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脱料板的新型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8026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6: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脱料板的新型注塑模具,包括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的下端连接有上模,所述上模的两侧均设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有上脱料板,第二液压缸的输出端输出,使得支撑块的一侧连接的下脱料板向上,进而使得下模腔向上,远离下模中,然后操作第一液压缸输出端输出,使得上脱料板向下,进而带动上模块从上模中向下,使得上模块与下模腔分离,这个过程注塑成型的模具在上模块与下模腔中移动,然后注塑成型的零件则由于自身的重力向下,落入下模腔中,这样完成脱料,本装置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分别带动上脱料板、下脱料板进行脱模,提高了注塑成型的零件脱模的效率,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A New Injection Mold with Stripp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injection mould with stripping plate,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fixing plate and a lower fixing plate. The lower end of the upper fixing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an upper die. The two sides of the upper die are provided with a first hydraulic cylinder, the output end of the first hydraulic cylinder is connected with an upper stripping plate, and the output end of the second hydraulic cylinder is connected with an output end of the second hydraulic cylinder, so that the stripping plate connected on one side of the supporting block moves upward and forward. So that the lower die cavity is up and away from the lower die, and then the output of the first hydraulic cylinder is operated to make the upper stripper down, and then drive the upper module from the upper die to the lower die cavity, so that the upper module and the lower die cavity are separated. In this process, the injection mold moves between the upper module and the lower die cavity, and then the injection molded parts fall into the lower die cavity due to its own gravity. The first hydraulic cylinder and the second hydraulic cylinder of the device drive the upper stripper and the lower stripper separately for stripping, which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stripping parts in injection moulding and further improves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脱料板的新型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具体为一种带有脱料板的新型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申请号为CN201721712469.3的一种带有脱料板的新型注塑模具,其优点是通过设置的脱料板,能够把流道彻底的脱离脱料板,好把废料拿下来。通过设置的滑动器,能使部件与脱料板水平滑动,提高产品的脱模速度。通过设置的缓冲元件,可分解塑料产品与模具之间的摩擦力与包紧力,可有效地提高产品的质量与成品率。整个装置简单,操作方便,脱料和成品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但是上述专利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其脱料板脱模步骤繁琐,导致脱模慢,技术有待改进,为此,我们推出一种带有脱料板的新型注塑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脱料板的新型注塑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脱料板的新型注塑模具,包括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的下端连接有上模,所述上模的两侧均设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有上脱料板,两侧所述上脱料板之间连接有上模块,所述上模的下端等距设有若干组插杆,所述下固定板的上部两侧连接有模角,两侧所述模角的上部连接有下模,所述下模的上部等距设有若干组与插杆相对应的插孔,所述下固定板的上端两侧还设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一侧连接有下脱料板,两侧所述下脱料板之间连接有下模腔,所述下固定板的上部中间设有顶针组件。优选的,所述脱料板上设有若干组用于贯穿插杆的通孔。优选的,所述第二液压缸位于模角的外侧,所述第二液压缸与下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下脱料板的上部也设有若干组与插杆相对应的插孔。优选的,所述下模的上部中间设有与下模腔相对应的凹槽。优选的,所述顶针组件包括顶针柱、顶针底板、顶针板、顶针、套筒,所述顶针柱位于下固定板中且顶针柱的上端连接与顶针底板的下端,所述顶针底板位于下固定板上部,所述顶针板连接于顶针底板的上部顶针的下端,所述套筒位于顶针的上端,所述下模中设有用于贯穿顶针的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开模时,第二液压缸的输出端输出,使得支撑块的一侧连接的下脱料板向上,进而使得下模腔向上,远离下模中,然后操作第一液压缸输出端输出,使得上脱料板向下,进而带动上模块从上模中向下,使得插杆远离插孔,使得上模块与下模腔分离,这个过程注塑成型的模具在上模块与下模腔中移动,然后注塑成型的零件则由于自身的重力向下,落入下模腔中,这样完成脱料,取出成型的零件即可,本装置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分别带动上脱料板、下脱料板进行脱模,而且可同时操作,减少了脱模步骤,提高了注塑成型的零件脱模的效率,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液压缸输出端回缩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液压缸输出端回缩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液压缸输出端输出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液压缸输出端输出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图4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上模与下模卡合状态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固定板、2上模、3第一液压缸、4上脱料板、5上模块、6下固定板、7模角、8顶针柱、9下模、10下模腔、11插孔、12插杆、13第二液压缸、14支撑块、15下脱料板、16顶针底板、17顶针板、18顶针、19套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有脱料板的新型注塑模具,包括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6,所述上固定板1的下端连接有上模2,所述上模2的两侧均设有第一液压缸3,所述第一液压缸3的输出端连接有上脱料板4,两侧所述上脱料板4之间连接有上模块5,所述上模2的下端等距设有若干组插杆12,所述下固定板6的上部两侧连接有模角7,两侧所述模角7的上部连接有下模9,所述下模9的上部等距设有若干组与插杆12相对应的插孔11,所述下固定板6的上端两侧还设有第二液压缸13,所述第二液压缸13的输出端连接有支撑块14,所述支撑块14的一侧连接有下脱料板15,两侧所述下脱料板15之间连接有下模腔10,所述下固定板6的上部中间设有顶针组件。具体的,所述脱料板4上设有若干组用于贯穿插杆12的通孔。具体的,所述第二液压缸13位于模角7的外侧,所述第二液压缸13与下固定板6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具体的,所述下脱料板15的上部也设有若干组与插杆12相对应的插孔11。具体的,所述下模9的上部中间设有与下模腔10相对应的凹槽。具体的,所述顶针组件包括顶针柱8、顶针底板16、顶针板17、顶针18、套筒19,所述顶针柱8位于下固定板6中且顶针柱8的上端连接与顶针底板16的下端,所述顶针底板16位于下固定板6上部,所述顶针板17连接于顶针底板16的上部顶针18的下端,所述套筒19位于顶针18的上端,所述下模9中设有用于贯穿顶针18的通孔。具体的,使用时,上固定板1的下端连接有上模2,上模2的两侧均设有第一液压缸3,第一液压缸3的输出端连接有上脱料板4,两侧上脱料板4之间连接有上模块5,上模2的下端等距设有若干组插杆12,下固定板6的上部两侧连接有模角7,两侧模角7的上部连接有下模9,下模9的上部等距设有若干组与插杆12相对应的插孔11,下固定板6的上端两侧还设有第二液压缸13,第二液压缸13的输出端连接有支撑块14,支撑块14的一侧连接有下脱料板15,两侧下脱料板15之间连接有下模腔10,开模时,第二液压缸13的输出端输出,使得支撑块14的一侧连接的下脱料板15向上,进而使得下模腔10向上,远离下模9中,然后操作第一液压缸3输出端输出,使得上脱料板4向下,进而带动上模块5从上模2中向下,使得插杆12远离插孔11,使得上模块5与下模腔10分离,这个过程注塑成型的模具在上模块5与下模腔10中移动,然后注塑成型的零件则由于自身的重力向下,落入下模腔10中,这样完成脱料,取出成型的零件即可,还可以推动顶针组件中的顶针柱8使其向上,进而使得顶针底板16、顶针板17、顶针18、套筒19向上,使得套筒19与下模腔10接触,这样下模腔10产生震动,使得注塑成型的零件与下模腔10脱离。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脱料板的新型注塑模具,包括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1)的下端连接有上模(2),所述上模(2)的两侧均设有第一液压缸(3),所述第一液压缸(3)的输出端连接有上脱料板(4),两侧所述上脱料板(4)之间连接有上模块(5),所述上模(2)的下端等距设有若干组插杆(12),所述下固定板(6)的上部两侧连接有模角(7),两侧所述模角(7)的上部连接有下模(9),所述下模(9)的上部等距设有若干组与插杆(12)相对应的插孔(11),所述下固定板(6)的上端两侧还设有第二液压缸(13),所述第二液压缸(13)的输出端连接有支撑块(14),所述支撑块(14)的一侧连接有下脱料板(15),两侧所述下脱料板(15)之间连接有下模腔(10),所述下固定板(6)的上部中间设有顶针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脱料板的新型注塑模具,包括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1)的下端连接有上模(2),所述上模(2)的两侧均设有第一液压缸(3),所述第一液压缸(3)的输出端连接有上脱料板(4),两侧所述上脱料板(4)之间连接有上模块(5),所述上模(2)的下端等距设有若干组插杆(12),所述下固定板(6)的上部两侧连接有模角(7),两侧所述模角(7)的上部连接有下模(9),所述下模(9)的上部等距设有若干组与插杆(12)相对应的插孔(11),所述下固定板(6)的上端两侧还设有第二液压缸(13),所述第二液压缸(13)的输出端连接有支撑块(14),所述支撑块(14)的一侧连接有下脱料板(15),两侧所述下脱料板(15)之间连接有下模腔(10),所述下固定板(6)的上部中间设有顶针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脱料板的新型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料板(4)上设有若干组用于贯穿插杆(12)的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俊玲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金益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