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带风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7782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铜带风冷装置,包括支撑板和底座,所述支撑板的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固定件,且所述固定件与支撑板紧密焊接,所述固定件之间安装有连接杆,且所述连接杆贯穿设置于固定件的中部,并与固定件间隙配合,所述固定件之间安装有两个竖卡位块,通过四根限位柱将铜带竖起,并将其架空,这样可以使得散热面积更大,散热效果更好,可以对不同大小的铜带进行散热,扩大了使用范围,更加方便使用,在YMS‑63V‑2C电动机带动风扇叶片工作时,通过Y80M2‑2电机带动第一转轴转动,从而带动传动件转动,从而带动传动杆转动,从而带动YMS‑63V‑2C电动机做圆周运动,可以使得风扇叶片全方位的对铜带进行散热,使得散热效果更好,实用性更强。

A Copper Belt Air Cool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pper belt air-cool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 plate and a base. The top and bottom of one side of the support plate are installed with fixtures, and the fixtures are tightly welded with the support plate. A connecting rod is installed between the fixtures, and the connecting rod penetrates through the middle of the fixtures, and cooperates with the clearance of the fixtures. Two fixtures are installed between the fixtures. Four vertical clamping blocks are used to erect the copper strip and make it overhead through four limit columns, which can make the heat dissipation area larger and have better heat dissipation effect. The copper strip of different sizes can be heat dissipation, expand the scope of use and be more convenient to use. When YMS 63V 2C motor drives the fan blade, Y80M2 2 motor drives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to rotate, thus drives the transmission. The parts rotate, thus driving the transmission rod to rotate, thus driving the YMS 63V 2C motor to do circular motion, which can make the fan blades heat the copper belt in all directions, and make the heat dissipation effect better and more practic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带风冷装置
本技术涉及风冷装置
,具体为一种铜带风冷装置。
技术介绍
在将铜材铸造成铜带再制作成铜片的制造过程中,会有很大量的热量附着于成型后的铜带上,而铜带上带有过多的热量不利于后续的进一步的加工,为了将这些多余的热量尽快的散发。现有的铜带风冷装置存在以下缺陷:散热面积小,散热效果差,使用范围小;对铜带进行风冷散热时,散热方向单一,不能全方位地进行散热,使用效果不佳。如何设计一种铜带风冷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带风冷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铜带风冷装置,包括支撑板和底座,所述支撑板的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固定件,且所述固定件与支撑板紧密焊接,所述固定件之间安装有连接杆,且所述连接杆贯穿设置于固定件的中部,并与固定件间隙配合,所述固定件之间安装有两个竖卡位块,所述竖卡位块之间安装有限位件,且所述限位件与支撑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竖卡位块以限位件的中心为对称中心呈对称分布,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分别设有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所述连接杆分别贯穿竖卡位块和限位件的中心,并通过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旋进竖卡位块和限位件内,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安装有第一轮盘,且所述第一轮盘与连接杆焊接,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分别安装有固定横卡位块和活动横卡位块,且所述固定横卡位块与支撑板焊接,所述活动横卡位块的一侧安装有螺纹杆,且所述螺纹杆与活动横卡位块紧密焊接,所述螺纹杆的一侧安装有固定件,且所述固定件与支撑板焊接,所述螺纹杆通过螺纹旋进固定件内,所述螺纹杆的端部安装有第二轮盘,且所述第二轮盘与螺纹杆紧密焊接,所述底座的顶部和一侧分别安装有Y80M2-2电机和固定圆盘,且所述Y80M2-2电机和固定圆盘均与底座焊接,所述Y80M2-2电机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转轴,且所述第一转轴嵌入设置于Y80M2-2电机的一侧,所述固定圆盘的一侧安装有固定柱,且所述固定柱与固定圆盘焊接,所述第一转轴分别贯穿固定圆盘和固定柱的中心,并分别与固定圆盘和固定柱间隙配合,所述第一转轴的端部安装有传动件,且所述传动件与第一转轴焊接,所述传动件的一侧安装有传动杆,且所述传动杆与传动件焊接,所述传动杆的一侧安装有YMS-63V-2C电动机,且所述YMS-63V-2C电动机与传动杆焊接,所述YMS-63V-2C电动机的一侧安装有第二转轴,且所述第二转轴嵌入设置于YMS-63V-2C电动机的一侧,所述第二转轴的端部安装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与第二转轴焊接,所述固定圆盘的侧面对称安装有两个延伸臂,且所述延伸臂均与固定圆盘焊接,所述延伸臂之间安装有活动框,所述活动框与延伸臂之间安装有横固定杆,且所述活动框与延伸臂之间通过横固定杆连接,所述横固定杆与延伸臂焊接,所述横固定杆嵌入设置于活动框的一侧,并与活动框间隙配合,所述活动框的内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均安装有竖固定杆,且所述竖固定杆的一端与活动框焊接,另一端分别嵌入设置于YMS-63V-2C电动机的顶部和底部,并与YMS-63V-2C电动机间隙配合。优选地,所述底座的一侧安装有电源线,且所述Y80M2-2电机、YMS-63V-2C电动机和电源线串联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螺纹设置于连接杆在顶部固定件与限位件的之间区域,所述第二螺纹设置于连接杆在底部固定件与限位件的之间区域,且所述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的螺纹方向相反。优选地,所述第一轮盘的顶部的边缘和第二轮盘的一侧的边缘均安装有把手,且所述把手与第一轮盘和第二轮盘均焊接。优选地,所述中心轴的侧面安装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风扇叶片,且所述风扇叶片与中心轴紧密焊接。优选地,所述竖卡位块、固定横卡位块和活动横卡位块的侧面均安装有限位柱,且所述限位柱与竖卡位块、固定横卡位块和活动横卡位块均焊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四根限位柱将铜带竖起,并将其架空,这样可以使得散热面积更大,散热效果更好,通过转动第一轮盘,可以使得顶部和底部的竖卡位块同时向内或者向外移动,转动第二轮盘,可以使得活动横卡位块向内或者向外移动,然后和固定横卡位块配合,可以对不同大小的铜带进行散热,扩大了使用范围,更加方便使用。(2)本技术在YMS-63V-2C电动机带动风扇叶片工作时,通过Y80M2-2电机带动第一转轴转动,从而带动传动件转动,从而带动传动杆转动,从而带动YMS-63V-2C电动机做圆周运动,可以使得风扇叶片全方位的对铜带进行散热,使得散热效果更好,实用性更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纵向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左视纵剖图。图示说明:1-支撑板;2-第一轮盘;3-把手;4-竖卡位块;5-固定件;6-连接杆;7-固定横卡位块;8-活动横卡位块;9-第一螺纹;10-第二螺纹;11-限位柱;12-第二轮盘;13-限位件;14-螺纹杆;15-活动框;16-竖固定杆;17-中心轴;18-风扇叶片;19-横固定杆;20-延伸臂;21-YMS-63V-2C电动机;22-传动杆;23-传动件;24-固定柱;25-固定圆盘;26-第一转轴;27-Y80M2-2电机;28-底座;29-第二转轴;30-电源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说明。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铜带风冷装置,包括支撑板1和底座28,支撑板1的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固定件5,且固定件5与支撑板1紧密焊接,固定件5之间安装有连接杆6,且连接杆6贯穿设置于固定件5的中部,并与固定件5间隙配合,固定件5之间安装有两个竖卡位块4,竖卡位块4之间安装有限位件13,且限位件13与支撑板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竖卡位块4以限位件13的中心为对称中心呈对称分布,连接杆6的外表面分别设有第一螺纹9和第二螺纹10,连接杆6分别贯穿竖卡位块4和限位件13的中心,并通过第一螺纹9和第二螺纹10旋进竖卡位块4和限位件13内,连接杆6的顶端安装有第一轮盘2,且第一轮盘2与连接杆6焊接,支撑板1的一侧分别安装有固定横卡位块7和活动横卡位块8,且固定横卡位块7与支撑板1焊接,活动横卡位块8的一侧安装有螺纹杆14,且螺纹杆14与活动横卡位块8紧密焊接,螺纹杆14的一侧安装有固定件5,且固定件5与支撑板1焊接,螺纹杆14通过螺纹旋进固定件5内,螺纹杆14的端部安装有第二轮盘12,且第二轮盘12与螺纹杆14紧密焊接,底座28的顶部和一侧分别安装有Y80M2-2电机27和固定圆盘25,且Y80M2-2电机27和固定圆盘25均与底座28焊接,Y80M2-2电机27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转轴26,且第一转轴26嵌入设置于Y80M2-2电机27的一侧,固定圆盘25的一侧安装有固定柱24,且固定柱24与固定圆盘25焊接,第一转轴26分别贯穿固定圆盘25和固定柱24的中心,并分别与固定圆盘25和固定柱24间隙配合,第一转轴26的端部安装有传动件23,且传动件23与第一转轴26焊接,传动件23的一侧安装有传动杆22,且传动杆22与传动件23焊接,传动杆22的一侧安装有YMS-63V-2C电动机21,且YMS-63V-2C电动机21与传动杆22焊接,YMS-63V-2C电动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带风冷装置,包括支撑板(1)和底座(28),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固定件(5),且所述固定件(5)与支撑板(1)紧密焊接,所述固定件(5)之间安装有连接杆(6),且所述连接杆(6)贯穿设置于固定件(5)的中部,并与固定件(5)间隙配合,所述固定件(5)之间安装有两个竖卡位块(4),所述竖卡位块(4)之间安装有限位件(13),且所述限位件(13)与支撑板(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竖卡位块(4)以限位件(13)的中心为对称中心呈对称分布,所述连接杆(6)的外表面分别设有第一螺纹(9)和第二螺纹(10),所述连接杆(6)分别贯穿竖卡位块(4)和限位件(13)的中心,并通过第一螺纹(9)和第二螺纹(10)旋进竖卡位块(4)和限位件(13)内,所述连接杆(6)的顶端安装有第一轮盘(2),且所述第一轮盘(2)与连接杆(6)焊接,所述支撑板(1)的一侧分别安装有固定横卡位块(7)和活动横卡位块(8),且所述固定横卡位块(7)与支撑板(1)焊接,所述活动横卡位块(8)的一侧安装有螺纹杆(14),且所述螺纹杆(14)与活动横卡位块(8)紧密焊接,所述螺纹杆(14)的一侧安装有固定件(5),且所述固定件(5)与支撑板(1)焊接,所述螺纹杆(14)通过螺纹旋进固定件(5)内,所述螺纹杆(14)的端部安装有第二轮盘(12),且所述第二轮盘(12)与螺纹杆(14)紧密焊接,所述底座(28)的顶部和一侧分别安装有Y80M2‑2电机(27)和固定圆盘(25),且所述Y80M2‑2电机(27)和固定圆盘(25)均与底座(28)焊接,所述Y80M2‑2电机(27)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转轴(26),且所述第一转轴(26)嵌入设置于Y80M2‑2电机(27)的一侧,所述固定圆盘(25)的一侧安装有固定柱(24),且所述固定柱(24)与固定圆盘(25)焊接,所述第一转轴(26)分别贯穿固定圆盘(25)和固定柱(24)的中心,并分别与固定圆盘(25)和固定柱(24)间隙配合,所述第一转轴(26)的端部安装有传动件(23),且所述传动件(23)与第一转轴(26)焊接,所述传动件(23)的一侧安装有传动杆(22),且所述传动杆(22)与传动件(23)焊接,所述传动杆(22)的一侧安装有YMS‑63V‑2C电动机(21),且所述YMS‑63V‑2C电动机(21)与传动杆(22)焊接,所述YMS‑63V‑2C电动机(21)的一侧安装有第二转轴(29),且所述第二转轴(29)嵌入设置于YMS‑63V‑2C电动机(21)的一侧,所述第二转轴(29)的端部安装有中心轴(17),所述中心轴(17)与第二转轴(29)焊接,所述固定圆盘(25)的侧面对称安装有两个延伸臂(20),且所述延伸臂(20)均与固定圆盘(25)焊接,所述延伸臂(20)之间安装有活动框(15),所述活动框(15)与延伸臂(20)之间安装有横固定杆(19),且所述活动框(15)与延伸臂(20)之间通过横固定杆(19)连接,所述横固定杆(19)与延伸臂(20)焊接,所述横固定杆(19)嵌入设置于活动框(15)的一侧,并与活动框(15)间隙配合,所述活动框(15)的内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均安装有竖固定杆(16),且所述竖固定杆(16)的一端与活动框(15)焊接,另一端分别嵌入设置于YMS‑63V‑2C电动机(21)的顶部和底部,并与YMS‑63V‑2C电动机(21)间隙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带风冷装置,包括支撑板(1)和底座(28),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固定件(5),且所述固定件(5)与支撑板(1)紧密焊接,所述固定件(5)之间安装有连接杆(6),且所述连接杆(6)贯穿设置于固定件(5)的中部,并与固定件(5)间隙配合,所述固定件(5)之间安装有两个竖卡位块(4),所述竖卡位块(4)之间安装有限位件(13),且所述限位件(13)与支撑板(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竖卡位块(4)以限位件(13)的中心为对称中心呈对称分布,所述连接杆(6)的外表面分别设有第一螺纹(9)和第二螺纹(10),所述连接杆(6)分别贯穿竖卡位块(4)和限位件(13)的中心,并通过第一螺纹(9)和第二螺纹(10)旋进竖卡位块(4)和限位件(13)内,所述连接杆(6)的顶端安装有第一轮盘(2),且所述第一轮盘(2)与连接杆(6)焊接,所述支撑板(1)的一侧分别安装有固定横卡位块(7)和活动横卡位块(8),且所述固定横卡位块(7)与支撑板(1)焊接,所述活动横卡位块(8)的一侧安装有螺纹杆(14),且所述螺纹杆(14)与活动横卡位块(8)紧密焊接,所述螺纹杆(14)的一侧安装有固定件(5),且所述固定件(5)与支撑板(1)焊接,所述螺纹杆(14)通过螺纹旋进固定件(5)内,所述螺纹杆(14)的端部安装有第二轮盘(12),且所述第二轮盘(12)与螺纹杆(14)紧密焊接,所述底座(28)的顶部和一侧分别安装有Y80M2-2电机(27)和固定圆盘(25),且所述Y80M2-2电机(27)和固定圆盘(25)均与底座(28)焊接,所述Y80M2-2电机(27)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转轴(26),且所述第一转轴(26)嵌入设置于Y80M2-2电机(27)的一侧,所述固定圆盘(25)的一侧安装有固定柱(24),且所述固定柱(24)与固定圆盘(25)焊接,所述第一转轴(26)分别贯穿固定圆盘(25)和固定柱(24)的中心,并分别与固定圆盘(25)和固定柱(24)间隙配合,所述第一转轴(26)的端部安装有传动件(23),且所述传动件(23)与第一转轴(26)焊接,所述传动件(23)的一侧安装有传动杆(22),且所述传动杆(22)与传动件(23)焊接,所述传动杆(22)的一侧安装有YMS-63V-2C电动机(21),且所述YM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泽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凯安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