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频灌溉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2317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7 2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田灌溉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变频灌溉控制装置,其可以方便对导出的水量进行控制,降低使用局限性;并且可以方便对导入的水中的杂质进行处理,减少对叶轮的损坏,提高使用可靠性;同时可以方便对浇灌用水的温度进行调节,减少对植物的损伤,提高实用性;包括电机、提水箱、传动轴、叶轮、进水管和出水管;还包括一组左支撑杆、调节管和流量调节阀;还包括处理箱、一组右支撑杆、底座、导流管、一组限位杆、一组套环、过滤布、支撑轴和“U型”托板,一组限位杆分别安装在处理箱顶部前端、后端、左端和右端,一组套环分别安装在过滤布边缘区域;还包括上螺旋管、下螺旋管、连通管、进液管和出液管。

A Frequency Conversion Irrigation Control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farmland irrigation accessory devices, in particular to a frequency conversion irrigation control device, which can conveniently control the derived water quantity and reduce the limitation of use, and can conveniently deal with impurities in the imported water, reduce the damage to the impeller and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use;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conveniently adjust the temperature of irrigation water. To reduce damage to plants and improve practicability, including motor, water tank, drive shaft, impeller, intake pipe and outlet pipe; also including a set of left support rods, regulating pipe and flow regulating valve; also including treatment box, a set of right support rods, base, guide pipe, a set of limit rods, a set of rings, filter cloth, support shaft and \U\ bracket, a set of limit rods are installed respectively. The front end, back end, left end and right end of the top of the treatment box are installed in the edge area of the filter cloth, and a set of rings are also installed in the upper spiral pipe, the lower spiral pipe, the connecting pipe, the inlet pipe and the outlet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频灌溉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田灌溉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变频灌溉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变频灌溉控制装置是一种用于农田种植过程中,提取水分以方便对农田进行灌溉的附属装置,其在农田灌溉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变频灌溉控制装置包括电机、提水箱、传动轴、叶轮、进水管和出水管,提水箱内设置有提水腔,叶轮安装在传动轴底端,并且叶轮和传动轴均位于提水箱内,传动轴顶端穿过提水箱顶部并与电机底部输出端连接,进水管输出端和出水管输入端分别与提水箱右侧壁底部和左侧壁顶部连通;现有的变频灌溉控制装置使用时,将电机与市电电连接,并将进水管与水源处连通,通过进水管将水导入提水箱内,并使水浸没叶轮,通过打开电机,使电机通过传动轴带动叶轮转动,叶轮对提水箱内的水产生离心力,使水通过出水管导出,从而可以通过电机的开启与关闭控制水的流通与否,方便对农田进行灌溉;现有的变频灌溉控制装置使用中发现,其不方便对导出的水量进行控制,使用局限性较高;并且其不方便对导入的水中的杂质进行处理,容易对叶轮造成损坏,使用可靠性较差;同时其不方便对浇灌用水的温度进行调节,容易对植物造成损伤,从而导致其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以方便对导出的水量进行控制,降低使用局限性;并且可以方便对导入的水中的杂质进行处理,减少对叶轮的损坏,提高使用可靠性;同时可以方便对浇灌用水的温度进行调节,减少对植物的损伤,提高实用性的变频灌溉控制装置。本技术的一种变频灌溉控制装置,包括电机、提水箱、传动轴、叶轮、进水管和出水管,提水箱内设置有提水腔,叶轮安装在传动轴底端,并且叶轮和传动轴均位于提水箱内,传动轴顶端穿过提水箱顶部并与电机底部输出端连接,进水管输出端和出水管输入端分别与提水箱右侧壁底部和左侧壁顶部连通;还包括一组左支撑杆、调节管和流量调节阀,所述一组左支撑杆顶端分别与提水箱底部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所述调节管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出水管和进水管连通,所述流量调节阀安装在调节管上;还包括处理箱、一组右支撑杆、底座、导流管、一组限位杆、一组套环、过滤布、支撑轴和“U型”托板,所述一组右支撑杆顶端分别与处理箱底部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所述一组左支撑杆和一组右支撑杆底端分别与底座顶部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所述处理箱内设置有处理腔,并在处理箱顶部设置有进水口,进水口与处理腔相通,所述进水管输入端与处理箱左侧壁底端连通,所述一组限位杆分别安装在处理箱顶部前端、后端、左端和右端,所述一组套环分别安装在过滤布边缘区域,并且一组套环分别套装在一组限位杆上,所述支撑轴顶端和底端分别与“U型”托板底部和处理箱顶部右端连接,所述导流管放置于“U型”托架上,并且导流管输出端位于处理箱正上方区域;还包括上螺旋管、下螺旋管、连通管、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上螺旋管和下螺旋管均安装在处理箱内,所述连通管两端分别与上螺旋管输入端和下螺旋管输出端连通,所述进液管输出端和出液管输入端均穿过处理箱右侧壁并与下螺旋管输入端和上螺旋管输出端连通。本技术的一种变频灌溉控制装置,还包括一组固定板、一组固定弹簧和一组卡板,所述一组固定板分别安装在提水箱顶部左端和右端,所述组固定弹簧两端分别与一组固定弹簧和一组卡板连接,所述一组卡板均与电机接触。本技术的一种变频灌溉控制装置,还包括一组支腿和一组滚轮,所述一组支腿分别安装在底座底部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所述一组滚轮分别安装在一组支腿底端,并在一组滚轮上分别设置有一组防滑胶圈。本技术的一种变频灌溉控制装置,还包括防护板和一组防尘网,所述防护板底部左端和右端分别与一组固定板顶端连接,并且一组防尘网分别与一组固定板和防护板前侧壁和后侧壁连接。本技术的一种变频灌溉控制装置,还包括一组限位块和一组弹性固定圈,所述一组限位块分别安装在“U型”托板前侧壁和后侧壁上,所述一组弹性固定圈分别绕过导流管并套装在一组限位块上。本技术的一种变频灌溉控制装置,还包括一组推杆和推动把手,所述一组推杆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推动把手和底座右侧壁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可以在对水进行输送对的过程中,出水管中的部分水进入调节管内,并通过调节流量调节阀的开闭程度,从而可以调节调节管内的水流速度,使部分水通过调节管回到进水管中,从而可以方便对导出的水量进行控制,降低使用局限性;并且首先将一组套环分别套装在一组限位杆上,将过滤布固定在处理箱的进水口处,并且将导流管与水输入端连接,可以通过“U型”托板支撑导流管的位置,通过导流管将浇灌用水导出,使其通过过滤布,从而可以通过过滤布方便对导入的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减少对叶轮的损坏,提高使用可靠性,并且需要定期将一组套环由一组限位杆上取下,从而可以将过滤布取下,对其过滤处的杂质进行处理;同时可以根据灌溉用水的温度,判断其是否需要进行调节,当灌溉用水的温度较高或较低时,通过进液管向下螺旋管和上螺旋管内导入冷却水或加热水,通过灌溉用水与上螺旋管和下螺旋管的接触,使灌溉用水与冷却水或加热水进行热交换,从而使灌溉用水的温度降低或上升,从而可以方便对浇灌用水的温度进行调节,减少对植物的损伤,提高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一组固定板和一组防尘网的连接示意俯视图;附图中标记:1、电机;2、提水箱;3、传动轴;4、叶轮;5、进水管;6、左支撑杆;7、调节管;8、流量调节阀;9、处理箱;10、底座;11、导流管;12、限位杆;13、套环;14、过滤布;15、支撑轴;16、“U型”托板;17、上螺旋管;18、连通管;19、进液管;20、固定板;21、固定弹簧;22、卡板;23、支腿;24、滚轮;25、防护板;26、防尘网;27、限位块;28、弹性固定圈;29、推杆;30、推动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变频灌溉控制装置,包括电机1、提水箱2、传动轴3、叶轮4、进水管5和出水管,提水箱内设置有提水腔,叶轮安装在传动轴底端,并且叶轮和传动轴均位于提水箱内,传动轴顶端穿过提水箱顶部并与电机底部输出端连接,进水管输出端和出水管输入端分别与提水箱右侧壁底部和左侧壁顶部连通;还包括一组左支撑杆6、调节管7和流量调节阀8,一组左支撑杆顶端分别与提水箱底部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调节管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出水管和进水管连通,流量调节阀安装在调节管上;还包括处理箱9、一组右支撑杆、底座10、导流管11、一组限位杆12、一组套环13、过滤布14、支撑轴15和“U型”托板16,一组右支撑杆顶端分别与处理箱底部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一组左支撑杆和一组右支撑杆底端分别与底座顶部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处理箱内设置有处理腔,并在处理箱顶部设置有进水口,进水口与处理腔相通,进水管输入端与处理箱左侧壁底端连通,一组限位杆分别安装在处理箱顶部前端、后端、左端和右端,一组套环分别安装在过滤布边缘区域,并且一组套环分别套装在一组限位杆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频灌溉控制装置,包括电机(1)、提水箱(2)、传动轴(3)、叶轮(4)、进水管(5)和出水管,提水箱(2)内设置有提水腔,叶轮(4)安装在传动轴(3)底端,并且叶轮(4)和传动轴(3)均位于提水箱(2)内,传动轴(3)顶端穿过提水箱(2)顶部并与电机(1)底部输出端连接,进水管(5)输出端和出水管输入端分别与提水箱(2)右侧壁底部和左侧壁顶部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组左支撑杆(6)、调节管(7)和流量调节阀(8),所述一组左支撑杆(6)顶端分别与提水箱(2)底部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所述调节管(7)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出水管和进水管(5)连通,所述流量调节阀(8)安装在调节管(7)上;还包括处理箱(9)、一组右支撑杆、底座(10)、导流管(11)、一组限位杆(12)、一组套环(13)、过滤布(14)、支撑轴(15)和“U型”托板(16),所述一组右支撑杆顶端分别与处理箱(9)底部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所述一组左支撑杆(6)和一组右支撑杆底端分别与底座(10)顶部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所述处理箱(9)内设置有处理腔,并在处理箱(9)顶部设置有进水口,进水口与处理腔相通,所述进水管(5)输入端与处理箱(9)左侧壁底端连通,所述一组限位杆(12)分别安装在处理箱(9)顶部前端、后端、左端和右端,所述一组套环(13)分别安装在过滤布(14)边缘区域,并且一组套环(13)分别套装在一组限位杆(12)上,所述支撑轴(15)顶端和底端分别与“U型”托板(16)底部和处理箱(9)顶部右端连接,所述导流管(11)放置于“U型”托架上,并且导流管(11)输出端位于处理箱(9)正上方区域;还包括上螺旋管(17)、下螺旋管、连通管(18)、进液管(19)和出液管,所述上螺旋管(17)和下螺旋管均安装在处理箱(9)内,所述连通管(18)两端分别与上螺旋管(17)输入端和下螺旋管输出端连通,所述进液管(19)输出端和出液管输入端均穿过处理箱(9)右侧壁并与下螺旋管输入端和上螺旋管(17)输出端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频灌溉控制装置,包括电机(1)、提水箱(2)、传动轴(3)、叶轮(4)、进水管(5)和出水管,提水箱(2)内设置有提水腔,叶轮(4)安装在传动轴(3)底端,并且叶轮(4)和传动轴(3)均位于提水箱(2)内,传动轴(3)顶端穿过提水箱(2)顶部并与电机(1)底部输出端连接,进水管(5)输出端和出水管输入端分别与提水箱(2)右侧壁底部和左侧壁顶部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组左支撑杆(6)、调节管(7)和流量调节阀(8),所述一组左支撑杆(6)顶端分别与提水箱(2)底部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所述调节管(7)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出水管和进水管(5)连通,所述流量调节阀(8)安装在调节管(7)上;还包括处理箱(9)、一组右支撑杆、底座(10)、导流管(11)、一组限位杆(12)、一组套环(13)、过滤布(14)、支撑轴(15)和“U型”托板(16),所述一组右支撑杆顶端分别与处理箱(9)底部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所述一组左支撑杆(6)和一组右支撑杆底端分别与底座(10)顶部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所述处理箱(9)内设置有处理腔,并在处理箱(9)顶部设置有进水口,进水口与处理腔相通,所述进水管(5)输入端与处理箱(9)左侧壁底端连通,所述一组限位杆(12)分别安装在处理箱(9)顶部前端、后端、左端和右端,所述一组套环(13)分别安装在过滤布(14)边缘区域,并且一组套环(13)分别套装在一组限位杆(12)上,所述支撑轴(15)顶端和底端分别与“U型”托板(16)底部和处理箱(9)顶部右端连接,所述导流管(11)放置于“U型”托架上,并且导流管(11)输出端位于处理箱(9)正上方区域;还包括上螺旋管(17)、下螺旋管、连通管(18)、进液管(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明武鹏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嘉源易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