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卞晶专利>正文

一种高效保护鱼类水利工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8587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保护鱼类水利工程,属于水利工程领域,包括水坝侧壁、水闸和洄游通道;所述水坝侧壁中间设置水闸;所述水坝侧壁前端设置洄游通道;所述洄游通道上端设置洄游通道槽缓冲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经济合理、造形美观、便于施工、管理,有利于保护生态系统,可通过对水位的监测来实现的自动可变洄游通道,其能够自动改变洄游通道闸门高度,以使通过洄游通道排出的水量保持均匀,使迁徙的动物能自由的通过洄游通道逆流而上进入水坝或从水坝顺流而下,而不受存储水量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保护鱼类水利工程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利工程
,具体是一种高效保护鱼类水利工程。
技术介绍
通常在一些河流的部分区域设有堤坝和水闸,用于根据水位选择性的开启或关闭水闸以调整存储的水量。然而,安装于河口的堤防或水坝可能会关闭迁徙动物的迁徙通道,很多鱼类都具有上溯习性,在其繁殖期会在水流上游产卵,从而导致相应物种的灭绝。另外,在本地迁徙的鱼类,如鲦鱼或小苦鱼等,当春天时水温上升它们将大量繁殖并且逆流而上,而秋天时水温下降水量减少它们又顺流而下过冬,水坝也会关闭这些鱼类的迁徙通道。这将导致水坝上游地区鱼群的单一化。因此,在水闸之外另外安装一个洄游通道以减小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根据洄游通道的典型概念,当存储水位超过预定水位时,水闸打开使水位下降到预定水位,从而形成一个水道,同时作为一个天然的洄游通道。当水量不足时,水闸关闭直至到达预定水位以维持预定的储水量。因此仅当超过储水量超过预定量并且水闸打开时,通过排出的水才能形成洄游通道,而在干旱季节没有排水时就无法形成。由此导致溯流而上产卵的鱼的数量减少。当储水量超过预定水位从而打开水闸时,水的流速根据排出水量而变化,但是在特定的流速下仅有特定的鱼类能在水中迁移。很不利的,这将导致特定鱼类以外鱼类数量的减少。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量保持均匀的高效保护鱼类水利工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保护鱼类水利工程,包括水坝侧壁、水闸和洄游通道;所述水坝侧壁中间设置水闸;所述水坝侧壁前端设置洄游通道;所述洄游通道上端设置洄游通道槽缓冲阶。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洄游通道包括洄游通道槽阶、接岸侧壁、洄游通道水闸横梁和遮雨盖,洄游通道上端设置洄游通道槽阶,洄游通道槽阶前端设置接岸侧壁,洄游通道上端设置洄游通道水闸横梁,洄游通道水闸横梁上端设置遮雨盖。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洄游通道采用水工混凝土制成。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洄游通道槽阶包括加糙部件,洄游通道槽阶上端设置加糙部件。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洄游通道还包括洄游通道水闸、洄游通道水闸螺杆、洄游通道水闸槽口、从动齿轮、传动链条、主动齿轮、减速电机、控制盒和水位传感器,洄游通道右端设置洄游通道水闸槽口,洄游通道水闸设置在洄游通道水闸槽口内部,洄游通道水闸上端设置洄游通道水闸螺杆,洄游通道水闸螺杆上端设置从动齿轮,洄游通道水闸螺杆后端设置减速电机,减速电机上端设置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四周设置与主动齿轮配合的传动链条。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遮雨盖包括遮雨盖壳体和螺杆套,遮雨盖壳体上端设置螺杆套。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遮雨盖采用不锈钢板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经济合理、造形美观、便于施工、管理,有利于保护生态系统,可通过对水位的监测来实现的自动可变洄游通道,其能够自动改变洄游通道闸门高度,以使通过洄游通道排出的水量保持均匀,使迁徙的动物能自由的通过洄游通道逆流而上进入水坝或从水坝顺流而下,而不受存储水量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高效保护鱼类水利工程的位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高效保护鱼类水利工程中的前侧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高效保护鱼类水利工程中的后侧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高效保护鱼类水利工程中遮雨盖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水坝侧壁、2-水闸、3-洄游通道、4-洄游通道槽阶、5-加糙部件、6-洄游通道槽缓冲阶、7-接岸侧壁、8-洄游通道水闸横梁、9-遮雨盖、10-洄游通道水闸、11-洄游通道水闸螺杆、12-洄游通道水闸槽口、13-从动齿轮、14-传动链条、15-主动齿轮、16-减速电机、17-控制盒、18-水位传感器、19-遮雨盖壳体、20-螺杆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效保护鱼类水利工程,包括水坝侧壁1、水闸2和洄游通道3;所述水坝侧壁1中间设置水闸2,为水坝的主体部分;所述水坝侧壁1前端设置洄游通道3;所述洄游通道3上端设置洄游通道槽缓冲阶6,可以缓解降低水速,鱼类更易从下游游到上游;所述洄游通道3包括洄游通道槽阶4、接岸侧壁7、洄游通道水闸横梁8和遮雨盖9,洄游通道3上端设置洄游通道槽阶4,迁徙水生动物由此,游回上游,洄游通道槽阶4前端设置接岸侧壁7,洄游通道3上端设置洄游通道水闸横梁8,安装洄游通道水闸,洄游通道水闸横梁8上端设置遮雨盖9,防止内部电气元件淋雨;所述洄游通道3采用水工混凝土制成,具有很好的抗渗性、抗侵蚀性、抗冻性、抗磨性和低热性;所述洄游通道槽阶4包括加糙部件5,洄游通道槽阶4上端设置加糙部件5,减缓水速;所述洄游通道3还包括洄游通道水闸10、洄游通道水闸螺杆11、洄游通道水闸槽口12、从动齿轮13、传动链条14、主动齿轮15、减速电机16、控制盒17和水位传感器18,洄游通道3右端设置洄游通道水闸槽口12,洄游通道水闸10设置在洄游通道水闸槽口12内部,洄游通道水闸10沿洄游通道水闸槽口12上下移动,洄游通道水闸10上端设置洄游通道水闸螺杆11,带动洄游通道水闸10上下移动,洄游通道水闸螺杆11上端设置从动齿轮13,洄游通道水闸螺杆11后端设置减速电机16,减速电机16上端设置主动齿轮15,从动齿轮13四周设置与主动齿轮15配合的传动链条14,通过传动链条14传动动力;所述遮雨盖9包括遮雨盖壳体19和螺杆套20,遮雨盖壳体19上端设置螺杆套20,保证洄游通道水闸螺杆11伸出后,仍在遮雨盖内部;所述遮雨盖9采用不锈钢板制成,较高的可塑性、韧性和机械强度,耐腐蚀,不易生锈。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鱼类繁殖期会在水流上游产卵,鱼类可从洄游通道3游回上游水域,鱼类通过洄游通道槽阶4形成的水流一级一级向上游,洄游通道槽阶4上设置加糙部件5可有效降低水流速度,同时洄游通道3上设置的洄游通道槽缓冲阶6,也能有效减缓水速,避免水流直接冲下,同时鱼类可在此休息过渡;洄游通道3右端的水位传感器18可以监测水位,将水位信息,传输到控制盒17中,控制减速电机16转动,通过齿轮链条传动,来提升和降低洄游通道水闸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保护鱼类水利工程,包括水坝侧壁(1)、水闸(2)和洄游通道(3);其特征是,所述水坝侧壁(1)中间设置水闸(2),所述水坝侧壁(1)前端设置洄游通道(3),所述洄游通道(3)上端设置洄游通道槽缓冲阶(6),所述洄游通道(3)包括洄游通道槽阶(4)、接岸侧壁(7)、洄游通道水闸横梁(8)、遮雨盖(9)、洄游通道水闸(10)、洄游通道水闸螺杆(11)、洄游通道水闸槽口(12)、从动齿轮(13)、传动链条(14)、主动齿轮(15)、减速电机(16)、控制盒(17)和水位传感器(18),所述洄游通道(3)上端设置洄游通道槽阶(4),洄游通道槽阶(4)前端设置接岸侧壁(7),洄游通道(3)上端设置洄游通道水闸横梁(8),洄游通道水闸横梁(8)上端设置遮雨盖(9),所述洄游通道槽阶(4)包括加糙部件(5),所述加糙部件(5)设置在洄游通道槽阶(4)上端,所述洄游通道(3)右端设置洄游通道水闸槽口(12),洄游通道水闸(10)设置在洄游通道水闸槽口(12)内部,洄游通道水闸(10)上端设置洄游通道水闸螺杆(11),洄游通道水闸螺杆(11)上端设置从动齿轮(13),洄游通道水闸螺杆(11)后端设置减速电机(16),减速电机(16)上端设置主动齿轮(15),从动齿轮(13)四周设置与主动齿轮(15)配合的传动链条(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保护鱼类水利工程,包括水坝侧壁(1)、水闸(2)和洄游通道(3);其特征是,所述水坝侧壁(1)中间设置水闸(2),所述水坝侧壁(1)前端设置洄游通道(3),所述洄游通道(3)上端设置洄游通道槽缓冲阶(6),所述洄游通道(3)包括洄游通道槽阶(4)、接岸侧壁(7)、洄游通道水闸横梁(8)、遮雨盖(9)、洄游通道水闸(10)、洄游通道水闸螺杆(11)、洄游通道水闸槽口(12)、从动齿轮(13)、传动链条(14)、主动齿轮(15)、减速电机(16)、控制盒(17)和水位传感器(18),所述洄游通道(3)上端设置洄游通道槽阶(4),洄游通道槽阶(4)前端设置接岸侧壁(7),洄游通道(3)上端设置洄游通道水闸横梁(8),洄游通道水闸横梁(8)上端设置遮雨盖(9),所述洄游通道槽阶(4)包括加糙部件(5),所述加糙部件(5)设置在洄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卞晶刘晟
申请(专利权)人:卞晶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