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含酶制剂和益生菌群固态培养物的牛用饲料添加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98003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5 2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动物饲料添加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含酶制剂和益生菌固态培养物的牛用饲料添加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牛用饲料添加剂包含植酸酶,纤维素酶,脂肪酶,β‑葡聚糖酶等酶制剂以及酵母菌,乳酸菌,芽孢杆菌等益生菌群的固态发酵培养基。该添加剂能够提高饲料利用率,改善肠道健康,促进动物食欲,提高免疫力,提高肉类品质,减少药物残留。

A cattle feed additive containing enzymes and probiotic solid culture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nimal feed additives, in particular to a cattle feed additive comprising an enzyme preparation and a probiotic solid-state culture. The feed additive for cattle includes phytase, cellulase, lipase, beta glucanase and other enzyme preparations, as well as solid-state fermentation medium of probiotic bacteria such as yeast, lactic acid bacteria and bacillus. The additive can increase feed utilization rate, improve intestinal health, promote animal appetite, improve immunity, improve meat quality and reduce drug residu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含酶制剂和益生菌群固态培养物的牛用饲料添加剂
本专利技术属于动物饲料添加剂
,具体涉及一种包含酶制剂和益生菌固态培养物的牛用饲料添加剂。
技术介绍
牛属于反刍动物,以纤维素类食物为主要营养物质,主要靠瘤胃中庞大的微生物菌群进行发酵消化,然而在转化过程中,体内的内源性消化酶和各种益生菌群数量不足,往往造成消化不良,降低料肉比,造成腹泻,这在牛犊及孕牛中表现尤为明显。目前普遍使用酶制剂来提高饲料利用率,然而配方设计考虑较多的是酶的理论作用,即在理想化的环境中酶所发挥的作用,而动物的消化道环境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现有技术较少考虑和研究消化道环境菌群活动对酶作用体系的影响,剥离酶和菌的交联作用,实际应用中表明,在饲料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养殖效果提升的空间十分有限。也有配方设计时在饲料中添加益生菌群,但肠道环境非常复杂,人为给予少量的益生菌并不能有效修复肠道环境,而培育一个适合肠道菌群生长的内环境才能真正解决菌群不足的问题。益生菌群的固体培养物可以为外来益生菌群提供一个合适的生长环境和必须的生长因子,使菌群迅速适应肠道环境,快速繁殖,从而恢复肠道菌群平衡,保护动物消化道,促进动物健康。公开号CN101669583A公开了一种新型复合酶添加剂的制作方法,但其所使用的是黑曲霉等少量纯种培养益生菌,并不是肠道中所存在的正常菌群,加入后有可能引起菌群失调。公开号CN102461735A公开了一种利用生物酶制作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但其限制投入乳酸杆菌、啤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也非正常肠道菌。由于前述专利技术均局限加入少量人为培养的纯种菌种,并不能达到恢复肠道生态的目的,但有可能影响正常菌群的比例,引起腹泻。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含酶制剂和益生菌固态培养物的牛用饲料添加剂,目的是不仅仅考虑酶制剂对于饲料的作用,更综合考虑酶制剂与动物肠道有益菌群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分离筛选,得到动物肠道天然存在的复合菌种,通过固态培养,在麸皮,米糠,玉米粉等组成的培养基中进行增殖,使益生菌群得到指数级增长,以此培养物作为酶制剂的载体,添加到饲料中,补充动物肠道的益生菌的不足,维护动物肠道健康,提高动物免疫力,改善肉类品质,达到降低食糜粘度,提高饲料转化率,提升养殖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包含酶制剂和益生菌固态培养物的牛用饲料添加剂,包括酶制剂和益生菌固态培养物组成,其中所述的酶制剂是常用饲料专用酶,包括植酸酶、纤维素酶、脂肪酶和β-葡聚糖酶;所述的益生菌固态培养物是肠道益生菌固态培养物,包括酵母菌、乳酸菌及芽孢杆菌;各组分按照重量百分比为:植酸酶:1%-5%,纤维素酶:4%-10%,脂肪酶:0.3%-0.5%,β-葡聚糖酶:10%-15%,果胶酶1.7%-2.5%,固态培养物10%-15%,余量为其他填充物。其中,所述的益生菌固态培养物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从牛肠道中分离得到的复合益生菌菌种,保存于斜面培养基,经过二级摇瓶放大培养后,转入质量分数1%的红糖水中活化2小时,以体积分数1%的接种量接种于消毒灭菌后的培养基,培养基组成为麸皮:50%-60%,米糠:5%-10%,玉米粉:30%-40%,转入水泥池,密封固体发酵培养3天,检测菌落数,达到6CFU/g,即停止发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和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牛饲料添加剂综合多种酶的作用,提高饲料转化利用率;(2)本专利技术的牛饲料添加剂迅速恢复肠道益生菌,提高动物免疫力,维护菌群的正常比例,保护动物健康。(3)本专利技术是以麸皮,米糠等廉价培养基培养肠道益生菌,并作为酶制剂的载体,加入饲料中,达到保护酶的活性,培育肠道益生内环境的目的。麸皮,米糠既是酶的载体,又是益生菌的重要营养物质,同时提供了必须的生长因子,具有工艺简单、投资小、见效快的特点。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牛用饲料添加剂按照重量百分比,由植酸酶:1%,纤维素酶:4%,脂肪酶:0.3%,β-葡聚糖酶:10%,果胶酶1.7%,固态培养物13%,其他填充物70%,组成。以上各种物料入混匀机混匀并包装,成牛使用时按照800g/T添加,幼牛按照1000g/T添加,经湖南省汨罗市鹿湖肉牛场试用,效果良好。试验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料肉比降低12%,腹泻率降低60%。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牛用饲料添加剂按照重量百分比,由植酸酶:3.5%,纤维素酶:6%,脂肪酶:0.4%,β-葡聚糖酶:12%,果胶酶2.1%,固态培养物15%,其他填充物61%组成。以上各种物料入混匀机混匀并包装,成牛使用时按照800g/T添加,幼牛按照1000g/T添加,经湖南省汨罗县市鹿湖肉牛场试用,效果良好。试验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料肉比降低14%,腹泻率降低65%。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牛用饲料添加剂按照重量百分比,由植酸酶:5%,纤维素酶:10%,脂肪酶:0.5%,β-葡聚糖酶:15%,果胶酶2.5%,固态培养物10%,其他填充物57%组成。以上各种物料入混匀机混匀并包装,成牛使用时按照800g/T添加,幼牛按照1000g/T添加,经湖南省汨罗县市鹿湖肉牛场试用,效果良好。试验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料肉比降低15%,腹泻率降低70%。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专利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专利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含酶制剂和益生菌固态培养物的牛用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包括酶制剂和益生菌固态培养物组成,其中所述的酶制剂是常用饲料专用酶,包括植酸酶、纤维素酶、脂肪酶和β‑葡聚糖酶;所述的益生菌固态培养物是肠道益生菌固态培养物,包括酵母菌、乳酸菌及芽孢杆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含酶制剂和益生菌固态培养物的牛用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包括酶制剂和益生菌固态培养物组成,其中所述的酶制剂是常用饲料专用酶,包括植酸酶、纤维素酶、脂肪酶和β-葡聚糖酶;所述的益生菌固态培养物是肠道益生菌固态培养物,包括酵母菌、乳酸菌及芽孢杆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含酶制剂和益生菌固态培养物的牛用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酶制剂和益生菌固态培养物各组分按照重量百分比为:植酸酶:1%-5%,纤维素酶:4%-10%,脂肪酶:0.3%-0.5%,β-葡聚糖酶:10%-15%,果胶酶1.7%-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熙来胡还甫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微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