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顶料的模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8026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6: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浇注模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自动顶料的模具装置,包括下模,下模内腔的顶部活动套装有活动板,且活动板底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挤压块,活动板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推板,推板顶端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活动杆,且两个第一活动杆通过活动板顶端的中部对称,下模顶部的一侧固定套装有助力装置,且助力装置共有四个,四个助力装置呈十字形分布在下模的顶部。该自动顶料的模具装置,通过第二固定框与下模的孔位对正,使第二固定框底部的两侧和挤压框的底端分别挤压两个第一活动杆和推板,通过第一活动杆和推板带动活动板和挤压块挤压四个助力装置向内侧收缩,有效提高了自动顶料的模具装置拼装的简易性。

A Mould Device for Auto-ejecting Material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ouring dies, and discloses a die device for automatic ejection of material, including a lower die, a movable plate is fixed at the top of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lower die, and an extrusion block is fixed in the middle of the bottom end of the movable plate, a push plate is fixed at the middle end of the movable plate, and a first movable rod is fixed at both sides of the top end of the push plate, and two first movable rods pass through. The middle part of the top of the movable plate is symmetrical, and a booster is fixed on one side of the top of the lower die, and there are four booster devices. Four booster devices are cruciform distributed on the top of the lower die. By aligning the hole position of the second fixing frame and the lower die, the die device of the automatic ejecting material squeezes two first movable poles and pushing plates at the bottom of the second fixing frame and the bottom of the extrusion frame respectively. The four assisting devices of the movable plate and the extrusion block are driven by the first movable pole and pushing plate to shrink inward, which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assembly simplicity of the die device of the automatic ejecting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顶料的模具装置
本技术涉及浇注模具
,具体为一种自动顶料的模具装置。
技术介绍
模具是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广泛用于冲裁、模锻、冷镦、挤压、粉末冶金件压制和压力铸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胶和陶瓷等制品的压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模具具有特定的轮廓或内腔形状,应用具有刃口的轮廓形状可以使坯料按轮廓线形状发生分离,应用内腔形状可使坯料获得相应的立体形状,模具一般包括动模和定模两个部分,二者可分可合,分开时取出制件,合拢时使坯料注入模具型腔成形。模具是精密工具,形状复杂,承受坯料的胀力,对结构强度、刚度、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都有较高要求,模具生产的发展水平是机械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现有的模具自动顶出时容易卡死,且现有模具上模和下模的连接紧密性差,影响了零部件生产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顶料的模具装置,具备便于拼装和连接紧密性强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模具拼装困难和连接紧密性差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便于拼装和连接紧密性强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顶料的模具装置,包括下模,所述下模内腔的顶部活动套装有活动板,且活动板底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挤压块,所述活动板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推板,所述推板顶端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活动杆,且两个第一活动杆通过活动板顶端的中部对称,所述下模顶部的一侧固定套装有助力装置,且助力装置共有四个,四个所述助力装置呈十字形分布在下模的顶部,且四个助力装置的一端均贯穿下模的内壁,所述下模顶端的外侧固定套装有第一固定框,且第一固定框的一侧卡接有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共有四个,且四个夹紧装置呈十字形分布在第一固定框的外侧,所述下模的顶部设有第二固定框,且第二固定框底部的外侧固定套装有上模,所述上模一侧的顶部与夹紧装置一侧的底部卡接,所述第二固定框底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挤压框。优选的,所述助力装置包括套管,且套管活动套装在下模顶部的一侧,所述套管内腔的一侧活动套装有弹簧,所述套管内腔的另一侧活动套装有第二活动杆,且套管内腔的一侧与第二活动杆的一端通过弹簧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滑轮,所述套管外部的一侧活动套装有旋转块,且旋转块与下模顶部的一侧螺纹套接。优选的,所述夹紧装置包括活动管,且活动管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活动套装有挤压装置,两个所述挤压装置分别与第一固定框底部的一侧及上模顶部的一侧卡接,所述活动管内腔的中部活动套装有拉簧,两个所述挤压装置的顶端和底端通过拉簧传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挤压装置包括拉杆,且拉杆活动套装在活动管内腔的顶部,所述拉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片,且固定片的一侧螺纹套装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底部与上模一侧的顶部卡接。优选的,所述挤压块的形状为四棱台状,且挤压块顶端的宽度值小于下模内腔的宽度值,所述挤压块的材质为不锈钢。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框顶端的中部开设有浇注口,且第二固定框顶部开设的浇注口的底端贯穿第二固定框内腔顶端的中部。(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顶料的模具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自动顶料的模具装置,通过第二固定框与下模的孔位对正,使第二固定框底部的两侧和挤压框的底端分别挤压两个第一活动杆和推板,通过第一活动杆和推板带动活动板和挤压块挤压四个助力装置向内侧收缩,有效提高了自动顶料的模具装置拼装的简易性。2、该自动顶料的模具装置,通过四个夹紧装置可挤压第一固定框和上模缩小间隙,使第一固定框和上模可分别带动下模和第二固定框夹紧,且活动管和挤压装置通过拉簧拉紧,有效提高了自动顶料的模具装置拼接的紧密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图1的助力装置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图1的夹紧装置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图3的挤压装置放大图。图中:1、下模;2、活动板;3、挤压块;4、推板;5、第一活动杆;6、助力装置;61、套管;62、弹簧;63、第二活动杆;64、滑轮;65、旋转块;7、第一固定框;8、夹紧装置;81、活动管;82、挤压装置;821、拉杆;822、固定片;823、螺栓;83、拉簧;9、第二固定框;10、上模;11、挤压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自动顶料的模具装置,包括下模1,下模1内腔的顶部活动套装有活动板2,且活动板2底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挤压块3,活动板2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推板4,推板4顶端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活动杆5,且两个第一活动杆5通过活动板2顶端的中部对称,下模1顶部的一侧固定套装有助力装置6,挤压块3的形状为四棱台状,且挤压块3顶端的宽度值小于下模1内腔的宽度值,挤压块3的材质为不锈钢,挤压块3可通过四个助力装置6同时挤压挤压块3的外侧带动活动板2和推板4上升,有效提高了模具脱模的简易性,助力装置6包括套管61,且套管61活动套装在下模1顶部的一侧,套管61内腔的一侧活动套装有弹簧62,套管61内腔的另一侧活动套装有第二活动杆63,且套管61内腔的一侧与第二活动杆63的一端通过弹簧62传动连接,第二活动杆63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滑轮64,套管61外部的一侧活动套装有旋转块65,且旋转块65与下模1顶部的一侧螺纹套接,四个助力装置6可在下模1和第二固定框9分离后将挤压块3、活动板2和推板4顶起,将成型的零部件顶出,有效提高了模具的脱模效率,且助力装置6共有四个,四个助力装置6呈十字形分布在下模1的顶部,且四个助力装置6的一端均贯穿下模1的内壁,四个助力装置6可同时推动挤压块3上升,有效提高了挤压块3上升的平稳性,下模1顶端的外侧固定套装有第一固定框7,且第一固定框7的一侧卡接有夹紧装置8,夹紧装置8包括活动管81,且活动管81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活动套装有挤压装置82,挤压装置82包括拉杆821,且拉杆821活动套装在活动管81内腔的顶部,拉杆82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片822,且固定片822的一侧螺纹套装有螺栓823,螺栓823的底部与上模10一侧的顶部卡接,挤压装置82可调节下模1和第二固定框9的连接紧密度,有效提高了模具紧固的便利性,两个挤压装置82分别与第一固定框7底部的一侧及上模10顶部的一侧卡接,活动管81内腔的中部活动套装有拉簧83,两个挤压装置82的顶端和底端通过拉簧83传动连接,夹紧装置8可分别通过第一固定框7和上模10将下模1和第二固定框9夹紧,有效提高了模具连接的紧密性,夹紧装置8共有四个,且四个夹紧装置8呈十字形分布在第一固定框7的外侧,下模1的顶部设有第二固定框9,第二固定框9顶端的中部开设有浇注口,且第二固定框9顶部开设的浇注口的底端贯穿第二固定框9内腔顶端的中部,且第二固定框9底部的外侧固定套装有上模10,上模10一侧的顶部与夹紧装置8一侧的底部卡接,第二固定框9底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挤压框11。工作时,首先将第二固定框9与下模1的孔位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顶料的模具装置,包括下模(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1)内腔的顶部活动套装有活动板(2),且活动板(2)底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挤压块(3),所述活动板(2)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推板(4),所述推板(4)顶端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活动杆(5),且两个第一活动杆(5)通过活动板(2)顶端的中部对称,所述下模(1)顶部的一侧固定套装有助力装置(6),且助力装置(6)共有四个,四个所述助力装置(6)呈十字形分布在下模(1)的顶部,且四个助力装置(6)的一端均贯穿下模(1)的内壁,所述下模(1)顶端的外侧固定套装有第一固定框(7),且第一固定框(7)的一侧卡接有夹紧装置(8),所述夹紧装置(8)共有四个,且四个夹紧装置(8)呈十字形分布在第一固定框(7)的外侧,所述下模(1)的顶部设有第二固定框(9),且第二固定框(9)底部的外侧固定套装有上模(10),所述上模(10)一侧的顶部与夹紧装置(8)一侧的底部卡接,所述第二固定框(9)底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挤压框(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顶料的模具装置,包括下模(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1)内腔的顶部活动套装有活动板(2),且活动板(2)底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挤压块(3),所述活动板(2)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推板(4),所述推板(4)顶端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活动杆(5),且两个第一活动杆(5)通过活动板(2)顶端的中部对称,所述下模(1)顶部的一侧固定套装有助力装置(6),且助力装置(6)共有四个,四个所述助力装置(6)呈十字形分布在下模(1)的顶部,且四个助力装置(6)的一端均贯穿下模(1)的内壁,所述下模(1)顶端的外侧固定套装有第一固定框(7),且第一固定框(7)的一侧卡接有夹紧装置(8),所述夹紧装置(8)共有四个,且四个夹紧装置(8)呈十字形分布在第一固定框(7)的外侧,所述下模(1)的顶部设有第二固定框(9),且第二固定框(9)底部的外侧固定套装有上模(10),所述上模(10)一侧的顶部与夹紧装置(8)一侧的底部卡接,所述第二固定框(9)底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挤压框(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顶料的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装置(6)包括套管(61),且套管(61)活动套装在下模(1)顶部的一侧,所述套管(61)内腔的一侧活动套装有弹簧(62),所述套管(61)内腔的另一侧活动套装有第二活动杆(63),且套管(61)内腔的一侧与第二活动杆(63)的一端通过弹簧(6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长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国威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