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甘草栽培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2318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7 21:57
一种人工甘草栽培技术属于甘草栽培技术领域,该技术的特征在于:选择地下水位较浅,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地;选择芦头直径8mm以上,直根长度不小于50cm的一年生苗条;在沙质壤土地上垂直向下打120cm~140cm的栽植孔,将一株苗条芦头朝上整株直立插入在栽植孔内,芦头埋深为5cm~20cm,用水将沙质壤土冲入栽植孔的空隙中填满封实;第一年除草及疏松土壤;第二年再覆土20cm;所述的栽培技术其目的在于让其根系向下延伸生长,增强耐旱性,提高成活率;在生长过程中不用浇水、不用施肥、不打农药,并且生长速度快;其产量是平载法的2‑3倍;在野生状态下,一般亩产3年生的可达1‑1.2吨,5年生的可达3‑3.5吨。

A Cultivation Technology of Artificial Glycyrrhiza uralensis

An artificial licorice cultivation technology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licorice cultivation technolog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technology are as follows: selecting sandy loam land with shallow groundwater level, deep soil layer, loose, fertile and good drainage; choosing annual slenderness with a diameter of over 8 mm and a straight root length of not less than 50 cm; drilling a planting hole of 120 cm to 140 cm vertically downward on sandy loam land, and turning a seedling reed to the head. The whole plant was erected and inserted into the planting hole. The depth of Lutou was 5 cm to 20 cm, and the sandy loam was washed into the space of the planting hole by water to fill and seal; weeding and loosening the soil in the first year; covering the soil in the second year for 20 cm; the purpose of the cultivation technique was to let the roots grow downward, enhance drought tolerance and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no watering, no fertilization and no beating were needed in the process of growth. The yield of pesticides is 2 3 times that of the flat-load method. In the wild state, the yield of pesticides per mu can reach 1 1.2 tons for three years and 3 3.5 tons for five yea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甘草栽培技术
本专利技术属于甘草栽培
,具体地说是一种人工甘草种栽培技术。
技术介绍
甘草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和根状茎入药。味甘、性平。甘草为中药之王,《本草纲目》将其列为百药之首,其用途非常广泛,甘草的地下部分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止渴祛痰、补脾和胃、调和诸药等功效。甘草的酸类药物具有防治病毒性肝炎、高血脂、抗癌、防癌及调节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效果。甘草的地上部分粗蛋白、粗脂肪含量高,粗纤维含量较低,茎和叶含有动物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饲喂效果与紫花苜蓿相似,产出报酬略高于紫花苜蓿,能作为一种优良的豆科牧草。近几年,野生甘草的数量呈现锐减的趋势,为了保护野生甘草群落,拓宽沙区农牧民脱贫致富途径,积极推广高效优质甘草栽培技术就显得十分重要了。目前,人工甘草栽培技术存在如下缺点:对于选地和整地,需对选好的土地进行深翻和施加底肥;对于移苗栽种,一般采用平栽法:秋季或春季化冻后移栽,移栽时对苗木筛选分级,做到随起随栽,在秋季或春季化冻后将甘草的地下根茎挖出来,选择有芽眼的细根,剪成10~15cm左右的小段,将沿沟向将甘草根平辅在沟内,芦头朝上,芦头间距5~8cm,人工或机械盖土压实。芦头的埋土深度一般在2~4cm,不能过深,也不宜过浅。但是平载法存在诸多缺陷:移苗栽种的根系主要分布在较浅土层,耐旱性较差;需在定苗后和甘草苗生长到是20cm左右进行追肥作业;移栽所用的苗条细小,生长出的甘草苗不够健壮,易受病虫害侵害,需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根系发达,耐旱性强,成活率高,生长过程中不用浇水、不用施肥、不打农药,生长快的人工甘草栽培技术。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我们将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加以实施。一种人工甘草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一、选择地下水位较浅,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地为宜;二、选择芦头直径8mm以上,主根无毛叉,直根长度不小于50cm的一年生苗条;三、在选择好的沙质壤土地上垂直向下打120cm~140cm深的栽植孔,将选择好的苗条芦头朝上整株直立插入在栽植孔内,芦头埋深为5cm~20cm,用水将插条周边的沙质壤土冲入栽植孔的空隙中进行填满封实,每孔一株;四、移栽种植后的第一年要进行除草抚育,疏松土壤,保持种植地上不能有较大的杂草生长。五、移栽种植后的第二年在沙质壤土地上再覆土20cm。进一步,所述栽植孔的密度为行距60cm,株距50cm。进一步,所述一年生苗条的移栽应做到随移随栽。更进一步,所述随移随栽的最佳时间为4~6月份。进一步,所述苗条芦头埋深的优选深度为10cm~20cm。更进一步,所述苗条芦头埋深的最优深度为15cm~20cm。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人工甘草栽培技术是将一年生苗条直立插入垂直的栽植孔中,达到深栽的目的,其根系向下延伸生长,增强了甘草的耐旱性,并且提高了甘草的成活率,成活率可达95%以上;根系发达,主根可向下延伸至1m~1.5m,天越旱向下延伸越深;甘草在生长过程中不用浇水、不用施肥、不打农药,并且生长速度快;生产出的甘草,又粗又长,品相佳,质量好,产量是平载法的2-3倍;在野生状态下生长,一般亩产3年生的可达1-1.2吨,5年生的可达3-3.5吨。具体实施方式:根据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地说明。所述人工甘草栽培技术的一实施例:一、选择地下水位较浅(2.0-3.0m),土层深厚(1.5m以上),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地为宜;二、选择芦头直径8mm,主根无毛叉,直根长度50cm的一年生苗条;三、在选择好的沙质壤土地上用电钻垂直向下打120cm深的栽植孔,将选择好的苗条整株芦头朝上直立插入在栽植孔内,苗条的芦头埋深为5cm,用水将栽植孔周边的沙质壤土冲入栽植孔的空隙中进行填满封实,每孔一株;四、移栽种植后的第一年要进行除草抚育,疏松土壤,保持种植地上不能有大的杂草。五、移栽种植后的第二年在沙质壤土地上再覆土20cm。所述人工甘草栽培技术的一实施例:一、选择地下水位较浅(2.0-3.0m),土层深厚(1.5m以上),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地为宜;二、选择芦头直径10mm,主根无毛叉,直根长度60cm的一年生苗条;三、在选择好的沙质壤土地上用电钻垂直向下打130cm深的栽植孔,将选择好的苗条整株芦头朝上直立插入在栽植孔内,苗条的芦头埋深为10cm,用水将栽植孔周边的沙质壤土冲入栽植孔的空隙中进行填满封实,每孔一株;四、移栽种植后的第一年要进行除草抚育,疏松土壤,保持种植地上不能有大的杂草。五、移栽种植后的第二年在沙质壤土地上再覆土20cm。所述人工甘草栽培技术的一实施例:一、选择地下水位较浅(2.0-3.0m),土层深厚(1.5m以上),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地为宜;二、选择芦头直径12mm,主根无毛叉,直根长度50cm的一年生苗条;三、在选择好的沙质壤土地上用电钻垂直向下打140cm深的栽植孔,将选择好的苗条整株芦头朝上直立插入在栽植孔内,苗条的芦头埋深为15cm,用水将栽植孔周边的沙质壤土冲入栽植孔的空隙中进行填满封实,每孔一株;四、移栽种植后的第一年要进行除草抚育,疏松土壤,保持种植地上不能有大的杂草。五、移栽种植后的第二年在沙质壤土地上再覆土20cm。所述人工甘草栽培技术的一实施例:一、选择地下水位较浅(2.0-3.0m),土层深厚(1.5m以上),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地为宜;二、选择芦头直径12mm,主根无毛叉,直根长度60cm的一年生苗条;三、在选择好的沙质壤土地上用电钻垂直向下打130cm深的栽植孔,将选择好的苗条整株芦头朝上直立插入在栽植孔内,苗条的芦头埋深为20cm,用水将栽植孔周边的沙质壤土冲入栽植孔的空隙中进行填满封实,每孔一株;四、移栽种植后的第一年要进行除草抚育,疏松土壤,保持种植地上不能有大的杂草。五、移栽种植后的第二年在沙质壤土地上再覆土20cm。在一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后期的收获,一般每亩定植2223株左右,行距和株距维持在60*50cm左右。在一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成活率,所述一年生苗条的移栽应做到随移随栽。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随移随栽的最佳时间为4月份。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随移随栽的最佳时间为5月份。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随移随栽的最佳时间为6月份。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苗条的芦头埋深的最优深度为10cm。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苗条的芦头埋深的最优深度为15c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甘草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一、选择地下水位较浅,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地为宜;二、选择芦头直径8mm以上,主根无毛叉,直根长度不小于50cm的一年生苗条;三、在选择好的沙质壤土地上垂直向下打120cm~140cm深的栽植孔,将选择好的苗条芦头朝上整株直立插入在栽植孔内,芦头埋深为5cm~20cm,用水将插条周边的沙质壤土冲入栽植孔的空隙中进行填满封实,每孔一株;四、移栽种植后的第一年要进行除草抚育,疏松土壤,保持种植地上不能有较大的杂草生长;五、移栽种植后的第二年在沙质壤土地上再覆土20cm。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7.13 CN 20181083246661.一种人工甘草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一、选择地下水位较浅,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地为宜;二、选择芦头直径8mm以上,主根无毛叉,直根长度不小于50cm的一年生苗条;三、在选择好的沙质壤土地上垂直向下打120cm~140cm深的栽植孔,将选择好的苗条芦头朝上整株直立插入在栽植孔内,芦头埋深为5cm~20cm,用水将插条周边的沙质壤土冲入栽植孔的空隙中进行填满封实,每孔一株;四、移栽种植后的第一年要进行除草抚育,疏松土壤,保持种植地上不能有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俊生赵雨兴郭利军汪晓龙石磷张晓娟任余艳卢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鄂尔多斯市沙海绿源种养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