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膜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9951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5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覆膜支架,其包括管状本体及固定设置于所述本体内表面的膜片,所述膜片与所述本体形成一端开口的袋体,且所述袋体的开口方向与所述本体的开口方向相同。植入血管后,上述覆膜支架在血流的冲击下,膜片与本体形成的袋体可以被冲开,在本体的相应位置相当于形成了一个缩口,当与其他支架套接时,可以产生一定的径向力,而且还可以使得被套接在内的支架在该位置被卡住,从而增加覆膜支架与其他支架套接时的强度,降低被套接支架从覆膜支架上脱落的概率。

Covered sten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film-covered support, which comprises a tubular body and a diaphragm fixed on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body. The diaphragm and the body form a bag body with an open end, and the opening direction of the bag body is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body. After implantation of the stent, under the impact of blood flow, the bag formed by the diaphragm and the body can be washed away.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 of the stent corresponds to a contraction. When the stent is connected with other stents, a certain radial force can be generated. Moreover, the stent that is connected with the stent can be jammed in this position, thus increasing the time when the stent is connected with other stents. Strength reduces the probability that the socketed stent will fall off from the covered st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覆膜支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覆膜支架。
技术介绍
随着高血压发病率的急剧上升,动脉相关疾病发病率显著上升。在主动脉疾病中,主要包括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瘤两类疾病。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是极为凶险的疾病,发病后48小时内的死亡率大于50%,两周内的死亡率大于85%,已经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外科治疗这类疾病主要包括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和微创介入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的手术难度大,操作困难,手术时间长,对病人的创伤大,且死亡率高。在微创介入治疗主动脉疾病的过程中,通常利用腔内隔绝原理,即采用覆膜支架隔绝血流与主动脉瘤或主动脉夹层来治疗。具体的,将覆膜支架压缩装配到鞘管中,在病变位置将覆膜支架从鞘管内释放,覆膜支架隔绝病变部位重构血流通道,病变位置血栓化并肌化达到治愈目的。此类手术由于创伤小、恢复快,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微创介入治疗主动脉疾病过程中,常需要进行两个覆膜支架的套接。例如,针对腹主动脉瘤,常采用一个分叉型覆膜支架和一个直管型覆膜支架进行套接。为了防止两个覆膜支架在连接处松脱,目前主要采用在被套接支架上增加倒刺,或者在套接支架的一端进行缩口或在被套接支架的一端增加喇叭口,来增加两者的连接强度。但是这两种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例如,在被套接支架上增加倒刺,倒刺会扎穿套接支架,在血流的长期冲刷下,倒刺可能划破套接支架上的覆膜而引起内漏;而在套接支架的一端进行缩口,会增加导丝进入的困难,增加手术难度;另外,在被套接支架上设计喇叭口,被套接支架压缩后形成褶皱,容易导致套接支架与被套接支架的连接处出现缝隙而导致内漏。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覆膜支架,能够较好地解决覆膜支架套接的问题。一种覆膜支架,包括管状本体及固定设置于所述本体内表面的膜片,所述膜片与所述本体形成一端开口的袋体,且所述袋体的开口方向与所述本体的开口方向相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膜片为环绕所述本体内表面的环形结构,所述膜片包括第一端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设置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本体的内表面密封连接,所述第二端设置至少两个沿周向分布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本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以形成所述第二端开口的所述袋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本体内表面的固定面为点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从所述膜片的所述第二端延伸至所述第一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通过缝线与所述本体内表面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膜片包括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端相对设置的第二端及连接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两个相对设置的侧边,所述膜片的所述第一端及两个所述侧边分别与所述本体的内表面密封连接,以形成所述第二端开口的所述袋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膜片为多个,多个所述膜片沿所述本体的内表面的周向均匀分布,且多个所述膜片的所述第一端位于垂直于所述本体的轴线的同一圆周面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膜片位于所述本体的端部,且所述袋体的开口朝向于所述本体远离所述膜片的一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包括裸支架及覆盖在裸支架上的覆膜,所述覆膜的一端超出所述裸支架向所述本体的内表面翻折形成所述膜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膜片在所述本体的轴线上的长度为4-20mm。上述覆膜支架植入血管后,在血流的冲击下,膜片与本体形成的袋体可以被冲开,在本体的相应位置相当于形成了一个缩口,当与其他支架套接时,可以产生一定的径向力,而且还可以使得被套接在内的支架在该位置被卡住,从而增加覆膜支架与其他支架套接时的强度,降低被套接支架从覆膜支架上脱落的概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覆膜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覆膜支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覆膜支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的覆膜支架在血流冲击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覆膜支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覆膜支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覆膜支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方式中,以腹主动脉覆膜支架为例对覆膜支架10的结构进行说明。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覆膜支架10不限于图1所示的腹主动脉覆膜支架,还可以为其他类型的覆膜支架,例如,主动脉弓覆膜支架,髂动脉支架等。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的基础上,覆膜支架10可以包括所有血管内支架。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3,覆膜支架10包括管状本体100及固定设置于本体100内表面的膜片200,膜片200与本体100形成一端开口的袋体,且袋体的开口方向与本体100的开口方向相同,即,袋体的开口端朝向于本体100的开口端。袋体的开口端可以与本体的两个开口端中任意一个开口端的方向相同即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袋体的开口方向与血流方向相反,在血流的冲击下,袋体可以被冲开。请参阅图4,上述覆膜支架10,植入血管后,在血流的冲击下,膜片200与本体100形成的袋体可以被冲开,在本体的相应位置相当于形成了一个缩口,当与其他支架套接时,可以产生一定的径向力,而且还可以使得被套接在内的支架在该位置被卡住,从而增加覆膜支架10与其他支架套接时的强度,降低被套接支架从覆膜支架10上脱落的概率。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本体100包括主干110及设置于主干110上的第一分支111及第二分支112,膜片200设置于第一分支111的内表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分支111为短分支,第二分支112为长分支。可以理解的是,本体100的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结构,例如,当本体100为直管型结构时,本体100可以只包括主干110,膜片200设置于主干110的内表面。还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二分支112需要与其他支架套接时,膜片200也可以设置于第二分支112的内表面。请继续参阅图2,膜片200为环绕本体100内表面的环形结构,膜片200包括第一端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设置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本体的内表面密封连接,所述第二端设置至少两个沿周向分布的固定部210,固定部210与本体100内表面固定连接,以形成所述第二端开口的所述袋体。需要说明的是,密封连接是指,植入血管后血流从第二端进而袋体的流量远大于从第一端流出袋体的流量即可,密封连接可以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状本体及固定设置于所述本体内表面的膜片,所述膜片与所述本体形成一端开口的袋体,且所述袋体的开口方向与所述本体的开口方向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状本体及固定设置于所述本体内表面的膜片,所述膜片与所述本体形成一端开口的袋体,且所述袋体的开口方向与所述本体的开口方向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为环绕所述本体内表面的环形结构,所述膜片包括第一端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设置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本体的内表面密封连接,所述第二端设置至少两个沿周向分布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本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以形成所述第二端开口的所述袋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本体内表面的固定面为点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从所述膜片的所述第二端延伸至所述第一端。5.根据权利要求3或4任一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通过缝线与所述本体内表面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本好姜密
申请(专利权)人: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