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铁路运输客车的铺位单元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7704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4: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铁路运输客车的铺位单元,包括若干个铺位床板和固定安装于所述运输客车车厢底部的铺端隔板,所述铺位床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铺端隔板固定连接;所述铺位床板的一侧与所述运输客车的内壁相连,另一侧的中部设有铺外侧隔板;所述铺位床板上设有铺间隔板,该铺间隔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运输客车的内壁和所述铺外侧隔板连接,将所述铺位床板分成两个铺位;所述铺位床板外侧设有攀爬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铺位充分利用了车内空间、提高了车厢的定员、提升了乘客的乘坐体验、提高了行李安全性。

A Pavement Unit for Railway Passenger Cars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berth unit of a railway passenger car, which comprises a number of berth bedpanels and a pavement end partition fixed at the bottom of the carriage of the railway passenger car. The two ends of the berth bedpanels are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pavement end partition respectively. One side of the berth bed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wall of the railway passenger car, and the middle part of the other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pavement outside partition. The two ends of the paving baffle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wall of the transport bus and the outer baffle of the pavement, and the bed board of the berth is divided into two berths. The outside of the bed board of the berth is provided with a climbing device.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berth of the invention makes full use of the inner space of the car, enhances the passenger's riding experience, and improves the luggage saf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路运输客车的铺位单元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火车旅客列车内部设计与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铁路运输客车的铺位单元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现有的硬卧客车铺位通常为横向排列(垂直于列车运行方向),一般为6个铺位形成一个半包包间。但是现有的硬卧客车存在诸多缺陷,其中首要问题在于铺位舒适度,现有客车的铺位宽度过窄,且上中下铺之间的铺高不同,上铺、中铺铺高均不足,严重影响睡眠体验;其次,现有铺位为开放式设计,无法保护乘客隐私。而由黄俊辉先生所著,于2015年11月出版的《可变编组动车组设计》中,则公开了一种纵向卧铺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将卧铺铺位纵向排列,即与列车运行方向同向,同时将铺位交错布置以求空间利用最大化,单个铺位尺寸较既有普速卧铺客车有较大提升,每个铺位为独立空间,有效保护乘客隐私。但该方案应用于动车,若直接用于普速客车仍有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定员问题,由于该方案的舒适度标准高,加上铺位逐个交错布置实际上造成了一定的空间浪费,导致其定员并没有显著提升;其次,由于动车通常设有大件行李存放处,因此该设计中并没有在铺位上设计行李架,这对于普速列车并不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铁路运输客车的铺位单元及其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铁路运输客车的铺位单元,包括若干个铺位床板和固定安装于所述运输客车底部车厢的铺端隔板,所述铺位床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铺端隔板固定连接;所述铺位床板的一侧与所述运输客车的内壁相连,另一侧的中部设有铺外侧隔板;所述铺位床板上设有铺间隔板,该铺间隔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运输客车的内壁和所述铺外侧隔板连接,将所述铺位床板分成两个铺位;所述铺位床板外侧设有攀爬装置。所述两个铺位呈中心对称方式排布,所述铺位俯视图为曲边梯形、矩形或者直角梯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铺位为一端宽一端窄的半包结构,较宽的一端为开放段,供乘客进入铺位和活动,该开放段的高度较大,为乘客在床铺上坐姿提供较大的空间,提供舒适程度;较窄的一端为乘客睡觉时腿部伸展提供一定空间。所述两个铺位的中段拼接处的上方设有行李架,该行李架与所述铺间隔板和所述铺外侧隔板固定连接。为了将空间更合理有效的利用,将铺位较窄一端的空间分为上下两层,下层用来乘客睡觉时供腿部伸展;上层为行李放置空间。即在每层两个铺位中段公共部分的上部设有行李存放处,为长方体形状,行李存放处会占用一定铺位内空间,并在铺位内形成台阶。所述铺位靠近所述运输客车的内壁的一侧设有储藏抽屉;所述行李架的两端侧壁上设有桌板槽和配套安装的桌板;所述桌板的下部与所述桌板槽的下部活动连接,上部由桌板固定卡子固定。在铺位较宽处设置储藏抽屉,方便乘客放置随身物品;并且在行李架的端部设置可以打开和收起的桌板,在收起状态时嵌入行李架端部侧壁上,使用时打开桌板固定卡子,将桌板放下,与行李架端部侧壁垂直放置,进行使用。还包括行李架锁链,所述行李架的两端侧壁上设有锁闭端和固定端,所述行李架锁链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锁闭端和固定端连接,所述固定端位于所述锁闭端与所述运输客车的内壁之间。设置行李架锁链,以防止行李被盗,将锁闭端放置于铺位靠近走廊的一侧,方便乘客锁闭和打开行李架锁链,取放行李。所述铺位的内设有靠垫、衣帽钩、储物袋、阅读灯、阅读灯开关、照明灯、照明灯亮度调节旋钮、电源插座、空调出风口、广播音源或广播音源音量调节旋钮。将阅读灯开关、照明灯亮度调节旋钮、电源插座和广播音源音量调节旋钮放置于设备总成上,设备总成置于铺位的铺端隔板上,方便乘客调节。所述攀爬装置包括爬梯和扶手,所述爬梯设于所述铺端隔板上或者设于相邻的所述铺位床板间。所述铺位的入口处设置铺位隔门或隔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应用了该铺位单元的客车车厢内,该铺位单元纵向排布于铁路运输客车的车厢内;所述车厢的端部为单层车厢,排布具有三层铺位床板的铺位单元;所述车厢中部为双层车厢,每层车厢排布具有两层铺位床板的铺位单元。所述车厢箱体在于所述铺位单元两端位置处设有车窗;所述双层车厢的端部设有旋转楼梯;所述车厢的端部设有洗手间、洗漱台、电茶炉和乘务员室。本专利技术采用一种新型铺位设计,取消纵向卧铺动车组铺位逐个交错布置的方案以及现有硬卧普速车辆的开放式铺位设计,设计一种新式铺位单元,单元内非标准型铺位成中心对称排列。同时,本专利技术采用双层客车的结构,有效利用了车辆的垂向空间,并在基于现有双层25型客车车体结构的前提下,通过将铺位单元在车内进行合理布置,在定员层面相比于现有硬卧车辆有大幅提升。同时为了优化旅客的乘坐体验,本专利技术中在铺位单元内部设立了供乘客使用的一些设施,如:小桌板、电源插座、储物抽屉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合理利用空间的铺位单元结构,通过将铺位单元在车内进行合理布置,以提升车辆定员;每个铺位单元的高度合理,增加了铺位内的空间,提升乘客坐姿和卧姿的舒适度;并且铺位单元内部设立了供乘客使用的一些设施,例如小桌板、电源插座、储物抽屉,提高便利程度,有效提升了乘客的乘坐体验;本专利技术还设置了独立的空间充足的行李架以及防盗装置,提高车厢的安全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铺位单元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铺位单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铺位单元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铺位单元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铺位单元的主视结构示意图的A-A相剖视图;图6为铁路运输客车车厢的主视角度的半剖视图;图7为铁路运输客车车厢中部的左视方向的剖视图;图8为铁路运输客车车厢端部的左视方向的剖视图;图9为铁路运输客车车厢中部的俯视方向的剖视图;图10为铁路运输客车车厢中部的下层车厢的俯视方向的剖视图;图11为铺位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为铺位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为铺位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4为铁路运输客车车厢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5为铁路运输客车车厢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第一铺端隔板,2为I铺位上铺扶手固定件,3为I铺位上铺扶手,4为上铺床板,5为I铺位上铺爬梯,6为I铺位阅读灯,7为I铺位阅读灯开关,8为I铺位照明灯,9为I铺位背靠垫,10为I铺位铺内广播音源,11为I铺位照明亮度调节按钮,12为I铺位广播音量调节旋钮,13为I铺位衣帽钩,14为I铺位车窗,15为I铺位储藏抽屉,16为I铺位储物空间,17为下铺床板,18为I铺位小桌板,19为下铺外侧隔板,20为I铺位行李架连锁闭端,21为下铺行李架,22为II铺位行李架连锁闭端,23为II铺位车窗,24为II铺位小桌板,25为II铺位储物网兜,26为II铺位广播音量调节旋钮,27为II铺位照明亮度调节按钮,28为II铺位电源插座,29为II铺位靠垫,30为II铺位上铺爬梯,31为II铺位衣帽钩,32为II铺位阅读灯,33为II铺位阅读灯开关,34为II铺位照明灯,35为II铺位上铺扶手,36为第二铺端隔板,37为车厢顶部天花板,38为II铺位上铺隔门,39为II铺位铺内广播音源,40为上铺行李架,41为上铺外侧隔板,42为I铺位上铺隔门,43为车厢内装板,44为I铺位电源插座,45为I铺位端板,46为中间连接板,47为II铺位端板,48为I铺位承物台,49为I铺位行李架锁链固定端,50为II铺位行李架锁链固定端,51为I铺位下铺隔门,52为II铺位下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路运输客车的铺位单元,包括若干个铺位床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安装于运输客车的车厢底部的铺端隔板,所述铺位床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铺端隔板固定连接;所述铺位床板的一侧与所述运输客车的内壁相连,另一侧的中部设有铺外侧隔板;所述铺位床板上设有铺间隔板,该铺间隔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运输客车的内壁和所述铺外侧隔板连接,将所述铺位床板分成两个铺位;所述铺位床板外侧设有攀爬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运输客车的铺位单元,包括若干个铺位床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安装于运输客车的车厢底部的铺端隔板,所述铺位床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铺端隔板固定连接;所述铺位床板的一侧与所述运输客车的内壁相连,另一侧的中部设有铺外侧隔板;所述铺位床板上设有铺间隔板,该铺间隔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运输客车的内壁和所述铺外侧隔板连接,将所述铺位床板分成两个铺位;所述铺位床板外侧设有攀爬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运输客车的铺位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铺位呈中心对称方式排布,所述铺位的形状为曲边梯形、矩形或者直角梯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运输客车的铺位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铺位的中段拼接处的上方设有行李架,该行李架与所述铺间隔板和所述铺外侧隔板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铁路运输客车的铺位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铺位靠近所述运输客车的内壁的一侧设有储藏抽屉;所述行李架的两端侧壁上设有桌板槽和配套安装的桌板;所述桌板的下部与所述桌板槽的下部活动连接,上部由桌板固定卡子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铁路运输客车的铺位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行李架锁链,所述行李架的两端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展飞曹轩浩张楚昊王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