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套筒后压浆施工的内置振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8336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套筒后压浆施工的内置振捣装置,该装置包括振动环、多个限位支座和激振装置。所述振动环包括凸嘴和振动主环,所述激振装置包括夹嘴和内部激振系统,夹嘴通过咬合凸嘴,使振动主环在内部激振系统作用下产生振动。所述限位支座包括矩形槽和橡胶限位塞,用以固定振动环。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安装方便,操作简单的优点,并能有效提高套筒后压浆施工灌浆料的密实度,保证构件连接质量。

A built-in vibration tamping device based on sleeve post grouting construc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uilt-in vibration tamping device based on sleeve post grouting construction, which comprises a vibration ring, a plurality of limit supports and an excitation device. The vibration ring includes a convex nozzle and a main vibration ring. The excitation device includes a clamp and an internal excitation system. The clamp makes the main vibration ring vibrate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internal excitation system by occluding the convex nozzle. The restriction support comprises a rectangular groove and a rubber restriction plug for fixing the vibration ring.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and simple operation, an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ompactness of grouting material for sleeve post-grouting construction and ensure the connecting quality of compon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套筒后压浆施工的内置振捣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装配式节点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套筒后压浆施工的内置振捣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装配式建筑以其绿色环保、施工工期短、综合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备受人们关注,并得到国家支持而大力发展。工厂内完成各个构件的预制,现场完成拼装,这样使得各部分之间的连接不能采用和传统现浇结构相同的连接方式。目前构件主要连接方式为灌浆套筒连接,其施工工艺分为先坐浆法和后坐浆法。先坐浆施工是指事先铺设坐浆层,完成构件对接后,进行逐个套筒的灌浆。相比先坐浆施工,后坐浆施工可在构件对接工作完成之后实现坐浆层及套筒的一次性灌浆,从而大大缩短节点施工的时间。但是,后坐浆施工由于压浆量大、时间长等特点,导致坐浆层及灌浆套筒的密实度无法得到保障,使得下部钢筋被拔出风险增大,从而影响节点处的连接质量。因此,如何提高套筒后压浆后施工坐浆层及套筒灌浆密实度,保证构件连接质量,是当下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套筒后压浆施工的内置振捣装置,安装方便,操作简单,并能有效提高套筒后压浆施工灌浆料的密实度,保证构件连接质量。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套筒后压浆施工的内置振捣装置,包括振动环、多个限位支座和激振装置,所述限位支座用以固定振动环,所述激振装置连接振动环使其产生振动。进一步的,所述振动环表面粗糙,有若干凹槽和凸点,振动环包含四个凸嘴和一个振动主环,所述振动主环为封闭的方环,所述凸嘴均布在振动主环四条边外侧正中,振动主环上预留钢筋孔。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支座包括矩形槽和橡胶限位塞,矩形槽正面设有下挡块,挡块上面设有螺栓孔;矩形槽背面设有矩形孔,其大小与橡胶限位塞匹配,用以固定橡胶限位塞;橡胶限位塞中间设有凸嘴孔,供凸嘴穿过且防止灌浆料溢出,同时保证凸嘴一定的位移。进一步的,所述激振装置包含内部激振系统以及与之连接的外夹嘴,外夹嘴连接凸嘴。一种基于套筒后压浆施工的内置振捣装置的使用方法是:将振动环安装在下部构件与上部构件连接处,钢筋孔穿过钢筋,使用限位支座固定振动环的凸嘴,使其保持悬空,完成上部构件与下部构件对接后,振动环处于两构件坐浆层正中,保证与上、下构件无接触;在下部构件与上部构件连接处外围安装外模板,外模板与限位支座连接处进行密封处理;外夹嘴通过咬合凸嘴将内部激振系统产生的激励传至振动主环,进行振捣;下部构件中的预埋压浆管与外界压浆设备连接,上部构件侧面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灌浆口、出浆口、补浆装置,先选择其中一个灌浆口不堵作为观察口,其余地方使用密封塞进行密封,全部出浆口设置补浆装置,压浆过程采用多次压浆,多次振捣的施工方法:第一次从压浆管往上开始压浆,观察到灌浆料从灌浆口溢出时,使用密封塞进行堵塞,并停止第一次压浆;将激振装置外夹嘴与凸嘴连接,进行第一次振捣,振捣持续20s后,停止振捣,选择第二排的其中一个出浆口作为观察口,进行第二次压浆;当观察到灌浆料从观察口溢出,停止压浆,进行第二次振捣,持续20s后继续压浆;当每个补浆装置中都观察到一定存量的灌浆料后,停止压浆,开始第三次振捣,持续20s,观察记录补浆装置中灌浆料变化情况,根据其下沉情况决定是否进行第四次压浆。本专利技术多次振捣优点在于:可避免灌浆料存在部分未密实,提高压入灌浆料的整体密实度,从而增强构件连接强度,而且坐浆层成型后,留在内部的振动环可在坐浆层内约束灌浆料,提高其抗压强度。进一步的,压浆完毕,进入养护阶段之后,将限位支座在灌浆料初凝后从下部构件上拆卸,并用等同灌浆料填补处理原限位支座位置,密封凸嘴;其优点在于保证坐浆层完整性,同时防止振动环受环境侵蚀影响。进一步的,在上部构件和下部构件之间设置2-4个垫块,保证上部构件和下部构件对接时的拼装精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基于套筒后压浆施工的内置振捣装置,具有安装方便,操作简单的优点。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多次振捣提高灌浆料的整体密实度,保证构件连接质量。同时,坐浆层成型后,振动环可在坐浆层内约束灌浆料,提高其抗压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振动环布置的俯视图;图2是振动环布置的主视图;图3是振动环布置的I-I剖面图图4是限位支座立体图;图5是橡胶限位塞的主视图;图6是橡胶限位塞的II-II剖面图;图7是压浆施工图;图8是激振装置图。图中:振动环1;凸嘴2;振动主环3;限位支座4;矩形槽5;橡胶限位塞6;垫块7;压浆管8;上部构件9;下部构件10;灌浆口11;出浆口12;补浆装置13;压浆装置14;激振装置15;外夹嘴16;外模板17;下部钢筋1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基于套筒后压浆施工的内置振捣装置,包括振动环1、多个限位支座4和激振装置15,所述振动环1表面粗糙,振动时可以带动更多的灌浆料;振动环1包含四个凸嘴2和一个振动主环3,凸嘴2均布在振动主环3的四个方向正中,用以与激振装置15连接;振动主环3上预留钢筋孔,供下部钢筋18穿过。所述限位支座4用以固定振动环1,其包括矩形槽5和橡胶限位塞6,矩形槽5正面设有下挡块,挡块上面设有螺栓孔,可通过螺栓将矩形槽5固定在下部构件10上。矩形槽5背面设有矩形孔,其大小与橡胶限位塞6匹配,用以固定橡胶限位塞6;橡胶限位塞6中间设有凸嘴孔,供凸嘴2穿过且防止灌浆料溢出,同时保证凸嘴2可发生一定的位移,保证激振装置15能使振动环1振动。所述激振装置包含内部激振系统以及外夹嘴16,外夹嘴16通过咬合凸嘴2将内部激振系统产生的激励传至振动主环3。如图1所示,将振动环1安装在下部构件10与上部构件9连接处,使用限位支座4固定振动环1,使其保持悬空完成上部构件9与下部构件10对接后,振动环1处于两构件坐浆层正中,与上下构件无接触。其优势在于,振动环压浆完成后,可作为坐浆层灌浆料的约束环,提高其抗压强度。振动环1安装完毕后,限位支座4通过螺栓固定在下部构件10上,保证振动过程中限位支座不产生侧滑。安装外模板17,在其与限位支座4连接进行密封处理,防止压浆过程中灌浆料溢出。最后,根据设计高程要求安放垫块7,保证上部构件9和下部构件10对接时的拼装精度。如图6所示,压浆设备14与预埋于下部构件中的压浆管8连接,上部构件9侧面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灌浆口11、出浆口12、补浆装置13,先选择其中一个灌浆口11不堵作为观察口,其余地方使用密封塞进行密封,全部出浆口12设置补浆装置13。压浆过程中,采用多次压浆,多次振捣的施工方法。第一次压浆,观察到灌浆料从灌浆口11溢出,即使用密封塞进行堵塞,并停止第一次压浆,将激振装置夹嘴16与凸嘴2连接,进行第一次振捣,振捣持续20s后,停止振捣,进行第二次压浆;当观察到灌浆料从出浆口12溢出,停止压浆,进行第二次振捣,持续20s后继续压浆;出浆口的灌浆料通过补浆装置和出浆口的连接管进入补浆管,在后期由于灌浆料收缩等产生的灌浆料液面下沉由补浆装置里面的灌浆料填补,所以当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套筒后压浆施工的内置振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振动环、多个限位支座和激振装置,所述限位支座用以固定振动环,所述激振装置连接振动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套筒后压浆施工的内置振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振动环、多个限位支座和激振装置,所述限位支座用以固定振动环,所述激振装置连接振动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套筒后压浆施工的内置振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环表面粗糙,有若干凹槽和凸点,振动环包含四个凸嘴和一个振动主环,所述振动主环为封闭的方环,所述凸嘴均布在振动主环四条边外侧正中,振动主环上预留钢筋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套筒后压浆施工的内置振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支座包括矩形槽和橡胶限位塞,矩形槽正面设有下挡块,挡块上面设有螺栓孔;矩形槽背面设有矩形孔,其大小与橡胶限位塞匹配,橡胶限位塞中间设有凸嘴孔,所述凸嘴固定在凸嘴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套筒后压浆施工的内置振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振装置包含内部激振系统以及与之连接的外夹嘴,外夹嘴咬合凸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套筒后压浆施工的内置振捣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振动环安装在下部构件与上部构件连接处,钢筋孔穿过钢筋,使用限位支座固定振动环的凸嘴,使其保持悬空,完成上部构件与下部构件对接后,振动环处于两构件坐浆层正中,保证与上、下构件无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石棚朱克宏李厚荣胡小忠黄春晖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