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罐热交换蒸汽冷凝水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1279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07:42
一种干燥罐热交换蒸汽冷凝水回收装置,属于化纤生产过程中的蒸汽冷凝水回收设施技术领域。包括蒸汽回收管和散热器,蒸汽回收管的一端与干燥罐的夹套蒸汽引出口连接,另一端设疏水器、压力表和泄压阀,散热器的上部有散器进汽管、下部有散热器冷凝水引出管,散热器进汽管在对应于疏水器与泄压阀之间的位置与蒸汽回收管连接并且与蒸汽回收管相通;过滤机构,其设置于地坪上且与所述散热器冷凝水引出管连接;一洁净冷凝水泵出机构和一洁净冷凝水储罐,洁净冷凝水泵出机构连接在所述过滤机构与洁净冷凝水储罐之间,而该一洁净冷凝水储罐通过支架设置在油剂配制场所的地坪上。节省水资源,保障冷凝水的清洁效果。

Heat Exchange Steam Condensate Recovery Device for Drying Tank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heat exchange steam condensate water recovery device for a drying tank,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team condensate water recovery facilities in the process of chemical fiber production. Including steam recovery pipe and radiator, one end of the steam recovery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jacket steam outlet of the drying tank, the other end is provided with a drain, pressure gauge and pressure relief valve, the upper part of the radiator has a diverter intake pipe, the lower part has a radiator condensate water outlet pipe, and the radiator intake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team recovery pipe at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 between the drain and the pressure relief valve, and is in phase with the steam recovery pipe. A filter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floor and connected with the radiator condensate drain pipe; a clean condensate pumping mechanism and a clean condensate storage tank are connected between the filter mechanism and the clean condensate storage tank, and the clean condensate storage tank is arranged on the floor of the oil preparation site through a bracket. Save water resources and ensure the clean effect of condens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干燥罐热交换蒸汽冷凝水回收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纤生产过程中的蒸汽冷凝水回收设施
,具体涉及一种干燥罐热交换蒸汽冷凝水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化纤生产企业,需要对诸如PTA、DMT、PET之类的原料(通常以粒子的形态出现)进行干燥,具体是:将前述原料引入回转式干燥罐内,向干燥罐的夹套内引入高温蒸汽,由高温蒸汽隔着夹套对原料进行干燥,使原料的含水率达到纺丝工艺要求。由于前述高温蒸汽是不间断地连进连出(连续进连续出)的,因而用汽量相对较大,由高温蒸汽降温后产生的冷凝水的量也相对较大。由于前述冷凝水通常被直接排放,因而一方面不利于节省宝贵的水资源,另一方面致使化纤生产成本提高。然而在化纤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清洁的水调配油剂等,因此如果能将前述冷凝水进行合理处理后回用于油剂的调配或者用于纤维生产中的其它环节,那么不失为是一种既可避免浪费水资源又能体现目前全社会积极倡导的节约型节能型循环经济精神的有益之举。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回收化纤纺丝工艺中产生的蒸汽冷凝水的技术信息,如CN202054946U推荐有“用于化纤纺丝的蒸汽冷凝水混合系统”,依据该专利的说明书第0013段的说明,其是将回收蒸汽依次经疏水阀、疏水管、储水池、管道泵和连通管引入油剂配制罐,用于配制油剂;又如CN203099301U提供有“用于化纤行业的蒸汽冷凝水收集处理装置”,其是将蒸汽依次经收集管、阀门、水管、收集罐、压力泵、过滤器和冷凝水罐,用于配制油剂(具体可参见该专利的说明书第0014段);再如CN203824036U介绍有“一种化纤工艺空调表冷器冷凝水的回收再利用装置”,依据该专利的说明书第0015段,其是将表冷器产生的冷凝水依次引入滴水盘、落水管、排水管和喷淋水箱并与喷淋水箱中的水混合,再由喷淋水泵送至喷淋室对空气进行除尘加湿处理,多余的水由挡水板拦截回流到喷淋水箱,如此反复。并非限于上面例举的专利的共同特点是:节约水资源、降低纤维生产成本并且能保护环境。但是并未给出如何对前述干燥罐热交换蒸汽冷凝水回收再利用的启示,因为用于干燥罐的蒸汽通常夹杂有从干燥罐的夹套内壁剥落的杂物污垢等,因而冷凝水的清洁程度相对较低,如果用有失清洁的冷凝水调配前述的油剂,那么由于油剂的质量差,因而对丝的质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既有助于将干燥罐热交换蒸汽冷凝水收集而得以节省宝贵的水资源又有利于保障冷凝水的清洁效果而得以满足配制油剂用水要求的干燥罐热交换蒸汽冷凝水回收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干燥罐热交换蒸汽冷凝水回收装置,包括一蒸汽回收管和一散热器,蒸汽回收管的一端与干燥罐的夹套蒸汽引出口连接,另一端自左向右依次设置有一疏水器、一压力表和一泄压阀,散热器的上部具有一散器进汽管,而下部具有一散热器冷凝水引出管,散热器进汽管通过散热器进汽管接口在对应于所述疏水器与泄压阀之间的位置与所述蒸汽回收管连接并且与蒸汽回收管相通;一过滤机构,该过滤机构在使用状态下设置于地坪上并且与所述散热器冷凝水引出管连接;一洁净冷凝水泵出机构和一洁净冷凝水储罐,洁净冷凝水泵出机构连接在所述过滤机构与洁净冷凝水储罐之间,而该一洁净冷凝水储罐通过支架设置在油剂配制场所的地坪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过滤机构包括过滤池、喷淋装置、过滤介质层、上过滤布、下过滤布和过滤介质层托持装置,过滤池在使用状态下设置于地坪上,过滤介质层托持装置设置在过滤池的过滤池腔内并且位于过滤池腔的下部,下过滤布敷设在过滤介质层托持装置朝向上的一侧的表面,过滤介质层铺设在下过滤布上,上过滤布铺设在过滤介质层的上方,所述过滤池腔包括位于所述上过滤布的上方的待过滤冷凝水腔和位于所述过滤介质层托持装置的下方的洁净冷凝水腔,喷淋装置位于所述待过滤冷凝水腔内并且与所述散热器的下部的散热器冷凝水引出管连接;所述的洁净冷凝水泵出机构与所述过滤池的下侧部连接并且与所述的洁净冷凝水腔相通,在所述洁净冷凝水储罐的上部配接有一冷凝水储罐出水槽,在该冷凝水储罐出水槽的底部配接有一油剂配制用水引出管,在该油剂配制用水引出管的管路上设置有阀门。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散热器为片式散热器。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过滤池的上侧部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待过滤冷凝水腔的位置设置有一溢水管和一上液位传感器,该上液位传感器位于溢水管的下方,在过滤池的下侧部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洁净冷凝水腔的位置设置有一下液位传感器。在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喷淋装置包括一喷淋总管和一组喷淋支管,喷淋总管位于所述待过滤冷凝水腔的上方并且该喷淋总管通过一喷洒管接口与所述散热器冷凝水引出管连接,一组喷淋管以间隔状态分布并且各通过喷淋支管接口与喷淋总管朝向下的一侧配接,在该组喷淋支管上各循着喷淋支管的长度方向以间隔状态开设有喷淋孔。在本专利技术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过滤池的内壁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过滤介质层托持装置的下方的位置构成有托持架支承座,所述过滤介质层托持装置包括一托持架和一网板,托持架支承在托持架支承座上,网板铺置在托持架朝向上的一侧,所述的下过滤布铺设在网板上;所述上过滤布的材质是与下过滤布相同的。在本专利技术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过滤介质层为海砂;所述的上过滤布和下过滤布为无纺织过滤布。在本专利技术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无纺织过滤布的克重为50-100g/m2并且目数为20-30目。在本专利技术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洁净冷凝水储罐的侧壁上开设有一切向进水孔,所述的洁净冷凝水泵出机构包括水泵电机、水泵、水泵进水管和水泵出水管,水泵电机与水泵传动配合并且由水泵连同水泵电机支承在使用场所的地坪上,水泵进水管的一端与所述过滤池的下侧部配接并且与所述洁净冷凝水腔相通,而水泵进水管的另一端与水泵的水泵进水口连接,水泵出水管的一端与水泵的水泵出水口连接,而另一端与所述的切向进水孔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洁净冷凝水储罐的下部配接有一储罐排污接口,在该储罐排污接口上配设有一排污启闭阀。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由与干燥罐的夹套蒸汽引出口连接的蒸汽回收管将蒸汽回收并依次经疏水器、散热器、过滤机构和洁净冷凝水泵出机构引入洁净冷凝水储罐,以供配制油剂使用,因而既可节省宝贵的水资源,又能保障冷凝水的清洁效果而得以满足配制油剂用水的洁净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专利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专利技术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范畴。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均是以图1目前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请参见图1,示出了一蒸汽回收管1和一散热器2,蒸汽回收管1的一端与干燥罐的夹套蒸汽引出口(图中未示出)连接,另一端自左向右依次设置有一疏水器11、一压力表12和一泄压阀13,散热器2的上部具有一散器进汽管21,而下部具有一散热器冷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燥罐热交换蒸汽冷凝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蒸汽回收管(1)和一散热器(2),蒸汽回收管(1)的一端与干燥罐的夹套蒸汽引出口连接,另一端自左向右依次设置有一疏水器(11)、一压力表(12)和一泄压阀(13),散热器(2)的上部具有一散器进汽管(21),而下部具有一散热器冷凝水引出管(22),散热器进汽管(21)通过散热器进汽管接口(211)在对应于所述疏水器(11)与泄压阀(13)之间的位置与所述蒸汽回收管(1)连接并且与蒸汽回收管(1)相通;一过滤机构(3),该过滤机构(3)在使用状态下设置于地坪上并且与所述散热器冷凝水引出管(22)连接;一洁净冷凝水泵出机构(4)和一洁净冷凝水储罐(5),洁净冷凝水泵出机构(4)连接在所述过滤机构(3)与洁净冷凝水储罐(5)之间,而该一洁净冷凝水储罐(5)通过支架设置在油剂配制场所的地坪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燥罐热交换蒸汽冷凝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蒸汽回收管(1)和一散热器(2),蒸汽回收管(1)的一端与干燥罐的夹套蒸汽引出口连接,另一端自左向右依次设置有一疏水器(11)、一压力表(12)和一泄压阀(13),散热器(2)的上部具有一散器进汽管(21),而下部具有一散热器冷凝水引出管(22),散热器进汽管(21)通过散热器进汽管接口(211)在对应于所述疏水器(11)与泄压阀(13)之间的位置与所述蒸汽回收管(1)连接并且与蒸汽回收管(1)相通;一过滤机构(3),该过滤机构(3)在使用状态下设置于地坪上并且与所述散热器冷凝水引出管(22)连接;一洁净冷凝水泵出机构(4)和一洁净冷凝水储罐(5),洁净冷凝水泵出机构(4)连接在所述过滤机构(3)与洁净冷凝水储罐(5)之间,而该一洁净冷凝水储罐(5)通过支架设置在油剂配制场所的地坪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罐热交换蒸汽冷凝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机构(3)包括过滤池(31)、喷淋装置(32)、过滤介质层(33)、上过滤布(34)、下过滤布(35)和过滤介质层托持装置(36),过滤池(31)在使用状态下设置于地坪上,过滤介质层托持装置(36)设置在过滤池(31)的过滤池腔(311)内并且位于过滤池腔(311)的下部,下过滤布(35)敷设在过滤介质层托持装置(36)朝向上的一侧的表面,过滤介质层(33)铺设在下过滤布(35)上,上过滤布(34)铺设在过滤介质层(33)的上方,所述过滤池腔(311)包括位于所述上过滤布(34)的上方的待过滤冷凝水腔(3111)和位于所述过滤介质层托持装置(36)的下方的洁净冷凝水腔(3112),喷淋装置(32)位于所述待过滤冷凝水腔(3111)内并且与所述散热器(2)的下部的散热器冷凝水引出管(22)连接;所述的洁净冷凝水泵出机构(4)与所述过滤池(31)的下侧部连接并且与所述的洁净冷凝水腔(3112)相通,在所述洁净冷凝水储罐(5)的上部配接有一冷凝水储罐出水槽(51),在该冷凝水储罐出水槽(51)的底部配接有一油剂配制用水引出管(511),在该油剂配制用水引出管(511)的管路上设置有阀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干燥罐热交换蒸汽冷凝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器(2)为片式散热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燥罐热交换蒸汽冷凝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过滤池(31)的上侧部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待过滤冷凝水腔(3111)的位置设置有一溢水管(37a)和一上液位传感器(37b),该上液位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慧斌樊海彬郭利清李文俊王明球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软石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