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心管气动量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1764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0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中心管气动量仪,包含可更换的内径测量头和外径测量头,且所述内径测量头呈圆柱状,所述外径测量头呈C字形,其中,所说内径测量头的外周设有第一弯折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中心管气动量仪,由于采用可更换的内径测量头和外径测量头,且内径测量头的外周设有第一弯折部,测量方式简便,精确度高;同时,该中心管气动量仪受工作环境的影响较小。

A Central Tube Pneumome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心管气动量仪
本技术涉及测量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心管气动量仪。
技术介绍
目前车加工产品的内外径测量,通常使用内外径千分尺;特别的,批量生产时,使用通止规进行快速检测。然而,千分尺可读出数据准确,但操作复杂,耗时长,测量结果还需要人工记录保存,对于使用者的技能要求高,易失误;通止规检测速度快,但无法获得实际测量结果,且容易受到测量员操作手法的影响产生偏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中心管气动量仪,解决中心管测量设备其操作复杂或者不直观的问题。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中心管气动量仪,包含可更换的内径测量头和外径测量头,且所述内径测量头呈圆柱状,所述外径测量头呈C字形,其中,所说内径测量头的外周设有第一弯折部。特别的,所述内径测量头具有位于直径两端的两个外出气孔,所述外出气孔位于所述第一弯折部的拐弯处。特别的,所述外径测量头的内侧设有第二弯折部,所述外径测量头具有两个对齐的内出气孔,所述内出气孔位于所述第二弯折部的拐弯处。特别的,所述外径测量头的内侧设有第三弯折部,所述第三弯折部形成有让位空间,所述让位空间配置为部分容纳待测管道。特别的,所述外径测量头的内部设有连通所述内出气孔的气流管道,所述气流管道具有弧形管道段。特别的,所述外径测量头的内部设有连通所述内出气孔的气流管道,所述气流管道具有直角管道段。本技术中的中心管气动量仪,由于采用可更换的内径测量头和外径测量头,且内径测量头的外周设有第一弯折部,测量方式简便,精确度高;同时,该中心管气动量仪受工作环境的影响较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一种实施例的内径测量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一种实施例的外径测量头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中心管气动量仪设有测量头,通过测量头来测量中心管的管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测量头可更换,测量头包含可更换的内径测量头1和外径测量头2。具体的,内径测量头1呈圆柱状,包含位于直径两端的两个外出气孔11,以及连通两个外出气孔11的气流管道12;外径测量头2呈C字形,具有两个对齐的内出气孔21,以及连通两个内出气孔21的气流管道22。测量时,将内径测量头1放入中心管31的内侧通孔中,可以很快的读出中心管的内径;将中心管32放置在外径测量头2的夹持部内,可以很快的读出中心管的外径。其中,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内径测量头1的外周设有第一弯折部13。可选的,外出气孔11位于所述第一弯折部的拐弯处。由于弯折部11可以将外出气孔11保护起来,减小外界气流对内径测量头1测量时的影响。类似的,外径测量头2的内侧设有第二弯折部23,内出气孔21位于所述第二弯折部的拐弯处;可选的,外径测量头2的内侧设有第三弯折部24,所述第三弯折部形成有让位空间,所述让位空间配置为部分容纳待测管道,例如中心管32。如图2所示,气流管道22具有直角管道端;作为一种变型,气流管道22具有弧形管道段,从而较少气流在气流管道中的损耗。测量头的另一端经由一段软气管连接至气动量仪主机。主机上的触摸屏可进行相关的设定、操作,测量时的数据、判定结果(以红、绿色区分)显示在屏幕上,操作者可方便地读取相关信息。气动量仪主机内的压力传感器,可以测出因工件尺寸变化导致的微小气压波动,尺寸测量分辨率可达0.1μm,远小于产品最小公差范围±0.02mm。本技术中的中心管气动量仪,由于采用可更换的内径测量头和外径测量头,且内径测量头的外周设有第一弯折部,测量方式简便,精确度高;同时,该中心管气动量仪受工作环境的影响较小。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它变体意在涵盖非排它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心管气动量仪,其特征在于,包含可更换的内径测量头和外径测量头,且所述内径测量头呈圆柱状,所述外径测量头呈C字形,其中,所说内径测量头的外周设有第一弯折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心管气动量仪,其特征在于,包含可更换的内径测量头和外径测量头,且所述内径测量头呈圆柱状,所述外径测量头呈C字形,其中,所说内径测量头的外周设有第一弯折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管气动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径测量头具有位于直径两端的两个外出气孔,所述外出气孔位于所述第一弯折部的拐弯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管气动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径测量头的内侧设有第二弯折部,所述外径测量头具有两个对齐的内出气孔,所述内出气孔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超
申请(专利权)人:德星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