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微型车车桥前轴轮端轴承游隙误差失效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8801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降低微型车车桥前轴轮端轴承游隙误差失效的结构,转向节轴中部呈锥度结构,转向节轴后端设有后端轴承安装位置,转向节轴的前端设有前端轴承安装位置和螺丝,转向节轴上通过后端轴承和前端轴承安装有前轮毂,后端轴承外设有密封圈一,前端轴承外设有密封圈二,最后通过螺母与螺丝固定连接,在所述的转向节轴和前端轴承安装位置处设有一轴套,该轴套A端抵住转向节轴的锥度结构根部,轴套B端抵住前端轴承的轴承内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该轴套A端抵住转向节轴的锥度根部,轴套B端抵住前端轴承的轴承内圈轴向定位,方便螺母与螺丝固定连接,解决了前轴轮端轴承游隙误差,具有通用性,方便快捷,减少轴承早期失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微型车车桥前轴轮端轴承游隙误差失效的结构
本技术涉及微型车车桥轮端轴承的安装位置,具体是一种降低微型车车桥前轴轮端轴承游隙误差失效的结构。
技术介绍
微型车的车桥前轴轮端承担承载、转向、制动等功能,受转向节结构的局限性,转向节后轴的尺寸要大于前轴的尺寸,呈锥度结构,同时前轴承载较小等因素影响,设计时前轴轮端普遍强度选型较小,特别是前轴轮端的外轴承选型小,实际使用中受整车匹配,制动响应时间影响,以及装配质量影响,前轴外轴承经常出现早期失效,久其原因是轮端总成用轴承游隙误差造成的。申请号:201410419277.8提供的一种减小轮端总成用轴承游隙误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轮毂和用于支撑轮毂内两列轴承的支撑隔套铸造为一体;(2)、一次定位、装夹后,根据两列轴承之间的距离精加工轮毂和支撑隔套;(3)、将轮毂与支撑隔套从连接处分离。通过轮毂、支撑隔套一体铸造成型,采用一次定位、装夹加工轮毂与支撑隔套,减少定位误差,保证了轮毂与支撑隔套之间尺寸公差、形位公差的一致性,有效减少了支撑隔套与轴承之间的游隙,大大减少了累积误差,进而保证了轴承的使用寿命和轮端总成的正常工作;同时,一体式铸造而成的支撑隔套的结构符合了例如车辆拐弯、受剧烈冲击等环境下的受力,增强了使用寿命,而且能提高轮毂的强度和承载能力。上述专利技术是采用一体式铸造而成的支撑隔套的结构解决轴承游隙误差,但是转向节的尺寸并非是非常精确的,同样也会造成误差,那么解决轮端总成用轴承游隙误差还是存在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能够解决轮端总成用轴承游隙误差存在的局限性,特提出一种降低微型车车桥前轴轮端轴承游隙误差失效的结构。为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降低微型车车桥前轴轮端轴承游隙误差失效的结构,包括转向节轴,其中转向节轴中部呈锥度结构,转向节轴后端设有后端轴承安装位置,转向节轴的前端设有前端轴承安装位置和螺丝,转向节轴上通过后端轴承和前端轴承安装有前轮毂,后端轴承外设有密封圈一,前端轴承外设有密封圈二,最后通过螺母与螺丝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转向节轴和前端轴承安装位置处设有一轴套,该轴套的A端抵住转向节轴的锥度结构根部,轴套的B端抵住前端轴承的轴承内圈。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转向节轴的锥度结构根部为弧度过渡,使转向节轴的锥度结构和前端轴承安装位置形成弧度过渡连接;其中轴套的A端内圈和弧度过渡相互配合。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轴套的A端延伸形成内锥套,内锥套和转向节轴中部呈锥度结构配合设置。有益效果:本技术由于轴套的使用,使得该轴套的A端抵住转向节轴的锥度根部,轴套的B端抵住前端轴承的轴承内圈,使其轴向定位,方便螺母与螺丝固定连接,解决了前轴轮端轴承游隙误差,具有通用性,而且方便快捷,减少轴承早期失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述转向节轴的锥度根部为弧度过度,使转向节轴的锥度和前端轴承安装位置形成弧度过渡连接;其中轴套的A端内圈和弧度过渡相互配合;该弧度的设置对转向节的强度起到加强作用,也相应解决了轴套和转向节轴的锥度的清根问题。轴套的A端延伸形成内锥套,内锥套和转向节轴中部呈锥度配合设置,还保证了转向节的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安装结构一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安装结构二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是转向节轴,2是前轮毂,3是后端轴承,4是前端轴承,5是轴套,6是内锥套,7是弧度过渡;101是锥度结构,102是后端轴承安装位置,103是前端轴承安装位置,104是螺丝,105是螺母;201是前轮毂型腔,301是密封圈一,401是密封圈二。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如图1-3所示。实施例一:一种降低微型车车桥前轴轮端轴承游隙误差失效的结构,包括转向节轴1,其中转向节轴1中部呈锥度结构101,转向节轴1后端设有后端轴承安装位置102,转向节轴1的前端设有前端轴承安装位置103和螺丝104,转向节轴1上通过后端轴承3和前端轴承4安装有前轮毂2,后端轴承3外设有密封圈一301,前端轴承4外设有密封圈二401,最后通过螺母105与螺丝104固定连接,在所述的转向节轴1和前端轴承安装位置3处设有一轴套5,该轴套5的A端抵住转向节轴1的锥度结构101根部,轴套5的B端抵住前端轴承4的轴承内圈。所述转向节轴的锥度结构101根部为弧度过渡7,使转向节轴1的锥度结构101和前端轴承安装位置103形成弧度过渡7连接;其中轴套5的A端内圈和弧度过渡7相互配合。实施例二:所述的轴套5的A端延伸形成内锥套6,内锥套6和转向节轴1中部呈锥度结构101配合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低微型车车桥前轴轮端轴承游隙误差失效的结构,包括转向节轴,其中转向节轴中部呈锥度结构,转向节轴后端设有后端轴承安装位置,转向节轴的前端设有前端轴承安装位置和螺丝,转向节轴上通过后端轴承和前端轴承安装有前轮毂,后端轴承外设有密封圈一,前端轴承外设有密封圈二,最后通过螺母与螺丝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转向节轴和前端轴承安装位置处设有一轴套,该轴套的A端抵住转向节轴的锥度结构根部,轴套的B端抵住前端轴承的轴承内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微型车车桥前轴轮端轴承游隙误差失效的结构,包括转向节轴,其中转向节轴中部呈锥度结构,转向节轴后端设有后端轴承安装位置,转向节轴的前端设有前端轴承安装位置和螺丝,转向节轴上通过后端轴承和前端轴承安装有前轮毂,后端轴承外设有密封圈一,前端轴承外设有密封圈二,最后通过螺母与螺丝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转向节轴和前端轴承安装位置处设有一轴套,该轴套的A端抵住转向节轴的锥度结构根部,轴套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建军权东林徐均成
申请(专利权)人:十堰吉诺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