·2H2O含量优选不低于91%,更优选不低于92%,最优选不低于93%。本专利技术所述磷石膏的施用量优选为210~290kg/亩,更优选为220~280kg/亩,最优选为250kg/亩。本专利技术所述磷石膏呈酸性,pH值3~4,含有大量的硫、钙等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能够使作物增产、提高品质并能改良土壤。本专利技术所述磷石膏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定,优选购买自临沂登丰石膏制品厂。在本专利技术所述改良剂中,以重量份计,所述过磷酸钙的重量份优选为1.2~1.4份,更优选为1.3份;所述过磷酸钙的含钙量优选不低于12%,更优选不低于13%,最优选不低于14%;所述过磷酸钙的含磷量优选不低于15%,更优选为不低于16%,最优选不低于17%。所述过磷酸钙的施用量优选为52~73kg/亩,更优选为55~70kg/亩,最优选为57kg/亩。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过磷酸钙,可使土壤pH值降低,同时过磷酸钙中的磷素能提高作物的抗性。本专利技术所述过磷酸钙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定,优选购买自济南赛泽化工有限公司。本专利技术所述腐熟畜禽粪便有机质含量优选不低于31g/kg,更优选不低于32g/kg,最优选不低于33g/kg。所述腐熟畜禽粪便的施用量优选为270~480kg/亩,更优选为300~450kg/亩,最优选为400kg/亩。本专利技术所述腐熟畜禽粪便优选腐熟鸡粪。本专利技术腐熟畜禽粪便的制备方法,优选包括将畜禽粪便、尿素、过磷酸钙和预混料混合,得到混合物,调节所述混合物水分含量为45%~55%,搅拌均匀后发酵21~28d;所述预混料包括速腐剂0.5~1.5份、麸皮15~20份和玉米粉25~30份。本专利技术所述混合,优选为将尿素、过磷酸钙和预混料撒入畜禽粪便中。本专利技术撒入所述尿素、过磷酸钙和预混料前优选还包括将畜禽粪便堆成长条状,得到畜禽粪便堆料。本专利技术所述尿素的添加量,按重量份计,优选为所述畜禽粪便堆料的0.08~0.12%,更优选0.1%。本专利技术所述过磷酸钙的添加量,按重量份计,优选为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盐碱地土壤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冬季,将改良剂施入盐碱地土壤,喷洒竹醋液,翻耕;所述竹醋液的质量为改良剂质量的0.5~1%;所述改良剂的有效成分包括磷石膏、过磷酸钙和腐熟畜禽粪便;2)次年春季,向所述翻耕过的土壤中施入绿木霉菌剂;间作种植滨藜和田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盐碱地土壤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冬季,将改良剂施入盐碱地土壤,喷洒竹醋液,翻耕;所述竹醋液的质量为改良剂质量的0.5~1%;所述改良剂的有效成分包括磷石膏、过磷酸钙和腐熟畜禽粪便;2)次年春季,向所述翻耕过的土壤中施入绿木霉菌剂;间作种植滨藜和田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盐碱地包括重金属污染的盐碱地。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改良剂的有效成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磷石膏4~6份、过磷酸钙1~1.5份和腐熟畜禽粪便5~10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石膏中CaSO4·2H2O含量不低于90%,施用量为200~300kg/亩;所述过磷酸钙中含Ca量不低于11%,含磷量不低于14%,施用量为50~75kg/亩;所述腐熟畜禽粪便有机质含量不低于30g/kg,施用量为250~500kg/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腐熟畜禽粪便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畜禽粪便、尿素、过磷酸钙和预混料混合,得到混合物,调节所述混合物水分含量为45%~55%,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宁宁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