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触点式低频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9511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1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触点式低频连接器,包括外壳、绝缘体、内导体,内导体外设置有外壳,在内导体之间和内导体与外壳之间都填充有绝缘体;绝缘体用于各通道信号的绝缘,实现多通道信号传输。内导体一端为针状,焊于印制板上,与印制板上信号相连,另一端为触点,与外部信号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接插件,所要连接的两板其间距可以很小;该连接器的高度可以灵活设计以适应不同板间距;无分离力;避免了传统插针式连接器插针易弯折的缺点;外形紧凑小巧,可实现多通道信号传输,连接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触点式低频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触点式低频连接器。
技术介绍
传统的低频连接器由带有插针的插座及带有插孔的插头组成。此类结构形式很难应用在片式相控阵雷达天线等结构空间紧凑的场合。有以下几个原因:1)插针需要一定的插入深度,再加上插头及插座本身的尺寸,所以高度方向(沿插针方向)的尺寸不可能做到很小,横向的尺寸也无法做小;2)当通道数比较多时,连接器针数较多,分离时力量很大,不利于拆卸维护。为了满足片式相控阵雷达天线的研发需要,同时针对高频率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普遍具有的高度集成化、空间紧凑等特点,需要研发与之相适应的低频连接器,要求设计的转接器具有体积小巧、安装方便、适用于多通道信号传输等特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触点式低频连接器,以解决在小空间内实现板间多通道信号垂直互联的难题,满足高度集成的片式相控阵雷达天线阵面结构设计要求。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触点式低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绝缘体、内导体,内导体外设置有外壳,在内导体之间和内导体与外壳之间都填充有绝缘体;绝缘体用于各通道信号的绝缘,实现多通道信号传输。内导体一端为针状,焊于印制板上,与印制板上信号相连,另一端为触点,与外部信号相连。所述的外壳上设有两个螺纹通孔,此螺纹通孔一方面可以通过螺钉把该连接器本身固定在印制板上,另一方面,可以将外部连接件(如毛纽扣连接器)通过螺钉压紧到该连接器上,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同时又起到固定作用。所述的内导体有20芯。有益效果:本技术无接插件,所要连接的两板其间距可以很小;该连接器的高度可以灵活设计以适应不同板间距;无分离力;避免了传统插针式连接器插针易弯折的缺点;外形紧凑小巧(长33.4mm×宽4.6mm×高15mm);可实现多通道信号(20芯)传输,连接方便;该连接器在片式相控阵雷达天线等结构要求紧凑的场合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是新型触点式低频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仰视图;图3是图1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对本技术做进一步阐述。如图1至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触点式低频连接器,包括外壳2、绝缘体3、内导体1,内导体1外设置有外壳2,在内导体1之间和内导体1与外壳2之间都填充有绝缘体3;绝缘体3用于各通道信号的绝缘,实现多通道信号传输。内导体1一端为针状5,焊于印制板上,与印制板上信号相连,另一端为触点6,与外部信号相连。所述的外壳上设有两个螺纹通孔4,既实现连接器本身的固定,同时又可以固定外部连接件(如毛纽扣连接器)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印制板上需开有内导体通孔及螺钉过孔。首先将此新型触点式低频连接器内导体插入印制板,进行焊接固定。接着使用两颗螺钉,穿过印制板螺钉过孔,拧入连接器两旁螺纹孔,这样可以保证连接器与印制板之间有良好的固定。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触点式低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2)、绝缘体(3)、内导体(1),内导体(1)外设置有外壳(2),在内导体(1)之间和内导体与外壳(2)之间都填充有绝缘体(3);内导体(1)一端为针状(5),另一端为触点(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触点式低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2)、绝缘体(3)、内导体(1),内导体(1)外设置有外壳(2),在内导体(1)之间和内导体与外壳(2)之间都填充有绝缘体(3);内导体(1)一端为针状(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刚毅陈敏凌天庆赵希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