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座竖向抗拉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1228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0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座竖向抗拉拔装置,包括第一耳板、第二耳板、第一锚固钢板、第二锚固钢板和锚栓,所述第二耳板包括至少两个,相互平行的设置于第二锚固钢板上,所述第一耳板通过锚栓设置于两个第二耳板之间,且与第二耳板平行,所述第一耳板的上端垂直设置有第一锚固钢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满足支座的抗拉拔要求,通过锚栓的抗剪能力承担了竖向拉拔力,同时第一、第二耳板的上的长圆孔能够满足上、下部结构之间正常的相对位移。

A Vertical Drawing Resistance Device for Support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upport vertical pull-out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ear plate, a second ear plate, a first anchor plate, a second anchor plate and an anchor bolt. The second ear plat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which are arranged on the second anchor plate in parallel with each other. The first ear plat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two second ear plates through an anchor bolt, and is parallel to the second ear plate and the first ear plate. The upper end is vertical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anchoring steel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satisfies the pull-out requirement of the support, undertakes the vertical pull-out force through the shear capacity of the anchor bolt,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long circular holes on the first and second ear plates can satisfy the normal relative displacement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structur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座竖向抗拉拔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支座竖向抗拉拔装置。
技术介绍
在小曲线半径桥梁处,为防止曲线内侧支座出现负反力脱空,通常采取竖向抗拉拔措施;在抗震等级较高地域的桥梁上,为防止竖向地震力对支座造成破坏,一般也需要采用竖向抗拉拔措施。目前,实际工程中比较常用的抗拉拔措施主要是采用抗拉拔支座。但该种支座尺寸以及安装空间比一般支座尺寸更大,造价更高,因此更适合在大型工程中广泛应用。对于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结构型式比较单一的工程,单独在某处设置抗拉拔支座需对该处结构进行特殊处理,对施工及设计都会有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支座竖向抗拉拔装置,本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抗拉拔支座对安装尺寸的要求,保证小工程中,也可以实现支座的抗拉拔。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支座竖向抗拉拔装置,包括第一耳板、第二耳板、第一锚固钢板、第二锚固钢板和锚栓,所述第二耳板包括至少两个,相互平行的设置于第二锚固钢板上,所述第一耳板通过锚栓设置于两个第二耳板之间,且与第二耳板平行,所述第一耳板的上端垂直设置于第一锚固钢板。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耳板上设置有通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耳板上设置有通孔,两个第二耳板上设置的通孔位置相对应。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之间设置有间隙。进一步的,所述通孔的尺寸与锚栓的外径相适配,能够容纳锚栓。优选的,所述通孔为长圆孔,第二耳板的长圆孔的设置方向为横向,所述的第一耳板长圆孔的设置方向为竖向。进一步的,所述锚栓贯穿于第一耳板和其两侧的第二耳板。进一步的,所述锚栓的两端设置有锚固螺母,通过锚固螺母进行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耳板的至少一侧设置有若干加劲肋,所述加劲肋与第一锚固钢板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耳板的至少一侧设置有若干加劲肋,所述加劲肋与第二锚固钢板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耳板、第二耳板的中线均与第一锚固钢板垂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满足支座的抗拉拔要求,通过锚栓的抗剪能力承担了竖向拉拔力,同时第一、第二耳板上的长圆孔能够满足上、下部结构之间正常的相对位移。该抗拔装置的设置位置及尺寸可根据支座安装空间及实际受力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制造及安装简便,可有效的降低工程造价。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图1为一种支座竖向抗拉拔装置正立面图;图2为一种支座竖向抗拉拔装置侧立面图;其中,1-第一耳板,2-第一耳板加劲肋,3-第一锚固钢板,4-第二耳板,5-第二耳板加劲肋,6-第二锚固钢板,7-锚栓,8-锚固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在本技术中,术语如“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侧”、“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只是为了便于叙述本技术各部件或元件结构关系而确定的关系词,并非特指本技术中任一部件或元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中,术语如“固接”、“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表示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一体地连接或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相关科研或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2所示,一种支座竖向抗拉拔装置,包括第一耳板1、第二耳板4、和锚栓7。第一耳板1设置一片,第二耳板4设置两片,正常受力状态下第一耳板1插入两片第二耳板4之间(两片第二耳板4之间留有一定间隙),锚栓位于两个方向长圆孔形成的“十”字的中心。第一耳板1与第一锚固钢板3连接,两者之间设置第一耳板加劲肋2,第一锚固钢板3通过钢筋锚固于上部结构。第二耳板4与第二锚固钢板6连接,两者之间设置第二耳板加劲肋5,第二锚固钢板6通过钢筋锚固于下部结构。第一耳板1上竖向开有长圆孔,第二耳板4上横向开有长圆孔,所述的锚栓7横向穿过第一、第二耳板的长圆孔,并在两第二耳板外侧用锚固螺栓进行固定,形成抗拉拔装置。第一耳板1横向位于两片第二耳板4中间,正常受力状态下锚栓7位于两个方向长圆孔形成的“十”字的中心。上述支座竖向抗拉拔装置施工时,第一、第二耳板分别在上、下部结构设计位置锚固完成且圆孔位置确认无误后,插入锚栓7并用锚固螺栓8固定,最终实现支座的抗拉拔。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座竖向抗拉拔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第一耳板、第二耳板、第一锚固钢板、第二锚固钢板和锚栓,所述第二耳板包括至少两个,相互平行的设置于第二锚固钢板上,所述第一耳板通过锚栓设置于两个第二耳板之间,且与第二耳板平行,所述第一耳板的上端垂直设置有第一锚固钢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座竖向抗拉拔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第一耳板、第二耳板、第一锚固钢板、第二锚固钢板和锚栓,所述第二耳板包括至少两个,相互平行的设置于第二锚固钢板上,所述第一耳板通过锚栓设置于两个第二耳板之间,且与第二耳板平行,所述第一耳板的上端垂直设置有第一锚固钢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座竖向抗拉拔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耳板上设置有通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座竖向抗拉拔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耳板上设置有通孔,两个第二耳板上设置的通孔位置相对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座竖向抗拉拔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之间设置有间隙。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支座竖向抗拉拔装置,其特征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松于增明李力郑明万张家源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