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薛飞专利>正文

一种机油滤芯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7937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5: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油滤芯扳手,属于便携式五金工具技术领域,它包括防滑带和转轴,所述的防滑带的一端设有转动部,另一端与转动部的外侧固接,所述的转动部为环状结构,所述的转动部的中心设有通孔,所述的转轴镶嵌在通孔中,所述的防滑带与转动部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转动部为防滑带的一端弯折而成的环状结构,其中,防滑带的端部与防滑带的内侧焊接或粘接,所述的防滑带的另一端的端部的外侧与转动部的外侧焊接或粘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四角扳手配合使用,可以快速、方便的拆装机油滤芯,而且具有性价比高、可靠性好和操作简单方便等优点。

An oil filter wrench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oil filter wrench,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ortable hardware tools. It comprises an anti-skid belt and a rotating shaft. One end of the anti-skid belt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part, the other end is fixed with the outer side of the rotating part. The rotating part is a ring structure, and the center of the rotating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The rotating shaft is embedded in the through hole, and the anti-skid belt and the rotating part are fixed in the through hole. The rotating part is a circular structure formed by bending one end of the anti-skid belt, in which the end of the anti-skid belt is welded or bonded with the inside of the anti-skid belt, and the outer side of the end of the other end of the anti-skid belt is welded or bonded with the outside side of the rotating part. The utility model is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a quadrangular wrench, which can quickly and conveniently disassemble and assemble the oil filter element,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cost performance, good reliability, simple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et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油滤芯扳手
本技术属于便携式五金工具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机油滤芯扳手。
技术介绍
各种机动车发动机中都设有机油滤芯,机油滤芯起到过滤油路中杂质的作用,阻止杂质侵入发动机内部而造成机械故障,各种机油滤芯需要定期进行维修更换;对机油滤芯的拆装需要使用专用的扳手。目前,最常使用的机油滤芯拆装扳手是铰链式和皮带式,通过横向设置的手柄,能够实现机油滤芯的安装与拆卸;铰链式扳手一般不能调节大小或者调节大小不方便,适用于较大的机油滤芯。皮带式扳手调节大小灵活,可以应对不同大小的机油滤芯;但是现有的皮带式扳手的皮带外表面为光滑表面,光滑表面与扳手头部卡齿接触面面积小,摩擦力小,扳手头部与皮带之间经常会松动,导致拆装机油滤芯过程不顺畅,实际操作时由于不容易拉紧皮带,使用起来不太方便;皮带内表面多为光滑表面,光滑表面与机油滤芯外表面摩擦力较小,当机油滤芯外表面粘有油渍或者水的时候,皮带和机油滤芯之间很容易松动,导致拆装机油滤芯效率降低,实际使用时工作效率低。例如,中国专利号为201420115779.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皮带式机油滤芯安装扳手,其包括扳手本体,扳手本体具有手柄部和头部,头部位于手柄部的前端,头部呈弧形,在头部的弧形面上沿弧面方向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卡齿,在手柄部和头部的连接处设有系带环,系带环内设有皮带;该方案就存在上述的缺陷;此外,由于拆装机油滤芯的横向空间较小,手柄采用横向设置也会影响手柄的操作灵活性,给拆卸过程中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问题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工作效率低、手柄的操作灵活性较低以及皮带不易拉紧而导致的操作不便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机油滤芯扳手,与四角扳手配合使用,可以快速、方便的拆装机油滤芯;而且具有性价比高、可靠性好和操作简单方便等优点。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机油滤芯扳手,包括套接部和转动部;所述的转动部连接在套接部的一侧;所述的转动部设有卡合部;所述的卡合部用于从转动部的端面连接用于转动部转动的工具。优选地,所述的套接部由防滑带组成;所述的转动部为独立结构或者为防滑带的一端弯折而成的环状结构,所述的防滑带的一端的外侧面和另一端的内侧面均固定在转动部的外侧。优选地,所述的转动部与防滑带的内侧面连接端的连接位置处设为第一连接点;所述的转动部与防滑带的外侧面连接端的连接位置处设为第二连接点;所述的第二连接点与第一连接点之间的连线与第一连接点连接处防滑带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0度。优选地,所述的防滑带包括第一防滑带本体层、第二防滑带本体层和钢丝层,其中,第一防滑带本体层和第二防滑带本体层由外而内设置;所述的钢丝层位于第一防滑带本体层和第二防滑带层本体之间。优选地,所述的防滑带的内侧设有凹槽。优选地,所述的第一防滑带本体层和第二防滑带本体层均采用聚氨酯材料。优选地,所述的套接部的内侧长度控制在6π~18πcm之间,其中,π取3.14。优选地,所述的防滑带与转动部的连接为焊接或粘接。优选地,所述的转动部为环状结构;所述的转动部的中心设有通孔或盲孔;所述的转轴镶嵌在通孔或盲孔中;转轴中心设有正多边形孔或正多边形盲孔。优选地,所述的转轴的侧面设有竖向凸起;所述的通孔的内壁设有凹槽;所述的凸起镶嵌在凹槽中。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采用转轴与转动部镶嵌的连接方式,结构简单方便,转动部扭动,即可带动机油滤芯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可以通过内角扳手配合使用,能够在狭小的横向空间操作使用,完成对机油滤芯的拆装,不受机动车上预留的机油滤芯作业空间大小的限制,可适用于任意车型的机动车,通用性较好,而且操作起来简单方便,灵活性高,性价比高和可靠性好;(2)本技术采用的转动部与防滑带为一体式的创新设计,即第二连接点与第一连接点之间的连线与第一连接点连接处防滑带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0度,能够提高机油滤芯扳手的工作强度,扭动转动部,防滑带即可拉紧,防滑带将第二连接点覆盖住,能够平衡掉第二连接点处的拉力,有利于提高机油滤芯扳手的使用寿命;而且,防滑带的内侧采用凹槽的结构设计,其端部弯折成转动部后,不用经过加工处理,即可将转轴镶嵌进转动部中,结构巧妙简单,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凹槽的设计,也能防止防滑带与机油滤芯间的打滑,提高了拆装的效率;(3)本技术中采用的防滑带为三层设计,其中中间层为钢丝层,能够大大提高防滑带的工作强度,内外两侧采用的聚氨酯材料,能够提高防滑带的柔曲性和回弹性,保证防滑带能够充分的拉紧,而且,具有优良的氧化稳定性和耐油性,提高防滑带的使用寿命;(4)本技术中转轴采用的硬质6061铝合金材料,与聚胺脂钢丝防滑带配合使用,结构简单,结实耐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机油滤芯扳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机油滤芯扳手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防滑带与转动部的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中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防滑带与转动部为一体式结构的机油滤芯扳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图5中机油滤芯扳手的的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中防滑带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套接部;101、第一防滑带本体层;102、第二防滑带本体层;103、钢丝层;2、转动部;201、通孔;202、第一连接点;203、第二连接点;3、转轴;301、正多边形孔;302、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进行描述。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机油滤芯扳手,包括套接部1和转动部2,转动部2连接在套接部1的一侧;转动部2设有卡合部,卡合部用于从转动部2的端面连接用于转动部2转动的工具;其中,套接部1可以为防滑带组成的套体,也可以为其他结构,工具可以为内角扳手,也可以为其他工具,在此,均不做限制;使用时,只需将套接部1套在机油滤芯上,使用工具转动转动部2,转动部2逐渐收紧,使套接部1套紧机油滤芯,达到一定程度时,套接部1即可带动机油滤芯松动,完成对机油滤芯的拆卸工作。此外,需要强调的是,由于拆装机油滤芯的横向空间较小,现有技术一般采用横向设置的手柄,极大地影响了手柄的操作灵活性,给拆卸过程中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的机油滤芯扳手能够在狭小的横向空间操作使用,完成对机油滤芯的拆装,不受机动车上预留的机油滤芯作业空间大小的限制,可适用于任意车型的机动车,通用性较好,而且操作起来简单方便,灵活性高,性价比高和可靠性好。如图3所示,套接部1由防滑带组成,转动部2为独立结构,防滑带的一端的外侧面和另一端的内侧面均固定在转动部2的外侧,为了节省成本,防滑带与转动部2的连接为焊接或粘接,但是,此种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比如,连接位置处容易发生损坏,导致连接不紧密,高强度高频率的使用更会增加连接位置处的疲劳损坏,导致使用寿命较低;为此,将转动部2与防滑带的内侧面连接端的连接位置处设为第一连接点202,转动部2与防滑带的外侧面连接端的连接位置处设为第二连接点203,第二连接点203与第一连接点202之间的连线与第一连接点202连接处防滑带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0度,使用时,扭动转动部2,防滑带即可套紧,同时,防滑带将第二连接点203覆盖住,能够平衡掉第二连接点2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油滤芯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套接部(1)和转动部(2);所述的转动部(2)连接在套接部(1)的一侧;所述的转动部(2)设有卡合部;所述的卡合部用于从转动部(2)的端面连接用于转动部(2)转动的工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油滤芯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套接部(1)和转动部(2);所述的转动部(2)连接在套接部(1)的一侧;所述的转动部(2)设有卡合部;所述的卡合部用于从转动部(2)的端面连接用于转动部(2)转动的工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油滤芯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接部(1)由防滑带组成;所述的转动部(2)为独立结构或者为防滑带的一端弯折而成的环状结构,所述的防滑带的一端的外侧面和另一端的内侧面均固定在转动部(2)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油滤芯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部(2)与防滑带的内侧面连接端的连接位置处设为第一连接点(202);所述的转动部(2)与防滑带的外侧面连接端的连接位置处设为第二连接点(203);所述的第二连接点(203)与第一连接点(202)之间的连线与第一连接点(202)连接处防滑带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0度。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机油滤芯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滑带包括第一防滑带本体层(101)、第二防滑带本体层(102)和钢丝层(103),其中,第一防滑带本体层(101)和第二防滑带本体层(102)由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飞
申请(专利权)人:薛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