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副仪表板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76776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4: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副仪表板和车辆,其中车辆副仪表板包括:副仪表板本体和储物装置。所述副仪表板本体内具有空腔,所述副仪表板本体还具有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位置对应;所述储物装置设置在所述空腔内,且所述储物装置能够选择性地从所述第一开口或所述第二开口伸出所述空腔外。该车辆副仪表板内设置有储物装置,并且此储物装置可从相对设置的两个开口伸出,以实现其双向伸出的功能,以便于位于副仪表板两侧的乘客使用。

Vehicle sub-dashboards and vehicle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vehicle sub-dashboard and a vehicle, in which the vehicle sub-dashboard comprises a sub-dashboard body and a storage device. The sub-dashboard body has a cavity, and the sub-dashboard body also has a first side wall and a second side wall relative to the width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The first side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opening, the second side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opening, and the first opening corresponds to the position of the second opening in the width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In the cavity, and the storage device can selectively extend out of the cavity from the first opening or the second opening. The Deputy dashboard of the vehicle is equipped with a storage device, and the storage device can be extended from two relatively arranged openings to realize the function of two-way extension, so as to facilitate the use of passengers on both sides of the deputy dash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副仪表板和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副仪表板和车辆。
技术介绍
现有车辆中,副仪表板占用车辆驾驶室较大的空间,且实用性一般,另外也有在副仪表板上集成储物结构的例子,但所安装的储物装置的储物空间被限定的较小,不能存放较大的随身物品,且开启方式较为不便,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车辆副仪表板,该车辆副仪表板内设置有储物装置,并且此储物装置可从相对设置的两个开口伸出,以实现其双向伸出的功能,以便于位于副仪表板两侧的乘客使用。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车辆副仪表板的车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车辆副仪表板,包括:副仪表板本体,所述副仪表板本体内具有空腔,所述副仪表板本体还具有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位置对应;储物装置,所述储物装置设置在所述空腔内,且所述储物装置能够选择性地从所述第一开口或所述第二开口伸出所述空腔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车辆副仪表板,该车辆副仪表板内设置有储物装置,并且此储物装置可从相对设置的两个开口伸出,以实现其双向伸出的功能,以便于位于副仪表板两侧的乘客使用。另外,根据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副仪表板,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储物装置为储物盒,所述储物盒具有上开口,所述上开口由所述空腔的上壁遮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导轨,所述储物装置上设置有导轮,所述导轮适于与所述导轨配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轨为多条,多条所述导轨关于所述空腔的中位线对称布置,且多条所述导轨均沿车辆宽度方向设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轨上设置有主驾驶侧限位结构和副驾驶侧限位结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开口朝向主驾驶侧敞开,所述第二开口朝向副驾驶侧敞开,所述主驾驶侧限位结构靠近所述第一开口,所述副驾驶侧限位结构靠近所述第二开口,所述导轮限位在所述主驾驶侧限位结构与所述副驾驶侧限位结构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储物装置具有第一储物侧壁和第二储物侧壁,所述第一储物侧壁与所述平齐,所述第二储物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平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储物侧壁和所述第二储物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柔性旋转拉手,所述空腔开设在所述副仪表板本体的前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辆副仪表板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空腔内,所述驱动装置适于驱动所述储物装置向所述空腔外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的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辆副仪表板。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副仪表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副仪表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副仪表板的左视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副仪表板的右视图。附图标记:车辆副仪表板100,副仪表板本体1,第一侧壁12,第二侧壁13,第一开口14,第二开口15,储物装置2,上开口21,第一储物侧壁22,第二储物侧壁23,柔性旋转拉手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副仪表板100。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副仪表板100可以包括:副仪表板本体1和储物装置2。如图1-图4所示,副仪表板本体1内具有空腔,需要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的副仪表本体为采用电子换挡、换挡拨片等机构的车辆所设置的副仪表板本体1,在其内设置空腔不会影响换挡机构的正常布置,并且本专利技术的副仪表板相对于传统的副仪表板设置的较高,即副仪表板与中通道之间的距离较大,其中,空腔则形成在中通道之上与副仪表板之间。进一步,副仪表板本体1还具有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即副仪表板本体1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其中,左侧壁为靠近主驾驶位的一侧壁,而右侧壁为靠近副驾驶位的一侧壁。其中,第一侧壁12上设置有第一开口14,第二侧壁13上设置有第二开口15,第一开口14和第二开口15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位置对应,储物装置2设置在空腔内,且储物装置2能够选择性地从第一开口14或第二开口15伸出空腔外。储物装置2内适于存储驾驶员或乘客随身携带的物品,由于储物装置2设置在副仪表板100与中通道之间,因此储物装置2可以设置的较大,可以储存乘客随身携带的各种包类等部件。并且由于副仪表板100为设置在驾驶舱内主驾驶位和副驾驶员之间的部件,且储物装置2能够选择性的从第一开口14和第二开口15伸出,因此可使驾驶员及副驾驶乘客均能够方便的使用储物装置2。如当驾驶员需要储存物品时可使储物装置2从第一开口14伸出,然后进行放置储藏,最后使储物装置2归位,完成储存。而当副驾驶位乘客需要储存物品时可使储物装置2从第二开口15伸出,然后进行放置储藏,最后使储物装置2归位,完成储存。由此,储物装置2采用此种双向伸出的形式以提高其实用性,使其能够更方便驾驶员及副驾驶乘客使用。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副仪表板100,该车辆副仪表板100内设置有储物装置2,并且此储物装置2可从相对设置的两个开口伸出,以实现其双向伸出的功能,以便于位于副仪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副仪表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副仪表板本体,所述副仪表板本体内具有空腔,所述副仪表板本体还具有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位置对应;储物装置,所述储物装置设置在所述空腔内,且所述储物装置能够选择性地从所述第一开口或所述第二开口伸出所述空腔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副仪表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副仪表板本体,所述副仪表板本体内具有空腔,所述副仪表板本体还具有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位置对应;储物装置,所述储物装置设置在所述空腔内,且所述储物装置能够选择性地从所述第一开口或所述第二开口伸出所述空腔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副仪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装置为储物盒,所述储物盒具有上开口,所述上开口由所述空腔的上壁遮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副仪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导轨,所述储物装置上设置有导轮,所述导轮适于与所述导轨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副仪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为多条,多条所述导轨关于所述空腔的中位线对称布置,且多条所述导轨均沿车辆宽度方向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副仪表板,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立静吕崇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