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倪菁菁专利>正文

一种中草药有效成分超临界萃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0062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0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分离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中草药有效成分超临界萃取器,包括反应釜和釜盖,所述釜盖通过螺栓可拆卸式的安装在反应釜的上,所述反应釜的反应釜的上半部为圆筒状结构,反应釜的下半部为锥形结构,反应釜的底壁为弧形结构,反应釜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位于反应釜的上半部,隔板将反应釜的内嵌分隔成萃取仓和分离仓;通过将反应釜的下半部设置为锥形结构,分解工艺介质喷到反应釜上时的冲击力,可以有效的避免将析出后的产品吹成超细微粒的雾状,从而避免产品随工艺介质流出反应釜,提高了产品的得率。

A Supercritical Extractor for Active Components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eparation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a supercritical extractor for active ingredients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which comprises a reaction kettle and a kettle cover. The kettle cover is detachably mounted on a reaction kettle through bolts. The upper half of the reaction kettle of the reaction kettle is cylindrical structure, the lower half of the reaction kettle is conical structure, the bottom wall of the reaction kettle is arc structure, and the inner part of the reaction kettle. A partition plate is fixed on the wall; the partition plate is located in the upper half of the reactor, which divides the inner part of the reactor into an extraction bin and a separation bin; by setting the lower half of the reactor into a conical structure, the impact force when the decomposition process medium is sprayed on the reactor can effectively avoid blowing the precipitated product into a fog of ultrafine particles, thereby avoiding the product flowing out with the process medium. Reaction kettle improves the yield of the produ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草药有效成分超临界萃取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分离设备
,具体的说是一种中草药有效成分超临界萃取器。
技术介绍
在工业化超临界流体萃取装置中,常用萃取分离器来分离产品,萃取分离器的设计、制造参照国家标准GB150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中的相关要求执行。现国内外设计制造的各型萃取分离器均采取轴向进气,该进气方式存在很多避端:a、高压的强烈气流进入容器内,会将经分离后积存在分离器底部的部分产品吹成超细微粒的雾状,并随工艺介质流出分离器,影响产品的分离效果,使产品的“得率”低。b、增加超临界萃取装置的运行成本,减少设备开工时间。随工艺介质流出的产品将积存在管道内壁、管道阀门及其它容器内,使管道及管道阀门发生堵塞,为保持装置的正常运行,不得不停机对管道、管道阀门和容器进行清洗,且必须储备一定量的阀门元件,增加设备的运行成本,减少其正常开机时间。c、工艺介质品质下降,影响其萃取能力。工艺介质的萃取能力取决于其纯度,被吹成超细微粒的产品夹杂在工艺介质内,使工艺介质的纯度下降,使其萃取能力也跟随下降,最终影响超临界萃取装置的萃取能力。因此现有的萃取分离器的使用效果还是不够理想。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项专利关于一种中草药有效成分超临界萃取器,如申请号为2008103043268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萃取分离器及其制作方法,制作萃取分离器时,在萃取分离器的工艺介质进口处通过设置气流引导管的方式,使工艺介质通过气流引导管进入萃取分离器的高压釜体内腔后改变流动方向,并使工艺介质沿高压釜体内腔的圆周方向流动及沿圆周的切向方向喷出气流引导管。该技术方案的一种萃取分离器及其制作方法,能够避免轴向进气方式对分离器底部积存的产品的吹扫,但在该技术方案中,其功能单一,不具备萃取的功能,且气流引导管的位置是固定的,工艺介质会持续对高压釜体内腔的某一块区域进行持续的吹气,由于吹出的工艺介质中还存在大量被析出的产品,使得在长时间的工作后,高压釜体内腔的某一块区域会受到严重的磨损,影响使用,同时位于气流引导管的管口处的工艺介质的压力会降低,使得产品在气流引导管内就开始析出,从而容易使得析出的产品吸附在气流引导管内,堵塞气流引导管,同时也降低了产品的得率;使得该技术方案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其功能单一,不具备萃取的功能,且气流引导管的位置是固定的,工艺介质会持续对高压釜体内腔的某一块区域进行持续的吹气,由于吹出的工艺介质中还存在大量被析出的产品,使得在长时间的工作后,高压釜体内腔的某一块区域会受到严重的磨损,影响使用,同时位于气流引导管的管口处的工艺介质的压力会降低,使得产品在气流引导管内就开始析出,从而容易使得析出的产品吸附在气流引导管内,堵塞气流引导管,同时也降低了产品的得率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中草药有效成分超临界萃取器。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中草药有效成分超临界萃取器,包括反应釜和釜盖,所述釜盖通过螺栓可拆卸式的安装在反应釜的上,所述反应釜的反应釜的上半部为圆筒状结构,反应釜的下半部为锥形结构,反应釜的底壁为弧形结构,反应釜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位于反应釜的上半部,隔板将反应釜的内嵌分隔成萃取仓和分离仓;所述萃取仓的内部滑动设置有物料桶,所述物料桶用于中草药原料的放置,物料桶通过弹簧连接在隔板上;所述釜盖的上贯穿设置有工艺介质进口,工艺介质进口与萃取仓连通;所述隔板上转动贯穿设置有一号流体引导管,且转动处设置有密封件;所述一号流体引导管用于连通萃取仓和分离仓,一号流体引导管的下端套接有金属软管的一端,金属软管的另一端套接在二号流体引导管上,所述二号流体引导管的上段部分为直管,其下段部分为圆环形状的管道,且二号流体引导管的出气口设置圆环形状的管道部位,所述二号流体引导管的出气口上设置有压力阀,压力阀在工艺介质的超临界压力下才会打开;所述反应釜的底壁上连通设置有产品出口,反应釜的侧壁上设置有工艺介质出口,工艺介质出口位于分离仓内;超临界流体通过工艺介质进口进入萃取仓内,对物料桶内的中草药原料内的有效成分进行萃取,萃取后的超临界流体顺次通过一号流体引导管、金属软管和二号流体引导管,并到达分离仓进行分离,压力阀用于保持二号流体引导管内的流体压力,避免工艺介质在二号流体引导管内压力降低,导致萃取下的有效成分析出并吸附在二号流体引导管内,导致二号流体引导管的流量降低,由于二号流体引导管的上段部分为直管,其下段部分为圆环形状的管道,且二号流体引导管的出气口设置圆环形状的管道部位,因此工艺介质从压力阀喷出时会推动二号流体引导管旋转,避免了喷出的工艺介质只对反应釜侧壁的一处吹气,有效的避免了反应釜内壁的磨损,提高了反应釜的工作寿命,反应釜的下半部为锥形结构,反应釜的底壁为弧形结构,工艺介质从压力阀喷出时,会吹到锥形的斜面上,可以进一步分解工艺介质喷到反应釜上时的冲击力,可以有效的避免将析出后的产品吹成超细微粒的雾状,从而避免产品随工艺介质流出反应釜,提高了产品的得率。优选的,所述二号流体引导管的直管段上固定套接有管套,管套的两侧对称固接有滑杆的一端,所述滑杆的另一端滑动设置在环形滑槽内,所述环形滑槽为波浪形,且环形滑槽为中心对称设置,通过滑杆和环形滑槽间的配合,使得滑杆在旋转时会上下往复运动;所述环形滑槽开设在安装环上,所述安装环固接在反应釜的内壁上;二号流体引导管在旋转时会带动滑杆在环形滑槽内滑动,由于环形滑槽为波浪形,且环形滑槽为中心对称设置,滑杆在旋转时会在环形滑槽的限制下上下移动,使得二号流体引导管在旋转的同时上下移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压力阀喷射的面积,进一步增大了反应釜内壁的磨损面积,从而减轻了工艺介质对反应釜内壁的磨碎程度,大大提高了反应釜的工作寿命。优选的,所述一号流体引导管上横向对称设置有四个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上侧固连有一号电磁铁;相邻的两个一号电磁铁间相反设置,位于对称位置上的两个一号电磁铁的磁极相同;所述物料桶的下侧设置有与一号电磁铁配合的两个二号电磁铁;两个所述二号电磁铁的磁极相同;通过一号流体引导管、金属软管和二号流体引导管间的配合,使得一号流体引导管会在二号流体引导管的带动下一同旋转,一号流体引导管带动一号电磁铁旋转,通过一号电磁铁和二号电磁铁间的配合,使得物料桶会上下的滑动,从而将堆积在一起的中草药原料扬起,增加了超临界状态下的工艺介质与中草药原料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中草药的萃取效果。优选的,所述二号电磁铁的下侧设置有橡胶垫,橡胶垫用于一号电磁铁和二号电磁铁间的缓冲;当一号电磁铁和二号电磁铁相互吸引时,此时一号电磁铁和二号电磁铁会发生撞击,通过设置橡胶垫可以缓冲撞击,从而提高一号电磁铁和二号电磁铁的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物料桶的顶壁上螺纹贯穿有麻花杆;所述麻花杆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叶轮,叶轮用于搅动超临界流体,麻花杆的上端插接在安装套上,并通过安装套上的锁紧螺栓固定;所述安装套转动连接在釜盖的下侧面;物料桶在上下移动时,由于麻花杆自身的特性,麻花杆会带动叶轮旋转,从而进一步搅动中草药原料和工艺介质的流向,从而增加超临界状态下的工艺介质与中草药原料间的接触面积,大大提高了中草药的萃取效果。优选的,所述反应釜的外侧壁上套接有保温夹套;所述保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草药有效成分超临界萃取器,包括反应釜(1)和釜盖(2),所述釜盖(2)通过螺栓可拆卸式的安装在反应釜(1)的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的反应釜(1)的上半部为圆筒状结构,反应釜(1)的下半部为锥形结构,反应釜(1)的底壁为弧形结构,反应釜(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隔板(3);所述隔板(3)位于反应釜(1)的上半部,隔板(3)将反应釜(1)的内嵌分隔成萃取仓(11)和分离仓(12);所述萃取仓(11)的内部滑动设置有物料桶(4),所述物料桶(4)用于中草药原料的放置,物料桶(4)通过弹簧连接在隔板(3)上;所述釜盖(2)的上贯穿设置有工艺介质进口(5),工艺介质进口(5)与萃取仓(11)连通;所述隔板(3)上转动贯穿设置有一号流体引导管(121),且转动处设置有密封件;所述一号流体引导管(121)用于连通萃取仓(11)和分离仓(12),一号流体引导管(121)的下端套接有金属软管(122)的一端,金属软管(122)的另一端套接在二号流体引导管(123)上,所述二号流体引导管(123)的上段部分为直管,其下段部分为圆环形状的管道,且二号流体引导管(123)的出气口设置圆环形状的管道部位,所述二号流体引导管(123)的出气口上设置有压力阀(124),压力阀(124)在工艺介质的超临界压力下才会打开;所述反应釜(1)的底壁上连通设置有产品出口(6),反应釜(1)的侧壁上设置有工艺介质出口(7),工艺介质出口(7)位于分离仓(12)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草药有效成分超临界萃取器,包括反应釜(1)和釜盖(2),所述釜盖(2)通过螺栓可拆卸式的安装在反应釜(1)的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的反应釜(1)的上半部为圆筒状结构,反应釜(1)的下半部为锥形结构,反应釜(1)的底壁为弧形结构,反应釜(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隔板(3);所述隔板(3)位于反应釜(1)的上半部,隔板(3)将反应釜(1)的内嵌分隔成萃取仓(11)和分离仓(12);所述萃取仓(11)的内部滑动设置有物料桶(4),所述物料桶(4)用于中草药原料的放置,物料桶(4)通过弹簧连接在隔板(3)上;所述釜盖(2)的上贯穿设置有工艺介质进口(5),工艺介质进口(5)与萃取仓(11)连通;所述隔板(3)上转动贯穿设置有一号流体引导管(121),且转动处设置有密封件;所述一号流体引导管(121)用于连通萃取仓(11)和分离仓(12),一号流体引导管(121)的下端套接有金属软管(122)的一端,金属软管(122)的另一端套接在二号流体引导管(123)上,所述二号流体引导管(123)的上段部分为直管,其下段部分为圆环形状的管道,且二号流体引导管(123)的出气口设置圆环形状的管道部位,所述二号流体引导管(123)的出气口上设置有压力阀(124),压力阀(124)在工艺介质的超临界压力下才会打开;所述反应釜(1)的底壁上连通设置有产品出口(6),反应釜(1)的侧壁上设置有工艺介质出口(7),工艺介质出口(7)位于分离仓(1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草药有效成分超临界萃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流体引导管(123)的直管段上固定套接有管套(125),管套(125)的两侧对称固接有滑杆(126)的一端,所述滑杆(12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倪菁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